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模式研究

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模式研究

發布時間:2021-01-24 20:31:29

① 手機出版的手機出版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1.版權保護問題
手機出版的迅猛發展無疑給當下的數字出版帶來了新的亮點,手機出版物通過手機這種新興媒體傳播發行時,與傳統出版業一樣也面臨著版權保護的問題。
隨著手機出版的迅速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了手機報紙、手機期刊、手機原創文學、手機游戲、手機(無線)音樂等門類齊全、靈活多樣的手機出版格局。手機出版物的形式及其傳播方式與傳統出版物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手機出版過程中存在的諸多版權保護問題,也引起各方更多的關注與深入探討。
版權保護問題是關繫到手機出版業能否持續良性發展的關鍵問題。從手機出版知識產權保護的現狀來看,存在著出版主體不明確、出版監管難度增大、數字版權保護技術尚不成熟等困難。目前我國尚沒有專門的關於手機出版的法律、法規,因此,需加強法規建設,出台專門針對手機出版的規范和標准。只有解決好手機出版版權的保護問題,才能有效開展手機出版工作。另外一方面,企業提高自己的反盜版能力也將成為手機數字出版的一個重要事項,上海詞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經過十年的積累成功將「海詞數字水印系統」正式投入商用,與外研社協同開發國內首款品牌手機詞典app,獲得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行業人士的極高關注,類似這樣的技術定然是發展所需,也將成為能否屹立於手機出版、成功轉型的一個重要關鍵。
2.數字出版技術創新問題
科技創新及應用是數字出版發展的根本動力。技術創新能力,尤其是核心技術研發能力,是數字出版發展的基礎,資源配置的優化和產業升級都要依靠技術進步來實現。傳統出版商習慣傳統圖書的出版、銷售,對新業態手機出版的編、印、發還不太熟悉,在銷售與服務上還無法與手機出版對接。因此,要以數字化帶動出版現代化、鼓勵創造自主知識產權、推動出版傳播技術升級換代為核心,爭取研發成功數字出版核心技術,構建覆蓋廣泛、傳輸快捷的手機出版傳播體系。
同時,3G技術在促進數字出版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也使出版業面臨著巨大的技術和資金等壓力。國家要制定數字出版產業發展規劃及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勵和支持出版企業研發數字出版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技術,建立健全企業技術創新機制,支持此類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以及設備更新,制定相應的財稅政策和金融政策,鼓勵企業增加科技投入,推動數字出版產業的整體發展。典型代表企業為外研社,作為國內最大的出版社之一,與國內在線詞典開創者的上海詞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推出一系列外研社手機詞典,彌補了傳統出版社的技術短板問題。
3.盈利模式的探索問題
商業模式決定整個產業的前途,手機出版產業鏈上的各方還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合作經營模式。手機出版是在無線互聯網路上的出版活動,基礎是無線互聯網的接入。在手機出版的產業鏈上,有移動運營商、技術服務商和信息內容提供商等,以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為代表的移動運營商處在壟斷地位,它們有權力決定選擇與哪些技術服務商和信息內容提供商合作,這在某種意義上阻礙了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多元化發展。
手機出版物的贏利模式已經逐漸清晰,外研社與上海詞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合作模式就值得借鑒,採取協同合作,共同運營的模式,通過靈活的利益分配從而達到雙方都以最大的資源與渠道推廣手機詞典出版物,此外,盈利模式也進入了多元的時代,上海詞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通過用戶管理、後台數據分析,不僅有助於提高用戶體驗、了解用戶,還為日後的二次銷售,用戶管理、大數據分析打下堅實基礎,未來的盈利模式必將是多元並存。此外,不僅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也進入了「內容為王」的階段,出版社擁有的優質版權之多,內容之好,結合優勢的研發團隊,必然會吸引更多的使用者,那麼未來的盈利模式必然可靠和穩定的商業發展模式。
4.習慣的培養問題
手機出版物打破了傳統閱讀習慣,閱讀需要通過手機屏幕才能進行,手機狹窄的顯示屏、較低的解析度使得通過手機閱讀小說並不是很方便,閱讀效果不是很好,短時間內,難以為大眾所接受。
傳統圖書無論從頁面設計還是文字圖片編排都比較符合讀者的閱讀習慣,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產生親切感。同時,傳統圖書經過長期發展,頁面光度、翻頁設置、裝幀形式都與讀者配合得比較好,讀者可以選擇舒適的姿勢進行閱讀,這是手機閱讀難以匹敵的。因此,閱讀習慣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3G時代手機出版的發展。
隨著大屏幕手機的興起,用戶閱讀手機出版物的體驗相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加上手機可隨身攜帶,可以隨時、隨地閱讀,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等特點,手機出版物將會受到更多人的青睞。
5.數字出版人才隊伍的建設問題
新興產業的發展,關鍵在於吸收和培養高端人才。數字出版是門新興產業、新興學科,發展迅猛,前景廣闊。要堅持把發現、培養、使用、凝聚優秀科技人才作為數字出版發展的重要任務,促進科技創新人才脫穎而出。數字時代需要復合型出版人才,我國大多數出版社都已開始嘗試加入數字出版大軍,而從業人員基本只有傳統出版知識與經驗。因此,要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人才資源管理和開發體制,不斷完善人才培養、使用的有效機制,通過積極開展數字出版業務、法律法規、編輯加工、市場開拓、數字版權開發和保護等方面的培訓,形成一支與數字出版發展模式相適應的人才隊伍。

