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近年來通過發展物流產業

近年來通過發展物流產業

發布時間:2021-01-25 09:53:24

1. 為什麼選擇讀物流專業學物流有什麼好處物流發展的趨勢

相對於發達國家的物流產業而言,中國的物流產業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主要特點是:

(1)企業物流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已初見端倪近年來,隨著買方市場的形成,企業對物流領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潤源」開始有了深刻的認識。優化企業內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為目前多數國內企業最為強烈的願望和要求。這說明,我國物流活動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加強企業內部物流管理活動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

與此同時,專業化的物流服務需求已經出現,且發展勢頭極為迅速。其一是跨國公司在中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銷售活動,分撥活動以及采購活動過程中對高效率、專業化物流服務的巨大需求,這是帶動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市場基礎;其二是國內優勢企業對專業化物流服務的需求。

(2)專業化物流企業開始涌現,多樣化物流服務有一定程度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經濟中出現的許多物流企業,主要由三部分組成:

一是國際物流企業。這些國際物流公司一方面為其原有的客戶——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延伸物流服務;另一方面,針對中國市場正在生成的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提供服務。

二是由傳統運輸、儲運及批發貿易企業轉變形成的物流企業。它們依託原有的物流業務基礎和在客戶、設施、經營網路等方面的優勢,通過不斷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務,逐步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化。

三是新興的專業化物流企業。這些企業依靠先進的經營理念、多樣化的服務手段、科學的管理模式在競爭中贏得了市場地位,成為我國物流產業發展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力量

2. 近年來物流業迅速發展的原因英語作文

目前絕大部分生產資料已通過市場解決,逐步形成了以市場調節為主的運行機制,物流市場主體向多元化發展。眾多的國內企業也已經認識到了物流的重要性,脫離了計劃體制的束縛,走向市場經濟,建立起物流園、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並與國際知名大型企業進行合作、交流,學習對方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提高自身的素質,進行現代物流業的探索,率先邁開步伐,已經初步形成一支社會化、專業化的產業隊伍,物流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At present, the vast majority of proction materials have been resolved through the market, and graally formed a market regulation based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main body of the logistics market to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has also been recognized by the the importance of logistics, out of the shackles of the planning system, toward a market economy, set up logistics park, logistics center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amous enterprises, exchange, learning each other's business philosophy, business model,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the explora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instry, take the lead in stride the pace, has initially formed a team of soci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instry, logistics instry has been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3. 我國物流業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從過去、現狀和未來三個方面分析!

我國的發展物流業都是從國外的經驗中慢慢走過來的,但國內的物流一直在慢慢完善中獲得經驗,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殊和錯綜復雜的關系,中國物流在政府宏觀政策的引導下,也會摸索出自己的發展的戰略目標,中國物流仍然處於一個需要摸索,需要政策引導的階段,未來的中國物流肯定是一個綠色配送全球服務的發展趨勢。
就中國現在的形式,物流也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的。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發展物流業的國家之一。得益於它有一套完善的物流市場管理及法制管理體系。美國的物流市場錯綜復雜,又十分活躍,美國政府在物流高度發達的經濟社會環境下,不斷通過政府宏觀政策的引導,確立以現代物流發展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其近景和遠景目標都十分明確。

歐洲和美國同樣,在物流業發展方面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歐洲的物流業發展與美國相比,呈現出了不同的特點。特別是最近幾年來,歐洲在物流產業上具有明顯的特色。科技進步,尤其是IT技術的發展及相關產業的合並聯盟,促進了歐洲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歐洲各國的物流管理體制基本採取的是政府監督控制、企業自主經營的市場運作模式。

日本物流業的發展已有較長的歷史,在世界居領先水平。特別是日本政府近年來為了大力扶持物流產業的發展所採取的一些宏觀政策導向,給日本物流產業帶來快速增長的實踐經驗,對我國具有極為有益的啟示。

目前已經形成以信息技術為核心,以信息技術、運輸技術、配送技術、裝卸搬運技術、自動化倉儲技術、庫存控制技術、包裝技術等專業技術為支撐的現代化物流裝備技術格局。其發展趨勢表現為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其中,高新技術在物流運輸業的應用與發展表現尤為突出。

專業物流形成規模,共同配送成為主導。共同配送是經長期的發展和探索優化出的一種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

物流企業向集約化、協同化、全球化方向發展。

物流雖然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物流的發展同時也會給城市環境帶來負面的影響。為此,21世紀對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綠色物流。

4. 物流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和效益

在經濟全球化和電子商務的雙重推動下,物流業正在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迅速轉型並成為當前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系統工程思想的指導下,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強化資源整合和物流全過程優化是現代物流的最本質特徵。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認為,「十二五」期間中國第三產業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6%,2012年服務業佔GDP的比重為44.6%,預計2015年將提升至47%,服務業未來三年的復合增長率約12%。

