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中國富養人參產業發展指導計劃書

中國富養人參產業發展指導計劃書

發布時間:2021-01-25 13:10:47

㈠ 人參怎麼種植,人參種植技術視頻書籍教材

養 人參是一種喜冷涼、濕潤而耐蔭的葯用植物, 既怕積水, 又不耐乾旱, 忌強光直射, 對生長環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

(1) 土壤 : 人參對土壤的要求是腐殖豐富、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滲水性強、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較好, 但鹼性土壤不宜種植。

(2) 水分 :人參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 既喜水又怕澇。水分過大, 當土壤濕度超過60%, 就會造成土壤中的空氣不足, 使人參根系呼吸受到影響, 易染病害和爛根。水分過小, 當土壤濕度低於30%以下時, 會造成人參根系水分擴散, 使人參須根乾枯, 導致產量下降。人參發育期要求土壤水分適宜, 春季出苗期土壤濕度保持在40%左右, 夏季生長期保持在45%—50%, 秋季保持在40%—50%為宜, 全年生長發育期濕度范圍以40%—50%為好。



(3) 光照 :人參是喜陰植物, 喜散射弱光, 怕直射陽光。光照過強, 植物矮小, 葉片厚而色黃。光照過弱, 植株細高, 葉片薄而濃綠, 生長不正常。所以, 在人參栽培時, 應進行遮蔭, 調節透光度, 避免強光直射, 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4) 溫度:人參怕高溫, 耐嚴寒。在人參生長發育期間, 以平均氣溫在15—20℃為宜, 溫度高於30℃或低於是10℃時, 人參處於休眠狀態。冬季在—40℃的嚴寒也可安全越冬。人參更新芽在春季地溫於10℃以上即可萌芽生長, 但最怕早春的「緩陽凍」(即氣溫忽高忽低, 地表一凍一化現象) , 易引起凍害和根皮破壞(「破肚子」) 。播種後出苗期要求溫度在10℃以上, 1—2年生的要求穩定在12℃以上, 生長期最適宜的溫度20—25℃, 在36℃以上的烈日下, 葉子焦枯; 低於—6℃, 莖稈會失去生長機能。

(5) 肥料 :人參喜肥, 又怕不腐熟肥。喜的是有機肥和無機肥, 怕的是施未腐熟的糞肥和施肥後土壤缺乏水分, 造成人參燒須爛根。

㈡ 人參種植需要什麼條件

人參種植條件

1、土壤

人參對土壤的要求是腐殖豐富、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滲水性強、排水良好的沙壤, 森林腐殖土最好, 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較好, 但鹼性土壤不宜種植。人參既不耐旱又不耐澇,土壤相對含水率在70%~80%以上為好。因此,搞好排灌極為重要。

小心防止偷盜。對偷盜者最好的防禦是保密。確保你的作物是你的私人財產,可以很好地被隱藏並不被打擾。不要進行任何不必要的談論,並且只能聯系有信譽的供應商和買家。當植物接近成熟時,要特別警惕。你應該抓住偷盜者,試圖阻止他們,讓它們受到法律制裁。

㈢ 為什麼人工種植的人參不如野生人參有營養

生長環境不同:

1、野生的人參,吸收日月精華,克服野外惡劣環境才生存發展,據說人參可以在地底下跑的;

