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過程

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過程

發布時間:2021-01-23 03:12:03

① 簡述中國動畫的發展史

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是誕生在1926年,1935年我國第一部有聲動畫《駱駝獻舞》,都是萬氏四兄弟的作品,不過,這些動畫都沒有引起大家注意,真正在亞洲甚至世界都產生了影響的,是1941年上映的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1953年,我們拍攝出了中國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在1954年的木偶片《小梅的夢》里,真人和木偶第一次同時出現在了一部片子里。而1956年的木偶片《神筆》,在國際上獲得了兒童娛樂片一等獎,這是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到1955年,第一部彩色動畫片《烏鴉為什麼是黑的》問世,1958年,出現了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這為我國的美術片增加了一個新的品種。之後,在1960年,令全世界驚嘆的「水墨動畫」橫空出世啦。代表作品就是《小蝌蚪找媽媽》還有《牧笛》,然後是中國動畫的巔峰之作——《大鬧天宮》,另外,這個時期著名的動畫還有《小鯉魚跳龍門》,《驕傲的將軍》,《漁童》、《孔雀公主》等等等等……但是,文革的十年動亂,使黃金時期的中國動畫落進了低谷,雖然後期也出了幾部作品,但題材比較受限制。而且,這段時期對中國動畫造成的最大沖擊,是對人才的摧殘,這場劫難使中國動畫在未來的發展,整整缺失了一代人……甚至可以推測,現在動畫的低潮狀態,除了受外來動畫的影響,也有那個時候造成的人才缺失的原因。
文革之後,中國動畫又迎來了一個復興時期,被稱為中國動畫的白銀時代。《哪吒鬧海》就出現在這個時期除了它之外,像充滿智慧的《阿凡提》,簡潔幽默的《三個和尚》,還有水墨動畫《鹿鈴》,風格古雅的《南郭先生》,毛茸茸的剪紙片《猴子撈月》,水墨風格剪紙片《鷸蚌相爭》,幽默有哲理的《嶗山道士》,還有《孔雀的焰火》、《小熊貓學木匠》《假如我是武松》《天書奇譚》《除夕的故事》《水鹿》《女媧補天》,還有優美感人的《雪孩子》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1985年——1995年的中國動畫
時光機進入了85年,在85年到95年這十年間,也是80後接觸國產動畫最多的時間,這十年,應該說是咱們中國動畫的一個轉折時期,可惜不是好的轉折。這段時間呢,咱們的國產動畫也出現了一些好作品,這裡面,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些動畫系列片,比如《葫蘆兄弟》,這部動畫不論情節、色彩,還有明顯的中國風格,都給80後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另外還有《邋遢大王奇遇記》、《舒克和貝塔》,到現在還是經典。這段時間的單集動畫里值得一提的是《山水情》和《不射之射》,這些動畫就不像剛才那些系列片普及面那麼廣了……這些非著名的優秀動畫里,《山水情》在國內外獲得了多項大獎,但是,它也被稱為中國水墨動畫的絕唱,因為這個時候,這種精工細作的電影動畫已經開始走向衰落,慢慢地開始走向了後來的學院派,而產業化模式製作的外國動畫片已經開始沖擊國產動畫市場。從85年開始,有很多中外合資的動畫公司進入了中國,大批動畫人才都被這些公司挖角了。而相對的,還有很多外國動畫卻在這個時候低價賣入了中國市場。《變形金剛》、《花仙子》、《OZ國歷險記》《鐵臂阿童木》,這些動畫大多題材新穎,想像奇特,色彩鮮明,受到了中國觀眾的歡迎——
說起這95年以後的動畫,唉,確實很難讓人驕傲啊,這段時間里,國產動畫開始有了粗製濫造,內容幼稚這些問題,而相比之下,進口動畫可以說是勢不可擋啊,什麼聖鬥士、忍者神龜、加上後來網路的發達,國外的動畫幾乎可以同步地進入國內。。

② 中國動畫的發展歷史

最早的動畫應該是一抄九二襲幾年時候拍攝的黑白電影動畫《鐵扇公主》然後是《三毛流浪記》。
解放後動畫基本都是在長春電影廠和上海美術片廠製作,先是《大鬧天宮》(中國第一部彩色動畫電影),以後還有《小蝌蚪找媽媽》(中國第一部水墨畫電影)、《牧笛》、《鹿鈴》、《瓷娃娃》、《驕傲的將軍》、《黑公雞》》、《哪吒鬧海》、《九色鹿》等,這些都是上世紀70年代以前的。
《好貓咪咪》、《濟公》、《阿凡提》、《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邋遢大王》、《小豬嚕嚕》、《哪吒鬧海》、《九色鹿》、《魔方大廈》等,是上世紀90年代以前的
90年代以後,老一輩的動畫人基本都退休或者做起了幕後工作,由於70年恢復了高考,應試教育突然間興起,家長們都開始給孩子們灌輸讀書考大學的理念,造成了動畫人培養的斷層(其中由於文革打壓文藝事業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文革結束後的《哪吒鬧海》就成了老一輩動畫人的和後來動畫人的分界點,用哪吒鬧海和70~90年代的動畫做對比,你可以發現其中的技術差距是多麼的明顯)。
過去的配音演員陣容基本都是上美和上譯(上海美術片廠和上海譯製片廠)。

