A. 日本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及其特點,並分析其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一、自然環境特點
1、島嶼眾多,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因此也被稱為「千島之國」。
2、海洋之國。日本東部和南部為太平洋,西臨日本海、東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別和朝鮮、韓國、中國、俄羅斯、菲律賓等國相望。
3、日本多山。山地成脊狀分布於日本的中央,將日本的國土分割為太平洋一側和日本海一側,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71%,大多數山為火山。
4、國土森林覆蓋率高達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稱為:聖岳。
5、緯度差異大。全國橫跨緯度達25°,南北氣溫差異十分顯著。絕大部分地區屬於四季分明的溫帶氣候,位於南部的沖繩則屬於亞熱帶,而北部的北海道卻屬於亞寒帶。
二、自然資源特點
1、海洋資源豐富。日本海岸線全長33889公里。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因此其海岸線十分復雜。西部日本海一側多懸崖峭壁,港口稀少,東部太平洋一側多入海口,形成許多天然良港。
2、魚類資源豐富。在東部太平洋一側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環繞、東北部形成千島寒流,西部日本海一側是對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匯處,魚類資源豐富,成為天然漁場。
3、日本自然資源貧乏,除煤炭、天然氣、硫磺等極少量礦產資源外,其他工業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從海外進口。
三、有利條件
1、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漁場之一——北海道漁場,其成因是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交匯。北海道漁場為日本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
2、豐富的海洋資源使得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漁業國,於1989年創下1190萬噸漁獲,淺海魚佔50%總量養殖魚則佔33%以上,最受歡迎的有沙丁魚、金槍魚、螃蟹、牡蠣、秋刀魚、鮪魚和日本鰤魚。日本有世界最大漁船船隊和全球15%的漁獲量佔有率。
3、因日本屬於火山活動多發地域,所以埋藏的礦物資源種類豐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礦業比較發達。
四、不利條件
1、地震頻發。日本群島地處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即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火山、地震活動頻繁,危害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發生1次。
2、耕地有限。日本平原面積狹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達2924人/平方公里,為世界第26位。
3、火山頻發。日本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國都時常會發生火山活動。
(1)日本產業發展的自然條件擴展閱讀
日本自然資源的具體情況:
日本自然資源貧乏,除煤炭、天然氣、硫磺等極少量礦產資源外,其他工業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從海外進口。但是,日本森林和漁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占日本陸地面積的69%,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北海道和日本海是世界著名的大漁場,盛產700多種魚類。
日本的植物種類繁多。在日本本土生長著約5560種植物。約有1950種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為日本本土原生植物,約占日本所有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35%。約有1600種被子植物和高裸子植物為日本當地的原生植物。截止到2011年11月,共有超過6萬種生物在日本生息。
B. 日本發展工業自然條件三元一土
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有:人力資源豐富,科技力量雄厚,海岸線曲折,多良港,海上運輸便利;不利條件是礦產資源貧乏和國內市場狹小.根據題意.
故選:C.
C. 日本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1、海運便利。日本的工業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區(太平洋沿岸帶狀工業地回帶)。主要有京答濱(東京---橫濱),名古屋(名古屋為中心),阪神(大阪--神戶),瀨戶內(瀨戶內海沿岸)和北九州五大工業區。這種工業分布被稱為「臨海型」工業布局,無論是原材料的進口還是工業產品的出口都極為便利,減少運輸成本,且日本優良港灣眾多也危害雲提供了便利。
2、工業基礎雄厚。日本工業雖然在二戰中受到嚴重破壞。但是戰後日本先後從美國等工業國家引進先進技術,開發新產品,確立了本國的技術體系,工業迅速發展。無論是輕工業和重工業,還是電子星系產業都形成完善的體系。
3、科技發達。日本重視教育和科技創新,汽車,機床,機器人,計算機,金屬冶煉等高科技行業在世界有重要的地位。
4、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日本地形狹小,人口眾多,是世界人口密度很高的國家之一,勞動力資源豐富使使日本成為製造業大國。
D. 日本的自然條件
(1)地理位置
日本地處亞洲大陸的東部,是個島國.全國共有3OOO多個島嶼,主要的有4個.即北海道.
本州.四國.九州.北面與庫頁島,西伯利亞隔海相對,西面與朝鮮半島,中國相鄰.這個
地理利於吸收大陸文化,因此,日本自開國以來,能在保存自已固有文化的同時,攝取外來
文化,創造獨特的融合文化.首都東京位於東經14O度(與新幾內亞島以及澳大利亞中部幾乎
在同一經度上),北緯36度(緯度與中國青島,伊朗德黑蘭,地中海馬爾他島,直布羅陀海
峽以及美國大峽谷大體相同).
