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紅酒產業在中國的發展趨勢

紅酒產業在中國的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1-01-24 17:33:14

1. 中國紅酒市場分析

· (一紅酒市場前景)中國葡萄酒市場近幾年一直以15%-20%的速度增長,而北京、上海等高消費城市進口中高端葡萄酒市場銷售量每年都維持30%至45%的增長,中國葡萄酒消費群體正以令人驚嘆的速度擴張。據調查,2009年中國有1900萬名葡萄酒愛好者,而其中有1400萬是進口葡萄酒的消費者,預計到2025年,這個數字將攀升至2100萬人,增幅50%。在2009年至今全球葡萄總產量下降,葡萄酒消費持續下滑的態勢下,中國市場一枝獨秀,使得世界著名葡萄酒廠商將目光投向了中國。 隨著葡萄酒市場容量逐步增長,行業監管更加規范,競爭程度逐漸激烈,品質品牌逐步國際化,有業內人士分析:進口紅酒結構向中高檔轉移已成紅酒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葡萄酒高端市場潛力是非常巨大。由於價格的整體下移和消費力的攀升,加之進口酒商的推廣力度,令高端價位進口葡萄酒份額逐漸擴大,進口葡萄酒代理商已經加快直營專賣店、特許加盟店、大賣場、會員制、團購等銷售形式的步伐。 進口葡萄酒的優勢在於,首先,葡萄酒文化是外來文化,消費者的潛意識相信進口葡萄酒更正宗;第二,進口葡萄酒品質優於國產葡萄酒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第三,中國消費者有極強的崇洋消費心理,人們更加註重於面子與尊貴地位感;第四,相對國產酒品類的單一,進口酒代理商掌握了幾百種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酒,消費者選擇空間大,這種優勢與定勢是國產葡萄酒品牌所無法打破的。 一、 引進高端進口紅酒的目的 (1)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公司目前經營的高端酒主要集中在茅台、五糧液、劍南春這些白酒品牌,紅酒除了國人熟知的長城、張裕、王朝這三大國酒品牌,公司缺乏知名的高檔進口紅酒來擴充公司門面,提升公司整體品牌形象。 (2)豐富公司酒類文化 作為酒類行業的領軍公司,豐富的酒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們公司在白酒、紅酒等領域的酒文化都有一定的影響力。此次引進高檔進口紅酒,可以盡一步體現公司的酒類文化。 (3)良好的市場前景 近幾年世界各重要葡萄酒產國都搶灘登陸中國市場,把中國市場作為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戰略陣地。法國兩大葡萄酒產區的波爾多就將中國大陸列為目前除歐盟外的第一大葡萄酒出口市場。 (4)豐厚的公司收益 葡萄酒的收藏與投資在國外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以穩定的投資回報率,及投資與愛好為一體的特性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追捧,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酒庄酒」在業界被稱為投資級葡萄酒。一瓶年份拉菲酒售價最便宜也要10000元左右,但是銷售一瓶拉菲所獲得的利潤卻是銷售一瓶普通紅酒的幾十倍。
·
· (二消費群體):高檔進口紅酒的主要消費群體 1.第一類消費者是懂酒人群:(紅酒的發燒友人群) 高知、高收、高國際商務交際。 懂得紅酒品質的真正品鑒。消費者消費的是品質、文化,佔葡萄酒消費總人數的15%。這一類的消費形成主要靠的個體是對葡萄酒濃厚的個人興趣,通過不斷學習、品鑒,漫漫積累過度成為葡萄酒發燒友,進而形成的專業群體。 2第二類消費群則有著獨特的消費需求背景,並且已經形成較為固定的消費人群和消費認同。高檔餐飲消費人群:(業務招待及商務用酒) 高知、高收、高職。 重品牌和廣告效應,只喝流行和貴的。消費的是面子、品牌,佔葡萄酒消費總人數的50%。 3.第三類新興成長型消費人群,則是個動態發展,可以撲捉並引導的人群,這里就讓我們從此類人群的消費屬性中獲取一些市場端倪的吧。新興成長消費人群:(社會白領新貴一族) 年輕、高知、高收,喜歡交際,追求時尚,享受並注重生活品質,受廣告和時尚元素的影響較大,消費場所偏向高檔夜場。佔葡萄酒消費總人數的25%。 4.第四類消費群也有著獨特的消費需求背景,並且已經形成較為固定的消費人群和消費認同。中老年保健人群:中老年人,高知,注重自身保健和健康。他們看重價格因素,注重產品的保健宣傳,佔葡萄酒消費總人數的10%
·
· 三(銷路)1.每個洋酒行都有自己獨家壟斷代理的產品。在法國有十大葡萄酒產區,僅波爾多這一個產區就包含了61家列級酒庄(分五級),以及上千家不知名的小酒庄,所以青島市場目前紅酒銷售方面品牌雜亂,每個酒行都有自己獨家代理的一些法國小酒庄,這些酒還有個共性:全部都來自於波爾多、勃艮第等法國知名產區,而且都是法定產區AOC級別的酒。畢竟真正懂酒的還在少數,產品只要有了賣點,再加上酒行自身的宣傳包裝及推銷,是不愁沒有銷路的。 2每個洋酒行都會引進名庄酒來充門面。法國的五大名庄:拉菲、拉圖、木桐、瑪歌、法國蘭被人們所熟知,盡管價格昂貴,但還是被一些紅酒收藏家或者高消費群體所青睞。但是法國名庄酒是從來不設代理商的,所以這些酒行都會從富隆酒業、建發酒業、ASC(聖皮爾)、美夏國際貿易、凱普(上海)商貿、福建酩匯等知名紅酒經銷商引進少許的名庄酒來進行收藏或銷售。 3每個洋酒行都有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紅酒。多國家多品牌多品種的紅酒更有利於適應市場需求,帶動人們對於紅酒的消費。 不同國家的酒針對的消費人群也不同,論品質,法國是老大,其是世界第一大葡萄酒生產國和出口國,法國酒中名牌較多,常是炒酒投資人關注的主角;論數量,義大利酒占據霸主地位,因為官方容許的每畝地葡萄產量可以很高,葡萄汁濃度可以相應降低;與義大利相反,德國以白葡萄酒和冰酒更著名,擁有世界上最好兼最貴檔次的名酒「舊世界紅酒」一般指歐洲(尤其是法國和義大利以及德國、西班牙)出產的紅酒,以傳統家族經營模式為主,規模相對比較小,比較注重傳統釀造工藝,以優雅型為主,較為注重多種葡萄的混合與平衡。他們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略貴

