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必修三有個介紹山西的,說它產業結構調整有三條產業鏈,其中有個是煤-焦-化.,解釋下這個吧
煤炭可用來煉焦炭,而煉焦炭剩餘的煤焦油可用來做化工品的原料!
❷ 高中地理:山西省構築的三條產業鏈依賴的本地自然資源除煤炭外還有()A、銅礦石B、石油、c、鋁土礦D、...
選 C
鋁土礦是山西第二大礦產,探明儲量佔全國40%以上,居第一位。而且鋁士礦品位高,地質條件良好,易於開發利用,與煤炭資源組合良好。
❸ 簡述山西能源開發的有利條件,說出山西能源基地建設的具體措施,說明山西省構築第三條產業鏈的目的
有利條件:1.煤炭來資源豐源富,開采條件好
2.市場廣闊
3.位置適中,交通較便利
措施:擴大煤炭開采量
提高晉煤外運能力
加強煤炭加工轉換
目的:延長產業鏈,提高能源綜合利用和產品附加值,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減少環境問題
❹ 山西核桃產業發展概況規模、產值、產業鏈情況
2008年核桃產量噸排名
1 雲南 148664 21.57
2 四川 147024 20.54
3 山西 78664 11.45
4 陝西 68283 10
5 河北 34886 9.01
6 甘肅 32180 5.23
7 新疆 31080 4.67
8 河南專 30242 4.44
9 北京 21256 2.98
10 遼寧 16066 2.47
11 山東 14889 2.29
12 貴州 14448 2.15
13 湖南 6072 0.87
14 重慶 3968 0.57
15 湖北 3857 0.56
16 吉林 2788 0.42
17 西藏屬 1498 0.23
18 天津 657 0.1
19 江西 502 0.07
20 廣西 346 0.06
❺ 就山西省產業結構轉型提出合理化建議
長期以來,山西「因煤而興、因煤而困」的格局令全省所深思、為世人所關注。十幾年來,山西也一直在探討轉型發展的道路。
太原作為山西省會城市、全省綜改區和太原城市群的核心區域,擔負著在全省率先轉型跨越發展的重任。近幾年來,太原市委、市政府致力於「創新發展模式、推動綠色轉型」,在裝備製造業、新材料產業等新興工業產業以及全產業鏈的布局方面成績卓著。
在「中博會」上,省內外專家一致認為,「太原經驗」對於產業結構轉型在山西省內以及其他中部城市的實施,均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A 產業結構轉型戰略明確
面對「十二五」轉型跨越發展的新形勢,太原市確立了建設一流的省會城市,進而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現代化大都市的新定位、新目標。
建設一流的省會城市重點之一是建設一流的新興產業基地,統領著太原產業結構轉型的戰略實施。其重點建設「三大新興產業集群」和「四大服務中心」。
工業新型化要大力發展重型機械和礦用成套設備、鐵路裝備、汽車及零部件製造等產業,建設世界一流的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加快發展不銹鋼、高性能特種鋼、高性能鎂合金、高性能磁性材料等新材料產業,建設世界一流的以不銹鋼和鎂合金為主的新材料產業集群;積極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葯、信息產業和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全國一流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現代服務業要大力建設一批大型現代物流企業和園區,形成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現代物流體系,打造環渤海和黃河中游地區現代物流中心;高起點規劃文化旅遊業,大力度整合各種資源,高標准建設精品線路,高水平完善服務體系,打造華夏文明看山西的旅遊中心;以能博會、中博會、晉商論壇為平台,大力發展會展業,拓展規模、豐富內容、擴大影響,打造國際性的專業會展中心;大力發展金融業,創新融資方式和金融服務,把現代金融業作為推進全市、全省轉型跨越發展的強大動力,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
同時,太原市加大力度,引進上馬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擴大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加速傳統產業循環化改造和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當前,太原市產業結構轉型呈現出 「一增一減」的顯著特徵,「一增」主要是新興產業投資比重上升,發展速度加快;「一減」是指傳統高耗能產業投資回落,增速明顯放緩。表明全市產業結構轉型進程加快,質量提升。
B 「全產業鏈」布局意識超前
「中博會」期間,中部六省在討論外來投資模式時,提出一個共同的期望,即「全產業鏈」的布局。在這方面,太原市裝備製造業全產業鏈的布局,成為一個成功典範。
