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川省是如何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
一、四川簡介
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大陸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國"之美譽,是中國西部門戶,大熊貓故鄉。
四川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工業、農業、軍事、旅遊、文化大省。省會成都在199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中國西南地區的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是中國第四大航空港。
二、發揮特色產業,助推經濟發展
四川將傳統農業轉型,發展成為特色農業,比如四川蒼溪縣瞄準“中國紅心獼猴桃第一縣”這一金字招牌,多措並舉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並將這一產業進行深加工,發展了獼猴桃罐頭、飲料、走出了‘大園區+小庭院’三次產業融合發展之路,以產業興旺引領鄉村振興,助推縣域經濟加快發展。
在各級政府努力下,四川經濟不斷發展,我們相信“天府之國”會更加繁榮!
Ⅱ 如何區別產業模式和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
就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或實現客戶價值,而採取整體解決方案和一切方式方案的整合,也就是實現客戶價值的邏輯。那麼把它再展開,你會發現企業如何獲得資本,用資本做什麼,為誰做,用什麼做,怎麼做,用什麼方式提供給需求者,最終獲得利潤的整體解決方案。這個整體解決方案就叫做商業模式
產業模式:
就是說一個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的方式方法,它所走的道路就被成為產業模式,現在世界上有很多產業模式,各國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方式
Ⅲ 遼寧道寧集團產業模式發展的優勢是什麼
道寧集團近幾年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以多領域創新發展實體產業、以產業動能帶動領域創新,一直是中國實業振興的領跑者、創新發展的領頭羊。
Ⅳ 產業發展模式有哪些
一)專一模式
專一模式就是企業集中資源於某一項自身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或服務。《孫子兵法·九地篇》說:「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並兵一向,千里殺將」,對企業而言即集中兵力,選准突破口,贏得市場。然而目前中國很多中小企業仍沒有擺脫「小而全」的格局,多面出擊,結果毫無核心優勢。中小企業由於自身規模小、資源有限等特點,很難進行多元化以分散風險,多元化對中小企業而言是陷阱而不是餡餅。將本身不太豐富的有限資源進行再分割,結果定將力不從心,顧此失彼。而進行專一化經營,提高專業化程度,更專心於某一細分顧客群,對該顧客群的需求特點、購買方式等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能更好地為之服務。同時,由於經營的產品與服務單一,企業組織結構更加簡單,管理更加方便,資源更加集中,更有利於提高技術,進而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很多中小企業紛紛採取這一模式。美國國民罐頭公司就通過專一模式取得成功。該公司賣掉一些無關業務,只生產罐頭。專業化經營使他們的技術獲得提高,產品質量、市場佔有率也穩步上升,10年內資產由1.8億美元增長到10億美元。我國也有不少中小企業如杭州萬向節廠就是採取這一經營模式擺脫困境走向成功的。
當然,專一模式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因為專一模式過分依賴某種產品或技術所帶來的某一顧客群,如果需求下降,競爭者大規模進入等因素導致市場劇烈波動,這些企業就會受到嚴重的生存威脅。因而企業在採取這一模式時一定要精心選擇目標市場。一旦選定目標市場,進行某一方面產品或服務的生產,企業的資源就不能再用於其他途徑。因而目標市場的選擇是企業的方向性問題,是企業成敗的關鍵與首要問題。中小企業要系統分析顧客需求特點、自身能力與資源狀況、市場競爭強度及競爭對手狀況,選取容易建立自身競爭優勢的目標市場並進行集中經營。
(二)特色模式
特色模式即企業根據自身特點,推出與眾不同的但符合顧客需要的產品或服務。特色模式重在特,即差異化,標新立異,想人之所未想,做人之所未做。中小企業在行業內不過是追隨者,不可能有向行業領先者叫板的實力。然而顧客往往最多熟悉一個行業的前幾個品牌,如果沒有特別的方法與措施,中小企業很難吸引並且留住顧客。然而,顧客是企業的利潤源,企業必須想辦法讓顧客購買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特色模式就是強調第一。特的是與眾不同的,與眾不同在顧客心目中就是第一。如果這個第一能很好地滿足他們的要求,就會形成較高的顧客忠誠度並吸引新顧客的加入。如美國七喜公司就巧妙地將自己宣傳為「非可樂」,避開了與可口可樂及百氏可樂的正面交鋒,銷量大大增加,成為全球銷量第三的軟飲料。
