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錦州第三產業發展

錦州第三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23 01:53:53

① 遼寧瑞德公路科技有限公司

遼寧瑞德公路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於二00九年一月,位於遼寧錦州溝幫子鐵南工業園區,注冊資金1000萬元。一期工程佔地六萬五千平方米,總投資產超過5000萬。目前正在籌建總投資3500萬二期國內大型膠粉生產基地,並有多個填補國際國內技術空白的新產品在研製和籌建中。公司的遠期目標是成為國內公路材料科技和公路養護科技行業的領跑者的企業,並正在為實現這一目標扎實的努力著,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
公司業務范圍包括公路養護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藝研發、生產、銷售、推廣應用;路用材料檢測等。我們的經營范圍是公路養護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藝研發、生產、銷售、推廣應用、路用材料檢測、公路養護、橡膠(改性)瀝青、改性瀝青、乳化瀝青生產、加工銷售;橡膠粉、路用材料、橡膠跑道、瀝青;築路機械、乳化劑、乳膠、玻璃鋼製品、彎頭、防水卷材生產銷售、建築材料、閥門、玻璃纖維製品,玄武岩纖維、裝潢材料銷售;橡塑製品製品生產、鋪裝、銷售、機械加工。公司產品規模年生產乳化瀝青100000噸、改性瀝青/橡膠改性瀝青50000噸、輪胎膠粉20000噸、乳化劑1000噸、丁苯膠乳20000噸、基質瀝青存儲25000噸。
我公司的產品具有:科技含量高,產品性能好,製造成本低,使用操作便捷等鮮明特點。秉承「質量第一、信譽至上、精益求精、合作共贏」的經營理念,以一個朝氣蓬勃的姿態,最一流的技術,最誠摯的服務,最飽滿的熱情和務實的精神,為客戶創造價值,為社會創造效益,為中國的道路事業更加美好而奮斗不止!公司面前已順利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嚴格認證,說明公司已經建設成為了一傢具有現代化管理水準的優秀企業。在短短的兩年發展時間內,公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得到了當地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公司取得中國橡膠協會的會員資格等重要榮譽,經常參加政府和行業重要的論壇會議,並與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建立的廣泛的合作關系。
公司產品結構中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路用改性瀝青、橡膠瀝青、乳化瀝青目前已經占據了遼寧省內道路建設市場的半壁江山,在穩定現有市場的前提下,公司不斷開拓創新,結合國家汽車產業和環保產業巨大的發展空間,正在建設國內大型的膠粉生產基地和具有國家乙級資質的現代化質檢研發基地。同時正在與國內知名學府開展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填補國際國內市場空白的新產品新項目的合作,預計在2011年將初步完成工業化規模生產,其發展空間和市場需求的非常巨大的。
公司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才視為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不斷加強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公司目前擁有員工近百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員工比例達到94%,本科以上員工超過40%,公司主要管理人員均來自國家重點大學和重要相關行業的資深管理人才,為企業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公司目前已經與包括大連理工大學、天津大學等國內著名學府建立了校企聯合的密切技術交流平台,同時雨沈陽化工大學等重點專業建立了穩固的人才培養和選送合作渠道,在技術、人才等核心環節為企業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公司正處於高速的成長時期,本著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水準管理、高速度發展的理念,公司對企業未來的發展藍圖進行了科學的規劃。以瑞德公路科技為母體全面打造一個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以新產品生產、設備製造、工藝推廣、新材料開發、環保產業、信息化產業、多種經營第三產業等多業並舉的產業格局的瑞德集團化發展道路。公司堅持科學管理是第一生產力的原則,立足現代化、信息化、自動化的管理目標,在公司內部建立一整套自動化信息管理平台,實現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為企業的高速發展搭建科技平台。

