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文化產業自身如何實現轉型升級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加速文化產業轉型升級,今年,國家政策先後在文化立法、體制改革、文化「走出去」和新興數字文化等多個領域涌現出諸多閃光點。
文化「走出去」政策持續加碼
文化部正式發布了《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據悉,該行動計劃是為貫徹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戰略規劃》所制定的,為「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深入開展繪就了路線圖。
目前,我國已與「一帶一路」沿線全部國家簽訂政府文化協定,通過從健全「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機制、完善「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品牌、推動「一帶一路」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促進「一帶一路」文化貿易合作等五個方面發力,推進我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商務部在官方網站發布了《關於公示2017~201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名單的通知》。初步認定295家企業為2017~201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108個項目為2017~201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涉及出版、影視、動漫、游戲、演藝、文化用品、藝術品等行業。
自2007年起,發布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項目名單可謂商務部支持文化出海的「年度常規動作」。隨著今年十九大報告中對文化自信核心地位的肯定,可以看出政府層面對「文化出海」相關配套政策實施力度和強度將持續加大。而在政策紅利大方向明朗的情況下,這份名單就顯得有更積極的意義。
自貿試驗區放寬外商投資限制
國務院印發了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等第三批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總體方案。這些新晉自貿區的創新清單中,均有文化產業方面的措施,涉及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建設、藝術品市場建設、對外文化貿易等內容。
6月份,國務院還發布了自貿區負面清單2017年版,與2016年版相比減少了10個條目、27項措施。其中,縮減的和文化產業相關的措施共4項,涉及信息技術服務,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自貿區文化產業外商投資限制再次放寬。
縱覽7個新設自貿試驗區的總體方案,既有從體制機制保障到搭建平台發展對外文化和版權貿易的廣度,也有就文化產業發展某一點著力展開的深度,在文化領域探索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格局。例如,河南提出要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文化貿易創新發展機制,推進文化傳承和開發,完善服務鏈條,推進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創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文交流的新模式,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文化交流新格局則被寫進了總體方案中。
積極參與游戲規則制定
由中國主導的手機(移動終端)動漫標准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國際電信聯盟第16研究組全體會議上順利通過審議;經過6周全球公示以後,3月16日,正式發布成為國際標准,由此成為我國文化領域的第一個國際技術標准。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主導的手機(移動終端)動漫標準的通過,是文化領域中國科技、中國標准走向世界的重要標志,在國際電信聯盟和國際「互聯網+文化」的領域中發出了中國聲音,為全球手機動漫產業提供了中國標准。據文化部介紹,構建文化產業國際標准群,是文化部下一步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此外,4月份,文化部發布了首個「數字文化產業」概念的政策文件——《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向社會發出國家鼓勵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明確信號,到2020年,數字創意產業將成為產值規模達8萬億元級的新支柱產業之一。這意味著數字文化產業已經取得了高度的政策保障,未來將著眼於從人才培養、財稅金融、科技創新等多方面推動數字創意產業創新發展。
B. 如何把文化創意產業園方案落地實施
XX市創意產業園區認定管理辦法
一、定義
創意產業是以創意為核心,以城市獨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現代物流、資金流等社會資源為依託,為工業、文化等服務的智能創造業。
創意產業園區是依託我市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發展基礎,利用城鎮中心區工業建築為主要改造和開發載體,以創意產業鏈為聚合,所形成的以都市型工業、創意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為發展重點,並經市經貿局會相關部門共同審核認定的功能區域。
二、創意產業園區的認定標准
(一)新建創意產業園區認定標准
1.園區注冊地和經營地要位於XX市轄區內。
2.園區要有明確的招商規劃和產業定位。園區建設要符合全市城建規劃總體要求,並逐步按照產業定位形成區域特色,園內80%以上的入駐企業為從事都市型工業、創意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經營活動。
3.園區可以在原有已形成一定規模集聚的區域或街道基礎上進一步加以整合,具備一定的建築規模,一般應在1萬平方米以上,入園或已簽訂入駐協議的企業在20家以上或出租建築面積率經核定超過50%以上。
4.園區的建築外型應與城鎮建築形態、周邊環境相和諧,園區的房屋建築結構應符合本市相關建築標准。園區入駐企業不得擅自改變建築結構和使用性質,入駐企業的二次裝修應按規定上報有關部門批准。
5.園區消防、安全、衛生、環保等應符合相關規定。園區入駐企業的一切活動不得干擾周邊居民、企事業單位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6.園區管理制度健全,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園區管理機構負責園區的統籌協調、對外招商、物業管理和提供配套服務,管理人員分工明確,職責到位。
7.園區能提供適合創意企業發展的工作環境、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園區內水、電、通信、道路等公共設施完善,能根據客戶需求和自身條件提供寬頻網路、會務、展示等配套設施及服務功能。園區應設有為創意企業、設計人員提供交流、互動、集聚和各種創意作品展示的場所。園區內的配套服務設施佔用面積原則上不超過園區總面積的25%。
8.園區應建立入駐企業檔案,配合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做好園區統計,並配合所在鎮(街)相關職能部門對入駐企業開展管理與服務。
(二)改建創意產業園區認定標准
1.所謂改建創意產業園區是指符合各鎮(街)實施產業結構調整要求,並納入各鎮(街)「退二進三」規劃內,利用各鎮(街)中心區的舊工業區、舊廠房、舊大樓等「三舊」建築物作為建設載體的創意產業園區。
2.改建創意產業園區應有明確的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主體,明確的總體規劃和功能定位,以及階段性工作目標和計劃進度安排等。