2、人工的,是在暖棚中長大,土裡養分有限,批量生長,內在質量層次不齊;所以說差別真的很大,人工種植的人參肯定不如野生人參有營養

㈣ 人參適合什麼環境生長

種植人參必須要好的土壤。所謂好土,就是土壤理化性狀好,有機質含量高,土壤容重低,具有團粒結構;土質疏鬆、肥沃;土壤中的固體、液體、氣體的比例適中,既通氣,又保水,還保肥。森林腐殖質土之所以適合人參生長,就因為該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土壤具團粒結構。
森林腐殖質土有機質含量高達5%~17%,有機質只有在土壤中經微生物分解後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有機質因分解程度不同,分為三類:①新鮮有機質(保持了植物殘體形態)。②部分被分解的有機質(已失去解剖學特徵,呈暗色小塊)。③腐殖質(徹底被微生物改造過的有機質,呈黑色或黑褐色的膠體物質)。以上是有機質的主要類型。
有機質是人參養料的主要來源:①它含有人參所需要的一切養分,如氮、磷、鉀和多種微量元素。②對植物生長有刺激作用,其中可溶性胡敏酸在低濃度下(百萬分之幾到十萬分之幾)能刺激根的生長,高濃度則相反。③腐殖質是良好的膠結劑,能形成水穩性的團粒結構,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時腐殖質是黑色容易吸收陽光的熱量,可提高土壤溫度。④有機質是土壤微生物營養和能量的主要來源,同時有機質能調節土壤酸鹼度,有利於土壤微生物的活動。農田土含有機質不高多在1%~2%,因此農田土一般情況下不能滿足人參生長發育的需要,故農田栽參必須經改造才能栽參。

㈤ 我要找關於人參方面的書

人參的種類主要有:野山參、紅參、白參、高麗參、園 參、邊條參 、糖參、西洋參等

一、西洋參(北美)
西洋參產於北美(美國、加拿大),美國產的西洋參稱花旗參。具有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治熱傷津、口乾煩躁、病後虛熱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花旗參含有豐富的人參皂甙、多糖、維生素、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免疫調節、抗腫瘤、降血脂、降血糖、抗血栓、抗潰瘍、抗感染的功效及抗疲勞的作用。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及動脈粥樣硬化,具有一定的療效。
~養生滋補湯~
西洋參煲水鴨:
[材料]:
西洋參25克,荷葉(最好鮮品)2件,冬瓜250克,水鴨1隻(洗凈約500克),瘦肉150克,眉豆50克,紅棗3粒,生薑3片,清水適量。
[作法]:
參切片,冬瓜去瓤連皮洗凈,紅棗去核。水鴨去內臟洗干凈後與洗凈的瘦肉、眉豆、生薑及其它材料放入煲內,注入清水猛火煲25分鍾。改慢火煲2.5小時即可。
[功效]:
西洋參有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之功、荷葉清暑祛濕、水鴨滋陰養胃、利水消腫,冬瓜、眉豆、紅棗、生薑則有清熱利水,健脾和血之功。南方人因地域不同,難以夏秋中進補人參類溫補湯,入冬較為適宜。該湯可以對失眠、氣短、乏力口乾、身體衰弱、又容易上火,「虛不受補」的人士比較適合,特別是對虛弱的肥胖人士,會有進補而不會增肥的作用。
西洋參烏雞湯:
[材料]:
烏雞1隻、生薑50克、花旗參25克、紅棗8粒。
[作法]:
〈1〉烏雞去腸雜、洗凈。紅棗去核,洗凈。
〈2〉全部用料放入互煲,倒入適量清水。文火煲約2小時即可。
[功效]:
溫補旺血,滋潤肺胃。二、人參(中國吉林)
人參是中國長白山孕育的天然瑰寶之一,它生長在海拔1500米到2000米的森林中,是東北三寶之首。具有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嚇、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延年益壽。人參在我國應用有上千年的歷史,目前越來越稀少,是一味難得的天然綠色補品。
[功效]:
人參的神奇療效:人參有抗癌作用,與其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有關,特別是人參中鎂的含量要比其它中葯材高3倍以上。對手術後的病人,服用野山參治療效果十分理想。其次,人參還對高血壓病、心肌營養不良、冠狀動脈硬化、心絞痛等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可以減輕各種症狀。三、高麗參(朝鮮、韓國)
高麗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帶根莖的根,經加工蒸制而成。分朝鮮紅參和南韓紅參,高麗參依形色又可分為水參、白參和紅參。
高麗參呈長柱狀,上半部均壓製成不規則的方柱形。長約7-16cm、直徑1-2cm;表面紅棕色,至深紅棕色、有光澤、略透明、皮細膩顯油潤;根莖(參蘆)短而粗凹窩狀,有的具兩個參蘆,根的上部有橫環紋,中下部有縱皺和少數淺縱溝,底端下部支根(參腿)1-3支,稀有4支,較粗;質堅重,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紅棕色、有光澤、呈角質、形成層色淡、氣香特異,味微苦後甘甜。
[功效]:
高麗參具有大補元氣、滋補強身、生津止渴、寧神益智等功效,適用於驚悸失眠者、體虛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四、「東洋參」(日本)
「東洋參」自古以來原是我國百姓葯食兩用的蔬菜,中國百姓稱之為牛蒡,別名蝙蝠刺,黑蘿卜,我國從東北到西南均有野生牛蒡分布。公元940年前後,牛蒡由我國傳到日本,並被培育成優良品種,栽培面積逐漸擴大。近二十年來,日本對牛蒡進行了多次的品種改良,並使之成為營養和保健價值極高的一種蔬菜,憑借其獨特的香氣和純正的口味,風靡日本和韓國,走俏東南亞,俗稱為「東洋參」。
[功效]:
「東洋參」具有清熱解毒、健脾開胃、平衡血壓、降低血脂、降血糖、滋陰補腎、清除體內垃圾;調節人體功能、改善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功能、通便利尿、壯陽之功效。

