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山西省煤炭產業發展特點

山西省煤炭產業發展特點

發布時間:2021-01-24 22:03:58

『壹』 山西煤炭資源的特點

臨汾是2號煤普遍可以用來配因為發熱量高但是硫和揮發也高。洪通最近出了內一些低硫煤發熱量容在4000到4500左右。古縣的硫低。靈石的煤樣子好看可是發熱量低可以用來騙人。交口的煤結焦高可以用來練焦炭。柳林的煤是上電廠最理想的可是最近不太好搞而且那裡的人不太好要找個當地人幫你搞。

『貳』 山西的煤如何發展

煤從長遠來看,也是一種稀缺資源雖然今年煤價今年可能還有下跌空間等經濟復甦後,煤價還是會上漲的山西是我國產煤大省,以後會有很大的發展前途的特別是煤制油項目,會有很大是發展前景

『叄』 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山西省是我國重要的煤炭產地,經濟發展對煤炭依賴非常強,山西省

(1)中部地區;(1分)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脆弱;污染嚴重;水土流失;荒漠化;地面塌陷。(任意3點3分)
(2)緩解運輸鐵路運輸壓力;(1分)減少煤炭資源運輸途中的浪費,節約成本;(1分)減少運輸途中環境污染;(1分)延長產業鏈,有利於山西經濟發展等。(1分)
(3)對於山西:有利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1分)促進山西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1分)給山西省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1分)
對於東部地區:有利於東部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1分)促進東部經濟進一步發展;(1分)改善東部地區的環境質量。(1分)

『肆』 山西煤的特點

山西產是一個產煤大省山西省,位於華北平原以西,黃河中游地區。面積15.6萬平方公里,人口2690.8萬,民族除漢族外,還有回、滿、蒙古、朝鮮等36個少數民族。因地處太行山以西,故名山西。又因在春秋時期大部地區隸屬晉國,故簡稱晉。省會設在太原市。因煤炭儲量豐、產量高而馳名中外,素有「煤海之稱」,是我國煤炭儲量最多、產量最高的省。山西地處華北聚煤區中段,煤炭資源極其豐富,主要分布在大同、太原西山、沁水、霍西、河東及渾源、平陸、垣曲等市縣和地區,約佔全省面積的37%。現在已探明的煤炭儲量2000多億噸,佔全國已探明煤炭儲量的三分之一。山西煤具有儲量多、品種全、質量優、埋藏淺,易於開採的特點。已探明的煤種有褐煤、氣煤、焦煤、肥煤、瘦煤、貧煤、無煙煤及弱粘結煤8種,其中練焦煤約佔全省煤儲量的58.8%,無煙煤佔25%,弱粘結煤和貧煤均較少。山西開采和利用煤的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開始採煤並用煤煉銅、煞鹽、燒瓷器等,但由於長期受封建的統治和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榨,煤炭的生產一直上不去,生產設備也很陳舊,直到解放前夕的1948年,山西年產煤198萬噸。解放後,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國家將山西作為煤炭重點生產的省區,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將原有煤礦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擴建,同時興建了許多新的煤礦,生產設備也進行更新,使煤炭生產逐漸走向機械化、現代化,產量逐年都有較大的提高,到1985年煤產量達21418萬噸,比解放初期提高108倍,佔全國煤產量的四分之一,成為全國產煤最多的省區,也是全國最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煤炭是工業的「糧食」,是國家的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在國民經濟和人民日常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山西北部的大同煤礦是我國目前產量最高的煤礦;中東部的陽泉煤礦是我國最大的無煙煤礦;中部的古交煤礦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現代化的煉焦基地。山西所產的煤,除滿足本省工農業及人民生活需要外,還要將大部煤炭支援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對全國的工農業發展作出之重要貢獻。此外,每年還承擔了大量的外貿輸出任務,主要是遠銷日本、巴基斯坦等國和地區。

