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日韓的文化產業對我國的啟示

日韓的文化產業對我國的啟示

發布時間:2021-01-24 04:35:56

『壹』 《功夫熊貓》的成功對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有何啟示

美國好萊塢動畫片《功夫熊貓》在國內公映後,成為近日各大影院的主要看點。一隻憨態可掬的熊貓,一身招式凌厲的中國功夫,外加美國式的搞笑幽默,無疑讓這部動畫影片《功夫熊貓》在中國電影市場越走越紅。
《功夫熊貓》觀後,突然間,讓筆者思考了這樣一個問題:想必很多中國電影人也在為此感到抱歉吧,而觀眾們最渴望了解的是,為什麼中國導演拍不出這樣的東西?原因何在?筆者想從以下三個方面作些分析。
首先,從票房收入來看:據了解,自6月20日該影片登陸國內各大影院以來,首周票房便取得3800萬元的成績,兩周之後突破6000萬元,打破了1995年《獅子王》保持的國內4100萬元的動畫片票房記錄。截至7月2日,《功夫熊貓》在全國票房已經高達1.1億余元,成為今年上半年國內票房最高的進口影片。
其次,從影片內容來看:《功夫熊貓》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其故事發生在寧靜祥和的和平谷里,那裡生活著一群悠閑可愛的動物。然而,一隻兇猛邪惡的雪豹泰龍的闖入,使得和平谷里的動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威脅。為了盡早鏟除惡豹,和平谷的動物認定那頭大熊貓是上天安排的拯救和平谷之人。在一些「武藝高強」的動物訓練下,那頭大熊貓迅速成長起來,打敗了入侵的強敵。
再次,從動畫效果來看:《功夫熊貓》的情節雖簡單,但劇中出現的小橋流水場景,裊裊炊煙的村落,還有剪紙、潑墨、皮影、書法等大量中國文化元素的運用,無不體現出影片對中國文化的尊重。作為中國人觀後該影片,通常會感到非常親切,沒有隔閡感,筆者認為影片中對中國功夫的刻畫明顯借鑒了香港武俠電影。另外,這部影片,在從頭至尾運用了典型的中國元素中,還富有創意地將熊貓與功夫結合在一起,從而營造出引人入勝的觀賞效果。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功夫熊貓》的成功應對中國電影產業得出以下三點啟示。
啟示一:練好內功是取勝的前提條件。片中熊貓阿寶最終打敗了豹子大龍,並沒用什麼奇招,而是基於扎實的基本功。同樣的,中國電影和文化產業發展,在借鑒好萊塢、韓劇等成功經驗的同時,更應該注重走自己的路,練好內功。我們的導演是否具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文化素養,以及超凡的眼光?文化產品是否能夠真正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文化產業是否朝著規模化、差異化的方向前進?練好內功的實質是將自身能量充分地發揮,以不變應萬變。以韓劇為例,基本上是傳統的儒家理念加「八股文」式的劇情,配以人造的俊男靚女模式。這些要素中國絕對不缺,只是沒有把味做足。好比煨湯,火候不到的話,味兒也出不來。
啟示二:研發原創動漫產品迫在眉睫。《功夫熊貓》是美國原創的、動漫產業化的典型代表,影片將中國元素運用得淋漓盡致,看得出導演對中國文化和中國市場進行過深入研究。所以我們要引導國內的創意企業,要對原創的動漫產品進行研發。看來在我國研發原創的動漫產品已迫在眉睫。僅以上海的動漫企業為例:2007年2月,上海時尚生活中心引進的N家動漫企業,是上海張江動漫研發中心的子公司。據該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原創動漫人才的匱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落後,已成為制約動漫產業發展的關鍵,薄弱的原創力量導致國內動漫市場80%以上的利潤流向日本、美國。例如2007年,N家動漫企業主要是動漫產品的後期製作,完成後大多輸入日本、韓國等。為了改變這個現狀,2008年,N家動漫正在加緊研發原創動漫產品。由此可見,在國內加緊研發原創動漫產品的重要性,已被業內人士引起高度重視。
啟示三:敞開胸懷,虛心學習,才是提升自己的正確途徑。我國動畫產業應該走國際合作道路,多與國際接軌,與國外動畫製作企業加強合作,認真學習國際商業規則,增強自身的市場運作能力。筆者認為,好萊塢能拍出如此優秀的動畫片,反映出創作者寬廣的國際視野和較強的文化融合能力。而我國動漫產業市場化程度不高,是制約當前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功夫熊貓》贏得國內眾多觀眾好感的同時,也遭到一些人的抵制。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隨著各種文化不斷交流與融合,抵制不是中華民族應有的態度和氣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著豐富的創作資源,加之中國巨大的市場前景,這些都是國產動畫產業發展的優勢,只有敞開胸懷,虛心學習,才是提升自己的正確途徑。