㈥ 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的發展優勢

吉林省是我國人參的主產區,佔全國總產量的60%,而萬良鎮則為全縣人參總產專量之首。萬良鎮的人參栽培歷屬史至今已有450餘年,加上長白山區特有的氣候和良好的地理環境,使萬良鎮生產的人參品質優良,聲名遠播,成為「長白山下人參產業第一鎮」和「人參之鄉」。萬良鎮地處長白山腹地,平均海拔高度為512.2米,土壤結構為腐植土和白漿土兩種,無霜期為115天至120天左右,年有效積溫在2100-2300℃左右,年降水量為800毫米,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適合人參的種植與生長。萬良其他林下資源也特別豐富,有山芹菜,猴桃、原蘑等綠色食品,有五味子、天麻等珍貴滋補品,也有梅花鹿、林蛙等野生經濟動物。

㈦ 怎樣養殖人參

1、習性

喜寒冷、濕潤氣候,遇強光直射,抗寒力強。種子可陰干貯藏,種胚有形態後熟和生理後熟特性;前者要求20-10℃變溫,後者需要2-4℃低溫,需時各為3-4個月,沒有完成後熟的種子不能發芽。對土壤要求嚴格,宜在富含有機質,通透性良好的砂質壤土、腐殖質壤土栽培,忌連作。

2、播種

播前先整地作畦,高23-33里米,寬126-133厘米,畦間作業道為2-2.66厘米。採用撒播,每平方厘米0.5克,播後,覆土3-4厘米,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約至5月上旬出苗。春播在4月上、中旬播種。夏播在7-8月果實成熟時,採下立即播種。秋播在11月播種。

3、催芽

將1份種子混攔3份河沙,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噴霧土壤表面,提高出苗率。隨即裝入催芽箱中,置於室內或室外適當場所催芽,注意經常檢查翻倒,控制好溫度和溫度播種,吉林撫松常於6月下旬播干籽(上年採收干藏種子)。

4、移栽

春栽4月中、下旬、宜於越冬芽萌發前栽完。秋栽10月中、下旬,宜於土壤封凍前栽完。

5、氣候間距

出苗前,應搭前檐高100-133厘米、後檐高66-100厘米棚遮蔭。隨起,隨栽,一般按行株距(15-30)×(6-12)厘米,平栽或斜栽,覆土5-9厘米。搭棚分全蔭棚、又透棚、單透棚或雙透大棚等蔭棚種類,可根據氣候、土質及地勢條件選擇。

