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怎樣理解產業的發展

怎樣理解產業的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25 08:54:12

Ⅰ 如何理解水處理行業的發展

你說的是污水處理嗎?
2010年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0262萬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長專13.4%;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屬到76.9%,提高1.6個百分點。截至2010年底,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2832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25億立方米/日。截至2010年底,全國已有1034個縣城建成了污水處理廠,約占縣城總數的63.2%,較2009年底翻了一番;污水處理能力2066萬立方米/日,約佔全國總能力的1/6。
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動了環保產業發展,到202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將不低於90%,我國污水處理業務市場空間廣闊。

Ⅱ 如何理解區域產業布局」分散-聚集-分散」的發展趨勢

聚集和分散是區域產業布局發展過程中的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在版不同時期又表現為不權 同側重點。
在地區工業化的早期,企業自發布局於某個 區域,但是數量少而且分散,形不成氣候。
隨著企業盈利的增加,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資,逐漸形成產業規模,企業不斷追求「做大做強」,專業化分工協作日益深化,二三產業加快發展,形成區域的聚集效應。
企業規模擴張到一定程度,超出管理人員的能力,企業的管理成本、內部交易費用將日益上升。區域產業發展到一定規模,超出城市的土地、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體系的承載能力,就會使得外部交易成本上升,迫使企業將生產經營分散。
現代通訊技術和物流技術為產業分散提供了技術條件。

Ⅲ 如何理解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對我國三農問題的意義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從根本上屬於產業融合。所謂產業融合,是基於技術創新或制度創新形成的產業邊界模糊化和產業發展一體化現象。當今世界,產業融合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它通過產業滲透、產業交叉和產業重組等,激發產業鏈、價值鏈的分解、重構和功能
升級
,引發產業功能、形態、組織方式和商業模式的重大變化。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農村一二三產業之間的融合滲透和交叉重組為路徑,以產業鏈延伸、產業范圍拓展和產業功能轉型為表徵,以產業發展和發展方式轉變為結果,通過形成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帶動資源、要素、技術、市場需求在農村的整合集成和優化重組,甚至農村產業空間布局的調整。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可以採取以農業為基礎,向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順向融合的方式,如興辦產地加工業、建立農產品直銷店、發展農業旅遊;也可以採取依託農村服務業或農產品加工業向農業逆向融合的方式,如依託大型超市,建立農產品加工或原料基地等。無論採取哪種方式,都必須通過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在農村的融合發展,形成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在農村的共存分立,或外部的、表層的聯系,只要沒有形成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就不能稱之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如一個有農業的村莊,同時有個磚瓦廠和日用品小商店,談不上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方式靈活多樣,形式不拘一格,其主要方式大致有:
(1)延伸農業產業鏈或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這種方式既可能發生在企業、合作社或農戶、家庭農場等涉農產業組織內部,也可能發生在企業、合作社、農戶、家庭農場等不同產業組織之間,通過組建涉農產業聯盟或深化分工協作的方式來實現。
(2)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相關產業組織通過在農村空間集聚,形成集群化、網路化發展格局。如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等。這里的農村包括縣城和小城鎮。
(3)農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雖然在空間上分離,但藉助信息化等力量實現網路鏈接,如部分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農業等。
(4)通過開發、拓展和提升農業的多種功能,賦予農業的科技、文化和環境價值,提升農業或鄉村的生態休閑、旅遊觀光、文化傳承、科技教育等功能,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或創意農業,或打造富有歷史、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特色景觀旅遊村鎮。
(5)開發食品短鏈,用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方式生產出本地化、可持續、替代性食品。與延長農業產業鏈的常規農業產業化方式不同,開發食品短鏈的方式,應注意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確保消費者盡可能了解食品生產和流通過程的全部信息,保障食品安全並改善消費體驗。這里的「短」,不僅包括空間距離的「短」,還包括圍繞產品的各類信息透明可見。食品短鏈的方式,重視本地食品企業與本地休閑觀光農業或鄉村旅遊的結合,重視本地食品生產企業與餐飲企業的聯系。許多地方的土特餐廳,食品原料來自本地化的傳統種養或自種自養,是典型的食品短鏈方式。