『貳』 韓流的發展所給韓國帶來的經濟效益,對我省發展文化產業有何啟示

通過韓流,不僅塑造了韓國的文化形象,也擴大了韓國的影響力。

韓流一路高歌的同時,在韓國的土地上則是漢風勁吹。在韓國,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很多,自全球第一家孔子學院於2004年創辦於首爾後,至今在韓國已經發展到了12家。在只有5000萬人口的韓國,如今有30多萬人正以各種方式學習中文。漢語水平考試在韓國已經舉辦了14年,韓國考生於2007年再創紀錄達2。4萬人,居世界第一,占海外考試人數的67%。漢風勁吹的另一個表現是到中國旅行的韓國人日益增多,2007年已超過400萬,包括商務、觀光、探親等。大批韓國人學習漢語,到中國旅行,為中國的文化傳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長遠來看,漢風的影響將更具潛力。韓流已經建立和發展了完善的文化產業鏈,為韓國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價值,漢風則尚未在文化產業上形成優勢。文化軟實力這一概念已廣為人知。韓流不僅是韓國文化產業的集中體現,更是韓國發展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縮影。韓國宣布,要把韓國文化產業的產值,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由1%增加到5%,而且要成為世界五大文化產業強國之一,而最終目標就是要把韓國建設成為21世紀的文化大國和知識經濟的強國。同時,韓國政府認為,不應該把韓流現象當作單純的文化傳播,而要使之成為亞洲的代表文化。可見,韓國政府已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國家的發展戰略,也彰顯了發展文化產業和提高文化影響力的勃勃雄心。

* 詞條由網民創作並享有版權,請保護版權歸屬
了解更多 韓流 的討論 用網路知道
Hot影視指南,每日為你貼心推薦
韓流影響
目錄
網路名片
流行原因
韓流發展
各地韓流
香港韓流
台灣韓流
內地韓流
日本韓流
韓流服飾
韓流影響

『叄』 美國發展文化產業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有什麼借鑒啟示

發展文化的大前提是你得給予民心、民魂以舒展的土壤!!!
任何藐視民眾,懼怕回民眾的答國家是產生不了偉大文化!一個沒有心靈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國度,是形成不了文化產業的!如果有,那也只能被稱作「官文化、奉承文化、拍馬屁文化」 更加合適 !

『肆』 迪斯尼的成功之路道路給我們什麼啟示

美國迪斯尼公司無疑是全球文化產業運作的成功典範。在其歡樂文化的背後,是一個產業不斷發展、擴充、升級的商業運作體系。從一個繪制卡通形象的手工作坊起家,逐步將經營從單一製作延伸到銷售電影、動畫片,開發、出售專利卡通形象產品,經營迪斯尼主題樂園、購買電視頻道等領域,形成了緊扣市場的巨大生產鏈,造就了擁有極佳品牌和年銷售額220億美元的大型跨國公司,也帶動了一個席捲全球的龐大產業。據稱,全球僅動漫產業的年產值已趨近5000億美元,在很多國家,動漫產業都是支柱產業,如我們近鄰的日本和韓國,其動漫業產值甚至超過汽車業。
迪斯尼的成功之道,在於其創作上不斷推陳出新,製造出吸引不同年齡人群的卡通明星,並從創意逐步擴大到產業,用現代工業化流水線生產的方式,大批量地製作動畫片、出版《米老鼠》雜志、製作唱片等向世界各地推銷。同時,他們還對米老鼠、唐老鴨等卡通形象進行了知識產權保護,實行特許經營開發。在迪斯尼專賣商店裡,各種玩具、食品、禮品、文具等,無不因為卡通圖案的附加值而創造了豐厚的利潤。迪斯尼主題公園的推出,又把觀眾在電影和卡通片里看到的虛擬世界變成了可游、可玩、可感的現實世界,進一步把文化產業擴張到旅遊業。
知識產權保護是文化產業崛起、發展的重要基礎。鑒於米老鼠已有的巨大社會影響和經濟價值,美國多次修改版權法,延長其保護期限,將個人著作權保護期從著作人終生及死後50年延長至70年,公司版權保護期從75年延長到95年,從而進一步保障了迪斯尼、好萊塢等集團的利益。
就我國而言,建設文化的中國、文化產業的中國和文化發達的中國,目前已成為從普通老百姓到國家領導人都十分重視的課題。中國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有大量優秀的創作人才,但長期以來占據動漫消費市場的卻大多是印著美國、日本等國標簽的產品。風靡世界的動畫電影《花木蘭》,就是迪斯尼公司以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為素材,聘用中國創作人才並在中國開發製作的;日本人也開發了《三國志》游戲產品,至今熱銷中國及北美市場。這種文化產業意識和市場運作能力上的差距,值得我們深思。
關注迪斯尼運作模式,汲取其成功經驗,充分重視動漫文化產業的積極作用和價值,對於創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收復中國動漫市場失地,振興中國文化產業都將大有裨益。