② 錦州城市好嗎各個方面

【城市發展】 錦州是遼西重要工業城市。60年代,曾被國務院命名為「大慶式錦州新興工業地區」。80年代,被國家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經過近9個五年計劃建設,整個工業發展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技術裝備較為雄厚的具有相當基礎的綜合性工業體系,現已成為錦州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200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90.4億元,位居全省第五位。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2%,增速位居全省第六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3億元,增長7.0%;第二產業增加值182.5億元,增長21.1%,其中,工業增加值162.0億元,增長21.4%;第三產業增加值186.4億元,增長16.9%。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0.4∶39.4∶40.2。三次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10.1%、47.7%和42.2%,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6、7.7和6.9個百分點。其中,工業貢獻率達到42.3%,拉動經濟增長6.8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15003元。 錦州市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現已成為錦州市經濟的新的增長點和重要組成部分,全市個體私營業戶已有15萬戶,注冊資金30.8億元。個體私營經濟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逐步得到調整和優化。初步形成了具有錦州地區特色的產業布局。 2006年,全市水廠日綜合生產能力達82.6萬立方米,供水管道長度772公里,用水普及率100%。燃氣普及率95.0%,全市人工煤氣供氣總量達6353萬立方米,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達16306噸。城區集中供熱面積達2026.5萬平方米,其中住宅1769.6萬平方米。 2006年,全市新增自來水管道76公里,供水管網長度達到627公里。新增煤氣管道20公里,管道煤氣總長為699公里。新增熱水管線24公里,新增集中供熱熱水能力161兆瓦。新增道路長度9公里,道路總長度為425公里,新增道路面積28萬平方米,道路面積達到741萬平方米。糞便無害化處理場正式啟用,累計處理糞便55115噸。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完成全部工程建設,日處理能力達到1250噸。 200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46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6%。三次產業比重調整到21:39:4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1.7億元,增長30.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0.6億元,增長19.4%。實際利用外資9558萬美元,增長43.8%;實際利用域外資金45億元,增長40%。出口創匯完成6.3億美元,增長16.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1元,增長12.6%;農民人均純收入4165元,增長11.7%。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增幅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3%以內。 城市綠化水平不斷提高。到2006年末,全市園林綠地面積2794公頃,公園綠地面積629公頃,綠化覆蓋面積3913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7.3%。 錦州港煤炭吞吐首超千萬噸 錦州港煤炭吞吐量首度越過1000萬噸,創下錦州港開航18年來煤炭完成量的峰值。這也是繼油品在2005年完成吞吐量1000萬噸之後,第二個單貨種實現歷史性新的突破。截至2008年9月17日,錦州港已完成煤炭吞吐量1237.2萬噸,是同期的4倍。 【文化特色】 錦州是遼西古代文化的搖籃之一,經過先民開發和建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形態,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存。文化藝術門類齊全,全市擁有七個專業劇團。木偶劇團始建於1949年,評劇團成立於1952年,京劇團於20世紀50年代初成立,雜技團、話劇團、凌海市藝術團、黑山縣地方戲劇團。 全市現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7個,群眾藝術館1個,博物館1個,公共圖書館9個,文化館7個,文化站50個。 全市擁有地市級廣播電台、電視台各1座,廣播節目共9套,其中市級4套,縣級5套,廣播綜合覆蓋率98.98%。電視節目共10套,其中市級3套,縣級7套,電視綜合覆蓋率98.95%。城鄉有線電視用戶203860戶。 【城市規劃布局】 發展定位 錦州發展的戰略定位為:遼寧西部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和重要港口城市。 「十一五」時期乃至未來10年,錦州在實施整體開發錦州灣戰略中的總體思路是:資源整合、設施共享、合作共贏的原則,按照「一港、一區、一帶、一面」總體布局,重點以建設錦州大港為突破口,以打造國家級石油化工加工和儲備基地為切入點,以提升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水平和建設凌海工業經濟帶為增長極,發展臨港經濟和海洋經濟, 促進與葫蘆島市的「兩市聯動」,帶動和輔助葫蘆島市奠定遼寧西部城市群區域性金融城市的發展方向,加速構建省政府部署的「錦葫都市圈」的目標,提升錦州港和葫蘆島港的城市首位度,率先突破,帶動、輻射、服務遼寧西部城市群和 遼西沿海經濟區 。 以整體開發錦州灣、構築遼寧開放新支點為主線,推進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和發展循環經濟,深入實施工業立市、以港興市、開放牽動三大戰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面提升港口城市功能,建設成為重要的開放型港口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 城市規劃 重點改造1個城市商業中心,開發建設8個區域商業中心和20個社區商業中心。培育商業街發展,重點抓好中央大街、上海路等11條商業街建設。結合城市南擴,優化商業網點布局,重點建設新華廣場、吉慶大廈、凌南家居中心、吉祥購物中心、南站商貿中心、開發區超市等19個大型購物中心及超市。改造升級商品批發市場,做強北寧窟窿台蔬菜、黑山遼西雜糧、宏發建材、光彩市場、遼西小商品、古玩商城等批發市場。到2010年重點培育、建設和擴建22個大型市場,其中超10億元市場5個。 