『伍』 關於山西煤炭產業轉型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我國第一產煤大省山西不斷探索「集團化、潔凈化、多元化和現代化」的新型煤炭產業之路,山西煤炭出現的一些新變化,可以發現昔日的「黑色」產業正在「綠色」轉型,科學發展已呈現許多新亮點。 煤炭開采:「粗放」走向現代化 「多、小、散、亂、差」曾經是山西煤礦的真實寫照,而粗放型發展則是對山西煤炭產業的概括,與之相隨的是產業集中度低、資源浪費嚴重等一系列問題。 2005年,山西在煤炭行業實施「三大戰役」:即打擊非法采礦、淘汰落後礦井,組建煤炭大集團。3年來,這個省累計關閉非法礦點5000餘處,另有1656座小煤礦被整合、關閉或淘汰。目前,全省合法煤礦礦井數量已由三年前的4000多個減至2806個,除了國有重點煤礦,縣營及以下礦井通過整合改造後平均單井規模已經達到了22萬噸/年,而就在兩年前這一規模僅為10萬噸/年左右。 截至目前,山西省30萬噸/年及以上煤礦已達到824座,產能佔全省總產能的72%。全省已有107座地方煤礦實現了機械化開采,在建的機械化礦井達到207座。以往靠「人工放炮、騾子下井」的小煤礦,正在被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新型大中型現代化礦井所替代,資源回收率也由前幾年的不足20%,提高至目前的40%以上。 山西國有重點煤礦採煤機械化程度平均達到99.15%,掘進機械化程度平均超過50%,均高於全國水平。目前,全省累計建成高產高效煤礦37座,佔到全國的五分之一,同煤塔山、平朔1、2號井,晉城寺河等千萬噸級礦井裝備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整合做大:晉煤發展戰略「關鍵詞」 今年10月底,位於黃河東岸的河曲縣沙坪煤礦一期240萬噸建設項目開始聯合試生產,這一現代化大礦的前身是9個地方和村辦小煤礦,由神華集團和山西省煤炭運銷集團合作將其整合。這些小煤礦開采方式落後、資源回收率不足30%,整合後的沙坪煤礦回收率將超過85%,大大節約了煤炭資源。 沙坪煤礦是山西省實施大集團戰略、整合地方小煤礦的「縮影」。 陽煤集團先後聯營兼並了晉中市的5個地方煤礦,山西焦煤集團收購兼並的煤礦項目已形成產能1220萬噸/年,同煤集團目前已與12個地方煤礦簽訂收購、參股和託管等協議。 在大集團整合改造地方小煤礦的同時,各產煤市的整合重組步伐也在加快,年產2250萬噸的太行無煙煤集團、年產1000萬噸鄉寧焦煤集團等一批產能超千萬噸級的地方煤炭集團已經形成。 按照山西省煤炭發展規劃,通過整合、淘汰,到2010年,全省煤礦個數將控制在2500個以內,形成2個上億噸、3—5個5000萬噸、年銷售額幾百億元的煤炭大集團,控制全省產能的七成以上。 老礦「新景」:循環經濟園區 從同煤集團,到焦煤集團,再到晉城煤業集團,一批以煤炭加工轉化和循環利用為中心的園區正在山西南北拔地而起。過去一些傳統意義上的單一採煤、輸煤的「礦區」,如今成了立足煤炭、多元支撐、循環發展的「園區」。 近年來,山西省確立並實施了「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煤炭產業政策和調整措施,加快循環經濟園區建設,由單一挖煤向煤、電、化、油、氣等多種產業轉變,全省煤炭產業多元化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全省煤炭行業「十一五」共規劃建設222個項目,其中非煤項目81項,目前已建成了一批煤電鋁、煤焦化、煤化工、煤建材等加工轉化項目。 目前,全省共有14個煤炭循環經濟園區在建,涉及167個項目。截至2007年8月,已建成56項,40個項目在建,完成投資近200億元。「十一五」期間,園區內50個項目准備開工,21個擬規劃建設。 山西煤炭洗選能力已突破3.5億噸,建成電廠34座,總裝機容量273.9萬千瓦,合成氨和尿素年產能突破600萬噸,煤矸石和粉煤灰制磚年產能突破10億塊,每年消耗矸石和粉煤灰近4000萬噸,可節約矸石佔地1000畝以上。 山西省煤炭工業局局長王守禎說:「隨著煤炭循環經濟園區內一批加工轉化項目的建成投產,傳統意義上的礦區變成了循環經濟園區,形成了煤電、煤冶、煤化工等高附加值的產業鏈,這將成為全省煤炭新的增長點。」 「黑金」的新能源思路:煤制油與煤層氣 近年來,富煤而「無油」的山西審慎論證、建設、實驗煤制油項目,探索高油價背景下的新能源替代思路。在晉東南的潞安礦業和晉城煤業集團,兩條煤制油的工業化裝置正在建設,蘊藏豐富、處處可見的「黑金」——煤炭,有望在明年「出油」。 經國家批准,山西省煤炭企業正在建設的煤變油項目有2個:潞安礦業集團16萬噸/年煤基合成油示範項目,已完成投資近4億元,將在2008年8月「出油」,隨後將建設一期300萬噸/年的工廠,最終達到520萬噸油當量規模;晉城煤業集團利用高硫、高灰的劣質煤為原料,正在建設「高硫煤潔凈化利用10萬噸/年合成油示範工程」,預計2008年底竣工投產,在此基礎上籌建300萬噸/年的煤制油項目。 令人談之色變的礦井「殺手」-瓦斯(煤層氣),經過有效開發利用,正在成為一種潔凈、高效能源。目前,煤層氣開發利用規模最大的晉城煤業集團,累計建成700多口地面煤層氣抽采井,形成了2億立方米/年以上的產氣規模。晉城市2000多輛計程車和公交車已改裝成為可燃用壓縮煤層氣的雙燃料汽車,當前氣價比汽油便宜了一半以上,深受汽車用戶歡迎。清潔高效的煤層氣在為當地礦區和城區5、6萬用戶提供燃氣的同時,還成為工廠燃料的替代品。 由香港中華煤氣與晉城煤業集團合作的煤層氣液化項目正在建設,經液化後的煤層氣經公路運輸至江浙等地區,將成為天然氣的補充。到2008年,項目將形成日液化125萬立方米煤層氣的產能,成為全國最大的煤層氣液化基地。 根據規劃,到「十一五」末,山西煤層氣(瓦斯)開采規模達到50億立方米,包括地面抽采35億立方米、井下抽采15億立方米。煤層氣(瓦斯)將以發電為主,並向化工、民用、車用等多方拓展,使之成為全省能源供應的有力補充。

