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水稻優質產業化發展

水稻優質產業化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25 03:46:12

A. 有講中國水稻發展或者水稻文化的書嗎

水稻作為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約占糧食總產量的40%。稻米是我國人民賴以生存的主食。水稻生產不僅擔負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的重任,並肩負實現種糧增效、稻農增收和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大使命,也是新階段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中心任務之一。人口增加和耕地減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預計到2030年,我國人口將達到16億,我國農作物的單產需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50%以上才能滿足糧食的安全供給[1]。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科技,包括水稻科技,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2-3]。在充分吸收傳統農業精華的基礎上,分析未來10~15年我國水稻發展趨勢[3],瞄準現代水稻科學技術發展方向,堅持前瞻性、戰略性、方向性、繼承性和創新性的發展原則,從原創技術、共性平台技術、關鍵技術、重大產品和產業化示範等五個層次,全面部署現代水稻科技發展戰略,對於大幅度提升我國水稻科技創新水平,實現水稻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目標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 水稻科技與產業發展的國際趨勢與特點
目前,以追求高效高產、營養健康、安全環保、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新型現代水稻科學技術體系正在快速形成,並顯示出以下趨勢和特點:
一是相關科技革命深刻改變水稻的科技面貌。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領域中功能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蛋白質組學等新學科和新研究領域的快速發展,使人類對生命本質、生物進化與起源的認識不斷深化,生物遺傳設計、食物營養與人類健康控制等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在探索水稻生長奧秘、水稻生命的本質、稻種起源等方面正在向前所未有的深度發展,由此帶來了深刻的水稻科技革命,使傳統水稻科技的概念、內涵和外延正在發生深刻的歷史性變化。
二是水稻科技的研究領域大大拓展。現代水稻科學在不斷分化和吸收新營養的基礎上,相互滲透、交融,形成許多新的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促進現代水稻技術研究不斷拓展新的領域,分子設計、環境修復、生態保護、數字農業、精準農業、食品科學等新領域不斷涌現,精彩紛呈,與傳統水稻科學結合,產生了眾多的新穎學科並具有深遠的經濟和社會意義。如生物技術的應用不斷拓寬,針對抗逆、優質、高產等問題可以對水稻進行遺傳設計和定向改良;在環境修復、食物營養等方面也顯示出水稻科技發展極大的潛能,這些都將產生巨大的潛在商業利益和機會,帶來難以估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促進新的生產方式、倫理、觀念和文化的產生,進而發生影響深遠的社會革命。
三是水稻技術組織綜合化、技術應用集成化。在解決水稻某一重大問題時,越來越需要不同學科、專業的聯合協作。例如,優質高效高產多抗水稻新品種的選育,需要種質資源、遺傳育種、生物技術、生理生化、植物保護、土壤肥料、生態環境、數理統計、信息技術等不同學科領域技術專家的協同合作。同時,現代水稻技術更加強調技術各環節、方面的集成應用,如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設施農業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全程質量控制技術等都是技術集成應用的典型,這種趨勢還在繼續發展。
四是水稻科技全面數字化和信息化。信息技術特別是數字技術對水稻的科研、生產、經營、流通、管理、服務等領域的發展正在產生深刻的影響。 數字水稻、精準施肥、精準施葯等技術已經成為新的研究熱點和發展前沿,預期將徹底改變水稻科研的組織方式和傳統水稻的生產經營面貌。
五是水稻科技研究理念、手段、方法、技術和組織方式的規模化。現代水稻科技愈來愈呈現出鮮明的大學科特點,功能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蛋白質組學等前沿學科的發展日新月異,推動一系列新的技術領域、技術標准、技術平台、技術專利、知識產權、技術工藝和新興產業的產生和發展,其工業化、系統化、智能化、網路化、集約化、一體化的研究和組織方式,產業化組織、社會化協作、企業化管理、規模化投入、高通量數據處理和計算等特徵,帶來了水稻科技傳統研究方法、技術路線、組織方式的革命,使現代水稻科技不再是科技人員個人的事情,而是規模化、社會化、組織化、國家化、國際化、網路化的協作和合作行為。
六是水稻資源高效利用化和生產環境保護化。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原則下,實現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文明進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既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成為現代水稻技術研發必需的約束條件和追求的目標之一。
七是水稻科技自身的產業化。現代水稻科學技術本身正在成為重要的高技術產業。現代種業、食品製造、設施農業、生物肥料、生物農葯、數字化農業信息服務、高技術旅遊觀光等農業新興產業正在快速崛起,並且出現了研究、開發、產業一體化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B. 生產優質水稻為什麼提倡規模化種植和標准化栽培

以一家一戶為主體的小規模傳統水稻生產模式,應用的水稻品種多回樣且不穩定,栽培條件與栽答培技術也不規范,農戶與農戶之間生產的稻穀多種多樣,參差不齊,品質很難保證,市場競爭力差,不符合國內外市場的需要。因此,要提高北方稻米的市場競爭力,必須走稻米產業化經營的發展道路。而實現稻米產業化的前提是規模化生產。
適度規模化種植一是可以確保稻穀質量,提高稻米的商品質量;二是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稻米的市場競爭力;三是便於先進技術的應用,實現標准化生產。
另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吃飽以外,人們越來越關注營養品質和安全衛生,國家也相應出台了一系列與優質稻米生產和加工有關的質量標准。要達到優質稻米質量標準的要求,必須實行標准化栽培,嚴格控制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才能生產出符合質量標準的水稻。因此,優質水稻生產提倡規模化種植和標准化栽培。

