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鄉鎮產業發展規劃如何寫
鎮產業發展規劃
為加快我鎮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合理配置空間資源,優化產業布局,提高產業競爭力,引導農業商業化,加速我鎮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促進我鎮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確保農民增收致富,特製定2011-2020年全鎮產業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持全鎮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堅持大力度、全方位扶持龍威、陽光等麵粉加工企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堅持多思路、多渠道培養發展商貿流通業、文化旅遊業、生態旅遊業等第三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完善服務體系為保障、創新機制為動力、增效增收為目標,應對市場調結構、依靠科技興產業、發揮優勢創品牌、夯實基礎增動力,加快全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二)總體目標。通過產業布局的引導調整,實現全鎮糧食穩定增產,全鎮農產品商品率提高,農業增加值持續增長,第二產業比重明顯提高,旅遊、商貿流通等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迅速崛起,建立分工恰當、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資源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和諧的產業支撐體系,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加快,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邁出新步伐。
主要指標:至2020年,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佔比40%,全鎮糧食穩定增產,全鎮農產品商品率達提高,農業增加值持續增長,其中糧食、畜禽、蔬菜產值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50%、30%、20%;第二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0%;商貿流通、旅遊等服務業佔比3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000元以上。
二、產業總體布局
按照布局區域化、生產規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編制我區農村產業發展區域規劃:
1、商貿流通業:我鎮是河南進入河北的南大門,漳河生態園區規劃建設高速路入口,我鎮藉此可在兩小時內到達鄭州、石家莊,同時經此可轉蘭青線到達山西、陝西,向東可到山東。經講岳線往東可達山西,四省通衢,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四通發達,可借107國道、京廣線、京珠高速、中華路、講岳線為依託,爭取在五到十年時間內在講武城車站至漳河生態園區之間形成倉儲物流企業群。
2、文化旅遊業:我鎮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可打造以前港天子冢、劉庄蘭陵王、北朝墓文化、漳河生態園三國影視城為依託的精品文化旅遊線路。
3、麵粉加工業:講武城鎮是農業大鎮,糧食主要生產小麥,玉米等。在我鎮轄區內有龍威面業、陽光面業等大型麵粉加工企業,年加工麵粉均在10萬噸以上。另有許多小型麵粉加工企業,可引導這些企業拉長產業加工鏈,向深加工發展,增加產值。
4、畜牧養殖業:目前講武城鎮轄區內有養豬場十多個,養牛場3個,養雞場十多個,主要是高錄、大冢營、朝冠、西陳、北白道幾個村。努力促使我鎮養殖企業擴規上檔。
5、糧食種植業:我鎮是農業大鎮,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糧食種植主要分布在京廣線以東的村莊。我鎮要加大優良品種的推廣,提高機械化水平,大力發展「兩高一優農業」,確保糧食增產增收。
6蔬菜種植業:我鎮緊鄰古鄴蔬菜批發市場,種植蔬菜的村主要是三高錄、小寨、東、西陳南、北白道。目前有李明生育苗基地等具有規模的瓜果、大棚蔬菜基地,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爭取在五到十年時間內建成省級蔬菜瓜果生產基地。
7、生態旅遊業:又指觀光農業,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遊業。具有保護環境、生態美化環境和觀光旅遊等功能的農業,是將農村的空間和農產品等農業資源作為觀光資源加以開發和充分利用,以期產生除農業生產之外新價值、與觀光相適應的一種農業形態,具有觀光、採摘、休閑、教育等功能,能提供相應觀光服務設施的單位,包括觀光、採摘、垂釣等。結合漳河生態園得相關規劃,在我鎮民有北乾渠以南大力培育出具有我鎮特色的生態旅遊業。
鎮人民政府
二〇 年 月 日
❷ 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一、政治、經濟、文化、民生方面:
1、「十二五」將「民富」目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將「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作為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保經濟平穩增長與保民生並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2、。「十二五」期間優化收入分配格局是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環節。開辟新的途徑改變分配格局不合理現狀,成為「十二五」規劃編制的重點內容之一。
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從民生入手。
4、「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
5、,「十二五」將「民富」目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將「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作為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保經濟平穩增長與保民生並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6、弘揚中華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導愛國守法和敬業誠信,構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和行為規范。
7、立足當代中國實踐,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借鑒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體地位和現實生活,提高文化產品質量,創作生產更多思想深刻、藝術精湛、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精品。
堅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以農村基層和中西部地區為重點,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社會建設方面
1、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2、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3、創造條件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健全擴大就業增加勞動收入的發展環境和制度條件,促進機會公平。
4、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完善實施城鎮職工和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
5、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增加財政投入,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優先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
6、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逐步完善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生殖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質,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趨勢。堅持男女平等,切實保障婦女合法權益,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發展婦女兒童事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注重發揮家庭和社區功能,
7、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健全基層管理和服務體系,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工作,發揮群眾組織和社會組織作用,提高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形成社會管理和服務合力。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的工作體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調處化解矛盾糾紛綜合平台。
❸ 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是什麼樣的結構
