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中國有什麼日新月異的變化
1、新中國經濟實力大幅躍升。
經過70年的奮斗,我國經濟總量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600多億元到2018年突破90萬億元大關,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在推動世界經濟增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新中國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
我國實現了從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向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跨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制度建設全面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重大成就。
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更加鞏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大力弘揚,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中國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大幅度提高,精神面貌發生深刻變化,社會創造力和活力競相迸發,「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生動景象成為新時代的社會標識。
3、新中國國際地位空前提高。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分量越來越重,影響力越來越大。與我國建交的國家,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0多個增加到現在的178個。中國堅持正確的對外方針和政策,廣泛開展雙邊和多邊外交,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無論是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還是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無論是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還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彰顯了中國外交的大國特色、大國風格、大國氣度,為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1)文化產業外延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新中國「新」的含義意思是現在的社會制度相對於之前的封建制度和奴隸制度是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前進趨勢、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
1、創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革命新道路的開辟,無論在中國革命史上,還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發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土地革命,是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革命。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的土地革命,滿足了農民的土地要求。這條路線,調動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證了土地革命的勝利。
3、土地革命使廣大貧雇家政治上翻了射,經濟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證。為了保衛勝利果實,他們積極參軍參戰,努力發展生產。
B.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考研可以考什麼專業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考研方向:
1、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考研方向:廣播電視學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新聞學、廣播電視學、以及與廣播電視有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寫作、編導、播音、節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廣播電視節目策劃、編輯、采訪、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考研方向:戲劇與影視學
戲劇與影視學(Drama and Film Studies)是國家一級學科,下設的二級專業有表演、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導演、播音與主持藝術、戲劇影視文學、影視攝影與製作、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錄音藝術、視覺傳達設計、動畫、數字媒體藝術等。
3、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考研方向:廣播電視藝術學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廣播電視藝術學專門人才。要求熟悉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具有較深厚的藝術理論基礎,系統把握廣播電視藝術理論,掌握本研究方向的專業理論及專業技能。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主要課程:
傳播學、傳媒藝術概論、播音與主持、電視藝術概論、戲劇藝術概論、中國戲曲、影視作品分析、視聽語言、電視節目製作、色彩學、攝影技術、照明技術、電視節目策劃、紀錄片創作、廣播電視節目主持、廣播電視節目編輯與技術、非線性編輯技術等。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就業方向: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文化產業是21世紀的最後一塊有待開發的處女地,畢業生可從事影視文化傳播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具體來說就是在報刊、雜志、出版社、電台、電視台、電影製作部門等做記者、主持、策劃或行政主管、業務主管以及編輯、編導等專業人員。
泛指從影視藝術衍生出來的眾多文化產業組織和管理工作。比如:文化經紀人、影視製片人、媒體策劃、文藝編導、文娛記者、雙語主持、影視編劇、影視導演或各種影視節目的助理;還有報社、出版社、雜志社、文化廳局、廣播電視廳局、宣傳部委。
C. 歷史:如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00字以內
歷史:如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00字以內我來答
歷史:如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00字以內
我來答
6條回答
清晨在雲端
LV.14 2018-05-14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為主體,中國約5000年歷史中延綿不斷的政治、經濟、思想、藝術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總和。中華傳統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是中國5000年優秀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布廣闊,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
0 6
山風留雲
LV.6 2018-05-14
以何種態度對待傳統文化的討論,自近代以來就從來沒有停止過。與之相伴,面目各異的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文化復古主義、文化保守主義思潮以及中體西用論、全盤西化論、儒學復興論等觀點,從來就沒有銷聲匿跡過。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而是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捨、推陳出新。關鍵是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1處理好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固有根本的關系2處理好尊重傳統與反省傳統的關系3處理好繼承弘揚與轉化創新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