而高端物流服務增速將可以達到25%以上的增長。供應鏈管理、專業第三方物流和冷鏈服務等高端業態將迎來快速發展期,考慮到物流行業整體增速可以達到10%,以及基礎物流服務增速僅在7%左右,預計「十二五」期間高端物流服務將可以迎來年均25%左右的持續增長。

5. 物流業的發展和經濟發展水平之間是什麼關系

發展現代物流產業 提升經濟發展水平

現代物流業是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的新興復合型產業,
業務范圍涉及生產、流通、運輸、代理、倉儲、信息等諸多領域。近年來,我旗認真貫徹落實有關物流業發展的決策部署,依託豐富的資源優勢、地處呼包鄂腹地的區位優勢和大企業大項目迅速崛起的產業優勢等,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有力促進了全旗經濟社會快速平穩發展。
一、我旗發展現代物流產業的基礎和優勢
(一)區位優勢明顯。土右旗西距包頭市45公里,東距呼和浩特市102公里,南距鄂爾多斯市140公里,處於呼包鄂「金三角」經濟區的中心位置,與環渤海經濟圈緊鄰,是呼包鄂區域中心腹地、沿黃沿交通干線重點產業發展規劃帶。北臨蒙古國,距西部地區最大的國際海鐵聯運集裝箱站27公里,距二連浩特中蒙貿易口岸480公里,距滿都拉中蒙貿易口岸335公里,開通國際市場、發展對外經濟的條件便利。
(二)交通網路四通八達。土右旗境內有6條主要縣級公路干線、24條鐵路專用線、3座黃河浮橋以及2條國家級公路(110國道和京藏高速)和1條干線鐵路(京包線)通過,交通運輸極為便利。包頭市關於推進土右旗中等城市建設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提高土右旗鐵路及客貨的通行運輸能力,實施薩拉齊火車站改造升級,爭取設置動車組停靠站」。如在設置動車組停靠站成功,我旗發展現代物流產業的交通條件將更加優越。
(三)煤炭資源較為豐富。境內大青山段煤炭資源豐富,具有種類多、儲量大、易開采等特點,現已探明煤炭儲量9.6億噸,遠景儲量22億噸。此外,土右旗位於晉、陝、寧、甘、金融頻道申請認證!財富值雙倍檢索優先專屬展現同行交流蒙、蒙古國所形成的資源環形圈中,緊鄰神府煤田、准格爾煤田,是鄂爾多斯、達茂旗以及蒙古國等地煤炭外運的重要通道和中轉基地,僅2010年過境煤炭5280萬噸,發展煤炭物流業擁有雄厚的資源基礎。
(四)物流產業發展迅速。全旗現建成大型煤炭物流園區7個、煤炭經銷企業185戶、重介洗煤廠24家、煤炭萬噸大列集裝線24條,擁有運輸車輛12000餘輛,煤炭物流產業迅速崛起。貨運、建材、農畜產品等物流產業整體規模逐年擴大,產業發展呈現出強勁、快速的良好態勢。叄天地、安順等大批貨運物流園區相繼建成並投入運營。除此之外,將軍堯農產品批發市場、友誼蔬菜批發市場、南門建材市場、小商品市場正在加緊施工建設,物流產業發展後勁十足。
二、存在問題
客觀地說,我旗的物流業發展正處於起步階段,規模小,基礎弱,底子薄,抗風險能力差,總體水平偏低,從產業規模、基礎設施條件、服務功能、現代管理模式等方面,均滯後於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步伐。主要表現在:
(一)物流政策體系還不夠完善。一是缺少科學指導全旗物流業發展的系統性規劃,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物流基礎設施的有序建設和物流產業的合理布局。二是缺少系統的支持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我旗物流業發展剛剛起步,由於管理體制的原因,相關部門在交通、鐵路、倉儲等領域分別實施行業管理,這種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使得現代物流資源難以有效整合,無法適應現代物流的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發展的需要。而且,從規劃、用地、稅收、融資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為物流業發展提供優惠條件的相關政策遠不夠完善,對物流項目扶持仍處於一事一議的狀態,政策普適性和全局指導性不強。
(二)物流業整體發展水平有待提高。一是大部分物流企業規模偏小,自有車輛少、倉庫面積不大、主營業務單一、集約化程度低,缺乏能夠提供多功能、一體化服務的現代物流企業。全旗尚未形成專業市場體系,主要產業集群缺乏相應規模,產業間關連度較低。物流服務在企業中降低經營成本的作用不大。大部分生產性企業還停留在自己承擔物流活動的水平,第三方物流企業還未能與現有的優勢重點產業形成戰略夥伴關系。二是物流信息化、現代化水平低。計算機、網路通訊等信息資源利用率低,缺乏有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和健全的物流經營網路,造成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協作不充分,導致社會物流資源浪費。物流企業普遍缺乏物流專業人才。三是物流業開放水平和區域合作交流程度也有待提高。
三、對策建議
現代物流業作為服務性產業,關繫到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環境的水平和形象。實踐證明,哪個地方現代物流業發展快,哪個地方投資環境就好,生產要素就向哪個地方集聚。為促進我旗物流產業發展,切實發揮現代物流業推動經濟發展的源動力作用,提出如下建議:
(一)盡快建立完善推動物流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一是結合我旗實際,抓緊編制出台《土右旗物流業發展規劃》,使全旗上下對物流業發展目標和要求有明確統一的認識,在制定規劃時,應立足長遠、緊密聯系實際,注重可操作性。二是盡快制定系統的物流產業扶持激勵政策,從物流項目引進與建設、物流資源整合、交通規費徵收、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加大對物流業的支持、引導力度。同時,政府要引導建立物流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並重視發揮其作用。
(二)加大對物流產業的扶持力度。對列入國家、自治區和包頭市規劃的重點物流項目、物流基地、物流信息平台,應從資金、土地、稅收等方面給予靈活多樣的支持。加快推進擔保公司、小額信貸公司等金融企業和中介機構的入駐進度,進一步拓寬物流企業融資渠道。鼓勵現有物流企業通過銀行貸款、增資擴股等途徑籌集資金,擴大經營規模,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高、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強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
(三)大力推動重點物流產業和項目的發展。立足我旗實際,應積極依託煤炭資源優勢,加快發展煤電、煤化工、光伏循環等相關產業,積極推進泛海、漢龍、神東、山晟等重點項目的發展進程。加快蒙西煤炭交易中心建設,有效利用鄂爾多斯、達茂旗及蒙古國的煤炭資源,形成以交易中心為主體,以煤炭物流園區為載體,以網路和現代訂貨方式為平台的、在全國有較強影響力的區域煤炭市場。積極支持和鼓勵發展糧食、汽貿及零配件物流,推進農產品、大宗商品城鄉統一配送物流體系建設。
(四)加快行業轉型,提高物流供應能力。一是在運輸、倉儲、貿易、商業流通等行業中建立示範性物流企業,使之能夠成為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供應商。二是政府或行業協會牽線搭橋,讓部分有能力的傳統運輸、倉儲企業通過引資嫁接,改造成為第三方物流企業,這樣不僅可以解決資金短缺、設備更新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引進現代物流理念、物流管理技術和相關人才。三是鼓勵傳統運輸、倉儲、代理企業與工商企業結盟,發展為物流供應商,實現優勢互補。
(五)加快物流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現代物流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需要大批高素質專業人才來支撐。為盡快扭轉我旗此類人才匱乏的現狀,一方面,政府可通過提供相應條件和優惠政策,從外引進一批急需的物流人才,充實到決策、管理等重要部門和重點企業;另一方面,對現有在職從業人員進行培訓、資格認證,大力培養高素質的物流專業管理人才。