『陸』 山西煤的特點

親你的問題太籠統了,就算都是在山西,煤質還是有差異的,至於儲量的分布情況,網上很多我就不多講了,至於其他,就在某地質報告摘錄部分給你看看,4.1煤的物理性質和煤岩特徵
井田內各可採煤層物理性質基本相似,均為黑色,弱玻璃~瀝青光澤,油脂光澤次之,稜角、貝殼狀及階梯狀斷口,條帶狀結構,塊狀構造。質較硬、性脆,刻劃硬度在3度左右,內生裂隙發育,有時可見黃鐵礦結核。煤岩組分以亮煤為主,暗煤次之,鏡煤、亮煤、暗煤分帶明顯,具水平層理,宏觀煤岩類型以半亮型居多,半暗型次之。顯微煤岩特徵以鏡質組、惰質組為主,殼質組較少。無機組分主要是粘土類礦物,硫化鐵類,碳酸鹽類,石英含量甚微。局部含星散狀FeS2。油浸物鏡,鏡煤最大反射率在0.553-0.769%之間變化,平均都大於0.6%,屬I~II變質階段產物。
4.2煤的化學性質

根據《山西省大同煤田雲岡礦區四台溝井田(河北)補充勘探地質報告》煤質分析資料,現將在本井田內鑽孔及井田外部分鑽孔的煤芯煤質分析成果匯總分析(見表4-1)。
(1)水分(Mad)
8號煤層原煤為保持在4.16-4.26%,平均為4.22%,浮煤保持在5.03-5.14%,平均為5.10%;9號煤層原煤保持在5.18-5.62%,平均為5.40%,浮煤保持在5.12-6.32%,平均為5.88%;11號煤層原煤保持在4.07-4.15%,平均為4.11%,浮煤保持在5.01-5.05%,平均為5.03%;12號煤層原煤保持在5.13-5.67%,平均為5.40%,浮煤保持在
表4-1 煤層煤質分析匯總表
煤層編號 工業分析(%) 硫分(%)(St.d) 發熱量(Qgr,d MJ/kg) 視密度(ARD)
水分(Mad) 灰分(Ad) 揮發(Vdaf)
8 原煤 4.16-4.264.22(4) 5.09-5.315.21(4) 25.29-27.3126.39(4) 1.01-1.191.09(4) 30.23-31.9331.02(4) 1.29-1.331.31(4)
浮煤 5.03-5.145.10(4) 3.28-4.103.51(4) 25.03-26.2425.86(4) 0.58-0.690.64(4)
9 原煤 5.18-5.625.40(5) 10.35-11.1310.68(5) 30.28-32.2930.70(5) 1.56-1.891.75(5) 30.29-32.9831.52(5) 1.29-1.331.31(5)
浮煤 5.12-6.325.88(5) 5.13-5.915.46(5) 26.24-30.0328.27(5) 0.81-0.860.84(5)
11 原煤 4.07-4.154.11(5) 7.06-7.207.14(5) 28.51-31.8929.89(5) 1.21-1.251.23(5) 30.59-32.5131.64(5) 1.26-1.321.30(5)
浮煤 5.01-5.055.03(5) 3.92-4.834.42(5) 27.79-30.2328.76(5) 0.87-0.930.90(5)
12 原煤 5.13-5.675.40(2) 10.32-10.8410.58(2) 28.21-29.5928.90(2) 1.53-1.671.60(2) 30.55-31.8731.21(2) 1.291.29(2)
浮煤 5.84-6.125.98(2) 5.35-6.215.78(2) 27.39-27.8127.60(2) 1.51-1.591.55(2)
13 原煤 5.27-5.895.50(5) 7.04-11.219.53(5) 26.59-28.9327.90(5) 1.17-1.231.20(5) 30.03-31.353058(5) 1.28-1.301.29(5)