3.對改建創意產業園區的認定標准要求可適當放寬,按照「三個不變」的原則,即:房屋產權關系不變、房屋建築結構不變、土地性質不變,予以提前認定並給予園區兩年籌備期,籌備期內只發文認定並不進行授牌。
三、創意產業園區的行業范圍
結合我市產業發展實際,我市創意產業園區建設應重點發展與工業八大支柱產業相關的創意產業,重點涵蓋了研發設計創意、咨詢策劃創意、文化傳媒創意和時尚消費創意等四大領域。
四、創意產業園區的認定和管理
(一)管理部門
根據《關於促進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的實施意見》,市創意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要統籌全市創意產業園區的布局規劃、產業導向、政策協調,市經貿局負責牽頭制定創意產業園區認定管理辦法等扶持政策,並具體負責有關扶持政策的組織實施、檢查和監督。
(二)認定程序
1.由相關園區的管理主體向所在鎮(街)經貿部門提交創意產業園區認定申請報告。
2.根據認定標准,由相關園區管理主體提供以下證明材料:
(1)創意產業園區建設和招商規劃;
(2)創意產業園區房產、土地權屬證明;
(3)園區管理主體營業執照及有關管理制度;
(4)所在鎮(街)國土、規劃、環保、安監等部門出具的國土、規劃、環保、安全證明;
(5)園區內入園注冊的創意產業企業名單及其營業執照和相關資質證明復印件;
(6)園區內入園注冊的創意產業企業上年度財務指標完成情況(當年入園注冊企業提供當期財務指標完成情況)。
3.由園區所在鎮(街)經貿部門根據認定標准對園區申報資料進行初審,審核批准後推薦上報市經貿局。
4.經市經貿局組織對申報園區審核合格後,報市政府核准認定,市政府委託市經貿局授予其「XX市創意產業園區」的牌匾。
5.改建創意產業園區在籌備期結束後由市經貿局按照新建創意產業園區認定標准進行復審,復審合格者繼續予以支持,正式授予牌匾。在籌備期內已達到要求的,可提前申請授牌。
6.各類經國家和省認定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經市經貿局局和文廣新局共同審核後,符合條件的報市政府核准認定,授予其「XX市創意產業園區」的牌匾。
7.所有經認定的創意產業園區實行動態管理,有效期為三年,有效期滿後由市經貿局進行復審,復審合格者繼續予以支持,不合格者,撤銷其資格,收回牌匾。
以上條款自公布日起施行,並由XX市經貿局負責修訂和解釋。
C. 如何推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
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就是要高度重視鄉村文明在中華文明體系中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培育鄉村文化原創力。「記住鄉愁」與「實現中國夢」成為中國在守住傳統與開拓未來中展翅高飛的兩翼。
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就是要積極培育和發展鄉村文化生產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充分挖掘自然資源的文化價值,培育有利於鄉村文化生產力要素,推動文化科技、文化企業、文化金融進入鄉村文化產業,積極構建鄉村文化市場的現代體系,利用PPP模式發展鄉村文化旅遊、特色工藝、節慶會展、表演藝術等傳統文化產業,推進鄉村文化藝術創作計劃,組織大地藝術、花田藝術等自然生態藝術展覽,積極拓展具有特色鄉土題材的影視、出版等現代文化產業,提升發展文化創意、設計服務的新興文化產業,實現遺產保護、藝術創作、傳媒推廣和功能創意的有機統合,打造鄉村特色文化產業。
D. 如何推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
日前有媒體評論稱,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城鄉融合、協調推進、產業融合、文化守護和改革創新的國家戰略,對於加快推進鄉村文化發展與建設具有深遠意義,應該推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
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就是要積極培育和發展鄉村文化生產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充分挖掘自然資源的文化價值,培育有利於鄉村文化生產力要素,推動文化科技、文化企業、文化金融進入鄉村文化產業,積極構建鄉村文化市場的現代體系。
希望鄉村文化產業可以蓬勃發展!
E. 如何發展特色文化產業
一、在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時,要結合產業發展的整體要求來把握特色優勢。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但要在現代市場需求和技術製作的背景下發展成為文化產業,就必須將這些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文化產業具有綜合性極強的特點,人才、品牌、資本、信息、科技,以及市場需求和拓展水平對原創產品的規模孵化能力等,都將在其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起到綜合性的作用。必須優化配置各種有可開發的民族文化資源,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選准幾個重點突破口。經過努力,在若干領域獲得突破之後,再利用它們所具有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其他領域的良性發展,進而逐步實現整個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
二、發展文化產業的關鍵在於必須在堅持各種基本准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場這一巨大的杠桿,以市場為導向來生產和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從而使文化產業真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積極引導消費,拓展文化市場,應遵循市場法則來組織和運作文化產業這一系統工程。很多有發展前景的產品和服務之所以遲遲未能取得相應的業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市場開拓能力,特別是本土以外的市場拓展能力。提高市場拓展能力,有效培育市場,關鍵是要科學地認識和把握目前文化產品的消費構成和市場的近、中期需求,並使之與本地區的優勢文化資源相結合,選准近期發展的突破口。
三、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規范化。立法機構和相關行政部門應盡快制定完善相應的法規和政策,規範文化行政部門的管理職能和各類文化企業的經營行為,積極引導合法經營,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保障合法經營者的權益,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各地各行業自發自流開發的狀況。同時,要在行政審批、土地使用、市場准入、投融資、市場管理、稅收等各個方面制定一系列優惠措施,盡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包括外資在內的各種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鼓勵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參與發展文化產業,壯大文化產業的發展實力和社會影響力。政策法規體系的建立健全,有助於文物古跡的保護和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最終推動文化產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F. 跪求!關於創建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方案。越詳細越好。
創建園區啊。。湖南智谷這個方面做的不錯。理念比較完善。
可以和他們交流交流。
電話是:0731-8252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