城市布局 根據資源稟賦、區域特徵、環境容量分析,統籌規劃城鄉空間布局,具體劃分為優先開發區域、優先保護區域、適度開發區域和適度保護區域。 優先開發區域:重點是開發區、南站新區、凌南新區、太和區以及高速公路、102國道沿線的節點縣(城鎮)等區域。凌海市要結合錦州灣整體開發,構築沿海工業經濟帶。 優先保護區域:重點是醫巫閭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小凌河入海口濕地、遼西古生物化石以及文物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區域。 適度開發區域:重點是義縣、凌海西北山區適度進行開發,適度發展產業類型和規模,並通過構建生態隔離帶、生態防護空間和綠色走廊,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適度保護區域:重點是黑山、北寧兩個縣(市)作為農業、林業發展基地,集約使用土地。積極引導分散的居民點合理集聚,廣大鄉村空間以居住、農業生產、生態保護為主。 [編輯本段]【資源與產業】 錦州物華天寶,地產豐饒,素有「海上錦州」的美譽。錦州市擁有海岸線總長97.7公里。近海水域面積12萬公頃,沿海灘塗面積26.6萬畝,25萬畝近海漁場。錦州還是遼寧省主要產鹽區之一。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炭、石灰石、膨潤土、螢石、花崗岩等。全地區目前已發現礦種有48個,已開發利用22個。膨潤土儲量為亞洲第一。 錦州是我國重要工業城市之一,工業基礎雄厚。六十年代曾以「新興工業城市」著稱。中國第一隻晶體管、第一塊石英玻璃、第一根錦綸絲、第一座電子轟擊爐、第一支人造塑料花都誕生在這里。以石油、化工、機械電子業為主體構成錦州堅實的工業基礎。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錦州分公司、東港電力有限公司、攀枝花鈦業有限公司、錦泰金屬工業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業坐落在錦州。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錦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蓬勃發展起的一大批高新技術先導企業成為極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新銳。元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將建成亞洲最大的糧食深加工企業;奧鴻葯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新葯奧德金屬國家首創生化制葯產品;錦恆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汽車安全氣囊獲國家專利;華順企業集團成為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目前,錦州有近百種高新技術產品和數千種產品遠銷四海。50米舉高平台消防車填補國內空白,道光廿五白酒譽滿海內外;三峽工程、「神州五號」飛船都用上錦州的產品。目前,錦州正加快精細化工、焊接材料等產業為重點的六大工業生產基地建設,打造著「錦州號」行業巨輪;新材料、汽車零部件等四大新興產業。錦州通訊發達,是中國東北三大通訊樞紐之一,行動電話佔有率居全省前列。 產業布局 建設八大產業集聚區: 1、城市西部石油化工區:壯大中石油錦州石化公司及其關聯企業,重點建設以石油化工為代表的重化工業,構建重化工業集聚區。 2、臨港工業區:發揮港口優勢,拓展臨港工業,建設各具特色的石化、汽車零部件、農產品深加工、新型建材等臨港工業產業園區,構建臨港製造業集聚區。 3、湯河子工業區:加快管理體制創新步伐,整合工業有效資源,盤活資產存量,發展鐵合金和鈦白粉等產品,構建冶金建材產業集聚區。 4、凌南與南站IT產業區:發揮高校資源優勢和凌南工業園與南站新區IT產業園現有基礎,通過資產重組和企業遷移等方式,構建IT產業集聚區。 5、凌海工業區:大力發展造紙、服裝、機電產品、農產品深加工和灘塗養殖加工業,依託風能資源優勢重點建設風力發電場,積極開發海洋化工產品,構建輕紡加工業、海產品加工業集聚區和清潔能源基地。 6、黑山工業區:發揮木製品加工業和膨潤土礦產資源優勢,重點發展速生豐產林,通過集約生產和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構建建材產業集聚區。 7、北寧工業區:發揮養殖、屠宰、飼料、加工及食品等基礎優勢,構建農產品加工業聚集區。 8、義縣工業區:開發螢石礦資源,重點發展氟碳醇、苯磺酸等精細化工產品,構建精細化工產業集聚區。 電力工業:重點推進開發區火力發電廠(2×60萬千瓦)項目的前期工作。同時開發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資源。 醫葯工業:發展生物制葯產業,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力度,擴大醫葯產業的生產能力。 紡織工業:加大對女紡、平安印染等企業的改造,以服裝面料、裝飾布等產品為重點,形成6大服裝系列,建設9個服裝出口加工基地。 農業:實現由普通型向無公害和綠色農業轉變,建設農產品產業帶,發展「一牧兩水一菜」四大產業。促進養殖方式由庭院式飼養向小區式飼養轉變,推廣優質蘋果品種,建設全國的蔬菜、水果、肉蛋、花生和水產品重要生產基地。重點建設十大漁業板塊基地、十大漁業園區和培育十個漁業龍頭企業。 重點扶持20個以糧油、畜牧、水產、水果、蔬菜精深加工為主的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以節水灌溉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建設。抓好大小凌河及繞陽河流域河道整治、鄉鎮集中供水工程、防止海水入侵工程等建設,實施「三北」和沿海防護林、防沙治沙及退耕還林等工程。實施「人工增雨工程」,開發利用雲水資源,適時開展氣象風能資源普查。建設氣象公共服務平台,增強災害性天氣預警和服務能力。 物流業:構築以港口建設為重點的物流設施平台,以發展區域物流為主,以發展國際物流為重點和方向,完善本地物流,發展第三方物流。以建設東北亞物流中心為目標,依託渤海、恆大、華聯物流中心,重點完成渤海物流二期工程、恆大物流二期工程,推進保稅物流區及加工區建設,完善華聯北方物流配送功能,培育大型物流企業集團,形成集運輸、倉儲、配送、包裝、加工及信息處理於一體的現代物流體系。到2010年現代物流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0%,引進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10家以上,物流配送額達到200億元以上。 【教育事業】 到2006年末,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493所,在校學生52.4萬人。全年研究生培養單位招生857人,在校研究生2031人,同比增長36.3%。普通高等學校6所,招生2.3萬人,增長21.0%;在校學生7.7萬人,增長28.0%。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1.7萬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16.0萬人,職業高中在校學生0.9萬人,小學在校學生18.4萬人。全市普通初中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77%。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94%。