6、田間管理

畦面覆蓋,出苗後,蓋碎稻草或半腐熟落葉。鬆土除草,一般每年進行3-5次,防止土壤板結,消除雜草病株,培土扶苗。追肥,開溝根側施有機肥。疏花摘蕾,留種田,開花初期疏掉1/3-1/2花序中部花蕾;生產田,開花前全部摘蕾。

越冬防寒,封凍前畦面培土或覆蓋落葉,厚5-15厘米。參畦四財或風口處搭設防風障,以防凍害。



(7)中國富養人參產業發展指導計劃書擴展閱讀

人參、三七和西洋參中的主要有效化學成分是達馬烷型(dammarane type)四環三萜皂苷,另一類如假人參、竹節參及其變種、姜狀三七和屏邊三七等主含齊墩果烷型(oleanane type)五環三萜皂苷,與葫蘆科、唇形科、木犀科等數十個科的成分相似。

人參原生長在針葉和闊葉林中,喜傾斜的山坡地,耐陰濕,喜有機質豐富而松軟、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斜射光照下生長特好,過於陰暗或光照強烈則生長不良。土壤以微酸性至中性(pH4.95~5.95)為宜,人參在中國、朝鮮以及蘇聯遠東地區均有栽培。三七在中國雲南、廣西廣泛栽培。

人參屬植物是起源於地史第三紀古熱帶山區的「東亞-北美」分布的植物區系成分,屬的現代分布中心在中國西南部,計5種,而著名中葯人參則分布於中國東北、朝鮮北部和蘇聯西伯利亞東部。

北美洲的人參屬植物由於第四紀冰川的覆蓋,而僅有西洋參和三葉參以北美東海岸山區作為避難所而殘存,與人參同樣已成為洲際間斷分布的古老的孑遺植物。

㈧ 關於人參!

人參,又名"人葠",俗稱"棒槌",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馳名中外的珍貴葯材,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由於人參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故而得名。
在古代,它有許多別名、雅號,如:神草、王精、地精、黃精、血參、人銜、人微等,人們所說的"百草之王"是從滿語中翻譯過來的。滿族人稱人參為"奧而厚達","奧而厚"是草類總稱,"達"為首領、頭人之意,故將其譯為"百草之王"。

人參分為山參和園參兩大類, 野生的稱為"山參",多生長於闊葉林與針葉林混生的人際罕至的原始森林中。其性喜陽,需疏散的陽光和腐殖質深厚、通氣良好的土壤中。其生長非常緩慢,一兩重的山參要長四五十年甚至上百年,由於人們對其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野生人參日趨減少,愈為罕見,當然尋采起來也就更加困難。
園參,即人工栽培的人參,也稱"家參"。它與山參在顏色、形體等方面均很相似,但味苦並帶有辣氣,山參雖味亦苦卻有清香之氣味。遼寧的家參栽培、主要在東部山區的桓仁、新賓、清原、本溪、寬甸和鳳城等地。其中,以桓仁產量最多,面積也居全國的前列,已被國家定為葯材生產基地。寬甸下露河鄉石柱子村的"柱參"和桓仁的"白人參"為遼寧特產,全國少見,十分名貴。