2. 中國紅酒市場的發展前景以及優劣勢

中國紅酒以後人喝的會越來越多,目前雖然以白酒、啤酒為主。但未來前景是比較遠大的。另外雖然國家對國外進口酒有限制,但根據長遠來看,還是比較不錯的。卡di娜紅葡萄酒經過數據調研分析

3. 最近紅酒行業有什麼最新趨勢

2018年進口紅酒行業將是一個不錯的創業項目。紅藍酒業帶來最新的進口紅酒資訊,希望可以幫助年後想在進口紅酒行業創業的你們!1.葡萄酒銷量將增漲,IWSR的研究者認為,未來全球葡萄酒消耗量勢必上漲。到2018年,葡萄酒銷量將增漲3.7%。全世界消費者將喝掉27.3億多箱葡萄酒(約320億瓶/246億升)。這個數據可以填滿48艘世界上最大的TI級超級油輪,這便已顯見葡萄酒未來的發展潛力了。2.人均消費量也有提升空間,法國是紅酒人均消費量全球最高的國家,人均42.7升,約合57瓶,美國為9.17升,約為12瓶,而中國紅酒人居消費僅為1.24升,遠低於全球紅酒人均消費量3.38升:即4.5瓶的水平。法國是紅酒人均消費量全球最高的國家,人均42.7升,約合57瓶,美國為9.17升,約為12瓶,而中國紅酒人居消費僅為1.24升,遠低於全球紅酒人均消費量3.38升:即4.5瓶的水平。3.進口紅酒綜合性價比優勢巨大,海外各國紅酒關稅越來越低,進口紅酒價格持續走低,性價比凸顯,大力碾壓國產紅酒行業。為此,很多國內大型紅酒集團開始把目光轉向海外庄園和葡萄園,隨著國內紅酒巨頭對海外酒庄的並購整合,進口紅酒規模會進一步提升。最後,對於國內葡萄酒市場來說,進口葡萄酒的格調在消費意識中要比國產葡萄酒高許多,因此被接受程度會越來越高,這就是趨勢,畢竟對於進口葡萄酒的文化、工藝以及飲用的口感,論綜合性價比而言,還是擁有比較大的優勢。因此2018年的葡萄酒市場,依舊令人期待,擁有著無限的可能。

4. 未來紅酒的發展趨勢

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的!紅酒畢竟相比白酒有太多的優勢了!而且市場的普及遠遠不夠!

