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中國文化產業評論

中國文化產業評論

發布時間:2020-11-25 14:50:20

1. 我國文化產業結構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1)、社會急劇轉型造成價值觀危機

改革開放30年中,我國一直處於變化最快、發展也最快的社會轉型時期,加上各種外來的文化和觀念雜亂紛呈,紛紛進入人們的生活和頭腦,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影響,以致廣泛出現道德困惑、信仰危機等問題。所有這些問題集中體現為社會核心價值觀的缺位。

在傳統社會,儒家思想是我國的統治思想,起著維護專制統治的意識形態的作用。儒家思想為我國人民設定了明確的價值取向。然而,自從19世紀在與西方國家的碰撞中連連失利以來,專制制度的積弊一再凸顯,儒家思想也一再被歸為罪魁禍首,並被我國人民棄之如敝屣。新中國成立之後,馬克思主義成為我國的官方意識形態。在建國初期,社會主義價值觀、集體主義精神深入人心。然而,文化大革命和改革開放又迅速摧毀了社會主義價值觀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時至今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十七大上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際上也是委婉地承認中國核心價值觀方面的問題。

目前我國處於社會轉型期,生產技術在進步,社會分工在變遷和細化,社會在運動演化,社會關系也仍然在不斷演化之中。價值觀是人們關於社會關系的是非判斷,價值觀的主要源泉就是社會關系。社會關系的不斷變化造成了目前我國的社會價值觀的不確定,導致了價社會失范狀態的存在。

(2)、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下制約文化自信

嚴重的官員腐敗,巨大的貧富差距,落後的科學技術與教育水平,相對不足的公民自由,一再被踐踏的社會正義……我國社會存在的種種嚴重問題,無不在侵蝕我國人民的文化自信,助長崇洋媚外的心理。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新浪網在近年對2563名青年進行了網上調查。調查顯示,59.2%的青年認為自己周邊大多數國人普遍有點崇洋媚外,35.1%的青年認為「崇洋媚外的風氣存在,但不普遍」;55.6%的青年認為美國人是世界上最自信的人;76.5%的青年認為一個民族的自信心與其所屬國家的經濟實力有很大關系;在面對西方發達國家的公民時,作為中國人,48.7%的青年感覺不自信。

作為一種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現,我國相當一部分青年人中存在這樣的現象:只看外國電影和電視劇,絕不看或者很少看國產影視節目;在遇到同胞時,一旦發現對方能說英語,立刻就會肅然起敬。同樣,在學術領域,我國文化工作者也傾向於閱讀外國書籍和期刊,而很少閱讀本國學者的作品。甚至有時候,是否訂閱了一份外國權威期刊或者是否閱讀過外國著名學者的作品,被視為劃分層次的基本標准。

不難想像,很多人都鄙視他人崇洋媚外的心理。但是,真要對這種心理進行嚴肅的批判,這些人就顯得底氣不足,「英雄氣短」。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崇洋媚外的心理雖然存在某些問題,但是也具有實實在在的基礎,而這個基礎是任何客觀的考量都不能抹殺的。馬克思主義評論網上的一篇評論認為,崇洋媚外是中國人一種精神不自信的表現,這種不自信來自於自身生活的艱難處境,以及對未來的較低預期。所以,要改變中國人的這種羸弱的精神面貌,就必須保障民眾對國民財富的所有和支配、保障人民的各項民生權利,作者也說:「只要發展的成果最大限度讓民眾公平共享,國人的精神自信便會悄然回歸。」

(3)、文化管理體制改革不到位造成文化創造活力不足

2000年,我國接納了「文化產業」觀念。這一接納凸顯了現行文化體制和發展文化產業要求的不適應,《2004年中國文化產業藍皮書》總報告將這一落差概括為中國文化產業的「戰略性短缺」。為此,2003年6月,我國啟動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2006年,試點正式結束,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全面推開。

不可否認,我國文化管理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是我國文化產業在這些年取得巨大發展的重要前提。但是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從文化體制改革的實踐看,文化行政管理體制上的交疊、缺位現象仍然存在,創作機制、經營機制、用人機制、分配機制等亟待改進,行業壟斷和地域壟斷也有待遏制。凡此種種,無不在繼續制約著我國人民文化創造力的提高與發揮,從而制約著我國文化產業競爭力的提高。