6. 全球化發展趨勢對物流的發展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第一,經濟增長和結構升級帶來物流市場的廣闊前景。
未來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物流需求增量和物流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同時,從中等收入國家邁向高收入國家,居民消費的水平、心理、方式和結構的變化,要求物流發展更加註重效率、特色、個性和人性,基於更高時間和空間價值的物流需求會越來越大。保守估計,2020、2030年電子商務產生的日快遞量將分別突破2000萬和4000萬件。

第二,城鎮化和區域增長新格局對物流空間分布、效率、獲得性等提出更高要求。
我國正經歷著大規模的城鎮化,推動著物流活動集中於城市群、城市帶、大中小城市和城際間,激增的物流量、機動車量以及能源短缺、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和道路安全等,迫切需要提升城市內、城際間物流效率,構建集成式城市物流配送體系。

第三,全球化縱深和開放新格局推動物流市場深刻調整。
全球化推動我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和相互作用日益加深。短期內,受歐美經濟疲弱的影響,我國與發達國家的貿易增長會有所放緩,與新興經濟體以及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增長會成為新的亮點,貿易格局的變化帶動國際物流活動此消彼長。中長期看,我國國際貿易仍將有相對較高增長,帶動我國國際物流繼續高速發展。

跨國物流企業將深度滲透我國的傳統物流領域。由於國際經濟新秩序尚未完全建立,隨著我國物流企業走向世界,國際貿易摩擦和各種形式的壁壘有可能增加。
第四,新技術突破和廣泛應用促進物流業升級。
交通運輸、物流、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在孕育新的技術突破,新材料技術、節能環保技術、物聯網、下一代信息技術等將在物流領域得到推廣和應用,電子商務、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將與物流業深度融合,這些都對物流業升級帶來重大促進作用。未來物流技術創新將反映安全、快速、大型化、信息化、智能化、個性化、人性化、精細化、綠色化和節能化等時代性特點。

第五,可持續發展和要素成本上升等驅動物流發展轉型。
未來一二十年,我國物流能源消耗仍處於快速增長期,對液體燃料的需求將大幅增加。由於物流企業運營成本的提高,加之服務價格偏低、融資環境不佳等影響,傳統物流運作模式難以為繼,面臨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可持續發展的轉型要求。