㈨ 中葯材種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給個樣本:
美國美洲人參種植可行性報告

一、申請單位基本情況
項目單位名稱:農村科普示範基地
所有制形式:民營
項目建設單位:XXX養殖專業合作社
項目單位法人:XXX 項目建設地點:xxxxxxxxxxxx
發展歷程:xxxx養殖專業合作社始建於2007年4月,場地坐落在xxxxx,交能便利,遠離居民區。企業法人代表:xxx。現有職工x人,其中技術人員x名。養殖場佔地面積xxx畝,總投資xxx萬元,2009年,依託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新上美國美洲人參種植項目,種植面積100畝,產值達700多萬元。
主營業務:美國美洲參種植
管理制度:實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總經理負責制。
財務狀況:xxxxxx養殖專業合作社財務狀況良好,月流動資金260萬元,無任何負債,無任何貸款。
二、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主要研究內容
美國美洲人參又稱花旗參、西洋參,以根部入葯。原產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北部。我國使用美洲人參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一直依賴進口。該項目主要研究內容是將美洲人參種植引進到 地區,通過人參種植,推進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群眾收入。
2、項目主要技術難點和創新點
美洲人參參適宜生長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溫度13
℃左右、無霜期150—200天的地帶,要求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環境條件。喜蔭濕、忌強光和高溫。選地宜在含腐殖質豐富、pH值6.5以下、地下水位較高、排水良好的壤土,有灌溉條件的休閑地或荒地,坡度在5—20的平緩坡地為好。
其主要技術為難點室外催芽技術、移栽技術及參籽培訓技術、田間管理技術、主要病害防治技術繁殖方法。美洲人參採用種子育苗移栽或直播繁殖。在每年9月上中旬,果實呈鮮紅色時,選擇長勢旺盛、無病蟲害、3—4年生的植物上採摘成熟飽滿的果實作種用。每年2—3月芽萌動前進行移栽為宜,在這段時間內宜早不宜遲。
西洋參是喜陰植物,播種後和栽種後必須及時搭棚遮蔭,目前我國主要採用遮蔭方式。育苗地要在解凍前搭好,直播參地播後馬上搭棚。一般每年進行中耕除草3—4次,第1次在西洋參芽胞萌動時,把畦面上的覆蓋物揭除後進行,第2次在5月,相隔2個月後再進行第3次,第三次中耕宜淺,避免傷其根部。到了秋天可進行第4次中耕,這次中耕可在霜凍前進行,可適當加深。 西洋參生長2年以上的苗,要特別注意追肥。6—8月為參苗生長的旺盛期,可進行根外追肥,其間每月追肥1次,增產效果顯著。在每年10—11月西洋參地上莖葉枯萎時,重施冬肥,每平方米施入腐熟廄肥2.5千克、骨粉0.5千克、復合肥0.05千克,三種肥料混合均勻後,在株間開溝施下,施後用細土蓋肥。
美洲人參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的參齡對光照要求有差異。一般春季比較涼爽,透光度可大些,夏季透光度可小些,但必須隨著年齡和季節的變化靈活掌握。這樣可減輕病害,提高保苗率和產量。美洲人參在生育期內要求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0%—50%,除自然降雨外,遇到乾旱可採用噴灌或溝灌,保持土壤濕度,滿足人參對水分的要求。美洲人參的2年生植株開始開化結果。由於開花結果,常消耗營養物質,從而使參根生長緩慢。因此,當植株抽薹1—2厘米時,選擇晴天及時把花薹摘除,以提高參根產量。選留良種一般從3年生苗開始,4年生參苗,可以疏去一半花序,以保證種子結得飽滿。
美洲人參一般栽種後4年可以收獲。適宜在9—10月植株枯萎時採收,這時有效成分含量高,參根漿足,質堅實,加工折干率高。將採回的美洲人參鮮根當天洗凈,稍風干,先在溫度20—37℃乾燥室內連烘20天,然後在溫度45℃下烘乾。不能日曬或用爐烤。烘乾的溫度也不能超過50℃,否則會失去香氣。一般每667平方米產干參100千克,高產的可達200千克。人參以條狀、質堅、體輕,表面橫紋緊密,斷面具菊花紋,氣清香、味濃,無蟲蛀、霉變為優質。
3、相關領域國內外技術、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
1 995年開始在北京、吉林、陝西等地引種試種成功,以後遼寧、
黑龍江、江西、貴州、雲南、河北、山東、安徽、福建等省也先後引種成功。目前北京、東北三省,陝西已開始大面積生產,為我國美洲參栽培區域向低緯度范圍擴大生產提供了依據。