『伍』 日本動漫產業給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帶來了那些啟示

中國的動畫太過於局限性的,總是融入深深的教育意義,有點孔夫子內講學的味道。但是隨容著社會發展,要想文化能夠傳承下去,就必須懂得借鑒創新,一切文化的創新都需要源於一定的社會實踐改造。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有些源遠流長的歷史,我們可以從中獲得許多創作素材,如《功夫熊貓》便是一部成功的作品,然而可悲的是這並不是國人自己的作品。所以,我們應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自身的文化發展方向是否已經偏離了時代發展的要求,與其去追究《功夫熊貓》的侵權問題,還不如去思考如何靠自己去締造超越《功夫熊貓》的神話。

『陸』 莫言熱啟發我國在發展文化產業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1、文化產業建設的「泛」與「濫」。缺乏對產業發展細致調研和理性分析,忽視所在區域的政治經濟、社會基礎和產業基礎,對文化產業把握不精準,籠統發展,對文化產業的理解、界定也不夠深入准確。這種對文化產業的「泛化」理解和「泛文化」發展,導致了文化產業蜂擁而起的「濫文化」產業現象,一哄而上、盲目建設、低層次發展、同質化競爭的現象屢屢出現。
2、文化產業發展中的盲目投資。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投入的保障。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扶持與鼓勵,越來越多的資金湧入文化產業,給予文化產業發展很大的助力,但也顯露出偏離理性的沖動投資與投資方式不合理的問題。
3、忽視核心競爭力,文化產業沒文化。文化產業是內容產業,其核心是社會主流文化價值觀。文化產品與一般產品不同,要有文化自覺,注重文化理念和核心價值觀的傳遞。但在當前文化發展中,一些文化產品沒有文化,只是披著文化的外衣,曲意迎合,低俗庸俗媚俗,缺乏文化的根與魂,不注重挖掘時代的閃光點和人性的內涵,作品缺乏打動人靈魂的力量。

『柒』 韓國電影對中國電影發展的影響和啟示有哪些

近年來「韓流」已經成為現今社.會最炙手可熱的追捧話題之倆次「蜻蜓點水」式的接吻而已。相比歐美或港台電視刷來說 在中國的文藝市場並不景氣的時候,越來越多的韓劇卻成為收韓劇就顯得 十分純潔。韓劇這種製作特點+分迎合現代那些對愛視率很高的熱播則。在各類的電視劇網站.韓剛的點擊率以及下載情 充滿浪滿幻想女生的口味。韓劇主人公們這種面對家庭地位、社率都很高。

創建文化品牌,新入國際文化市場 漸發展壯大,相信終有-天能使中國文化走遍世界每個角落.使中韓國文化產業之所以能在國際大市場中獨樹-積是其順應文國真正 立足於世界之林。化經濟與消費經濟發展趨勢引導社會文化需求的文化品牌。

『捌』 迪士尼的文化內核對中國創意文化產業的啟示

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潛藏著一個屬於自己的夢幻島,一個深藏在內心對童話的嚮往。迪士尼正是抓住了不同時期觀眾對夢想的憧憬,利用各種形象生動、個性鮮明的卡通人物和童話故事,鑄就了如今龐大的動漫王國,發展成全球的互動娛樂巨頭。迪士尼童話品牌不僅深受兒童歡迎,同時也得到了青年、成年人的追捧。隨著迪士尼旗下童話品牌、周邊、電影產業、電視台、服飾等多條交織的產業鏈縱深發展,現在的迪士尼儼然已是「夢幻文化的復印機」,正在將其動漫產業源源不斷輸入主題公園,再出口到世界各地。

迪士尼文化正向世界各地出口

從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動畫片《蒸汽船威利》,到第一部有劇情的長篇動畫電影《白雪公主》,迪士尼動畫已不再僅僅是兒童娛樂的一種形式,正成為主流電影的形態。迪士尼設計出的眾多人物形象都與當時的美國文化特點相吻合。如叢林大冒險、海盜船長等等,都表現出了美國人的那股子勇敢、堅定、樂觀的特性,符合不同時期美國社會的現狀,不但獲得了兒童的喜歡,同時也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共鳴。