求採納

③ 哈爾濱,在東北地位怎麼樣為什麼一些錦州,白城,這種地方的人,會想要去哈爾濱發展

畢竟是省會城市,白城什麼情況不太清楚,至少錦州去哈爾濱發展的應回該少數吧,錦答州人去外地發展基本上都是沈陽、大連、北京居多,還有部分都是去南方發展,去更北的哈爾濱發展的基本上應該都是看中那邊有什麼商機或機會吧

④ 錦州的經濟

錦州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城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雄居遼西之首。六十年代曾以「大慶式新興工業地區」著稱於世,創造了新中國第一隻晶體管、第一塊石英玻璃、第一支石英玻璃管、第一根錦綸絲、第一支人造塑料花、第一隻電子真空開關管、第一台造紙精漿機、第一個電子轟擊爐、第一台舉高消防車和第一部汽車安全氣袋等數十項第一。經過50多年的發展,在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評比中位居第40位。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機械電子、輕工紡織為支柱,兼有造紙、冶金、電力、建材、醫葯、食品、塑料製品、汽車配件、輸變電設備等行業的工業群體。全市各類工業企業2000餘個,規模以上企業達到657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92戶。
2014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7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2%,高於全省0.4個百分點。其中,按新口徑核算,第一產業增加值201.6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642.7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533.5億元,增長7.8%。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5.2:47.3:37.5調整為14.6:46.7:38.7,第三產業比重較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比重有所下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44704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5%。 2014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17.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8%。其中,農業總產值153.4億元,增長1.6%;林業總產值2.4億元,增長5.5%;牧業總產值219.3億元,增長5.9%;漁業總產值36.7億元,下降0.7;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5.5億元,增長5.1%。
2014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5.0萬公頃,比上年增加0.2萬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5.8萬公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3.6萬公頃;蔬菜播種面積4.8萬公頃。受旱災影響,2014年糧食總產量190.4萬噸,比上年減產63.3萬噸,下降25.0%。其中,玉米產量160.3萬噸,下降25.3%;水稻產量22.6萬噸,下降19.0%。全市蔬菜產量342.3萬噸,增長1.2%;水果產量103.5萬噸,下降4.4%;油料產量6.7萬噸,下降42.2%。
2014年肉蛋奶總產量159.4萬噸,比上年下降19.1%。其中,肉類總產量68.5萬噸,下降7.0%;禽蛋產量63.5萬噸,下降33.5%;奶類總產量27.4萬噸,下降1.8%。水產品總產量41.8萬噸,比上年增長1.0%。其中,海水產品產量38.5萬噸,比上年增長1.0%;淡水產品產量3.3萬噸,與上年大體持平。
2014年人工造林面積13666公頃,封山育林面積13406公頃。其中,三北及沿海防護林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420公頃,封山育林面積7666公頃。全年育苗面積1208公頃,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18.7%。
農業機械總動力295.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3.6%。其中,農用排灌動力51.7萬千瓦,運輸機械動力102.3萬千瓦。完成機耕面積644萬畝,機播面積551萬畝,機收面積335萬畝。農田有效(機電)灌溉面積130千公頃,柴油使用量10萬噸。 錦州是中國東北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城市。上世紀60年代錦州被國務院命名為「大慶式」新興工業城市,曾創造出第一支半導體晶體管、第一塊石英玻璃、第一根錦綸絲、第一台電子轟擊爐、第一支人造塑料花等21項新中國第一的產品。已形成以石化、新型材料、農產品深加工為主體,包括電子、醫葯、紡織等行業在內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光伏、汽車及零部件、精細化工等新興產業集群快速壯大,鈦白粉、單晶硅切片、汽車安全氣囊、石英製品、汽車起重機等一系列高科技產品居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錦州分公司、東港電力有限公司、攀枝花鈦業有限公司、錦泰金屬工業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業坐落在錦州。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錦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蓬勃發展起的一大批高新技術先導企業成為極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新銳。錦州有近百種高新技術產品和數千種產品遠銷四海。50米舉高平台消防車填補國內空白,道光廿五白酒譽滿海內外;三峽工程、「神州五號」飛船都用上錦州的產品。錦州正加快精細化工、焊接材料等產業為重點的六大工業生產基地建設,打造著「錦州號」行業巨輪;新材料、汽車零部件等四大新興產業。