C. 優質水稻為什麼要適期收獲

水稻收獲必須達到成熟,從稻穗外部形態看,穀粒全部變硬,穗軸上干下黃版,有70%枝梗已乾枯,權達到這三個指標,說明穀粒已經充實飽滿,植株停止向穀粒輸送養分,此時要及時搶收。另外,在易發生冰雹、風害、水災或復種指數較高的地區,為搶季節,也可在九成熟時提前收獲。

未完全成熟時收割,穗下部的弱勢花灌漿不足,勢必造成減產,同時由於青粒米及堊白等不完全的米粒增多,造成稻米品質下降,特別是對蛋白質和適口性有較大的影響。適當延遲收獲可減少青米的比例,改善米飯的適口性,在完熟期及時收獲,可以避免營養物質倒流的損失。但收獲過遲,穗頸易折斷,收獲時易掉穗,收獲困難,米粒糠層較厚,米色變差,加工時斷碎米多,產量低,品質下降。早熟品種不及時收獲,堊白增大,影響精米率,而且會導致糊化溫度升高,膠稠度變小。

D. 優質水稻生產技術要點有哪些

要達到優質稻米質量標準的要求,必須實行標准化栽培,嚴格控制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才能生產出

符合質量標準的水稻。因此,優質水稻生產提倡規模化種植和標准化栽培。以一家一戶為主體的小規模傳統水稻生產模式,應用的水稻品種多樣且不穩定,栽培條件與栽培技術也不規范,農戶與農戶之間生產的稻穀多種多樣,參差不齊,品質很難保證,市場競爭力差,不符合國內外市場的需要。因此,要提高北方稻米的市場競爭力,必須走稻米產業化經營的發展道路。而實現稻米產業化的前提是規模化生產。適度規模化種植一是可以確保稻穀質量,提高稻米的商品質量;二是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稻米的市場競爭力;三是便於先進技術的應用,實現標准化生產。

稻米品質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品種特性、環境條件、栽培管理技術等。因此,生產優質水稻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好品種

生產優質水稻,必須選用優質品種。優質稻品種是指在產量、抗性和米質等方面都能滿足水稻生產的需要,碾米品質、外觀品質、食味品質、營養品質和產量在不同年份間表現比較穩定,質量符合相應優質稻品種標準的水稻品種。在碾米品質中,要求整精米率達到國家優質粳稻穀一級指標66%以上;在外觀品質中,要求堊白米率達到國家優質粳稻穀二級指標20%以下;食味品質優良。由於不同地區對粒型和食味嗜好不同,稻米品種的品質又具有多樣性,因此,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優質品種。此外,還要求品種的熟期適宜,產量潛力高,

抗病抗逆性強。

(2)稀播種培育壯秧,適時早播早插

健壯的水稻才能生產出優質稻穀,所謂「秧好半年稻」,育秧是關鍵。只有培育出壯苗,才能培育出健壯的群體。同時,適時早播早插,使水稻在適宜的溫光條件下灌漿充實,也有利於優質米的形成。

(3)平衡施肥

施肥種類、施肥時期和施肥數量均對稻米品質有很大影響,優質稻生產要求多施農肥,以限氮、增磷、保鉀、補硅為原則,平衡施肥。特別是氮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時期,一定要嚴格控制。一般情況下,施氮總量越大,後期施氮比率越高,稻米的食味品質越差。

(4)科學管水

水質是影響稻米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優質稻生產嚴格禁止用污水灌溉。應選擇井水或無污染的庫、河水為灌溉源,按照水稻生長發育需要,科學合理地灌溉,一般應採用淺、濕、干相結合的灌水方式,注意後期水分管理,不宜斷水過早。

(5)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綜合防治病蟲草害

在選用抗病、抗蟲品種的基礎上,加強對病蟲草害的農藝措施防治,如結合整地泡田打撈紋枯病菌核,減少病原菌數量;合理控制群體大小,減少中後期施肥量以控制稻瘟病;利用黑光燈誘殺稻水象甲等。在化控方面,應選擇高效低毒農葯,並注意施葯時間和施葯量,

盡量避免農葯殘留和污染環境。

(6)適時收獲,防止暴曬

一般情況下,水稻齊穗後40天左右收獲,稻米的食味最佳。當然,有些灌漿速度慢、灌漿期長的品種,過早收獲會對產量有一定影響,可以適當延晚收獲,但生產優質水稻應盡可能適期收獲。過期不收常常會導致裂紋米和斷米率增加,整精米率下降,食味品質下降。

E. 為促進我國水稻種植業的發展,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1)改小農經營為產業化經營,提高生產效率;(2)加大水利工程建設,保證水稻高產穩產;(3)加大水稻生產的科技投入,改進品種,提高稻米的品質;

F. 怎樣寫優質水稻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建議書

大致格來式如下:
一、介紹基源地的地理位置、條件(經濟條件、交通條件、基礎設施)
二、介紹你建這個基地的主要目的。包括種植的品種,平時的產量情況,持續保持的種植面積,基地的勞動力供給情況。
三、介紹基地的優勢
四、講講建成後的效益
應該就夠了。

閱讀全文

與水稻優質產業化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