② 數字出版產業現狀有哪些

數字出版的定義是:只要使用二進制技術手段對出版的整個環節進行操作,都屬於數回字出版的范疇答,其中包括原創作品的數字化、編輯加工的數字化、印刷復制的數字化、發行銷售數字化和閱讀消費數字化等。也就是說,數字出版涉及到版權、發行、支付平台和最後具體的服務模式,它不僅僅指直接在網上編輯出版內容,也不僅僅指把傳統印刷版的東西數字化,又或者把傳統的東西掃描到網上就叫做數字出版,真正的數字出版是依託傳統的資源,用數字化這樣一個工具進行立體化傳播的方式,就像江蘇雲媒科技的數字出版物一樣,種類較多,推薦看下。

③ 數字出版產業有哪些分類

數字出版的定義是:只要使用二進制技術手段對出版的整個環節進行操作,都版屬於數字出權版的范疇,其中包括原創作品的數字化、編輯加工的數字化、印刷復制的數字化、發行銷售數字化和閱讀消費數字化等。也就是說,數字出版涉及到版權、發行、支付平台和最後具體的服務模式,它不僅僅指直接在網上編輯出版內容,也不僅僅指把傳統印刷版的東西數字化,又或者把傳統的東西掃描到網上就叫做數字出版,真正的數字出版是依託傳統的資源,用數字化這樣一個工具進行立體化傳播的方式。

從時間上看,中國數字出版的發展歷史並不久遠,但作為新生事物其發展速度卻讓我們始料未及,產業發展的覆蓋范圍甚至與我們每個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例如CD、VCD、DVD、電子書、網路、MP3以及通過手機下載彩鈴、彩信、圖書圖片等,這些數字出版的產物在豐富了出版物內容和形式的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

與傳統出版相比,數字出版以出色的快速查詢、海量的存儲、低廉的成本、方便的編輯以及更加環保等特點,一時間風光無限。對此,甚至有人宣稱:傳統出版已經遭到無可匹敵的對手,未來的出版產業將不再是紙和墨的時代

④ 如何理解數字出版的商業模式

總結:各大數字出版的商業模式就是都沒有一整套完善的產業鏈。 加上各大平台系統的不兼容,沒有很有效的相互交流。個做各的,關起門來單干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事情。

我們是一個數字圖書出版平台,提供完整的數字出版解決方案,包含了數字圖書製作、發布、銷售和應用等流程,幫助出版社、學校、教育及培訓機構、企事業單位等,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簡單的流程,開發、製作和發布互動多媒體圖書、教材、培訓資料等。

同時,平台擁有個性的發布模式,自由的跨平台發布選擇,確保採用最合適的運營模式。根據圖書的性質,選擇個性的發布模式,最優地展現圖書特點和內容。製作完成的數字圖書,可在桌面電腦(台式機、筆記本、超極本、一體機等)、各種移動設備(Android、iOS等系統的觸摸屏平板、智能手機)等各種終端同步發布和更新,確保涵蓋廣泛的圖書受眾。

自此,出版社可以自主掌握的電子商務平台,完成數字出版的完整閉環,完成數字圖書製作、發布、銷售的完整生態鏈的閉環。出版社/教育機構等,可以第一時間掌握數字圖書的使用和銷售情況,按照數據分析對其進行有效管控。

朋友,我也很想了解這七大模式的詳細信息,希望多多交流。有信息可發我郵箱[email protected] 多謝!