(2)國土與人口
日本國土地3/4是森林覆蓋著的山地.山脈大多不高,除了本州中部被稱為」日本阿爾卑
斯」的山脈海拔在3000米左右以外,只有少數超過2000米.火山甚多,主要的
有150座.沒有遼闊的平原,河流一般短而急。因為日本列島屬於地殼變動地帶,所以地震
比較多。面積大約3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英國的1倍半,大致與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洲相同。
日本人口只有美國的一半,1.2億。主要分布在氣候溫暖,交通.產業發達的東部沿海的平原
地區,大約70%的人都集中在本洲關東南部至北九州這一帶。隨著工業的發展,人口都集
中在城市裡,農業人口急遽減少。
東京都的人口(市區)835萬(1980年市區.郊區的總人口達1147萬0),
居全國之首,全國有10個城市人口超過100萬。就東京市區的人口數來說,僅次於
上海,是世界上第二大城市。
(3)氣候
日本位於中緯度,氣候溫暖。地處中部的東京,年平均氣溫攝氏15.3度。從列島北端
到南端長達3000公里所以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從攝氏6度至攝氏22度。雨水充足,年
降雨量達1600~1700毫米。從早春至夏季的作物生長期,尤其是6~7月的梅雨季節
經常下雨。每年夏秋兩季的幾次台風也帶來大量的雨水。日本列島受著有規律的季風影響,冬
季寒流南下,夏季熱帶氣流北上。在這兩種氣流影響下,東夏兩季各長達數月,而處於季風交
替之際的春秋季,各為2各月左右。
冬季西北季風襲來,日本海一側不斷降雪,這與太平洋一側多晴乾燥的氣候形成鮮明的對
照。本州南部夏季炎熱,差不多與東南亞相同,甚至超過東南亞,是典型的照葉樹林帶氣候。
夏季有3~4個月的時間氣候與東南亞相同,意味著成為日本農耕文化基礎的署類及水稻等南
方植物,可能是隨著熱帶氣流一起北上的。這成了認定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徵屬於南方型的有力
根據。
E. 日本發展經濟最優越的自然條件是什麼
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有人力資源豐富,科技力量雄厚,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上運輸便利,其中屬於自然條件的是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故選項C符合題意.
故選:C.
F. 從自然條件來看,日本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其工業主要集中分布在沿岸..
從自然條件來看,日本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 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或
其工業主要專集中分布屬 瀨戶內海 沿岸和 太平洋 沿岸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請點擊下面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謝謝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網路知道團隊「與時俱進的步伐」
G. 日本發展經濟最有利的自然條件是什麼這一有利條件能促進和推動那些部門發展
地理位置:
位於太平洋西岸,是一個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國。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陸地面積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和其它6800多個小島嶼。領海面積310000平方公里。與俄羅斯存在「北方四島」(俄方名為「南千島群島」)領土爭端,與韓國存在竹島(韓方名為「獨島」)領土爭端。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71%。全國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區。富士山是全國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溫泉遍布全國各地。境內河流流程短,最長的信濃川長約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積672.8平方公里。由於地處海洋的包圍之中,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夏秋兩季多台風,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氣溫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達4000毫米以上。
資源:
資源貧乏,80%以上依賴進口。主要資源蘊藏量為:金礦689.6萬噸,銀礦1689.7萬噸,鐵礦62.1萬噸,煤826.5萬噸(以上數字為2000年統計)。鉛礦為4317.9萬噸(1992年統計),銅礦為1155.3萬噸(1996年統計)。石油100%依靠進口。核能開發較早,截至2002年8月,擁有53所核能發電站,總發電裝機容量為4590.7萬Kw(千瓦)。森林面積2521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2/3,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但木材52%依賴進口,是世界上進口木材最多的國家。日本山地與河流較多,水力資源豐富,蘊藏量約為每年1353億Kwh(千瓦時)。日本的專屬經濟區面積約相當於國土的10倍,漁業資源豐富,但由於過度捕撈等原因,資源量近年逐漸下降。
一、自然地理特徵
1、領土組成
日本是東亞的島國,東臨太平洋,西北臨東海、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
與中國、朝鮮、韓國、俄羅斯相望。
日本是我國的近鄰。
日本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和一些小島組成。
2. 多山的地形
日本境內多山,國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僅沿海一帶分布著狹小的平原,臨近東京灣的關東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日本群島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
日本地震頻繁,人們可以感覺到的地震每年平均多達1500多次。
3. 海洋性季風氣候
日本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徵,與亞洲大陸同緯度地方相比,冬季較溫暖,夏季較涼爽,降水比較豐富。
4. 自然資源
日本大部分地區為森林覆蓋,森林資源豐富。山間河流短急。水力資源豐富。但礦產資源缺乏。
二、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
1.發展經濟的條件
有利條件: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島國多優良港口,海上航運便利。
不利因素:耕地狹小,礦產資源缺乏,許多重要的自然資源,需要從國外進口。
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銅礦石、棉花等工業原料90%以上,甚至100%從國外進口。
2. 日本經濟特點
大力發展海上航運,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調整發展。