但是,特色模式也有風險。特色模式首先要求市場足夠大。有些產品或服務確實特別,但如果沒有市場支撐,企業便失去了生存的基礎。如某企業在某市范圍內發起的「尋找企業的同齡人」的活動,結果大跌眼鏡,影響微乎其微,因為「同齡人」太少了。因而在實施特色模式時不能一味求特,特只是達到企業目標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同時,要考慮投入產出的比較。有些產品或服務是不值得進行特色化經營的。如日常的價值不大的生活用品,如食鹽、火柴等就沒有特色化經營的必要,因為對於這些產品或服務,顧客更注重他們的便利性而不是其特異性。如果企業還在特字上下功夫,就會得不償失。特色化意味著復雜化與成本的提高,當這些成本不能為新增加的顧客價值所抵消時,特色化就失去了它的原本意義。
(三)聯盟模式
中小企業單槍匹馬往往既難與競爭對手抗衡,又難以及時很好地滿足顧客要求。於是,聯盟便成了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最佳途徑之一。聯盟模式即中小企業為更好地滿足顧客需要,壯大自身力量而與相關企業進行縱向或者橫向的聯合。聯盟既有縱向,即與供應商、銷售商的聯盟,又有橫向,即與競爭對手的聯盟。中小企業既可能與大公司聯盟,成為大公司的衛星企業,穩定地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為其銷售產品或服務,或者提供相關信息。中小企業更多的是與規模相近的企業結成聯盟,進行聯合採購、聯合生產及聯合銷售。現代中小企業有足夠的動力採取聯盟的經營模式。首先,聯盟可獲得「1 1〉2」的協同效應。企業聯盟後,盡管總資源沒有增加,但在聯盟企業內部,由於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原有資源可發揮雙倍甚至多倍的效用,只要選准聯盟企業,管理得力,協同收益遠遠大於協同成本。其次,可以獲得穩定效應。現代企業最頭疼的問題是面臨復雜多變的環境。一種產品或服務今天還很暢銷,到明天可能就會積壓。而中小企業所面臨的環境主要是利益相關者,即顧客、競爭者、供應商、銷售商、地方政府等。當企業結成橫向或縱向的聯盟後,環境變數就會大大減少,穩定性大為提高,從而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再次,可能獲得壟斷效應。不僅大企業聯盟能形成壟斷效應,中小企業聯盟的壟斷效應亦很突出。由於中小企業更多的是地方性企業,在某一區域范圍內的某一行業中小企業的聯盟照樣會形成一定程度的壟斷,而且這種壟斷還可能得到政府的扶持,因為這些企業的稅收是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這樣,中小企業就會積極與相關企業結成穩定的利益共同體,獲得高額壟斷利潤。
由於聯盟的巨大利益所在,中小企業正在形成聯盟熱潮。但聯盟也不是萬能良葯。也有不少企業因聯盟不適而黯然淡出市場。因而,實施聯盟模式也必須注意不要步入雷區。首先,聯盟不能違背市場規律。聯盟不是拉郎配,是有條件的,有基礎的,即為對方所有的、占優勢的資源並不為我所有,從而才有聯盟的需求。再者,聯盟只能是聯合採購、聯合生產、聯合銷售,而不能進行價格聯盟。價格聯盟是很脆弱的,沒有基礎的。中國家電業的幾次價格聯盟的破產便是很好的證明。其次,中小企業要不被拿住。拿住指過於依賴某一企業而降低侃價能力,加大經營風險。因而中小企業在聯盟時一定要加強侃價能力。同時,盡管市場經濟是以信用為基礎的,但由於現階段中國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信用體制尚未建立,企業失信現象還大量存在,聯盟協議可能並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企業必須對此有足夠的認識與准備。
Ⅳ 甘薯產業化模式有哪些特點
我國不同甘薯產區產業化發展模式不同,北方薯區以澱粉加工業為主;長江中下游薯區主要作內為飼料容、鮮食,並開始重視澱粉加工業的發展;南方薯區甘薯食品加工業發展迅速;南北薯區許多省份提出用甘薯作為原料生產燃料乙醇。
種薯種苗產業規模較小,部分企業存在著虛假廣告宣傳問題,政府應加強監管力度。澱粉產業大小並舉,小型加工企業面臨著環境治理的壓力,應適當整合,加大環保設備的投入。食品加工產業發展較快,小型企業亟須技術改造,提高產品質量。燃料乙醇產業多處於規劃或前期建設階段,必須做好原料基地建設和原料的均衡供應。
Ⅵ 在農業旅遊產業發展模式上,國外生態農業旅遊的發展模式有哪些
在農業旅遊發展模式上,國外生態農業旅遊的發展模式:
(1)
傳統型觀光農業
(2)都市型科技觀光農業
(3)
度假型觀光農業
Ⅶ 江西省永新縣經濟發展狀況
永新縣南、西、北三面為低山區,中、東部多丘陵、崗阜和谷地,禾水流貫中部.屬中亞熱帶季風潮濕性天氣,天氣溫順,年均溫18.2℃,年降水量1530.7毫米。為國家商品糧出產基地縣、全國瘦肉型豬基地縣,省林業重點縣和蠶桑工程大縣。礦產資源有鐵礦石、石膏礦、瓷土、石灰石、混合稀土。
永新縣地方特產有三灣老酒、崖霧茶、蜜餞和地方名菜「永新狗肉」、「醬貢卜蒸雞」。分(宜)文(竹)鐵路接浙贛線,319國道穿境而過。永新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份,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灣改編」舊址群、中共湘贛省委舊址和紅軍湘贛軍區總指揮部舊址、七溪嶺戰斗指揮、龍源口橋、毛澤東舊居等革命舊址。有宋塔、紅楓湖、梅田洞、碧波崖等古跡勝景
永新縣總面積2195平方千米,總人口48萬人。全縣轄10個鎮、13個鄉、1個墾殖場、1個國營林場:禾川鎮、石橋鎮、龍源口鎮、里田鎮、龍門鎮、沙市鎮、文竹鎮、埠前鎮、懷忠鎮、高橋樓鎮、坳南鄉、曲白鄉、才豐鄉、煙閣鄉、在中鄉、三灣鄉、台嶺鄉、龍田鄉、高溪鄉、蓮洲鄉、高市鄉、象形鄉、蘆溪鄉、七溪嶺林場、綜合墾殖場。共有15個居委會、242個行政村。縣政府駐禾川鎮。