⑤ 有關數字出版的幾種商業形式

數字出版技術的迅猛開展,正在宣布著印刷時期的終結和數字時期的開啟。但是,在此之前,我們還要閱歷一個漫長的、紙質與電子、印刷與數字共生的過渡時期。而商業社會的特性決議了一個產業的生存情況。產業能否獲得長足開展,取決於能否有一個可行且穩定的商業形式。所以,樹立和開展數字出版的商業形式就成為決議行業生死的重要問題。
分離數字出版的諸多優勢,我們能夠看到這種出版方式在將來的幾種主要的商業形式:
一、直接出賣
像傳統的出版方式一樣,數字出版物也能夠經過直接出賣來盈利。亞馬遜網上書店(Amzon.com)曾經在這個范疇做出了諸多嘗試,並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美妙的遠景:人們會像購置傳統的紙質書一樣,購置電子版的書籍。
當然,這里不得不提一下亞馬遜所推出的Kindle——一款能夠媲美紙質書的電子閱讀器,其超大的存儲空間、良好的閱讀體驗和便攜性,為讀者提供了紙質書之外的另一種絕佳的選擇。在亞馬遜的網站上的Kindle Store里,有許多製造精巧的電子版書籍、報紙和雜志,每一本書在付費後,都能夠經過無線網路下載到你的Kindle里,無需等候漫長的送貨時間。
另外,還有許多作者將本人的作品製造成電子版本——如PDF格式——直接在線出賣,例如O』Reilly的許多行業研討報告都是以這種方式來出賣的。
直接出賣作為一種傳統的商業形式,能夠為數字出版物的作者帶來直接的收益。但是,由於P2P傳播技術的開展和大量盜版行為的存在,使得直接出賣電子書的形式變得非常脆弱。目前,簡直一切暢銷的書籍都能找到電子版本,人們能夠免費地獲取這些資源。這個時分,免費就成為一種很好的選擇。
二、免費,並經過其他方式來盈利
首先我們需求理解一下《連線》雜志(Wired)的主編,同時也是《長尾理論》(Long Tail)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行將出版的最新著作《免費經濟學》(Freeconomics)中所提到的理論:免費將成就商業的將來。
毫無疑問,被互聯網技術浪潮所席捲的任何事物都將走向免費,至少與我們消費者親密相關的那些產品會是如此。先是存儲器,然後是帶寬(免費的YouTube),再四處理器(免費的Google),以至可能擴展到一切范疇。經濟學原理通知我們,在競爭市場上,價錢隨邊沿本錢的降落而降落。沒有什麼能比互聯網產業更具競爭性,數字信息的邊沿本錢日益趨零。
這個理論能夠解釋我們目前商業環境中的諸多變化,剃須刀架免費,只需你購置吉列(Gillette)刀片;Radiohead的唱片免費,假如喜歡你能夠買票來看他們的演唱會;Google的語音本地搜索效勞免費,由於你運用此效勞自身就發明了價值。
從這里動身,我們也能夠看到免費數字出版物的光明前景。此書中提到了六種免費的商業形式,其中的廣告形式和穿插補貼形式為數字出版物提供了另一種盈利的途徑。[出書首選

⑥ 數字出版產業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目前數字出版產品形態主要包括電子圖書、數字報紙、數字期刊、網路原創文學、網專絡教育出版物、屬網路地圖、數字音樂、網路動漫、網路游戲、資料庫出版物、手機出版物(彩信、彩鈴、手機報紙、手機期刊、手機小說、手機游戲)等。數字出版產品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有線互聯網、無線通訊網和衛星網路等。數字出版產品的使用終端主要是電腦端:PC,Mac;移動端主要是:Android手機/平板,ipone,Ipad等。

中天新雲是一個數字圖書出版平台,提供完整的數字出版解決方案,包含了數字圖書製作、發布、銷售和應用等流程,幫助出版社、學校、教育及培訓機構、企事業單位等,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簡單的流程,開發、製作和發布互動多媒體圖書、教材、培訓資料等。