5. 中國紅酒市場前景如何

中國紅來酒市場前景源廣闊
2008年全國瓶裝酒進口葡萄酒總額達到了創紀錄的2.64億美元,與2007年相比增長了43.48%。據IWSR預測,中國在2012年將成為世界第七大葡萄酒市場,消費量將達到12億瓶。我國酒類年消費總量1.5%的葡萄酒在2001年到2010年10年間,消費量將增長65.2%,比全球總增長速度快6.5倍。業內人士稱,5年前只有5%的頂級葡萄酒出口亞洲,現時此數字已上升至20%,此增長很大程度由中國帶動。
2006年,中國的葡萄酒消費量佔全亞洲62.7%,而亞洲又佔全球總消費量的47%,可以說是全球紅酒飲用量增長的火車頭。目前,中國的葡萄酒人均消費量遠遠低於世界水平。面對全球葡萄酒目前近2700萬千升的年產量,而目前中國葡萄酒總產量不超過70萬千升。
雖然現在中國葡萄酒人均年消費量僅0.4升,但這也意味著中國具有巨大的市場挖掘潛力與消費基礎!

6. 紅酒的行業發展情況

2011年中國葡萄酒銷量趕超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大陸和香港地區葡萄酒消費量上升21.5%。就消費額來看,三年內,中國葡萄酒將超過英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葡萄酒消費國。從品種來看,中國人一邊倒地傾向於紅酒:他們消費的葡萄酒當中有90%都是紅酒。由於這種偏好的存在,中國的紅酒消費數量排到了世界第五。中國紅酒市場零售規模為600億-700億元,到2013年將超過900億元。不過,考慮到每年數量龐大的水貨,中國紅酒市場規模實際已經超過1000億元,5年後有望翻一番,達到2000億元。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中國葡萄酒市場將實現從百億級向千億級的時代跨越,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優質產品成為葡萄酒企業面臨的挑戰。未來中國葡萄酒市場將呈現出產區資源全球化、葡萄酒文化本土化、消費高端化三大趨勢。

7. 誰有 紅酒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加上政府促進內需政策的實施,促使國民未來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得到提振,有效刺激我國居民對葡萄酒的消費需求。

同時,國家產業政策支持、葡萄酒行業發展勢頭良好,推動我國葡萄酒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前瞻產業研究院《互聯網對中國葡萄酒行業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專項咨詢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底,我國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指年銷售額在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的葡萄酒產量達到138.16萬千升,平均每五年翻一番,近十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6.98%,近五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5.75%;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從47.68億元升至438.46億元,增長了8.19
倍。2013年,由於消費市場的改變以及進口葡萄酒持續沖擊的影響,我國葡萄酒行業景氣度下滑,產量降至117.8萬千升,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降至408.17億元。2014年,行業發展狀況稍有回暖,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為420.57億元,較上年上升3.04%,產量下降了1.44%至116.1萬千升。到2014年底,全國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達到217家。

我國葡萄酒需求快速增長的利好發展勢頭吸引外國葡萄酒不斷進入中國,給國內品牌葡萄酒生產企業帶來較大沖擊。2008年以來,我國葡萄酒進口量一直保持較快增長,進口量和進口金額分別以年均24%和31%的增長率逐年增長至2012年4.26億升和25.73億美元的水平。2013年的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量為4.06億升,同比下降4.65%,進口葡萄酒總額為
23.98億美元,較2012年下降6.83%。2014年中國進口葡萄酒數量基本持平,全年進口葡萄酒4.09億升,同比增長0.87%,進口葡萄酒總額為22.13億美元,同比下降7.69%,進口葡萄酒對櫃內市場仍有一定沖擊。