太原市借鑒世界500強企業在東部地區進行全產業鏈布局的成功經驗,打造基地型產業發展模式,推進全產業鏈布局發展,一是強化政府導向作用,積極發揮市場配置能力。通過制度創新,打破創新主體之間的制度阻隔,因地制宜制定現代裝備製造業支持發展政策,合理規劃產業總體布局,促進現代裝備製造業集群化;在實施過程中注重發揮市場化運作機制,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行業、優勢企業集中,實現對區域現代裝備製造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二是優化整合產業鏈條,構築企業共生網路。在培育發展龍頭企業的同時,加快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引導中小企業融入產業合作網路,通過產業價值鏈的分解與整合,明確中小企業市場定位和優勢,形成規范的具有良好信譽的現代裝備製造業配套加工基地,從而推進現代裝備業配套協作體系建設,形成大中小企業之間競爭中有合作的企業共生網路。三是規劃發展特色工業園區,構建產業集群發展平台。根據太原市裝備製造業優勢、特色門類,加快發展有自身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工業園區,強調規模性、專業化和集聚性,培育發展一批產業特色鮮明、技術水平高、產業鏈完整、發展環境優化、布局相對集中的裝備製造產業集群,並充分預留產業發展空間,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C 吸引500強企業想到做到
如何吸引世界500強企業的目光,進而引進、把500強企業留在太原?為此,太原市下了不少工夫,千方百計降低引進企業在太原發展的關系協調成本,提高企業發展的確定性和理性預期,把創建最優發展環境作為推進基地型產業發展模式和全產業鏈布局的重要保障。
首先,太原市致力於創建公平正義的執法環境。嚴格規范行政執法權、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堅決糾正「以罰代管」、「只收費不服務」等損害發展環境的做法,堅決消除地方保護主義現象。大力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嚴厲打擊各種侵害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的非法行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保障投資者及其企業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為企業和客商創造安居樂業、平安經營的生產生活環境。
其次,創建高效優質的政務環境。以建設效能政府為重點,實施政府服務流程再造,大力提高政府服務效能。今年上半年全市取消、調整、下放、不公布市級審批事項215項,減少幅度達56.5%。實施項目推進領導負責機制,圍繞產業轉型項目,落實首辦負責制和限期辦結制,對於重大產業轉型項目,實行黨政一把手親自負責、親自抓。
三是創建完善的公共服務環境。加強和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覆蓋引進企業的全社會保障體系,一攬子解決引進企業員工住房、教育、養老、醫療、生育、住房、失業救濟等多項社會保障,解除企業發展後顧之憂。以轉型綜改試驗區的各項改革為重點,在財稅、金融、投資、土地、人才、海關等綜合配套政策方面率先創新突破,構建推進基地型產業發展模式和全產業鏈布局的新體制、新機制。
❻ 山西省三條產業鏈的構建依賴哪些資源取得了哪些效益
2、產業結構的調整 鐵 礦 鋁土礦 能源 開發 煤—電—鋁 煤—焦—化 煤—鐵—鋼 產業鏈 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價值 思考? 1.山西省構築三條產業鏈依賴哪些資源條件?分別輸出哪些產品? 構築以上三條產業鏈分別依賴鐵礦、鋁礦、煤炭資源,另外還要注意隱含的如水資源、土地資源、環境生態等因素。 分別輸出鋁製品、鋼材、化工產品、水泥、電力、煤氣、液化氣以及焦炭等。 * 第一節 能源資源的開發 ——以山西省為例 太陽能、煤炭、石油、天然氣、生物能、風能、水能 來自太陽 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核能 新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生物能 常規能源 利用 狀況 地熱能、核能 來自地球內部 來源 潮汐能 來自外界引力 電力、煤氣、汽油 二次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氣、核能 非可再生 原煤、原油、太陽能、核能、地熱 太陽能、水能、生物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 舉 例 一次能源 存在 方式 可再生 性質 分類情況 方法 2、分類 太陽能 風能 可再生,無污染 地熱 投資大,技術高 能量密集,運輸量小 核能 生物能 投資大、工期長、淹沒土地 可再生、無污染、低成本 水能 儲量少、仍然有污染 熱值高、易開采、易運輸 石油 熱值低、污染重、運輸不便 儲量大、易開采、易使用 煤炭 缺點 優點 3、特點 西藏 板塊交界 地熱能 西藏、新疆、內蒙古 乾旱 低緯度 高海拔 太陽能 分布:能源消費大、常規能源缺乏 大亞灣、嶺澳、秦山 核 能 黃河、長江、珠江中上游 西南最豐富 濕潤區 階梯處 峽谷區 水 能 華北、西北、東北 石 油 華北、西北、 東北、西南 煤 炭 中國分布 分布規律 4、分布 背景2:山西 冀 豫 陝 內蒙古 地形區? 