平台擁有個性的發布模式,自由的跨平台發布選擇,確保採用最合適的運營模式。根據圖書的性質,選擇個性的發布模式,最優地展現圖書特點和內容。製作完成的數字圖書,可在桌面電腦(台式機、筆記本、超極本、一體機等)、各種移動設備(Android、iOS等系統的觸摸屏平板、智能手機)等各種終端同步發布和更新,確保涵蓋廣泛的圖書受眾。

⑦ 請問數字出版專業的就業前景怎麼樣啊

數字出版專業就業前景:
大眾傳播領域不斷發展,傳統信息傳播方式已經發生改變,新媒體傳播方式快速搶占市場份額,互動成為數字出版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數字技術在出版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內容的編輯、製作、印刷復制、發行、傳播和消費都與技術進步緊密相關。來自於國家對數字出版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政策支持。此外,讀者閱讀環境、閱讀方式和閱讀需求的改變都在不斷增加著數字出版的市場容量,同時,由於網路與生俱來的特質,網路科技的日益發展使得數字出版相對於傳統出版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孕育著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數字出版這個行業目前還算是新興行業,傳統出版機構都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國,是大趨勢。但由於是新發展的行業,在充滿機會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目前這個行業人才需求量很大,有理科做技術的,也有文科做編輯、寫文章搞研究的。說實話,因為數字出版的商業模式還不是很成熟,這個行業整體薪資水平還普遍不高。
數字出版專業就業方向:
本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到圖書、期刊、報紙、音像電子等傳統媒體從事數字網路出版的創意策劃、內容加工、技術支持、組織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到網站、影視製作、軟體、文化傳播等新型文化創意企業從事創意策劃、多媒體信息表達、信息資源平台集成定製服務、跨媒體運營管理等工作。

⑧ 數字出版行業發展好嗎

數字出版是一個 新興行業 前景當然是非常的好了 但目前遇到的瓶頸問題也很多 看你是參與數字出版的那個環節了。我理解的數字出版目前是幾大行業所交匯在一塊的數字出版:
第一:互聯網行業(網路、騰訊、新浪、淘寶、當當網等都已經進軍這塊了)
第二:電信行業(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目前都在搞各自的閱讀基地或是閱讀器)
第三:IT行業或者是電子產品(蘋果、漢王、方正、諾基亞、愛國者等都在推出各自的應用系統或者是閱讀終端)
第四:傳統出版業(出版社、圖書公司、工作室)
目前最大的瓶頸不是技術問題是版權問題,國內版權太混亂,傳統出版業體制太落伍,出版體制沒有放開,導致目前發展的比較混亂非常的不正規。這個需要時間,我想至少要一年以上吧。
你說的以後就業,不知道這個以後是多長時間,我只能說目前處於跑馬圈地的時期。
另外再告訴你數字出版的前景你可以參考一下這個世紀初的SP行業,SP行業當年也是非常的火爆和風光的,短時間造就了像空中網、掌上靈通這樣的上市公司也造就了一大批富人。也是SP的產生在那個時候幫助眾多門戶網度過了世紀初最寒冷的冬天 哈哈 但由於整個行業的不規范 導致目前的衰弱 政府的打壓。

⑨ 數字出版的發展方向

「十一五」期間,我國數字出版的產品形態基本顯現,主要包括電子圖書、數字報紙、數字期刊、網路原創文學、網路教育出版物、網路地圖、數字音樂、網路動漫、網路游戲、資料庫出版物、手機出版物等。
《2013-2017年中國數字出版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數字出版總產出由2006年的213億元擴張至2010年的1058.4億元,手機出版、網路游戲和網路廣告儼然已經發展成數字出版產業的三大巨頭;產業融合逐漸深入,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原本嚴格區分的行業邊界愈發模糊,內容提供商、技術提供商和渠道運營商之間的相互融合越來越深入。
大眾傳播領域不斷發展,傳統信息傳播方式已經發生改變,新媒體傳播方式快速搶占市場份額,互動成為數字出版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數字技術在出版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內容的編輯、製作、印刷復制、發行、傳播和消費都與技術進步緊密相關。
雖然中國數字出版行業發展較快,但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產業鏈各環節贏利模式尚不清晰,這主要源於行業缺乏相應標准、技術與內容錯位、數字出版內容知識產權得不到保護。數字出版以低價優勢將閱讀者從圖書館、書店拉到電子設備終端,而低價不僅歸功於從紙張到硬碟的成本下降,更源於著作人的收益被變相壓榨(著作價值不應隨介質改變而改變)。
為了數字出版產業健康發展,中國政府部門加大了對數字出版業的支持與立法的力度,中國數字出版「十二五」規劃指出,數字出版已經成為新聞出版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出版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數字出版產業,已成為中國實現向新聞出版強國邁進的重要戰略任務。同時,數字出版產業相關基地紛紛設立和行業協會聯盟的成立加強了社會對數字出版知識產權的保護,加快了數字出版行業標準的建設進程,數字出版業的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中國出版業界將更多的目光轉向數字出版,這一方面來自於數字出版本身所具備的潛力,另一方面則來自於國家對數字出版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政策支持。此外,讀者閱讀環境、閱讀方式和閱讀需求的改變都在不斷增加著數字出版的市場容量,同時,由於網路與生俱來的特質,網路科技的日益發展使得數字出版相對於傳統出版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孕育著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⑩ 數字出版和傳統的出版有什麼區別