③ 中國動畫發展史有多少年了

1922~1945年是萌芽和探索時期。
1918年《從墨水瓶里跳出來》等美國動畫片陸續在上海登陸版,使處權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人對神奇的動畫片著迷。抱著創造中國人自己的動畫片的信念,以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國動畫人應運而生,成為中國動畫片的開山祖。經過他們艱苦的探索與研製,1922年攝制了中國第一部廣告動畫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之後,1924年中華影片公司攝制了動畫片《狗請客》、上海煙草公司攝制了動畫片《過年》。這兩部影片是中國最早的動畫片。但它們都沒有產生影響,產生影響的是萬氏兄弟於1926年繪制的《大鬧畫室》。1935年,萬氏兄弟推出了中國第一部有聲動畫片《駱駝獻舞》,1941年又推出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

④ 動畫的發展歷程

1832年,比利時人約瑟夫·普拉托把畫好的圖片按照順序放在一部機器的圓盤上,圓盤可以在機器的帶動下轉動。這部機器還有一個觀察窗,用來觀看活動圖片效果。

在機器的帶動下,圓盤低速旋轉。圓盤上的圖片也隨著圓盤旋轉,從觀察窗看過去,圖片似乎動了起來,形成動的畫面,這就是原始動畫的雛形。

1906年,美國人詹姆斯·斯圖爾特·布萊克頓製作出一部接近現代動畫概念的影片,片名叫《滑稽臉的幽默相》,該片被譽為是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

1908年,法國人埃米爾·科爾首創用負片製作動畫影片,所謂負片,是影象與實際色彩恰好相反的膠片,如同普通膠卷底片。採用負片製作動畫,從概念上解決了影片載體的問題,為今後動畫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科爾也被稱作是「現代動畫之父」。

1909年,美國人溫瑟·麥凱用一萬張圖片表現了一段動畫故事《恐龍葛蒂》,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象樣的動畫短片。

1913年,美國人伊爾·赫德創造了新的動畫製作工藝」賽璐璐片「,他先在塑料膠片上畫動畫片,然後再把畫在塑料膠片上的一幅幅圖片拍攝成動畫電影。多少年來,這種動畫製作工藝一直被沿用著。


(4)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過程擴展閱讀:

各國動畫的特點

1、中國動畫

中國動畫始終致力於創作一條具有本國特色的道路, 堅持民族繪畫傳統,在改革開放以後,世界動畫的大潮中也未放棄這一宗旨。動畫片中洋溢著活潑清新的氣息,給人以美的啟迪。

2、日本動畫

日本動畫作品非常偏好超現實主義題材,常與日式漫畫緊密聯系。在科技發達的當下,日本仍然堅持這採用傳統的手工繪制的方法,致力於研究動畫敘事語言的研究。為提高工作效率,採用了只讓說話者的口型發生變化的「口動作畫法」。

3、美國動畫

美國動畫在世界動畫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引領著世界動畫片的潮流和發展方向,一向注重高科技的應用與高質量的追求。以劇情片為主,多以大團圓結局,悲劇性的影片很少,特別注重細節的刻畫,做到了雅俗共賞,適合絕大多數觀眾的審美口味。

⑤ 1.目前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現狀 2.動畫製作流程

個人抄認為,現狀良好,正在高速發展中。近年來的藍貓虹兔七俠傳,象棋王以及秦時明月這三部動畫都收到國內不少青少年的熱捧。這是非常難得的現象。一直以來中國動畫給人的感覺非常糟糕,故事情節俗套,人物不夠精美,技術處在非常低的檔次。但隨著國家對動漫產業的大力支持,大量資金投入其中,漫畫方面已經上了一個很高的檔次,漫友文化機構更是成為了孕育漫畫家的搖籃。漫畫發展起來了,動畫也跟著發展。國內當紅漫畫家豬樂桃的成名作《瑪塔》也正在動畫化中。就現在來說,國產動畫的質量的確提高了不少,秦時明月就嘗試了3D效果,而象棋王的風格則與日漫有些相似。就我自己來說,我對中國的動漫產業是非常有信心的!

這些都是我自己親自打的內容。大概就是我對中國動畫產業現狀的一些了解和感想。至於動畫製作流程,我不熟,所以不能回答你。但我相信這可以在網上搜到。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⑥ 中國動畫發展史的概述

1922年,萬氏兄弟就製造出了中國第一部廣告性質的動畫短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其後拍攝的動畫長片《鐵扇公主》更是達到當時的巔峰。這在當時,除美國的長片《白雪公主》而外是絕無僅有的,這是中國動畫的萌芽期。

1993年以後,中國動畫市場開放了,國家不再限制產量但也取消了政府收購。這也令國內動畫行業開始受到來自兩方面的挑戰,一個是國外動畫片進入中國市場不再受限制,但中國動畫片的產量少。

中國動畫產業在這10年發生了許多變化,首先是產量和從業人員的數量擴大了,以製作時間為例,從300分鍾增加到了40000分鍾,據了解,2014年僅在廣電總局申請立項的動畫片已達到了七八十萬分鍾之多。

2000年全國開設動畫專業的大專院校超過200所,就讀的學生有20000多人。



(6)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過程擴展閱讀:

獨特的民族風格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動畫片開始了它更為廣闊的發展。早在1947年,人民藝術家陳波兒和日本動畫專家方明(持永只仁)等創作了中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和動畫片《瓮中捉鱉》。他們在人員不足、設備簡陋的艱難條件下完成攝制工作,為新中國動畫片的發展揭開了序幕。

中國的動畫片在此後的發展中便自覺開始了民族風格的道路的探尋,這是時代和世界環境使然。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建立,特偉任廠長,此時中國動畫人已發展到兩百多人。

有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錢家駿、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馬國良、包蕾等一大批著名藝術家、文學家先後加入到這一行列當中,為中國的動畫事業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閱讀全文

與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過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