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文化產業概論》課程主講老師是誰
《文化產業概論》課程主講老師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獲專中國人民大屬學傳播學博士、碩士,北京大學哲學學士等學位;參加「清華-花旗」傳媒EMBA項目學習。長期從事新聞和傳播實務及研究工作,在報紙、雜志、電視、網路等媒體負責過實務及管理工作,對傳媒及文化產業有著一手的操盤經驗。主要研究興趣包括新聞傳播實務、數字出版、文化產業,以及上述領域在移動互聯時代的創新趨勢。2010年獲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之論文獎。獲邀參訪美洲書展(2007)、巴黎書展(2006)、法蘭克福書展(2005)。發表經濟、文化領域的新聞報道數十萬字。
㈡ 清華大學趙一丁簡介,他是否是教授
趙一丁不是清華大學的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官網教師名錄里沒有他的名字。
趙一丁198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由他主持設計的陝西黃土地古窯洞生態園區項目位於我市永壽縣,曾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千禧年環境設計傑出方案獎和中國環境設計最高獎「中國美術獎」。由他主持精心打造的永壽黃土地古窯洞生態園區系列曾被命名為聯合國環境署「人居環境示範基地」,榮邀上海世博會國家主題館展出,被省政府列為「陝西省休閑農業示範園區」和「陝西省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黃土地文化基地」,被國家列為「中國著名傳統村落」。他的頒獎詞是:他使古老貧瘠的土窯洞重新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低碳環保的主題,榮邀進入2010年上海世博會國家主題館,為祖國贏得了榮譽。他創造出了一條新農村可持續發展之路,使農村公司化、農業企業化、農民市民化的城鄉統籌走在了時代的前列。對於他在新農村建設環境設計與保護發展中所做的突出貢獻,2013年特別授予趙一丁先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校友30年卓越成就獎」。獲獎時他是咸陽市僑聯副主席、市海外聯誼會名譽會長、市僑商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環藝委委員、中國建協常務理事。
㈢ 跪求清華大學教授名單
你去清華主頁上的「院系設置」里的「師資隊伍」里,都能看到。
㈣ 北大清華都有哪些著名經濟學教授啊
北大:
單忠東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國際金融 國際貿易
高西慶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公司法 證券法
何小鋒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投資銀行學 國際投資學
胡 堅 女 教授 經濟學院 投資學與資本市場 亞洲金融市場
李慶雲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國際金融
李心愉 女 教授 經濟學院 公司財務 應用經濟統計
劉 力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證券市場與金融工程
孫祁祥 女 教授 經濟學院 保險學與金融理論 宏觀經濟理論
蕭灼基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經濟發展戰略 金融市場
徐信忠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證券市場與金融工程 財務管理
姚長輝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固定收益證券 貨幣銀行
於鴻君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金融制度變遷與績效 國際金融管理與國際金融市場
周春生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公司財務與資本市場 金融工程
曹鳳岐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貨幣金融管理 證券市場
陳 平 男 教授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宏觀經濟學復雜動力學 金融工程及其應用
王大樹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金融學 財政學
黃桂田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產業組織及企業理論 新制度經濟學及制度變遷
劉 偉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比較經濟體制 轉型經濟研究
盧 鋒 男 教授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糧食及農業政策、 應用經濟學
孫蚌珠 女 教授 馬克思主義學院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理論 當代中國經濟
吳敬璉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比較經濟制度分析
吳樹青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 鄧小平經濟思想
葉靜怡 女 教授 經濟學院 發展經濟學 東亞經濟研究
章 政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農業經濟政策 環境經濟與信用經濟
陳德華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社會主義經濟 理論
李順榮 女 教授 馬克思主義學院 當代中國經濟問題
雎國余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中外經濟體制比較研究
鄭學益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中國經濟思想史 中國經濟管理思想史
晏智傑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西方經濟學及歷史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蕭國亮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明清近代經濟史
周其仁 男 教授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新制度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
樊 剛 男 教授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宏觀經濟學 西方經濟思想史
胡大源 男 教授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經濟計量學 福利經濟學
李紹榮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現代經濟分析理論 市場與經濟增長理論
劉文忻 女 教授 經濟學院 西方經濟學
平新喬 男 教授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微觀經濟學及其應用 產業組織理論
宋國青 男 教授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國際金融
汪丁丁 男 教授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發展經濟學、制度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數理經濟學
王志偉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西方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
易 綱 男 教授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貨幣銀行學 國際金融
海 聞 男 教授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國際貿易
王躍生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國際經濟 比較經濟研究
蕭 琛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美國信息經濟 網路經濟學
林毅夫 男 教授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制度與變遷理論 產業與金融發展
姚 洋 男 教授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農村發展、農村勞動力市場 制度變遷
曾 毅 男 教授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人口經濟學 市場經濟與人口分析