數字出版作為一種新興的出版模式近年來一直受到出版界的高度關注,不論是管理部門還是生產企業,不論是教育部門還是科研單位,都為此設立了專門機構和部門以及專門的課程和課題,紅紅火火火地擺開架勢展開研究,大有與傳統出版一決高下之勢。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數字出版只是傳統出版理念的更新和出版技術的進步,它與傳統出版產業既不是對立關系,也不是取代關系,而是一個支撐性的互補關系。這正如上世紀80年代王選先生發明激光排技術後,極大地提高了傳統出版的生產能力,促進了出版產業的發展。
因此,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的對應關系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大體可分為基礎性支撐、服務性支撐、產品的拓展性延伸三個階段:
一、技術性支撐
數字出版技術由於採用了大量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數據管理技術,因此,在內容的編輯加工過程中,特別是編輯出版流程再造,大型工具書、教材編輯及科技類圖書編輯,出版資源積累,能提供大量的技術性支撐,從而使得傳統出版產業完成出版規模工業化、出版過程精細化管理、出版工藝流程化控制、出版質量分量化管理,從而進一步提高內容編輯的效率和質量,加快企業的市場快速反應能力,滿足不斷細分的小眾市場和專業市場的產品需求,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服務性支撐
數字出版技術是信息技術在出版產業的重要應用之一,由於其構架在成熟的信息處理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之上,因此,在內容編輯加工環節中,其大規模快速處理和管理文稿數據的能力以及遍歷性地查找處理問題的能力,為編輯加工帶來了全新的出版理念和技術手段,為出版物的質量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從而為整個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服務。
三、產品的拓展性延伸
由於構架在信息技術上的數字內容產品,不僅能為紙介質圖書的出版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而且,其產生的數據已不是傳統的方正書版排版軟體所生產的只支持紙質印刷的過程性文件,而是可以在書、盤、網上共享,特別的,還可支持三網合一(即手機、電視和廣域網)環境下的產品發布和傳播,因此,其產品的發行銷售渠道比傳統圖書寬廣了許多,盈利模式及推廣模式也豐富了許多,產品的增值空間也大了許多,從而使得整個產業在一個全新的產業鏈中,得到有效拓展和延伸。
數字出版是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成長起來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是出版體系中的一個分支,是傳統出版這棵大樹上長出的一個新枝,它與出版產業的成長發展上相輔相成的關系,而不是對立的關系。
但目前產業的發展趨勢卻走進了一個誤區,有的將其視為一個全新的產業模式,年產值達到多少,拉動產業鏈增值多少,有的視其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期望通過數字出版,產出多少現實的效益,有的人為地將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割裂開來,分別管理、區別對待,有甚至將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完全對立起來,完全不接受和拒絕探討新的出版模式和出版理念,抱殘守缺,固守在自己所熟悉的一畝三分地中,「自娛自樂」地享受著傳統生產模式所帶來的「安全感」和「舒適感」,還有在數字出版技術的沖擊下不知所措,乾脆採取關門政策,根本拒絕新生事物,要完全退回到傳統模式上來。
綜上所述,這是整個行業對數字出版還沒有一個相對清晰和客觀的認識,不是過於樂觀、寄予厚望,就是過於守舊,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因此,要想通過數字出版技術推動產業進步,任重而道遠矣。

閱讀全文

與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模式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