浮煤 5.97-6.136.05(5) 4.36-6.785.81(5) 23.28-26.5125.46(5) 1.03-1.181.11(5)
14 原煤 5.325.32(1) 11.3211.32(1) 31.5831.58(1) 1.291.29(1) 31.2331.23(1) 1.321.32(1)
浮煤 6.196.19(1) 7.257.25(1) 29.7129.71(1) 1.261.26(1)
5.84-6.12%,平均為5.98%;13號煤層原煤保持在5.27-5.89%,平均為5.50%,浮煤保持在5.97-6.13%,平均為6.05%;14號煤層原煤為5.32%,浮煤為6.19%,各煤層原煤水分均≤6%,屬特低全水分煤。
(2)灰分(Ad)
8號煤層原煤保持在5.09-5.31%,平均為5.21%,浮煤保持在3.28-4.10%,平均為3.51%;9號煤層原煤保持在10..35-11.13%,平均為10.68%,浮煤保持在5.13-5.91%,平均為5.46%;11號煤層原煤保持在7.06-7.20%,平均為7.14%,浮煤保持在3.92-4.83%,平均為4.42%;12號煤層原煤保持在10.32-10.84%,平均為10.52%,浮煤保持在5.35-6.21%,平均為5.78%;13號煤層原煤保持在7.04-11.21%,平均為9.53%,浮煤保持在4.36-6.78%,平均為5.81%;14號煤層原煤為11.32%,浮煤為7.25%,8、11、13號煤層原煤灰分均<10.00%,屬特低灰煤,9、12、14號煤層原煤灰分在10.01-16.00%之間,屬低灰煤。
(3)揮發份(Vdaf)
8號煤層原煤保持在25.29-27.31%,平均為26.39%,浮煤保持在25.03-26.24%,平均為25.86%;9號煤層原煤保持在30.28-32.29%,平均為30.70%,浮煤保持在26.24-30.03%,平均為28.27%;11號煤層原煤保持在28.51-31.89%,平均為29.89%,浮煤保持在27.79-30.20%,平均為28.76%;12號煤層原煤保持在28.21-29.59%,平均為28.90%,浮煤保持在27.37-27.81%,平均為27.60%;13號煤層原煤保持在26.59-28.93%,平均為27.90%,浮煤保持在23.28-26.51%,平均為25.46%;14號煤層原煤為31.58%,浮煤為29.71%,8、13號煤層原煤揮發分產率在20.00-28.00%之間,屬中等揮發分煤;9、11、12、14號煤層原煤揮發分在28.00-37.00%之間,屬中高揮發分煤。
(4)硫分(St,d)
8號煤層原煤保持在1.01-1.19%,平均為1.09%,浮煤保持在0.58-0.69%,平均為0.64%;9號煤層原煤保持在1.56-1.89%,平均為1.75%,浮煤保持在0.81-0.86%,平均為0.84%;11號煤層原煤保持在1.21-1.25%,平均為1.23%,浮煤保持在0.87-0.93%,平均為0.90%;12號煤層原煤保持在1.53-1.67%,平均為1.60%,浮煤保持在1.51-1.59%,平均為1.55%;13號煤層原煤保持在1.17-1.23%,平均為1.20%,浮煤保持在1.03-1.18%,平均為1.11%;14號煤層原煤為1.29%,浮煤為1.26%,8、11、13、14號煤層原煤硫分在0.86-1.50%之間,屬中硫煤,9、12號煤層原煤硫分在1.51-3.00%之間,屬中高硫煤。