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有各類礦山328個,其中國有礦山5個,集體礦山198個,個體礦山124個;礦山從業人員15887人,其中國有礦山人員4265人,集體礦山人員6580人,個體礦山人員44642人;2004年產礦石量為1518.88萬噸,其中國有礦山年產礦石390.64萬噸,集體和個體礦山年產礦石1128.24萬噸;年礦業總產值為30268萬元,其中國有礦山年產值為19333萬元,集體和個體礦山年產值為10935萬元。位於凌海市閻家鎮、西八千及大有農場一帶的錦州採油廠是遼河油田的主要採油廠之一,採油廠生產能力年產原油245萬噸,創產值16億元,日產天然氣10~14萬立方米,創產值4000萬元。
自2011年起五年,錦州市將構建包括國家北方煉化、中國光伏產業、石化輕紡工業、特種鐵合金產業、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在內的五大基地。
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4%。其中,輕工業增加值增長6.7%;重工業增加值增長4.9%。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0.4%;集體企業增加值下降7.8%;股份合作企業增加值下降22.9%;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增長5.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增長5.1%;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加值增長8.9%。三大支柱行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增長7.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增長8.4%;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增加值下降14.2%。
201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97.7%,比上年增長0.1個百分點。其中,國有企業產銷率101.5%;集體企業產銷率98.3%;股份合作企業產銷率100.6%;股份制企業產銷率9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產銷率96.3%;其他經濟類型企業產銷率98.1%。
201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11.2億元,比上年增長2.0%。實現利稅總額293.3億元,下降15.7%。實現利潤總額171.3億元,下降18.0%。虧損企業虧損總額11.3億元,增長64.0%,企業虧損面為6.8%。
全市資質等級以上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289.8億元,比上年下降8.5%。其中,建築工程產值242.4億元,安裝工程產值44.7億元。勞動生產率為244.5千元/人。
201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320.9萬噸標准煤,比上年下降4.7%。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268.3萬噸標准煤,下降4.5%,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能耗下降3.7個百分點。 錦州構築以港口建設為重點的物流設施平台,以發展區域物流為主,以發展國際物流為重點和方向,完善本地物流,發展第三方物流。以建設東北亞物流中心為目標,依託恆大、渤海、華聯物流中心,重點完成恆大物流二期工程、渤海物流二期工程,推進保稅物流區及加工區建設,完善華聯北方物流配送功能,培育大型物流企業集團,形成集運輸、倉儲、配送、包裝、加工及信息處理於一體的現代物流體系。
服務業對經濟拉動作用增強。服務業發展四年行動計劃全面實施。2014年中央十里商街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步伐加快。6個省級集聚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5億元,增長20%。批發零售業銷售額、住宿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增長19.6%和15.7%。完成房地產投資201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385萬平方米、銷售額160億元。設立首個電子商務產業基地,電子商務實現交易額22.5億元。會展業實現交易額50億元,增長20%。
2014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6.8億元,比上年增長0.6%。其中,各項稅收收入94.3億元,下降8.2%。在各項稅收收入中,營業稅19.9億元,下降27.6%;增值稅8.2億元,增長2.5%。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26.7億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教育支出24.6億元,下降1.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6.4億元,增長5.4%;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7.5億元,下降5.0%。
2014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725.5億元,比年初增加208.3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094.1億元,比年初增加72.0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138.0億元,比年初增加149.7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余額695.4億元,比年初增加80.4億元;短期貸款余額399.5億元,比年初增加50.2億元。
2014年共實現保費收入30.6億元,比上年增長19.1%。其中,財險保費收入12.0億元,比上年增長20.4%;壽險保費收入18.5億元,比上年增長18.2%。賠款、給付金額合計14.3億元,比上年增長41.6%。其中,財險賠款6.4億元;壽險賠款1.1億元、給付6.8億元。
2014年旅遊業總收入272.2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5.5%。國內旅遊收入265.5億元人民幣,增長14.4%。旅遊創匯1.1億美元,增長1.7%。接待國內旅遊者3544.9萬人次,增長10.4%;接待入境旅遊者11.4萬人次,增長1.8%。