Ⅳ 理解並闡述如何能使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要想使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那麼首先要建立行業標准,而且標准要經回得起市場的檢驗,第二就答是要建立完善的行業制度,第三要有一群剛正不阿的管理人員,其中第三點是最重要的,因為所有的事都是人管理的。對違反行業制度的人或企業要嚴厲制裁,最後就是要普及行業知識,如能做到以上幾點,所有行業都能健康有序的發展的,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Ⅳ 如何理解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方式靈活多樣,形式不拘一格,其主要方式大致有:(1)延伸農業產業鏈或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這種方式既可能發生在企業、合作社或農戶、家庭農場等涉農產業組織內部,也可能發生在企業、合作社、農戶、家庭農場等不同產業組織之間,通過組建涉農產業聯盟或深化分工協作的方式來實現。(2)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相關產業組織通過在農村空間集聚,形成集群化、網路化發展格局。如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等。這里的農村包括縣城和小城鎮。(3)農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雖然在空間上分離,但藉助信息化等力量實現網路鏈接,如部分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農業等。(4)通過開發、拓展和提升農業的多種功能,賦予農業的科技、文化和環境價值,提升農業或鄉村的生態休閑、旅遊觀光、文化傳承、科技教育等功能,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或創意農業,或打造富有歷史、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特色景觀旅遊村鎮。(5)開發食品短鏈,用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方式生產出本地化、可持續、替代性食品。與延長農業產業鏈的常規農業產業化方式不同,開發食品短鏈的方式,應注意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確保消費者盡可能了解食品生產和流通過程的全部信息,保障食品安全並改善消費體驗。這里的「短」,不僅包括空間距離的「短」,還包括圍繞產品的各類信息透明可見。食品短鏈的方式,重視本地食品企業與本地休閑觀光農業或鄉村旅遊的結合,重視本地食品生產企業與餐飲企業的聯系。許多地方的土特餐廳,食品原料來自本地化的傳統種養或自種自養,是典型的食品短鏈方式。

Ⅵ 怎樣理解美國文化產業的跨學科,跨領域和跨文化的發展特徵

文化產業跨界融合將催生文化、傳媒、管理、經濟、藝術、科技等跨回學科研究,為優答化主要專業和交叉學科、新興學科成長提供沃土。
推動實施復合型人才扶持計劃,加強文化創意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分析與預測,探索建立面向未來的人才需求定期發布制度,健全符合創意和設計人才特點的使用、流動、評價和激勵體系,編制復合型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人才培養專項規劃。加大「產學研」合作教育、「雙導師」制、學校與科研院所、企業聯合培養力度,探索文理互通跨校聯合、跨國交流等新型文化產業創新型人才培育模式。
建立文化創意人才資質認證體系,形成人才培養和培訓體系、人才流動、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強高端創意、文化金融、文化會展、市場運營管理等創新型、外向型、復合型文化人才的培養,優化人才結構和發展環境,形成人才聚集高地,推動創意階層崛起,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

Ⅶ 規范行業正常發展秩序這話怎麼理解

行業正常經營秩序、行業良性競爭秩序、行業正常價格體系運營秩序、行業人才正常流動秩序等

Ⅷ 結合行業淺談如何理解學習是關鍵發展才是硬道理

要想獲發展首要任務要搞習所說習關鍵習搞終要發展服務所呢發展才真硬道理搞發展習失意義習發展其實相輔相關

Ⅸ 農村經濟管理,農業與其他產業相比有什麼特點怎樣理解農業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地位/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是其他產業直接或間接的基礎。農業由於屬於國民經濟的基礎回地答位,農業的地位很重要,農業工作牽一發而動全身,無農不穩,無農不實,因此要把農業工作放在國家戰略的位置來考慮;農業的基礎地位,決定了農業經濟要穩定,不能大起大落,因此作農業產業,一般價格都比較穩定,國家也必須要保持農業的穩定。在國民經濟的初始階段,工業等其他產業落後的情況下,農業作為基礎要支持工業發展,我國從建國以來,也是一直堅持了這種做法,直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改變;等到工業和其他產業發展起來以後,就要反哺農業,是指二者相輔相成,協調發展。

閱讀全文

與怎樣理解產業的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