日本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日本的主要工業部門:
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和紡織工業。
這些工業的產品大量出口,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
日本的最大貿易對象是美國,其次是亞洲和西歐。
日本與中國的貿易,日本從中國輸入的商品有服裝、石油、煤炭、棉花、水產品和蔬菜等。向中國輸出的商品有鋼材、電子產品和其他工業品。
三、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1、主要工業區
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
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區是主要的工業區。
2. 影響日本工業分布的原因
以海港為依託,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依靠國際市場,是形成日本工業臨海分布的主要原因。
首都東京在關東平原的南部,東京灣的西北岸,人口有1200多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日本國內和國際交通的樞紐。
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橫濱和神戶是著名的海港。
四、日本的漁業,北海道漁場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漁場,日本發展漁業的自然條件十分優越。
日本擁有龐大的遠洋捕撈和近海捕撈船隊,沿海和陸上淡水養殖業也較發達。
日本的捕魚量佔世界第一位。
五、日本的農業
日本人口稠密,耕地很少,平均每人耕地不到0.1 公頃,現在專門從事農業的人也很少。
由於地塊較小,日本農民多採用小型農業機械,發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精耕細作,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平原地區多生產稻米,現在稻米的產量已能自給。
丘陵地區多栽培果樹和種植蔬菜,但蔬菜、水果仍需大量進口。
六、兼有東西方文化特點
日本在民族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吸收外來文化,經過消化,成為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現代日本文化既有日本民族文化的傳統,又兼有東西方文化的特點。
在古代,日本與中國等東方國家早有往來。日本不僅從中國傳入了水稻、鐵器,而且日本的文化、藝術也深受中國的影響,例如日本的古代建築,文字等。
近代,日本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歐美文化的影響出深入到日本社會,例如許多日本人平時已不再穿傳統的服裝——和服,而穿上了西裝。
飲食方面,由於大量進口小麥,吃麵包的人逐漸增多。
在日本各地,人們可以看到本民族的神社,東方的佛教寺廟,又可以看到西方常見的基督教堂。
日本是一個四多(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多、優良港灣多)、三少(國土少、平原少、礦產少)、一海(海洋性季風氣候)的島國
日本從歷史上就重視吸收外來文化。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從古代中國水稻、鐵器的傳入,到近代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這一切對日本經濟的發展都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日本的文化兼有東西方文化特點。
四文化特點
指導學生閱讀讀課文「兼有東西方文化特點」一段思考:日本文化有什麼特點?表現在哪些方面?(兼有東西方文化特點,又有本民族文化的傳統。表現可從古代、近代、文化藝術、飲食等幾個方面歸納。)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經濟大國,其實力僅次於美國,而且有很多工業部門已超過美國,很多工業品占據了國際市場。從我們身邊你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產品。你能說出幾種代表性的產品嗎?(電器、食品、汽車等方面。)
五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板書)
觀看幻燈:日本的汽車製造聞名遐邇,我們所見到過的豐田、尼桑等小汽車都是很著名的。除此之外,其它工業還包括電子工業、鋼鐵、造船、紡織、化學等工業。日本依靠什麼使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發展成為經濟大國的呢?我們來分析一下日本發展工業的條件。
讀圖表,回答問題指導學生讀日本主要工業原料來源示意圖及日本主要工業原料從國外進口所佔的百分比表,並說明①日本主要缺乏哪些工業原料和燃料?(多種礦石、棉花、木材等原料,石油、煤、天然氣等燃料。)②它們多從哪些地方進口?(從西亞進口石油,從大洋洲、南美洲等地進口多種金屬礦等。)
教師總結:日本國土狹小,原料、能源嚴重不足,國內市場有限,這些都是不利條件。但是日本有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學技術,因而能迅速地提高生產水平。再加上日本海岸線曲折,有許多優良港灣,有利於發展國際貿易,進口原料、出口產品。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料進口國和產品輸出國。
想一想,我國有輸出到日本或從日本進口的商品嗎?日本是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它的工業技術先進,部門齊全,主要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等
H. 日本發展經濟的自然條件是什麼
發展經濟的自然條件
有利條件:豐富的人力資源,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海岸線曲折,沿岸多天然良港,海上航運便利。
不利因素:耕地狹小,礦產資源缺乏,許多重要的自然資源,需要從國外進口。
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銅礦石、棉花等工業原料90%以上,甚至100%從國外進口。
求採納,謝謝!
I. 日本經濟發展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
我自己總結下,從工業方面說,日本的優勢是島國,海運便利,勞動力質專量高且豐富,屬科技發達。但平原面積小,經濟腹地狹小,勞動力價格高昂,且老齡化嚴重。從農業方面來說,日本是溫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雨熱同期便於水稻生長;收冬季風影響小,關東平原地勢平坦,國內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日本國土總面積較小,人均耕地面積小。漁業發達,是世界是漁業最發達的國家。從國際關繫上來看,日本同世界各國的外交處理的不是很好。國際關系部和諧,也影響日本的經濟發展。
J. 日本經濟發展最優越的自然條件是什麼
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有人力資源豐富,科技力量雄厚,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上運輸便利,其中屬於自然條件的是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故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