第六,應急和民生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現。
我國自然環境和氣候復雜多樣,自然生態災害嚴重。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各類突發性事故發生幾率將會加大,應急物流體系建設十分迫切。

7. 國內外智慧物流產業近年來的發展趨勢怎樣呢有業內朋友了解情況嗎

智慧物流行業可以算是比較垂直的

8. 近年來我國物流的發展現狀

一、我國物流發展現狀

1、物流基礎設施規模迅速擴大

鐵路在國家交通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近年以八縱八橫鐵路通道為路網主骨架加以重點建設(八縱:為京哈、沿海、京滬、京廣、京九、大湛、包柳蘭昆通道:八橫:為京蘭·藏、煤運北、煤運南、陸橋、寧西、沿江、滬昆及西南出海通道)。至2002年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7.15萬公里。

公路建設成效顯著,1985—2001年新增公路里程49.30萬公里,年均增長3.08萬公里,2002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176.10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52萬公里。

內河水路運輸線路長度2002年達到12.15萬公里。到2002年底,我國沿海和內河共有生產性泊位33450個,其中深水泊位達到822個,主要港口生產性泊位比1989年增長了1.1倍。到2002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26.8億噸,已有7個港口突破了100萬標箱(TEU),其中上海港超過800萬標箱、深圳港超過700萬標箱,都進入世界集裝箱大港前十名。

2001年航空線路為1,143條,航空運輸線路總長度為155.36萬公里,為10年以前(1991年)55.91萬公里的2.78倍。

2001年輸油管總長度13,272公里,為10年前1992年的1.55倍;輸氣管總長度14,283公里,為1992年的1.85倍:輸油氣管總長度27,555公里,為1992年的1.74倍。

許多建成和在建的交通樞紐、物流園區如以交通部45個公路主樞紐為中心的物流基地,以及地方現代物流園區的建設,都在加快進行。

2、全社會貨物運輸量持續增加

在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下,交通運輸部門在繼續深化體制改革的基礎上,大力開展結構調整和企業重組,提高運輸效率和服務質量,運輸形勢平穩發展,鐵路、公路、水運是主要的運輸方式,2002年的運輸量和運輸周轉量如下表:

由於沿海的區域經濟發展比較快以及對外貿易的增長,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長很快,2001年達到14.26億噸,2002年為16.63億噸,增長率為14.25%。由於入世促進外貿,預計到2005年對外貿易總額將突破7,000億美元。目前每年外商直接投資大約為400億美元,到2005年將超過1,000億美元。港口吞吐量還將保持快速增長的走勢。有7個港口躋身世界億噸港行列,上海港貨物吞吐量超過兩億噸,成為世界第四大港。目前7個億噸以上的大港2001年和2002年的吞吐量分別如表三所示。

表一、總貨物運輸量(億噸)

2001年 2002年
鐵路 19.26 20.4
公路 105.63 110.6
水運 13.27 14.1

資料來源:中國物流發展報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表二、總貨物運輸周轉量(億噸公里)

2001年 2002年
鐵路 14572.2 15085.79,15477
公路 6330.4 6554.88,6704
水運 25988.9 26181.2,26481

資料來源:中國物流發展報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表三、各大港口集貨物吞吐量(億噸)

2001年 2002年
上海 2.21 2.64
廣州 1.282 1.49
寧波 1.285 1.52
大連 1.005 1.09
秦皇島 1.13 1.118
天津 1.137 1.303
青島 1.04 1.227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3、物流市場潛力巨大

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汽車工業

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總量目標為:2005年,汽車產量為320萬輛左右,其中轎車產量為110萬輛左右,汽車工業增加值為1,300億人民幣,占國內生產總值1%左右。汽車產品出口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8%左右。2005年摩托車產量約為1,300萬輛。摩托車出口占其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15—20%。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和結構調整,將大大增加對現代物流服務的需求。

(2)家電、電子、通訊產業

家電生產能力近年來增長很快,根據國家輕工業「十五」發展規劃,到2005年,主要家電產品的需求為:電冰箱1,300萬台,洗衣機1,800萬台,冷氣機2,000萬台,微波爐900萬台,洗碗機400萬台,電熱水器1,000萬台。一些企業正在建設現代物流系統,以適應現代化大生產的要求。電子通訊器材和電腦的生產發展也很快,出現不少大型企業,這些企業發展到目前的水準,也面臨物流現代化問題。

(3)商業系統

連鎖超市的發展,促進了配送中心的建設。目前連鎖超市雖然發展很快,但是規模仍不足與國外同類企業相比。商品配送主要依靠人工進行分揀作業,隨著經濟發展、規模擴大,市場需求變化等因素,對物流系統的要求也將逐步提高。上海華聯和上海聯華超市店鋪總數都已超過1000家。