2006年以來,國內葡萄酒行業的利潤率總體保持上升態勢,主要原因為在葡萄酒市場需求旺盛的態勢下,葡萄酒產品銷售價穩步上升,基本抵消了包裝成本及其他費用上升帶來的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行業的利潤率出現了短期波動,但2011年恢復到歷史最好水平。2012年,我國葡萄酒行業利潤率出現下滑,主要是由於進口葡萄酒的不斷增加給國內葡萄酒企業帶來較大沖擊:至2013年,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出現變化,高檔葡萄酒銷售下滑較大,加之進口葡萄酒對國產葡萄酒市場的持續性沖擊,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業利潤率水平。2014年的行業數據顯示,葡萄酒行業在消費結構和進口酒的沖擊下利潤率進一步下滑。

一、未來三到五年中國葡萄酒市場將會出現高速增長

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沒有哪個時代離開過酒,「無酒不成宴,無酒不歡」,這雖然更多說的是白酒,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飲酒習慣也在發生著悄然變化,這種變化我們身邊隨處可見,那些還在酒桌上拼殺白酒的幾乎都是60、70一代人,40、50一代身體已經不能再允許太多折騰了,而80、90後是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他們的飲酒習慣明顯不同於他們的父輩了:什麼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添一添,那種被動的飲酒方式在他們身上已經不易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生活化、更自由地飲酒了。

未來3到5年,80後一代將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這一代人對葡萄酒的喜愛將遠超過白酒,因為80、90年一代的消費習慣變化,未來白酒市場將有一大部分會被葡萄酒所取代。

近年來無論是國內外葡萄酒企業,還是葡萄酒知識傳播培訓機構都在積極地推廣葡萄酒知識。幾年前這些還都是少數精英階層才可涉及的,葡萄酒也被認為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奢侈品,可也就是幾年時間我們再看,很多葡萄酒培訓已經深入到二線城市,而且葡萄酒市場推廣更是已經深入到三線城市,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甚至已經到鄉鎮一級市場。葡萄酒知識的普及度也越來越高,葡萄酒在中國老百姓心中已不再那麼神秘和高不可攀,在未來3到5年內相信葡萄酒知識在中國會越來越普及。

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這幾年在中國迅猛發展,她們所帶來的影響力中國老百姓已經切身體會到,新媒體不但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更推動了傳統商業模式的變革。新媒體是新時尚,葡萄酒是時尚品,所以當葡萄酒遇上新媒體,必將掀起行業波瀾。也買酒、酒美網等新媒體與葡萄酒的結合,已經徹底終結了葡萄酒行業的暴利時代;微信等的快捷分享讓無數菜鳥都變成小半個專家。這些新媒體毫無疑問未來幾年仍將會高速發展,這將會在很大程度上為中國葡萄酒市場發展推波助瀾。

行業內統計,中國葡萄酒目前僅300億左右的市場總量,相對於白酒數千億市場來說目前還只是「小兄弟」,但是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加之葡萄酒知識的普及以及新媒體的推波助瀾,我們相信未來3到5年中國葡萄酒必將會高速增長,甚至會出現暴發性增長。

二、國產葡萄酒行業的三大難關

中國葡萄酒市場簡單來看可分為國產酒與進口酒,未來到底誰更有機會搭上中國葡萄酒市場高速增長的「動車」呢?

國產葡萄酒目前主要是張裕、長城、王朝這三大品牌,也就是傳統定位認為的行業第一陣營,第二陣營目前也就威龍、華東等,第三陣營主要是一此地方性品牌,如雲南紅、漢森、通天、皇軒、怡園莫高等。實際上中國葡萄酒行業發展是比較畸形的,國產葡萄酒行業明顯的三大現象是:一、第一陣營體制受限;二、第二陣營後勁不足;三、第三陣營難以突破。

深入分析三大現象背後是國產葡萄酒行業存在的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在未來3到5年仍將是制約國產葡萄酒發展的三大難關。

難關一:體制關。國內一線酒企,無論是白酒還是葡萄酒,大多還是國有體制或受國有體制的影響。國產葡萄酒企業最明顯的就是王朝,應該來說,王朝真正是中國葡萄酒品牌的代表,但是因為體制受限,這些年來幾乎沒有發展,南部的改革剛見成效又被體制的框架活活拖死;再說說長城吧,中糧兼並後幾經折騰仍然沒有走出誤區;發展相對好一些應屬張裕了,改制給其帶來了發展的澎湃動力,但第一陣營如果僅此一家發展仍然不變改變行業的大格局。