2. 請問有沒有介紹國內文化產業發展現狀的書呢例如動漫,電影,電視劇,網路小說等等方面都可以。 想了解

推薦你看《中國文化產業評論》這本書還是很權威的,我們指定必看的書,是一個系列的,精選各大高校的研究論文,還是很有價值的。是好書,我給你個書單吧

3. 中國傳媒大學 文化產業管理在本校嗎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專業2015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專業代碼:1301J1
研究方向
01文化規劃
02文化投融資
03文化市場營銷
04文化管理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202俄、203日選一
③728文化產業基礎
④817綜合考試[藝術學]
復試科目、復試參考書
復試:
9071文化產業管理與經營
①《中國文化產業新思考》 范周 光明日報
②《文化產業概論》 韓駿偉、胡曉明編著 中山大學
③《文化市場營銷學》 趙澤潤等編著 中山大學
④《藝術產業運營學》 謝倫燦 人民
⑤《中國文化產業年鑒》
⑥《中國文化產業》雜志2010年至今,每期
⑦《中國娛樂產業》雜志2010年至今,每期
⑧《中國文化產業評論》 胡惠林等主編 上海人民

4.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考研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專業2015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專業代碼:1301J1
研究方向
01文化規劃
02文化投融資
03文化市場營銷
04文化企業管理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202俄、203日選一
③728文化產業基礎
④817綜合考試[藝術學]
復試科目、復試參考書
復試:
9071文化產業管理與經營
①《中國文化產業新思考》 范周 光明日報出版社
②《文化產業概論》 韓駿偉、胡曉明編著 中山大學出版社
③《文化市場營銷學》 趙澤潤等編著 中山大學出版社
④《藝術產業運營學》 謝倫燦 人民出版社
⑤《中國文化產業年鑒》
⑥《中國文化產業》雜志2010年至今,每期
⑦《中國娛樂產業》雜志2010年至今,每期
⑧《中國文化產業評論》 胡惠林等主編 上海人民出版社

5. 請問考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的研究生都考什麼,需要考數學嗎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專業2015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專業代碼:1301J1 研究方向 01文化規劃 02文化投融資 03文化市場營銷 04文化企業管理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202俄、203日選一 ③728文化產業基礎 ④817綜合考試[藝術學] 復試科目、復試參考書復試: 9071文化產業管理與經營 ①《中國文化產業新思考》 范周 光明日報出版社 ②《文化產業概論》 韓駿偉、胡曉明編著 中山大學出版社 ③《文化市場營銷學》 趙澤潤等編著 中山大學出版社 ④《藝術產業運營學》 謝倫燦 人民出版社 ⑤《中國文化產業年鑒》 ⑥《中國文化產業》雜志2010年至今,每期 ⑦《中國娛樂產業》雜志2010年至今,每期 ⑧《中國文化產業評論》 胡惠林等主編 上海人民出版社

6.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和文化產業區別

主要區別在於:培養要求不同、就業方向不同、課程設置不同。

1、培養要求不同:文化產業專業培養具有寬闊的文化視野、掌握現代產業理念和經營技能的復合型文化產業人才為目標。文管專業授予管理學學位,少數院校授予藝術學學位;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培養掌握經濟學、管理學及文化學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寬闊的文化視野和現代管理意識,熟悉文化法規及政策。

2、就業方向不同:文化產業為黨、政宣傳文化管理部門機構、各級文化事業單位,各類文化企業、以及大型文化跨國公司的各種文化業務和管理工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主要探討文化產業中各個行業以及綜合經營管理中企業的盈利方法及其模式。

3、課程設置不同:文化產業專業覆蓋面較廣,所學課程較多,覆蓋了文化旅遊、廣播影視、新聞出版、文化貿易、手機網路、動漫音樂、文化經紀等眾多文化產業領域;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主幹課程為文化學、中國文化史、中國文化交流史,產業經濟學、管理心理學、文化市場營銷學等。

7. 請問中國有哪些比較權威的文化產業網站

您好!
中國文化產業網站中處於權威浪尖的當屬《中國文化產業網》啦!它專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屬部主管,文化產業司主辦,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聯合打造運營的!
該網站中從新聞評論到政府再至產品等可謂應有盡有啦!
您可以試著去瀏覽下該網站!
祝,生活快樂!^^

閱讀全文

與中國文化產業評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