(4)葯品、食品工業

葯品、食品工業是利潤很高的行業,一些企業尤其是合資企業的發展很快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物流輸送系統規劃與建設也是勢在必行的。

其他如煙草行業普遍已完成主生產線的現代化改造工作發展快速。在生產發展的同時,物流系統現代化將成為企業競爭最重要的領域之一。

4、第三方物流服務方興未艾

中國目前與物流相關的年總支出有19,000億人民幣,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為20—25%,第三方物流的市場潛力很大。根據中國倉儲協會進行的第三次物流市場調查分析:有57%的生產企業和38%的商業企業正在尋找新的物流代理商,企業對第三方物流的滿意度在逐漸提高。企業目前的物流需求以物流運作為主,更強調物流總代理的形式,需要一體化的物流服務。與第一次、第二次調查研究結果相比,市內配送服務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同時物流過程管理、物流決策、資料攫取等信息服務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第三方物流市場方興未艾。但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物流處於發展初期,根據美智(Mercer)管理顧問公司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中國第三方物流市場進行研究,2001年的市場規模在400億人民幣以上。70%的物流服務提供商在過去的3年中,年均業務增幅都高於30%,整個中國第三方物流市場2000—2005年的年增長率將達到25%。推動中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主要因素,首先在於跨國企業正在將更多的業務轉向中國,並通過外包來降低供應鏈成本;其次是中國公司面臨著降低成本和更加關心核心競爭力的壓力,而增加了物流外包的需求;最後是政府的激勵措施也是刺激中國的第三方物流市場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客戶外包第三方物流原材料供應將從現在的15%,增加到3年後的35%;製造高產品銷售將從目前的略高於45%,增加到3年後的80%;經銷商物流的外包將從目前的略高於25%,增加到近65%。第三方物流市場需求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境內的三資企業:跨國公司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得競爭優勢,積極實行物流本地化戰略,在進入中國以後一般都不建立獨立的物流部門,而是選取若干專業的物流提供商,通過共配物流、設施租賃等多種形式,獲得必要約物流服務,構成了目前物流市場需求的主體。

國內高新技術企業、連鎖經營企業和電子商務企業:這些企業產品大多具有小批量、高增值的特點,對物流服務的及時性、准確性的要求較高。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對物流服務有迫切需求。一部分國有大型企業:面對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也打破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觀念,開始著手對企業傳統物流活動進行重新改造,以攫取競爭優勢。

全球化經濟的發展,企業為了增加競爭力要大力發展核心業務,企業分工趨於專門化,這將促進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將有利於物流的專業化、規模化、合理化,從而提高物流系統的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發展第三方物流的途徑是:通過鼓勵合資、合作、兼並等整合措施,擴大現有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經營規模;通過建立現代物流行業規范,促使小於規模經濟的物流企業轉型;通過修訂和完善各種法規和政府行為,打破現有各種市場條塊分割的制約,促進第三方物流企業跨地區、跨行業發展;以提高服務質量,降低物流成本為核心,推動物流企業的管理和技術創新。要使第三方物流企業能夠提供優於第一方和第二方物流的服務,同時要鼓勵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更多地使用第三方物流。

發展第三方物流的同時必須充分注意企業物流的合理化問題,每一個生產企業都是社會物流網路的一個節點,企業物流合理化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力,是社會物流合理化的基礎。有一些第三方物流企業就是從大型製造企業的物流部門中發展起來的。

摩根斯坦利亞太投資研究組在其《中國物流報告》中指出:中國每年的物流費用超過2000億美元。中國一體化的物流服務業是一個新興的發展迅速的產業,預計未來10年內物流服務收入將有20%的增長幅度。現在,世界500大企業已有400多家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加入WTO後將有更多的跨國公司、大企業進入中國的製造業和流通業,中國經濟現代化的速度將加快,對現代物流系統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對物流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5、物流技術裝備水平迅速提高

由於近年來我國企業生產規模與水平的不斷提高,生產設備與物流設備的更新與現代化需求旺盛,汽車、煙草、葯品、家電等行業都是物流技術裝備的良好市場。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物流技術裝備廠商也不斷提高產品的水平並且開發出新產品。日本和歐美等國外著名廠家也接連在中國設立辦事處以及分公司,也有外國公司為了更深入的介入中國市場,和中國企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由於外國企業更廣泛的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高性能的技術裝備;中國企業的產品也不斷出現新品種,質量也不斷提高。近年來華為公司、海爾公司以及許多煙草公司的高水平物流系統的建成,對企業的持續發展起到了堅強的保證作用。郵政、機場、連鎖商業等配送中心和分揀設施的建設也有效地保證了該系統的高效率運行。

因此,物流技術裝備水平的提高為我國物流現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持。

表四、2001—2005年中國國家發展規劃對物流產業目標

戰略目標 具體目標
··物流成本GDP的比重減少2% ··培養先進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
··發展第三方物流,增加外包和分銷配送。 ··鼓勵國內企業物流外包。
··更新物流基礎設施,提高服務水平、管理水平。 ··從分銷體系的建設出發,建設幾個國家級運輸網路。
··推進企業的合並、聯盟,使傳統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 ··成為亞洲物流中心,建立幾個核心基地。
··培養30個以上專案基地。
··加強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中的應用。