氣候區? 行政區? 全國10大煤種,山西省都有分布 煤種齊全 煤田多為中厚煤層,埋藏淺,適於露天開采和大規模機械化開采 開采條件好 具有低灰、低硫、低磷、發熱量高的特點,大同煤田為低硫、低灰、高發熱量的優質動力煤產地,河東煤田則是優質主焦煤基地 煤質優良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分布范圍廣 已探明的煤炭資源儲量為2700億噸,按2002年生產規模(4.8億噸)計算,可開采560年 儲量豐富 具體表現 煤炭資源的有利條件 一、資源開發條件 1、山西煤炭的資源狀況——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 大型煤炭生產基地: 大同 平朔 西山 沁水 霍西 河東 大同 平朔 沁水 西山 霍西 河東 2、山西煤炭的市場條件——市場廣闊 ① 能源消費大國 ② 對能源需求量繼續增加 ③ 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 中國與世界能源消費結構(2007年) 思考 1.我國與世界的能源消費結構有哪些不同? 對比世界能源消費結構,我國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以石油為主。而我國除了石油消費偏低,天然氣的利用也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核能所佔的比重也微乎其微。此外,我國水能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水電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所佔比重很低。 煤炭在利用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對環境造成污染,而天然氣、水電都歸屬於清潔能源,今後對這些能源的大力發展是我國能源戰略的長遠方向。 2.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對陝西省煤炭資源開發有什麼意義? 由於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的狀況不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大的改變,甚至煤的比重還有可能增加。因此,山西作為我國的產煤大省,其煤炭資源的開發和綜合利用對我國能源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3、山西煤炭的交通條件—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① 鄰近主要工業中心和大城市,輸煤、輸電距離較近 ② 有眾多鐵路線通過,交通比較便利 位置適中: 地處中部、鄰近主要工業中心 滬寧杭 遼中南 長江沿江經濟帶 京津石鄭洛西咸 沈滬武 京津唐 大同 神木 黃驊港 焦作 大秦線 神黃線 焦日線 交通便利: 有眾多鐵路線通過 秦皇島 日照 運煤鐵路干線 晉煤外運主要通道 資源開發的條件 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 市場廣闊 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閱讀:我國能源供求面臨的五大挑戰 挑戰之一:人均資源量少。 挑戰之二:人均能源消費量低。 挑戰之三:單位產值的能耗高。 挑戰之四: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 挑戰之五:能源安全受到威脅。 華北、西北 東北、西南 4、分布---中國煤炭 六盤水 石油:東北、華北、西北、 沿海大陸架 天然氣:八大盆地 4、分布---中國油氣 黃河、長江、珠江中上游 西南最豐富 濕潤區 階梯處 峽谷區 4、分布---中國水能 4、分布---中國太陽能 乾旱 低緯度 高海拔 豐富:西藏、新疆、內蒙古 貧乏:四川盆地 燃燒木材 破壞森林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燃燒秸桿 秸桿離田 土地肥力下降 使用役畜 生產效率低下 生物能的利用 傳統利用 沼氣 1、農業原料豐富 2、投資少,建效快 3、減少污染 4、能源利用效率高 5、保護土地肥力 6、冬季北方難以產氣 現代利用 二、能源基地建設 1、擴大煤炭開采量 ① 擴大開采規模 ② 增加產量 圖3.3顯示,山西原煤生產逐年增加。從1957年到2007年增長約21倍。 