2011年全縣生產總值55.6億元,增長14.6%;財政總收入突破5億元大關,達到5.2億元,增長35.2%,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9.35%;地方財政收入3.49億元,增長35.4%;稅收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達80.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46億元,增長17.5%;固定資產投資49.9億元,增長39%;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24.7:45.3:30優化為23.5:46.2:30.3。全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76.16億元,增長24.4%。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09元,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5406元,增長12.65%。
業經濟提速增效。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達1.2億元,新報批工業用地890畝,完成土地平整面積1200畝;銅製品、皮製品標准廠房建設有序推進;電鍍污水處理廠設備安裝完畢,4棟共計2萬平方米的電鍍車間全面開工建設;皮革污水處理廠進入試運行階段;綜合污水處理廠前期准備工作基本完成;羅星產業園躋身全省重大工業調度項目;茅坪220KV變電站投入使用;工業新城鎮商業服務區開發建設扎實推進。銅製品、皮製品、葯化、繭絲綢四大主導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產業集群明顯提升,銅製品基地集聚相關企業9家,皮製品基地集聚相關企業20家,企業集聚、產業集群、要素集約的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全年共引進3000萬元以上項目24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11個,億元以上項目9個,5億元以上項目1個;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5億元,增長26%;園區完成主營業務收入79億元,增長33%。
全年糧食總產29.4萬噸,桑園面積達2.9萬畝,蔬菜面積達10.4萬畝。新興特色產業快速發展,新發展井岡蜜柚6000畝、白茶812畝、金銀花1500畝。畜牧生產勢頭看好,年出欄生豬31萬頭、肉牛3.9萬頭。水利設施不斷完善,完成了豐源、禾山、洞口等七座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實施了7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有效推進了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改造中低產田7000畝,建設高標准農田2600畝
Ⅷ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哪些模式
高新技術產業復主要發展模製式 :高新技術產業帶作為區域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的中心,實現了 科技與經濟的直接結合,打破了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相互分離的狀 態。特別是從科研院所和大學中生長出來的一批科技企業,依託知 識優勢、人才優勢、先進的管理思想,發展成為全新一代、機制靈 活、競爭力強的現代企業。高新技術產業帶地域寬廣,企業多,從 業人員數量大,是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大規模集結地。盡管 這些產業帶沒有嚴格的計劃和規劃,但當地政府或其它主持機構往 往會採取一些措施來吸引高新技術科研與生產單位。世界各國在發 展本國的高新技術產業時,常常對高新技術產業帶的發展環境和經 驗加以研究,如建設科學城、技術城與科技工業園區時均借鑒產業 帶的某些條件與做法。但是,畢竟高新技術產業帶發展因素較多, 只能在某些具備特定條件的地區試驗,國內大多數城市在發展區域。
Ⅸ 產業園的產業園發展模式
管理模式:美國產業園區的發展有三種主導形式,分為學校或民間非贏利機構主導型、政府主導型以及政府、大學、企業聯合管理型,其中後者採用度最高。政府主導型存在較為寬松的物質環境、智力環境和政策支持等優勢。然而,由於政府行政色彩過於明顯,企業的依賴性較強,可能導致企業創新精神喪失,不利於企業和園區的可持續發展。政府主導型在我國產業園區中佔比最大,適當採用其他形式有利於規避「爛尾」風險。 產業發展模式:美國產業園區主要採用依託技術發展、產業帶動產業集聚發展兩種模式。其中,技術依託型的產業類型由科學園、科學城、技術城以及加工園,產業依託型的有優勢企業主導、中小企業集聚以及復合型產業發展三大模式。美國產業園定位相當明確,因此後期選址、企業類型等都為定位服務。相較而言,我國產業園幾乎都以產業帶動為主,技術帶動型簡鳳毛麟角。 我國產業園區發展起步較晚,應吸取發達國家前期拓荒過程中累積的經驗,以避免重蹈覆轍而走了彎路。當前,由於我國產業園區的過度開發建設,缺乏合理規劃布局,導致了省與省、市與市、縣與縣、鄉鎮與鄉鎮之間的無序競爭,市場競爭越發白熱化,對產業園區可持續發展極其不利。這個因素往往使信貸機構產生悲觀預期,從而降低企業融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