6、北京奧運會為物流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無疑是中國物流發展難逢的機會,因為從奧運設施建設到奧運會的召開,始終需要遠比平常龐大、復雜的物流系統的支撐,在物流設施規劃與建設、物流組織與管理、物流技術創新與應用等方面對主辦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既給物流業帶來巨大的挑戰,同時也給物流業發展帶來熱限商機。北京奧運會使中國物流業與國際物流業同場競技,按國際標准和慣例提供服務,中國物流業只有與國際接軌,才能分享奧運物流市場這塊大蛋糕。可以說,北京奧運會在給中國物流業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的同時,也使中國物流業找到了高水準服務的參考指標,其示範作用將進一步加快中國物流的現代化進程。

7、政府部門對現代物流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物流在國家經濟規劃中的地位不斷加強

2001年3月,國家經貿委、鐵道部、交通部、信息產業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和中國民用航空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我國現代物流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發展現代物流的總體目標,是積極採用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和設備,加快建立全國、區域、城鎮、企業等多種層次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物暢其流、快捷准時、經濟合理、用戶滿意的社會化、專業化現代物流服務網路體系。在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最新發布的《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中,也已把發展物流配送中心列為重點鼓勵發展的內容。

2001年底,中國制定了未來5年物流配送發展初步規劃,以推動物流業的快速發展。該規劃包括扶植和規范發展一批第三方物流企業,爭取「十五」期末社會化配送企業比重達五成以上;培育若干條貫通全國並且使之開展國際配送業務的聯運干線,構建全國性的商品物流配送綠色通道;在全國各大中城市,主要商品生產集散地和交通樞紐,建設若干規模合理,運作規范的現代化商品物流中心和專業化配送中心,構建全國性物流配送網路;培育若干國家物流骨幹基地,有條件的可爭取發展成為亞洲的重要物流中心;確定一批物流配送示範專案,在全國各大區的中心城市,選擇符合現代商品物流配送基礎條件的企業,建立符合現代商品物流配送,具有全國性經營網路的專業化骨幹物流配送企業。

現代物流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不少省市把發展現代物流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的報告》中,把現代物流列為上海市四大新興產業之一,採取多種措施加快發展;天津市政府把現代物流作為五大支柱產業之一,並由主管市長負責,組織了20多個有關部門,研究提出了天津市現代物流發展綱要研究報告,深圳市為提升綜合經濟實力,改善投資環境,把發展現代物流與高新技術和金融同時列為新世紀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產業,編制了《深圳市「十五」及2015年現代物流發展規劃》。

總體來看,物流現代化是和經濟發展水準密切相關的,預計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的經濟將保持穩定快速增長,和世界經濟接軌的趨勢也將加強,這是物流事業發展的大環境。如果能夠及時解決發展瓶頸中存在的問題,在「十五」期間即近5年內,將是中國物流發展的黃金時代。

二、我國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物流系統效率低,物流成本高

我國與發達國家在物流成本方面、周轉速度方面以及產業化方面存在較大差距,服務水平和效率方面都比較低。我國目前每萬元GDP產生的運輸量為4972噸公里,而美國和日本的這一指標分別為870噸公里和700噸公里。

我國物流系統各環節的銜接較差,運轉效率不高,反映為貨物在途時間、儲存時間、基礎設施勞動生產率等方面均有較大改善和提高的餘地。僅以貨運汽車的生產率水平為例,美國營運汽車的單車噸年產量約為66萬噸公里,而中國這一指標僅為3萬噸公里左右。二是速度慢。目前我國鐵路貨車的運營速度僅46。4公里左右,散裝、集裝箱等高效運輸方式比重較低,裝卸時間較長;公路貨車的運營速度也不足50公里;內河航運速度更低;原材料、半成品及產成品的在庫周轉時間平均在3—6個月左右。

此外,根據調研及有關資料分析,我國許多商品總成本中,物流費用已佔到20—40%,每年因包裝造成的損失約150億元,因裝卸、運輸造成的損失約500億元,保管不善造成的損失在30億元上下,公路貨運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組織,空駛率多年來保持在50%左右;鐵路因能力不足,使相當數量的商品失去銷售機會或無法保證企業提供客戶滿意的服務;水運因運輸組織方式不能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使許多產品失去了低價運輸的途徑。

2、物流基礎設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技術裝備水平低

總體來看,我國現有的物流基礎設施雖然有了很大發展,但是還比較落後。按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計算的運輸網路密度,我國僅為1344.48公里/萬平方公里,而美國為6869.3公里/萬平方公里,德國為14680.4公里/萬平方公里,印度為5403.9公里/萬平方公里。這方面,我們不僅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相比也有較大差距,如果按人口計算則差距更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報告》總1417期)。