趙耀輝 女 教授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勞動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
龔六堂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宏觀經濟學 公共財政
厲以寧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國民經濟管理理論
王 益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金融學 管理學
王夢奎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國民經濟管理
高程德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經濟管理與經濟運行 企業管理
高尚全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中國經濟改革
李善同 女 研究員 光華管理學院 發展戰略,區域經濟 經濟數學模型
秦宛順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鄒恆甫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公共財政 動態經濟學
李國平 男 教授 政府管理學院 經濟地理學 城市與區域規劃
楊開忠 男 教授 政府管理學院 城市與區域經濟 發展規劃與旅遊規劃
林雙林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公共經濟學 中國財政
劉民權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財政學
王大樹 男 教授 經濟學院
張來武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博弈論
張維迎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企業理論 產權與公司治理 Y N
朱善利 男 教授 光華管理學院 企業融資與企業治理 Y N
清華:
在崗博士生導師名單
學科代碼
學科名稱
姓名
出生日期
批准(或確認)博導時間
0201
理論經濟學(一級)
吳 棟
44.04
99.04
魏 傑
52.09
1993
0202
應用經濟學(一級)
張金水
46.05
98.05
宋逢明
46.07
98.05
李子奈
46.11
95.02
周小川
48.01
98.05
陳秉正
57.04
06.05
武康平
60.09
00.03
白重恩
63.10
04.09
李稻葵
63.12
04.09
朱武祥
65.05
03.09
寧向東
65.05
06.09
廖 理
66.05
05.09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
趙純均
41.09
93.10
藍伯雄
50.03
01.03
劉麗文
55.04
00.03
陳國青
56.10
99.04
陳 劍
62.04
96.07
黃京華
63.07
06.09
1202
工商管理(一級)
張 德
41.08
98.05
姜彥福
43.12
96.07
李志文
44.09
00.03
王以華
46.02
03.09
陳小悅
47.01
98.05
吳貴生
47.01
95.02
仝允桓
50.11
01.03
趙 平
54.04
99.04
雷家驌
55.08
02.04
於增彪
55.09
00.03
金占明
55.09
04.09
張為國
57.01
01.03
夏冬林
61.01
99.04
高 建
62.09
06.09
陳 曉
63.09
04.09
陳國權
67.12
03.09
謝德仁
72.01
06.09
㈤ 文化產業或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專家及老師有哪些
我知道首都師范大學徐海龍老師
耐克就沒有啊耐克就沒有啊麥當勞就沒有啊麥當勞就沒有啊
㈥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和清華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哪個好
北大的,北大有歷史文化傳統,因為文化產業本身更注重文化。
其實最好的是上海交大的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上海的文化產業研究是國內最早,也是實力最強的,有胡慧琳、李康化等老師。
㈦ 清華大學喬燃教授是教旅遊經濟學的、是五A景區評級委員嗎
貌似是的吧
㈧ 當初被美國頂尖大學「挖走」的清華大學女神教授,如今過得怎樣
知識已經被公認為是改變命運的最大力量了,很多沒有背景的學生都靠著自己的勤奮和上進來獲得了高學位和出色的能力,在我們國家比較高的學府像是清華或者是北大,每一年也都出了不少優秀的學生,在學術領域做出了不少貢獻。而在生物領域就有這樣一位女教授,一直在清華學習和搞研究,但是因為其出色的學識被美國的一個大學看中了,於是就把她給挖走了,那麼這位女教授如今變得怎樣了呢?
本來我們常人想著能在清華當老師那絕對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但是顏寧相信自己的能力絕對還有提升,於是美國的普林斯頓學校向她提出邀請之後,顏寧就立馬答應了。如今的這位教授已經成為了該名校的生物講師,享受著極高的待遇和榮譽,當然了,出國發展對於顏寧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要說她的生活怎樣,那肯定是非常充實的,在清華當過老師之後,又去了普林做老師,閑暇之餘,她也會繼續在科研上做出自己的努力,整天待在實驗中搞創作,邊做老師邊繼續著博士後的工作,顏寧的學識和能力都值得很多學生為榜樣。
㈨ 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的簡介
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育化出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慶;而民族節慶濃縮了各民族日常生活中的精華,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緻、最具代表性的一面,是展現民族文化的窗口。節慶活動強調本土化、群眾化、政府性、娛樂性、文化性、傳播性等多種文化特性的融合,對傳承和保護民族傳統文化、打造地方旅遊品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的發展目標是在中國人類學和民族學的學科建設和學術創新中,組織和推動民族節慶文化專業的發展,同時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推動少數民族節慶活動的蓬勃發展。
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將每年舉辦「中國民族節慶峰會」,研討民族節慶領域的政策機制、產業發展、學術成就和傳播策略等話題;牽頭成立「中華節慶聯盟」和「節慶傳播聯盟」兩大戰略協作體,並通過「中華節慶網」、《中華民族節慶》(通訊月刊),搭建一個學者、地方節慶組織與媒體之間的橋梁。
作為全國最權威的民族學研究機構,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設立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無論對中國各個民族文化的研究、保護與傳承,還是對民族地區節慶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以及民族地區經濟的繁榮,都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節慶專業委員會
榮譽顧問:
周明甫 全國政協民宗委副主任,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王重農 湖北省節慶會展研究會會長,原湖北省政協常務副主席
史蒂文·施邁德 國際節慶協會(IFEA)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主任:
張 剛 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博士
副主任:(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春雷 上海師范大學旅遊學院會展管理系主任、博士、副教授,《2009中國節慶產業發展年度報告》主編,國際展覽產業聯盟學術委員會主任
邢 莉 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傳播學院教授、民俗學博士生導師
齊勇鋒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
趙學玉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文化產業委員會主任、秘書長,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文化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蕭 放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民俗學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亞細亞民俗學會常務理事