難關二:底蘊關。中國白酒文化歷經幾千年傳承,源源不斷,底蘊深厚,所以才能支撐其品牌的高附加值。而相對於白酒,現代意義上的葡萄酒在中國真正發展也才30餘年,盡管這些年來業界有人在談中國西部也有幾千載的葡萄酒史,但那終歸也只是在業界談談而已,歷史的斷檔是無法去修復的。相比歐洲幾千年葡萄酒發展史,我們的葡萄酒明顯存在文化底蘊上的不足,正是因為這一重要原因影響了國產葡萄酒品牌附加值的提升,這一點是中國葡萄酒最難以突破的一關。從當前國產葡萄酒行業現狀來看,行業本身還難以形成合力(這部分內容另撰文研討)來引導國民對於國產葡萄酒價值的進一步認知。實際上業內都知道2011年在北京舉辦的一場盲品比賽中,來自寧夏產區的葡萄酒擊敗了法國波爾多名庄酒,再現1976年那場經典的美法葡萄酒大賽之盛況,這足夠說明了中國葡萄酒這些年來所取得的發展,可這些信息也僅在行業內流傳。筆者從事一線國產葡萄酒營銷推廣多年,常遇到消費者對於國產葡萄酒的不認同,初遇時十分懊惱,理性分析後也淡定多了。這一難關的突破需要國產酒品牌形成合力,特別是第一、二陣營的合力引導,可現實是只有張裕一家在極力吶喊,王朝、長城都還深陷在自身的泥潭中苦苦掙扎,而威龍卻主打「有機」概念自立門戶了。所以這一關將是未來3到5年內國產葡萄酒難以跨越的最大障礙。

難關三:價值意識關。國產食品這幾年不斷被曝光的陰暗面在葡萄酒行業也存在,2011年央視曝光了河北昌黎一帶的假酒事件,2012年張裕的葯殘門事件沸沸揚揚,山東煙台一代至今仍然能大量提供所謂的「超低價原酒」。國內食品行業從業者的行業自律仍然令人擔憂,這是從加工業方面來說的。另一方面國內市場競爭的無序性也導致渠道商一再壓縮采購成本,迫使製造企業一再壓低製造成本,乃至以次充好,造成惡性循環。這兩方面的問題歸結起來都是行業從業者的價值意識和道德意識缺失,這一問題的解決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所以未來3到5年也將會成為影響國產葡萄酒發展的一大難關。

三、進口酒市場潛力巨大

我們分析了國產葡萄酒因為三大難關不易跨越,未來3到5年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是中國葡萄酒市場高速增長已是必然,所以進口酒巿場機會巨大,這種機會也源自於進口酒自身的幾大優勢:一是中國老百姓還是認為進口品牌文化底蘊相對深厚,特別是舊世界地區的品牌,葡萄酒行內有句話:老外是看酒喝酒,咱中國人更多是看人喝酒,意思說的是中國人特有的「面子」文化,喝進口酒比喝國產酒更有面子;二是相比國產酒,進口酒的品類更豐富,消費者可選擇性更強,先不去說葡萄酒新、舊世界共有多少產區,每個產區又有多少種自己的特色產品,舉個簡單的例子,目前在國產酒中幾乎就沒有優秀的起泡酒,而起泡酒卻深受年輕一代喜愛,那咋辦?於是乎世界各地琳琅滿目的起泡酒紛紛搶灘登陸;三是相對於國產酒,進口酒市場價格不透明,更有利於保持渠道利潤,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這三方面歸結到一點來看還是因為國產酒行業自身的發展受限,服裝行業就是明顯的例子,十到十五年前,中國市場的中高價位服裝幾乎都是洋品牌,可隨著中國服裝業的快速發展,現在我們身上幾乎都是福建、廣東等地產的民族品牌。國產葡萄酒行業如果能擺脫限制,高速發展,那未來巿場格局完全不一樣。