在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傳統模式影響下,我國各種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缺乏必要的協調,因而物流基礎設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導致系統功能不強。各種運輸方式之間、不同地區運輸系統之間相互銜接的樞紐設施建設方面缺乏投入,對物流產業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各種綜合性貨運樞紐、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建設發展緩慢。

我國物流系統一般技術水平低,裝備落後。在倉儲設施方面,第三方物流企業擁有的倉庫70%是普通平房倉庫,現代化立體自動化倉儲設施比例極低,具有冷藏、保鮮、氣調功能的倉庫更少。在使用的搬運工具中,人工搬運車,手推叉車和普通起重設備佔到70%以上,而可視屏叉車等現代化的搬運工具卻很少採用。在運輸工具方面,第三方物流企業擁有的運輸車輛中,普通車輛佔70%以上,而現代化的箱式貨櫃和集裝箱拖頭及特種運輸車輛卻很少。物流企業開發和使用的物流信息軟體,性能水平不高,即使有些軟體比較適用,但有時又與客戶系統不兼容。

3.標准化建設滯後

物流是跨地區、跨行業的運作系統,標准化程度的高低不僅關繫到各種物流功能、要素之間的有效銜接和協調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全社會物流效率的提高。我國物流標准化滯後主要表現在缺乏有關的標准及規章制度,同時在推行標准方面也缺乏必要的力度。例如,各種運輸方式之間裝備標准不統一,海運與鐵路集裝箱標准存在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海鐵聯運規模的擴展,對我國國際航運業務的拓展、港口作業效率的提高以及進出口貿易的發展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又如物流器具標准不配套,特別是現有托盤標准列入了國際標准中所有4種規格,也沒有推行的原則,這樣等於沒有標准。托盤標准和各種運輸裝備、裝卸設備標准之間都有銜接關系,這就影響了托盤在整個物流過程中的有效使用。三是產品包裝標准與物流設施標准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雖然目前我國對商品包裝已有初步的國家和行業標准,但在與托盤和各種運輸裝備、裝卸設施、倉儲設施相銜接的集裝單元化包裝標准方面還比較欠缺,這對各種運輸工具的裝載率、裝卸設備的荷載率、倉儲設施空間利用率方面的影響較大。四是信息系統之間缺乏介面標准,工商企業內部物流信息系統與第三方信息系統之間缺乏有效銜接,運輸信息系統、倉儲信息系統、物流作業管理信息系統之間互不溝通,由於沒有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以EDI互聯網等為基礎的物流信息系統難以得到實際應用。

4、我國物流業管理體制和機制方面的障礙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各個行業從上到下一統到底,行業之間、部門之間管理體系分割現象嚴重,在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習慣勢力仍然有一定影響。物流產業的發展涉及到基礎設施、物流技術設備、產業政策、投資融資、稅收、海關、服務、與運輸標准等多個方面,而這些問題的管理分屬於不同的政府職能部門,各職能部門對現代物流認識不足和缺乏統一協調的戰略思想,成為物流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由於經濟利益部門化和地區化弊端的存在,我國在物流業的管理體制和機制上的協調能力較差。物流業涉及交通運輸、經貿、外經貿、城市管理、公安、稅務、海關、商品檢驗檢疫等多個部門,這些部門的管理職能、管理方式和制度體系等存在較大不同,在對物流業實施管理的過程中,因管理之間的體制及機制性原因,造成物流業發展的許多困難。條塊分割計劃經濟體制的管理體制及機制的影響,許多部門政企尚未實現真正的分開,從而形成了多部門管理的條條之間的基於部門利益的分割狀態,使得管理的能力因分割而受到局限和制約,造成管理水平的提高較為緩慢。此外,由於地區的經濟利益驅動,地方管理成為地方利益的體現,助長了地方保護主義。目前,我國相當一部分省市間的市場壁壘,使網路化物流服務企業的成長變得相當困難。

三、加快發展我國現代物流產業的若干政策建議

1、加強統一領導,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門間協調機制

現代物流的管理,涉及計劃、經貿、財稅、工商、內貿、外貿、鐵道、交通、民航、郵政、信息、海關、質檢等多個部門;現代物流的運作橫跨不同的行業和地區,必須協調動作,形成合力。物流必然和政府多個部門有關,在日本經濟產業省設立專門機構物流科負責協調政策管理,我國如果在當前政府機構改革中明確設立物流部門,對於物流現代化的推進必然具有重大意義。各級政府都應該加強對發展現代物流的統一領導,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門間的綜合協調機制,負責研究、制定發展現代物流的規劃,並負責協調現代物流發展中的相關政策措施,為構建全國統一、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創造體制環境。