西洋參是一種人參不能代替的、具有特殊治療價值的貴重補益葯品,性寒、味苦,入心、肺、腎,有退熱清火、退虛熱、補陰、生津降壓之功能。臨床上,能改善或消除津液、血液虧損症狀,如形體消瘦、目赤耳鳴、口燥咽干。煩渴少氣、腰膝酸軟、陰虛發熱、熱病傷陰、肺虛久咳、咳血等症。由於該葯之效久緩,在治療中頗受歡迎,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
4、項目的基礎條件
該項目建設選址位於 村,東鄰 縣,南鄰 縣,地處 地帶,車輛往來頻繁,交通便利。
縣處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春季多風,集中降水,無霜期長。地處遼河下游沖積平原,地勢平坦低窪,平均海拔4米左右,土壤條件非常適宜美洲人參種植。
項目所在地周邊市、縣(區),水稻生產、大棚蔬菜、鄉村工業、畜禽養殖、飼料加工式、畜禽屠宰等行業遠近聞名,通訊設施齊全,實現五通一平,基礎設施條件良好。建設場址土地使用、佔地面積,都已獲國家土地部門批准,佔地面積為120畝。
5、現有技術的知識產權情況及自主知識產權的擁有設想
該項目由 專業合作社組織實施。項目技術充分依託,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人參種植技術。
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是集美洲人參種植技術研究、人參製品開發為一體的大型科研機構。自1998年從美國引進美洲人參種初步試驗種植,2002年驗收鑒定成功,隨即擴大規模,規范發展,在山東吉林等地均有種植基地。幾年來,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以「開拓創新、求質務實」的精神,依靠完善的科學技術,優質的服務特色,使基地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5年10月走上了以美洲參種植為依託,集生產、貿易、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發展之路。研究院種植基地總投資額已超過5000萬元,現美洲人參種植面積達4000餘畝,年產西洋參600餘噸,年交易額2000萬元。產品初步加工遠銷香港、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其外形、內在質量優於進口美洲參,甚至有效成分皂甙高於美國、加拿大產西洋參。
2009年,盤山縣萬行養殖專業合作社與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聯手,在盤錦地區引進美洲人參種植項目。研究院組織盤山縣萬行養殖專業合作社人員先後多次赴吉林、山東等地參觀,學習種植技術。特別是在研究院多年來總結出的室外育種、施肥、人參初加工及農田復式棚美洲參栽培技術,保護環境,把低產田變為高產田,完全可以保證本地區生產的美洲人參內外品質和經濟效益。
三、項目可行性分析
1、資金籌措方案和預算安排
2010年計劃種植100畝,項目總投資45萬元。
資金來源:自籌30萬元,申請政府補助15萬元。
預算安排:土地整理、參棚建設資金15萬元
設備購置10萬元
肥料10萬元
其他費用10萬元
2、項目完成後應用可行性分析
本項目的實施,最大限度地擴展農民致富增收渠道,從人參種引進、種植、田間管理、參籽培育到加工採收全部包括在項目中,即保證了經濟收益,推動了地方經濟,又有利於形成品牌效應,做大、做強當地的人參種植產業。
項目建設除了幫助本地農戶增加經濟收入和擺脫貧困外,還可以安排多名城鎮下崗職工再就業,進行肥料加工、田間管理、人參加工、銷售等相關產業工作,可有效地緩和項目區及周邊地區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壓力,開辟一條共同發展和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
3、項目實施及預期成果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分析
美洲人參是珍貴的葯品,又是聞名遐爾的補品,葯性緩和,老幼皆宜,經常適量服用,具有健身美容,延年益壽功效,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具有抗腫瘤、抗輻射之作用。人參加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一直非常暢銷,2000年美國的西洋參輸入香港國際市場466.5噸,而2006年輸入香港市場高達605噸。據不完全統計韓國每年進口轉口到我國的美洲參呈逐年上升,2008年過貨達700噸。現在我國市場對西洋參的需求量在2000噸,國內種植西洋參的主要地區在東北地區的吉林、黑龍江省的幾個林業局進行。每年產量不到600噸,缺口1400噸。
美洲人參畝產干品200公斤,按每公斤250元計算,每畝產值達到5萬元,該項目種植面積100畝,總產值可達500萬元,純利潤可達420多萬元。
美洲人參種植不但無任何環境污染,反而可帶動種植地區林業發展。項目實施後,盤山縣萬千養殖專業合作社年可供參籽1000多公斤,可帶動周邊地區廣大種植戶種植美洲人參,按當地土壤條件分析,可推廣種植面積達3000多畝,全部推廣種植後,總產值可達1.5億元。
4、項目的風險分析