8. 中國紅酒市場前景如何

1、量與價:如按人均3-4 升未來量的空間很大。但價格才是核心,100 元左右的葡萄酒專仍然是相當長時間屬內中國本土葡萄酒市場的主流價位。中國葡萄酒的量會大幅上升,但是價格在相當長時間內,仍然是中產消費的特點。
2、競爭格局:近年來進口酒增速快於國產,進口酒的上升趨勢很難阻止,但是進口酒品牌的打造,迫在眉睫。國產酒可用品質去對抗進口無品牌。10 年之後,國產優秀葡萄酒企業和進口品牌比翼齊飛,各有市場。
3、行業格局:國產葡萄酒行業相對集中度會降低,絕對集中度可能會比較高。比如前十家可能會比較大,前四家集中度不會太高。判斷未來張裕會放緩,威龍加快增長,長城會流轉局面,王朝會更加困難。地方葡萄酒企業,如莫高,中葡,也會發展,但速度不會很高,因為品牌還不能全國化;進口葡萄酒行業中卡斯特在相對長時間內仍然居於領先地位。我們眾多人口,決定了我國的產業模式,營銷模式,品牌模式是大眾模式,而不是小眾模式。

9. 中國紅酒市場現狀

個人覺得現在的紅酒市場還是很有前景的,不過中國現在的紅酒投資市場很混亂,不知道從何談起。下面是一份紅酒的研究報告,供您參考參考。。。
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2009年全球葡萄酒市場繼續呈萎縮態勢,消費總量同比下降2.9%,僅為23660萬百升。這也是本世紀以來,全球葡萄酒市場規模首次出現年度萎縮。歐盟的葡萄酒市場萎縮幅度最大,其中,西班牙、法國和義大利市場尤其蕭條,此外,阿根廷和美國市場的萎縮幅度也很嚴重。2009年,全球葡萄酒國際貿易總量為8610萬hl,比2008年下降3.6%。義大利出口葡萄酒總量為1860萬hl,成為世界最大葡萄酒出口國。2009年12月以來,精品葡萄酒價格不斷上漲。12月份,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的 Liv-ex佳釀指數上漲了0.9%,Liv-ex紅籌指數上升了0.7%,推動全年回報率分別增長15.7%和19.4%。2009年,波爾多精品葡萄酒的價格大幅上升,1999年份拉菲(Lafite)表現尤為突出,從2000歐元/箱漲到了4500歐元/箱,增幅達125%。12月份表現最好的當屬1996年份穆桐(Mouton),價格為2600歐元/箱,漲幅為9.5%。
亞洲市場對精品葡萄酒的需求依然快速增長,沒有出現任何放緩的趨勢。從2007年香港廢除酒稅開始,其重要性不斷上升,目前已經取代倫敦,成為僅次於紐約的全球第二大葡萄酒拍賣中心。近兩年,中國人對紅酒的需求呈幾何式增長,而這個市場,正面對著數千年以來,中國人對紅酒轉變的最大機遇,中國的紅酒商人們,正面對著數千億計的潛力市場。2009年全年葡萄酒產量為96萬噸,增速27.63%,較08年回升3.8個百分點。單月來看,葡萄酒12月產量為13.24萬噸,同比上升72.78%,較11月的增速繼續提升15個百分點。從2009年5月開始,葡萄酒的產量開始轉正,進入四季度,葡萄酒的產量增速一度超過白酒,成為釀酒行業中的領頭羊。近兩三年,很多國內或國外的品牌正陸續的進入到中國市場,第一階段是2002年以前,那時的葡萄酒根本沒有在大眾市場形成趨勢,只有少數國內品牌在進行紅酒的市場耕耘工作,屬於最初的發展開發期,國外品牌也只是進行著小范圍的小眾銷售,基本是屬於品酒人群范圍;第二階段,是在2003年到2008年,經過前期耕耘,中國大眾對紅酒開始一知半解,超碼開始有了些許飲用紅酒的習慣,但仍很少市場份額,其中出現了長城、新天等大打廣告的所謂知名品牌,但中國紅酒消費仍處於一種很奇怪的市場,只有名沒有大銷量,紅酒消費過於低端化造成與紅酒本身品味象徵意義脫節;第三階段,則在2008年開始,出現了一個良好的現象,諸多中國紅酒品牌開始逐漸往高端酒莊上做文章,開始玩高端的概念,推出一些高端的紅酒品牌,這些動作也得到了市場的反映。要想搶占高達數千億的新型紅酒市場,從認識中國紅酒消費習慣開始。2010年預計有更多大資本、大企業和財團進入葡萄酒市場「游戲圈」,這將打亂目前紅酒市場格局,對於大多數紅酒行業的「散兵游勇」中小酒商而言,將飽受沖擊。由於國內一線市場競爭更趨激烈,二、三線市場將成為新的增長點。各路酒商都會逐步將銷售重心下沉,從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向內地輻射進行滲透和「圈地」。而且隨著今後進口葡萄酒市場份額的提高,走細分化、專業化運作是必然之路。
本研究咨詢報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海關總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中國輕工業協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國內外相關刊物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紅酒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結合公司對紅酒相關企業的實地調查,對我國紅酒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市場競爭格局與形勢、贏利水平與企業發展、投資策略與風險預警、發展趨勢與規劃建議等進行深入研究,並重點分析了紅酒行業的前景與風險。報告揭示了紅酒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准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10. 中國葡萄酒產業的發展現狀目前我國主要的葡萄酒產區有哪些