2、實施有利於物流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稅收要鼓勵物流業務的整合,提升物流企業的供給能力。現行稅收政策的某些方面對於物流行業發展有制約作用。應該利用先進的管理技術和信息系統對傳統的物流資源進行整合。但在實踐中由於物流總代理商首先一票對客戶,然後轉包業務(如倉儲、運輸)到各合作單位時,存在重復納稅的問題,影響了總代理商整合業務的開展。說明現在的稅收制度不利於物流的「集零為整」。物流不整合就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鑒於目前物流業尚處於起步階段,普遍處於微利狀態,物流整合產生的效益主要體現在用戶(生產和商貿企業)身上,建議對於物流總代理商實行類似於增值稅方式的稅收制度,扣除轉包的部分,僅對其增值服務的部分征稅。這樣,有利於國內大型物流企業在大范圍內的業務整合與發展,在加入WTO的過渡期內形成與國外物流公司相抗衡的實力。同時,也會促進物流業務的發展,擴大稅基,增加稅收。

考慮到物流業具有的社會效益同時也是微利企業的特點,在物流園區以及倉庫建設時,在政策方面也要給與優惠。

3、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服務,培育社會化的物流市場

全球化經濟的發展,企業為了增加競爭力要大力發展核心業務,企業分工趨於專門化,這將促進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將有利於物流的專業化、規模化、合理化,從而提高物流系統的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發展第三方物流的途徑是:通過鼓勵合資、合作、兼並等整合措施,擴大現有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經營規模;通過建立現代物流行業規范,促使小於規模經濟的物流企業轉型;通過修訂和完善各種法規和政府行為,打破現有各種市場條塊分割的制約,促進第三方物流企業跨地區、跨行業發展;以提高服務質量,降低物流成本為核心,推動物流企業的管理和技術創新。要使第三方物流企業能夠提供優於第一方和第二方物流的服務,同時要鼓勵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更多地使用第三方物流。

發展第三方物流的同時必須充分注意企業物流的合理化問題,每一個生產企業都是社會物流網路的一個節點,企業物流合理化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力、是社會物流合理化的基礎。有一些第三方物流企業就是從大型製造企業的物流部門中發展起來的。

4、抓好物流標准化體系建設

針對當前物流標准化中存在的問題和國際物流標准化的發展方向,應該加快標准化建設步伐。在做好物流用語、計量標准、技術標准、數據傳輸標准、物流作業和服務標准等方面基礎工作的同時,要加強標准化的組織協調工作。在對各種與物流活動相關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全面梳理現行標准。對已經落後於物流發展需要的標准應予淘汰,並代之以新型標准;對部分不符合實際需要的標准,進行修訂完善;對尚未制訂的標准,要抓緊制訂,以使各種相關的技術標准協調一致,與國際標准接軌,提高貨物和相關信息的流轉效率。

5、充分發揮行業社團組織的作用

根據發達國家經驗和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的實際,特別是物流產業復合性強、關聯性大的特點,應該充分發揮行業社團組織的作用。比如:物流的標准化體系建設,現代物流基礎研究和技術推廣,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訓與知識普及,行業企業的自律和協調等等,政府部門都可以委託行業社團組織去做。行業社團組織也要積極轉變觀念,改進工作作風和方法,牢固樹立為企業服務、為行業服務、為政府服務的觀念,以自己的出色工作,增強凝聚力和權威性。各行業社團應打破門戶之見,加強聯合與合作,形成推動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合力,發揮好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6、加強物流人才的培養

應鼓勵和允許高等院校按照市場需求開辦和設置現代物流專業及課程,為現代物流培養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鼓勵和引導企業、行業組織及民辦教育機構參與現代物流人才的培訓和教育工作;借鑒國際經驗,由行業社團組織來執行現代物流產業從業人員執業資格制度,逐步建立我國物流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教育、培訓和從業資格認證制度及相應的認證體系。我國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已批准國家職業資格物流師培訓標准,應該以這個體系為主大力推行物流人才的在職教育。

9. 對物流行業目前發展情況有什麼了解

傳統物流企業近年來普遍面臨市場競爭加劇、行業整合洗牌、互版聯網沖擊等壓力權,而電商崛起引發的物流需求更是給行業帶來挑戰和機遇,迫使各大物流企業嘗試轉變經營模式,通過諸如特許經營、加盟連鎖等方式「跑馬圈地」。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2015-2020年中國電商物流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目前國內商貿物流發展與消費模式轉型升級仍不匹配。在現實中,商貿物流發展相對滯後,物流能力跟不上消費模式升級步伐,配送效率、范圍、質量還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需要。未來的商貿物流發展必須走大數據、智能化的技術路線,積極對接傳統產業發展電子商務中的物流需求等。

10. 近年來的物流業快速發展的原因的英語作文

he fast development's economy,the logistics actually relatively lags,the low efficiency logistics has become on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development bottlenecks,has aroused the widespread interest.How to develop the modern physical distribution to becom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enterprise inevitable focal point question.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concept,between multianalysis modern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relations.Elaborated the modern physical distribution's

閱讀全文

與近年來通過發展物流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