『柒』 高中地理:對山西省煤炭區域能源開發和產業發展不利的自然因素有哪些

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的內容:①擴大煤炭開采量②提高晉煤外運能力:三條外運鐵路主幹線(大秦線、神黃線、焦日線)③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建設坑口電站;發展煉焦業。
不利的自然因素有
1、外運能力差;
2、煤炭儲存地質復雜:影響煤炭開采量;
3、自然環境得不到保護:煤炭中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煤炭的加工轉換必須考慮環境保護問題。

『捌』 山西省煤炭資源的逐漸枯竭,產業轉型應何去何從

山西省的煤炭資源轉型將會向新能源方向發展,因為新能源是未來的大勢所趨,會有比較好的發展前途

『玖』 山西省煤炭行業的六大標準是什麼

這六項標准分別是《數字煤礦數據字典第1部分》、《煤礦事故風險分析數據採集規范》、《煤礦信息化建設要求》、《煤礦安全生產信息化技術規范》、《礦用安全監控系統感測器基於RS485的有線傳輸協議》和《礦用安全監控系統感測器基於CAN的有線傳輸協議》。

這六項標准標准實施後,可為各生產企業在設計製造產品之初提供統一依據。

(9)山西省煤炭產業發展特點擴展閱讀:

這六項標准中,前四項標准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提出,山西精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起草。實施後可充分發揮信息化在煤礦轉型發展、安全生產、形成持續轉型升級的產業生態中的重要作用,對於不斷提高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後兩項標准由省計量科學研究院起草。這兩項標准不僅為各生產企業在設計製造產品之初提供了統一依據,也為感測器質量檢驗和量值傳遞的一致性提供了可靠保障。

該標準的實施,將有助於規范礦用感測器的通信協議,增加產品通用性和互換性,方便檢驗和使用過程中礦用分站和感測器之間的互通互認,並能打破一些礦用感測器生產企業對市場的壟斷,更好地維護礦用感測器市場的良好秩序。

『拾』 山西省是我國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為了實現煤炭經濟可持續發展,山西省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圍繞煤炭的綜


小題抄1:C
小題2:D
小題3:B

與山西省煤炭產業發展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