美洲人參種植,既可以用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提供的種參,又可用參籽種植,風險非常低。採用種參移栽技術,成本稍高,每畝地成本在20000元左右,1-2年即可達效,利潤可達3萬多元。採用參籽種植技術,每畝成本在5000元左右,3-4年即可達效,利潤可達5萬多元。同時,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保證回收人參,解決參農銷售上的後顧之憂。參農可採取銷售鮮參或干參的方式,尤其是鮮參銷售,可有效抵禦人參加工問題造成參品質量低下影響價格的風險,確保效益不受影響。
在種植上,由中美聯邦生物研究提供成熟的種植技術,在人參移栽、田間管理、施肥、採收等關健環境,將派出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實現參農種植的規范化操作、管理,確保人參產量和品質。
所以,該項目基本無任何風險。
四、項目實施計劃
1、項目實施年限及年度計劃安排
2010.1-2010.12,種參引進,種植技術、病害防治技術推廣;
2010.4-2011.12,參籽繁育;
2、項目的研究技術路線
要通過對美洲人參良種選育、種源基地建設及品種提純復壯研究,選育出豐產性好,抗病性強、生長健壯等優良性美洲人參品系;通過對西洋參不同環境內的調查、對比、分析、研究解決美洲人參栽培生態環境選擇與土壤選擇的核心問題;通過對美洲人參蔭棚架設及調光方法、施肥技術、病蟲害發生規律及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找到西洋參各個時期適宜的光照強度,解決美洲參不同發育時期不同類型生物肥的追施方法,探索出西洋參常見病害的防治措施。
3、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幾項關鍵問題(含技術問題、資
金籌措等)
(1)美洲人參種植技術研究的資金投入問題
(2)部分沙質土壤改良問題
(3)優質參籽繁育問題
4、項目預期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具體的考核指標(含主要技
術經濟指標),包括總體考核指標和各單位考核指標
(1) 選地、整地要選擇土壤肥沃、土質疏鬆、透氣性好、排灌方便的腐殖質土或通透性好、松軟不積水的生荒地,pH5.5-6.5。如農田種植,前茬以禾本科作物為好,忌澇窪積水的黏重土及重茬地。
(2) 秋播在11月土壤封凍前,春播在3月中下旬土壤解凍後。播種前需進行種子處理。方法是播種前將種子沙藏處理6個月以上,待種子裂口後,選無病斑種子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65%代森鋅400倍液浸15分鍾後播種。生產上以點播為主,株行距5厘米X5厘米,穴深3-4厘米,每穴放1粒,覆土3厘米,上覆鮮稻草或麥秸5-10厘米。翌春出苗,一般從采種到出苗全部過程需20-22個月。每畝用種量為8-10千克。
(3)在美國多採用直播法,我國多數地區則採用一三制或二二制移栽。即播種出苗後第一年或第二年移栽。一般在春季土壤解凍後,芽苞尚未萌動、根毛尚未長出時移栽。栽前選健壯、無病、完整的參苗,按大、中、小分級,並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40%代森鋅500倍液浸泡50分鍾,稍晾後栽種。方法是將參側根順直,使主根與地面成30°角。株行距10厘米X20厘米,並可據參根大小適當調整株距,覆土深度為距芽苞上3-4厘米。再覆稻草或麥稈10厘米,栽後畦面要平整,並做到邊起苗邊移栽,注意不要使芽苞和根皮部受到損傷。
越冬要在參畦上覆蓋樹葉,麥秸等5-6厘米,其上壓土,以利抗寒,3月下旬將畦面上的覆蓋物除去。如畦面乾旱,可噴水潤濕,以利幼苗出土。
搭棚要求能防止畦內參畝被10—16時之間的強光照射,並使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後的斜陽光射進蔭棚,透光度以15%-20%為宜。在出苗前將蔭棚搭好,棚高前檐立柱90—120厘米,後檐立柱 60 ~90厘米,上面覆蓋葦簾,炎熱夏天,可在參畦外陽光易進人畦的一邊,插上帶葉的樹枝遮光。
出苗後要結合鬆土,及時除草,並注意不要把參苗帶出。二年生以上的參苗要特別注意追肥。生長期間可施復合肥或用0.5%磷酸二氫鉀溶液於花前進行葉面噴施;休眠期可將腐熟好的豆餅或復合肥撒入畦面,並輕輕鬆土,使肥與土混合均勻,再覆草。
(4)採收與加工。一般生長4年後於9-10月地上部枯萎時採收。順畦將參根挖出後,用水沖洗干凈,稍於室外風干,置乾燥室乾燥,開始保持溫度21~22℃,以後逐漸加溫,並適時翻動、通風。注意最高溫度不宜超過33℃。經20-30天干透後,按大、中、小分等,貯藏或葯用即可。
(5)留種技術。選三年生以上健壯植株留種,並適當疏掉花序中心和遲開的花。待果實變紅時採收,將紅果放在容器內用清水浸泡l-2天,去果肉、果皮及癟粒,晾乾後貯藏。
5、項目的關聯行動,相關的技術引進、國際合作等落實情況
2010年,中美聯邦生物研究院將進一步加強美洲人參的病害的防治研究,尤其是將計劃引進美國的生物防治,以菌治菌,不斷提高國產美洲人參品質,確保國產參質量與國際接軌。