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綠維創景-是一家非常專業的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公司,農業產業發展應該結合旅遊業的發展,設計出休閑度假型農業旅遊。主要是利用不同的農業資源,如森林、牧場、果園等,吸引遊客前去度假,開展農業體驗、自然生態領略、垂釣、野味品嘗,住宿、度假、游樂等各種觀光、休閑度假旅遊活動。如澳大利亞人則常於周末或假日,自己駕車,帶上小孩,選一個離家不遠的牧場小住幾天,大人可以放鬆一下身心,而孩子們則可了解都市裡無法見識的牧場生活。而美國的庄園主在蘋果、梨子、葡萄、西瓜之類的瓜果快熟的時候,就在報刊上登廣告,招攬遊客去農場摘水果度假,城裡的人熱烈響應,紛紛根據廣告上的示意地圖開車前往,水果隨便吃,累了可以在樹下草地休息,呼吸新鮮空氣,聆聽鳥兒的歌唱,直到太陽西斜,人們還可以在農舍小住一夜,品嘗農莊主人准備的別有格調的晚餐,享受到一個別致的假期。關於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建議關注一下綠維創景的官網。
❹ 農業產業主要包括哪些內容農業產業規劃該怎麼做
農業產業以及農業產業規劃- 綠維創景 -做的比較好,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主導產業、產品為重點,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建設、系列化加工、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形成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農工商、農科教一體化經營體系,使農業走上自我發展,自我積累、自我約束、自我調節的良性發展軌道的現代化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它的實質上是指對傳統農業進行技術改造,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的過程。這種經營模式從整體上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是加速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更多農業產業以及農業產業規劃的問題可以直接搜索 綠維創景 。
希望採納
❺ 農業產業規劃應注意哪些問題
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依託龍頭帶動和促版進科技進步,對農業和農村權經濟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和企業化管理,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農村經濟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農業產業化是實現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環節,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是提高農業競爭力的有力措施,是農業經營體制的重大創新,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遠景設計研究院在農業產業規劃這塊提醒特別要注意在以下幾個方面:
農業產業基地建設規劃
產業基地的現狀與評價分析
產業基地發展思路與目標
農產品基地發展規劃
農產品發展規劃
農業配套服務提升方案
在以上幾個方面認真做好之後應該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❻ 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措施
(一)以「兩個基地」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1、加快農業區域布局調整。按照國家制定的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河南省優勢農產品區域項目建設規劃、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優化我省農業區域布局,引導優勢農產品、特色農產品向優勢產區集中,盡快形成我省優質專用小麥、專用玉米、棉花、雙低油菜、蘋果等優勢農產品、特色農產品產業帶。省級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農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支持以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為重點的項目建設。
2、加快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積極穩妥地擴大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穩定發展優質專用玉米、優質水稻、優質大豆、脫毒紅薯等糧食作物,提高市場佔有率,有效替代進口,強力拓展出口。發展豫中北部強筋小麥,擴大豫南弱筋小麥種植面積。積極發展沿黃優質水稻生產。加強糧食非農用途研究,抓好糧食加工轉化和綜合利用,延長糧食產業鏈,拓寬糧食增值空間,發展糧食經濟。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構建我省農產品加工體系,逐步實現農產品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由傳統加工工藝向採用先進適用技術轉變。經過5-10年發展,形成與我省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相適應的加工布局,建成一批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力的農產品加工骨幹企業,使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3、加快優質畜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建設。重點實施黃河灘區綠色奶業示範帶、中原肉牛肉羊產業帶、京廣沿線瘦肉型豬、豫北肉雞、豫南水禽和人工種草養畜示範區等優勢區域開發,加快標准化畜禽養殖小區建設。重點扶持畜產品生產和加工骨幹企業,走「品牌+規模經營」之路,努力擴大市場佔有份額。建立健全畜禽防疫檢疫體系,實施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程。積極推進水產品無公害養殖和特色養殖。
4、加快特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建設。大力發展高效經濟作物和特色農業。充分發揮各地的比較優勢,建設優質溫棚蔬菜瓜果生產區、花生和芝麻生產區、食用菌生產區、中葯材生產區、花卉苗木生產區等。逐步使各種特色農產品全面實現區域化布局和專業化、規模化、標准化生產,進一步提高加工水平,創出一大批有市場競爭力的河南特色農產品品牌。
5、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步伐。堅持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建設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用材林、名特優經濟林、生態林。優先發展以紙漿材、人造板材為主的速生工業用材林,加快林紙、林板一體化進程。繼續加快蘋果、大棗、板栗、核桃等名特優干鮮果品和山萸肉、辛夷、杜仲等木本葯材生產加工基地建設步伐,積極發展苗木花卉和森林旅遊業。
❼ 如何按照現代農業發展思路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建設
發展現代農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村工作的必然要求。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 1、科學制訂規劃,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制訂科學可行的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對於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至關重要。規劃要以科學的眼光和思維充分考慮農村實際,在發展規模、發展進度上務求實事求是,建立適合本地經濟發展的「坐標系」,要打破「小而全」、「大而全」格局,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支持和示範帶動,在規模上做大,在鏈條上做長,在品牌上做響,促進新農村農業產業向區域化、專業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上級部門應對鄉鎮的資源情況、發展現狀進行詳細的摸底,圍繞主導產業,因地制宜將產業發展規劃到鎮、村,將產業發展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顯,競爭力強的專業村。同時,在落實規劃過程中,要力戒隨意性和短期行為。
❽ 如何做好農業產業規劃
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綠維創景-規劃的比較出色,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是集"產業專研究、項目策劃屬、工程咨詢、城市規劃、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六位一體的專業規劃設計院,強調對"旅遊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房地產業、新城新區開發"四大領域進行系統整合,提供從項目前期咨詢策劃到施工圖設計及後期顧問的"全程服務"。認為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可以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向廣度和深度進軍,有效拉長農業產業鏈條,增加農業附加值,使農業的整體效益得到顯著提高,可以促進小城鎮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轉移農村剩餘勞力,增加農民的非農業收入;可以通過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與農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使參與產業化經營的農民不但從種、養業中獲利,還可分享加工、銷售環節的利潤,增加收入。關於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的問題建議關注綠維創景的官網,里邊有很多詳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