大型煤炭生產基地: 大同 平朔 西山 沁水 霍西 河東 大同 平朔 沁水 西山 霍西 河東 2、提高晉煤外運能力 形成鐵路運輸為主、公路運輸為輔的煤炭外運路網體系 大同 神木 黃驊港 焦作 大秦線 神黃線 焦日線 秦皇島 日照 運煤鐵路干線 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來看,北邊內蒙古和西部的陝西煤炭資源都較豐富,沒有太多的煤炭出境的壓力。向東、南方向的煤炭主要通過東部鐵路運往海港,再通過海運南下。 3、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 提高能源工業的經濟效益 推動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 加強 能源加工 轉換 建設坑口電站 發展煉焦業 變輸出煤為輸出電力 為冶金工業提供能源,向外輸出焦炭 提高能源輸出結構水平,提高經濟效益 一方面,建設坑口電站,使電力生產能力明顯提高, 變輸煤為輸電;另一方面,發展煉焦業,為冶金工業提 供能源並向外輸出焦碳 坑口電站 活動 1.根據下面的資料展開討論:對於山西省來說,輸煤或輸電各有哪些利弊? (1)從環境效益來看,向外輸電,會改善能源消費地區的環境,但燃煤發電會造成當地大氣環境的污染。 (2)從運輸成本來看,輸電的成本較低,而輸煤需要建設鐵路、公路等交通設施。煤炭在運輸過程中還會有損耗,運輸成本較高。 (3)山西省是缺水省份,而燃煤發電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 課文的資料從成本和對環境的影響給出了正 反兩方面的說明。 (1)輸出煤會減輕本地環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環境污染;輸出電會增加本地的環境污染,而減輕使用地的環境污染,每一種方式對生產地和使用地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2)從輸出成本來看,輸電成本低,而輸煤成本高。 (3)山西缺水,燃煤發電要消耗大量水資源。 就以上幾點,足以讓人感到世間事物的復雜性,輸煤 好,還是輸電好?不是簡單地肯定一種和否定另一種,他們 是各有利弊的,正因為如此,這兩種方式一直並存。 2.閱讀材料,分析山西省的煤炭市場將面臨哪些方面的挑戰?山西省應採取什麼對策實現煤炭工業的持續發展? 資料揭示內容如下: (1)「西氣東輸」將使晉煤失去部分市場; (2)「西電東送」將使晉煤在東部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減少; (3)山西煤的開采因種種原因不具優勢。 總之,山西煤炭工業將面臨市場縮小、其他能源競爭的壓 力。如果不重視這個問題,不預先採取預防措施,及時調整產 業結構,山西經濟將不可能持續發展。 改革開放以前和改革開放初期,山西省產業結構十分單一。這種以出售原材料為主的經濟結構,首先對運輸形成了巨大的壓力,更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威脅。更為嚴重的是,如果國內需求市場減弱,將對山西以煤為主的經濟帶來更為不利的影響。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山西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圍繞煤炭的綜合利用,構築了三條產業鏈,提高了煤的綜合利用程度和增加附加價值。 三、能源的綜合利用 1、改革開放初期的產業結構 煤炭工業是全省經濟的核心部門 產業結構 十分單一 效 益 低 下 帶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 以煤為主的單一產業結構,首先對運輸形成了巨大的壓力,更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面對國內能源市場競爭的激烈局面,山西必須調整以出售原材料為主的經濟結構。
❼ 山西永濟機電產業園「軌道交通」產業集群發展規劃是哪裡做的,急求具體內容
這個是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做的,具體內容如下:
項目背景
近年來,永濟市重點依託新時速電機電器公司核心競爭優勢,按照「園區化發展、集群化招商」的大思路,重點加快機電製造產業園區建設和集聚化發展。園區總體規劃面積5000畝。
項目思路
根據永濟市 「一城、兩帶、三圈、四片、五園、七鎮」的城市發展布局,及「企業向園區集中,產業向集聚發展」的原則,認為要緊緊抓住制約產業集群發展的關鍵環節,通過「內生、外引」關鍵環節企業,有計劃、有步驟地構建「一主、三副」產業鏈體系,最終形成橫向跨接、縱向深耕的全產業鏈發展
橫向一主:從電機到整車的軌道交通大產業鏈;
縱向三副:電機產業鏈、電傳動設備產業鏈、整車組裝產業鏈,最終實現橫向、縱向全產業鏈發展。
項目效果
該項目已經進入收尾階段,新時速電機電器公司各級領導對我院項目組的專業能力、研究能力和規劃能力表示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