中國葡萄酒十大產區:
一.通化產區 由於天氣寒冷,主要種植抗寒性強的山葡萄(V.amurensis),其中有些年份採摘到的長白山野生山葡萄僅有350-450噸.
主要品牌:通化酒廠,長白山酒廠

二.渤海灣產區 受海洋的影響,氣候變化穩定,熱量豐富,雨量適中,土壤適宜,自然條件優越,是我國優秀的釀酒葡萄產地.主要品種有:霞多麗,貴人香,赤霞珠,品麗珠,蛇龍珠,梅樂,佳麗釀和白玉霓等.渤海灣產區的葡萄酒佔到中國葡萄酒產量的2/3.
主要品牌:華東酒庄,郎格斯酒庄,張裕卡斯特,王朝,華夏長城,長城金色庄園

三.懷涿盆地產區 氣溫適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雨量偏少,十分適宜龍眼,牛奶葡萄的生長.近十年推廣赤霞珠,梅樂等品種已成功.
主要品牌:中法庄園,紅葉酒庄,容辰酒庄,德尚酒庄,張裕愛斐堡,沙城長城庄園

四.清徐產地 大都分布在山坡梯田上,海拔多為800-900米,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多礫石,十分適宜葡萄的生長.
主要品牌:怡園酒庄

五.銀川產區 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土壤含礫石,未開墾,土質原始,適宜葡萄的生長,是目前西北地區較大的葡萄產區,現已新建了王泉營,廣夏,民化,御馬4家大規模的葡萄酒企業.

六.甘肅武威產區 近年來梅樂,黑皮諾,霞多麗等品種已大面積推廣.據說產區的葡萄酒是西北地區的佼佼者.
主要品牌:莫高,祁連,國風,皇台,蘇武山

七.新疆吐魯番產區 這里歷來是我國無核白葡萄生產基地.現在這里成功試種了赤霞珠,梅樂,品麗珠,歌海娜,西拉等品種.葡萄糖度較高,酸度相對較低,適於釀制具有西域特色的甜型葡萄酒.
主要品牌:鄉都

八.新疆石河子產區 1997年在這里創建的新天葡萄酒公司,葡萄園面積達15萬畝.這里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土壤富含礦物質,葡萄品質好,無污染.主要品種有:龍眼,牛奶,赤霞珠,梅樂,霞多麗,黑皮諾等.一些抗病性差的優良白色品種如索味濃,雷司令等及早中熟紅色釀酒品種在該地區有較大的發展前途.

九.雲南彌勒產區 這是我國最具特色的新興的葡萄酒產區,它是我國緯度最低(北緯25度);海拔最高(1500米),氣候最多樣化,土壤最紅,酸度最高,紅葡萄顏色最深,歐美雜種釀酒葡萄--玫瑰蜜種植最多的一個特殊產區.主要品種有:玫瑰蜜,赤霞珠,梅樂
主要品牌:雲南紅,香格里拉

十.黃河故道產區 近年來幾家葡萄酒廠新開發的葡萄基地,通過引進赤霞珠等晚熟品種和改良栽培技術,基本控制了病害的流行,提高了葡萄的品質.

閱讀全文

與紅酒產業在中國的發展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