除了動畫電影外,迪士尼還將品牌的觸角衍生到其它產業,通過獨有的「夢幻文化」在全球進行傳播,為產業價值開發和推動創造力起了重要作用。目前迪士尼旗下以包含周邊、電影產業、電視台、服飾等多條交織產業鏈,不同類型的迪士尼品牌專賣店在全球的總數近900家,每年光顧迪士尼專賣店的孩子與家長多達3億人次,其衍生的生產種類更是多達2800多種。從成名的米老滑鼠志到如今的主題公園、傢具、服裝、紀念品等等,這些都是迪士尼「夢幻文化復印機」的產物。

如果說當年華特迪士尼先生開創迪士尼帝國靠的是創意,那麼如今想要延續這個百年經典的輝煌,更多則需要依靠極高的資金成本與漫長的品牌培養周期。米老鼠有四根手指,分別代表著迪士尼集團的四大業務:影音娛樂、主題公園與度假村、消費產品與媒體。除直接運營電視台外,其它三大業務都已在中國落地開花。而這三大業務也主要依靠對於其卡通形象的「一魚三吃」,即通過發行拷貝和錄像帶,迪士尼收回了成本;第二輪收入主要是主題公園的傳收;第三輪是品牌產品授權和連鎖經營,第三輪收入是迪士尼的主力軍,大約40%的利潤來源於此。

隨著國內新媒體的逐步發展,迪士尼已不再局限於傳統行業,而將目光投向了擁有龐大用戶基數的互聯網市場。中國互聯網行業雖興起時間較晚,但近幾年的發展已讓迪士尼看到了網路傳播的優勢,尤其是網路游戲在中國年輕玩家中的影響力,令迪士尼萌生了研發主題網游的想法。

2009年,迪士尼正式牽手國內知名網游公司--網龍網路有限公司,聯手推出國內首款迪士尼主題大型網游《夢幻迪士尼》,希望能夠憑借迪士尼卡通形象與經典的故事,跨越年代及平台,把豐富的互動娛樂體驗延續到網路游戲中,由此吸引新一代,尤其是90後受眾的關注。

此次網龍網路有限公司將獲得迪士尼整體品牌和大多數經典卡通形象的授權,迪士尼文化最著名的代表米老鼠、唐老鴨、美人魚將以不同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中,與玩家進行互動。目前,《夢幻迪士尼》上線測試已有一段時間了,據悉其將在2010年上半年全面公測。這不僅是雙方創意與實力的強強聯手,也是迪士尼文化復印機在網遊行業的又一次試水之作,迪士尼卡通形象將通過網路渠道逐步走進中國受眾的生活。

『玖』 班加羅爾模式對中國產業集群,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有何啟示

班加羅爾被稱為「印度的花園城市」,是卡納塔克邦的首府,一座海拔922米的高原城市。以前是南印度勢力極其強大的邁索爾土邦的首都。現在是和金奈並舉的南印度政治經濟中心。
1947年印度獨立以後,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印度航天研究組織等)的中心。近10年來,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俗稱「印度的矽谷」;由於班加羅爾是印度首屈一指的IT產業重鎮,地位與台灣新竹科學園區、北京市中關村、江蘇崑山相近。班加羅爾的信息科技公司任用印度電腦工程師的30%左右。另外班加羅爾與美國矽谷的時差將近半天,故可與美國IT產業進行接力工作:當美國矽谷的廠商下班後,可將技術文件及相關資料傳到班加羅爾的廠商接力製作,過了半天等印度廠商下班後,即可上傳回矽谷的廠商繼續製作。
班加羅爾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樞紐,其中的印度科學學院是印度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和研究所。其他重要的研究院還有印度天文物理學學院、拉曼研究學院、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高等科學研究中心、印度國家生物學中心和印度統計學院。
班加羅爾雖然成了許多高等科技公司的基地,但基礎設施建設尚未跟上,交通擁擠,經常停電,許多公司要求市政盡快改進設施建設,修建地鐵等交通樞紐以緩解交通擁擠現狀。
目前,城市人口已經超過了429萬,是印度的軟體工業中心,有「印度計算機之都」之稱,被譽為印度的「矽谷」。因為城市比較發達,城市規劃也顯得特別井井有條,但是卻給人有些不像印度風格的感覺。特別是以前由英國人建立的軍事區域,裡面綠樹成蔭,連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給人的感覺也好像和普通的印度人不太一樣。比如,年輕女孩里穿著牛仔褲、短裙的人比穿著印度傳統服飾紗麗的人多。這里集中了印度科學研究所、班加羅爾大學、拉曼研究所國家宇航實驗室、國家動力研究所等國內一流科研機構。

閱讀全文

與日韓的文化產業對我國的啟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