鄧宗德 國家旅遊局副巡視員,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節慶專家:(按姓氏筆畫排序)
丁志峰 國家外專局《國際人才交流》總經理,中誼國際旅行社總經理
馬聰玲 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北京市旅遊學會理事
王國泰 國務院新聞辦國際局原局長
王潔平 江蘇省無錫市旅遊業協會會長,江蘇省節慶協會副會長
韋榮慧 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副研究員
田 阡 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系主任、教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申宏磊 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雜志原主編、編委
喬 然 世界博覽會國際合作專家、清華大學文化產業旅遊經濟高級研修班教授
劉芝鳳 廈門理工學院文化傳播系教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文化遺產專委會主任
劉鐵梁 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教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
呂尚彬 中國媒介經濟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安平平 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會執行會長
朱定真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副會長,華風影視集團副總經理
何明星 高教出版社分社長、博士
吳忠軍 桂林理工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旅遊專委會主任
吳金光 國家民委國際司副司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宋子彬 世界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
宋兆麟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
張 躍 雲南大學民族研究院黨委書記,雲南省民族研究院副院長、教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張 暖 國際節慶協會中國分支機構總裁
張承東 江蘇省節慶協會秘書長,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辦公室副主任
張海洋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張繼焦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李 松 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
李永輝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教授 、博士生導師,中國國際關系學會理事
李寶俊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繼誠 北京市旅委國際市場開發處處長,北京國際文化旅遊節總導演
沈 澈 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對話大使」
陳少峰 國家文化產業與發展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
羅康隆 吉首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所教授
范建華 雲南省社科聯主席
諸葛虹雲 藍海電視台創辦人
金元浦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柯銀斌 公共外交季刊編輯部副主任, 察哈爾學會秘書長
胡巨英 著名導演,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導演組綜合統籌辦主任,中央電視台三屆春節聯歡會執行導演
趙 傑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北方民族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資深博導
趙 群 陽光衛視公關部總監,《話說晚清》系列節目製片人
趙東鳴 北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部長,國慶50、60周年聯歡晚會副總指揮,北京政協文史委副主任
郝時遠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秘書長、學部委員、研究員,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
崔恩全 著名編導、導演,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解放軍藝術學院編導
閻建濱 陝西節慶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黃鳳顯 民族出版社副總編輯、教授,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
黃忠彩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秘書長,國家民委政研室副主任、巡視員
普永生 中國民族報社社長兼總編
韓順寶 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意 娜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社科院博士後
潘明濤 中國駐巴西大使館新聞參贊
秘書長:
彭新良 國際節慶協會中國區副總裁
副秘書長:(按姓氏筆畫排序)
石 峰 北京師范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博士
劉宏偉 中國青島音樂煙花藝術節秘書長、總策劃,大型活動策劃人
吳承忠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休閑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張 勃 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後
楊海周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節慶專委會副秘書長
趙鐵霜 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會副秘書長
徐慶慶 中新美迪國際傳媒研究中心副秘書長
㈩ 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名單
清華大學客座教授有:王思敬、盧強、劉濤雄、朱邦芬。
1、王思敬,年12月27日生於上海,祖籍安徽,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與岩石力學專家。
2、盧強院士,男,1959年和1964年清華大學電機系本科和研究生畢業。1985年至1986年美國ColoradoStateUniversity訪問教授,講授研究生課並科研。
3、劉濤雄,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社科學院黨委書記,創新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主要研究興趣為大數據經濟分析、宏觀與產業經濟、新政治經濟學等。
4、朱邦芬197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1981年獲清華大學固體物理學碩士學位,1981-2000年先後任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2000年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高等研究中心教授,2003-2010年任清華大學物理系系主任,2008-2010年任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
(10)清華旅遊文化產業教授擴展閱讀
學校有教師3485人,其中45歲以下青年教師1743人。教師中具有正高級職務的1381人,具有副高級職務的1648人。
教師中有諾貝爾獎獲得者1名,圖靈獎獲得者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5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9名,16名教授榮獲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167人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52人入選青年學者,239人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52人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