㈩ 人參片怎麼食用最科學

一般來說,人們喜歡把人參磨成粉吃,實際上,這種方法並不能完全吸收人參的精華.人參除了泡水喝,也可以放在燉鍋中隔水燉熬,將湯和人參吃掉,這樣就保證了營養的全部吸收。
人參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保健食材,也是一種葯材,深受百姓的喜愛。美國人參,與石斛、鹿茸一起列為中國三大滋補佳品。
人參的科學吃法
1.煎湯服用:或切成薄片的人參洗凈後放入容器中,先加一些清水浸泡約20分鍾左右,再加入清水,量以稍高於參為度,然後蓋上蓋子,用火煎熬1小時左右即可,倒出參汁,待溫飲服。這種服用方法葯汁中的有效成分濃度高,因而補益作用較強,起效較快,適用於大病之後,邪氣已去,虛症嚴重,急而進補調養者。
2.隔水蒸服:人參切片或切段,先放入瓷碗中,加入大半碗清水,然後蓋上蓋子,放入加好冷水的鍋內,用文炎隔水蒸煮1小時左右即可(注意不要把水燒干),待溫飲服。這種方法與煎湯服用的特點相似,一般可以反復蒸煮3-5次,直到葯汁極淡為止。
3.切片含服:將人參切成薄片,放入口中含服,直到味淡或無味,再把參片嚼服咽下。這種方法比切片泡茶還要方便,幾乎時時處處都可使用,而且減去了麻煩的手續,這種服法也適用於那些需要進補強身的一般健康人。
4.切片泡茶:將人參切成薄片,每次取3克左右(約5-10片),放入杯中(在冬季的時候最好使用保溫杯)。然後沖入沸水,加蓋半小時左右,代茶飲服。可以反復沖泡,直到參茶變淡無味,最後邊渣嚼服。這種服法相對以上兩種比較方便,且葯材不會有什麼浪費,而且可以時時服用,不受場合的局限,這種方法最適於一般人長期用。

閱讀全文

與中國富養人參產業發展指導計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