⑤ 來自家鄉報告(錦州)

錦州地處遼寧省西南部,北依松嶺山脈,南臨渤海遼東灣。與葫蘆島,盤錦,朝陽,阜新,構成一小時經濟圈。
錦州市地貌結構為「三山一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園」。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從海拔400 米的山區,向南逐漸降到海拔20米以下的海濱平原。山脈連綿起伏,東北部有醫巫閭山脈,西北部有松嶺山脈,大、小凌河、女兒河橫貫境內。
錦州市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獨具特色。錦州南臨渤海,北依松嶺山脈,位於著名的「遼西走廊」東端,是連接中國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交通樞紐。京哈鐵路、秦沈鐵路客運專線、京哈公路、京沈高速公路橫貫全境。錦阜、錦朝高速公路及102線國道使錦州與周邊城市形成了「一小時城市群」。錦州港是中國沿海最北部的一類開放商港,已躋身於中國港口二十強。錦州機場是遼寧省西部唯一一座達國際4C級標準的民航機場,已開通錦州--北京、上海、大連等中轉聯航,可飛往全國各地。優越的地理位置,發達的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大大增強了錦州的城市影響力和經濟、文化的輻射力,也為錦州市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現代物流中心城市奠定了天然的基礎。
錦州物華天寶,地產豐饒,素有「海上錦州」的美譽。錦州市擁有海岸線總長97.7公里。近海水域面積12萬公頃,沿海灘塗面積26.6萬畝,25萬畝近海漁場。錦州還是遼寧省主要產鹽區之一。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炭、石灰石、膨潤土、螢石、花崗岩等。全地區目前已發現礦種有48個,已開發利用22個。膨潤土儲量為亞洲第一。錦州歷史悠久。據考古發掘證明,自遠古以來,錦州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勞動生息,歷代相傳,人煙不絕,並與中原文化有著密切聯系。夏、商、周奴隸社會時期,這里屬冀、幽二州地。春秋時期屬燕地,戰國時屬燕遼西郡地。秦、西漢時分屬遼西、遼東郡地,東漢時大部屬遼東屬國。三國時屬幽州昌黎郡地,晉代屬平州昌黎郡地。隋代時西部屬柳城(今朝陽)郡地,東部屬燕郡地。唐代初屬營州(今朝陽)總管府轄,後屬安東都護府轄,廢府後歸平盧節度使轄。遼代分屬中京道和東京道轄。公元911-92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以漢俘建錦州」,錦州之名始於此時。金代改遼道制為路制,當時屬北京路轄,元代分屬大寧路和廣寧府路轄。明代建軍衛制,下設衛所,當時置廣寧衛,廣寧前、後、左、右、中(今錦州)屯衛,以及義州衛、寧遠衛,先屬遼東都指揮使司,後屬遼東巡撫轄。清康熙元年並廣寧中、左、右、三屯衛為錦縣;康熙三年設廣寧府,不久撤銷;康熙四年設錦川府。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府設縣,當時各縣屬奉天省遼沈道轄;1928年廢除道制,1929年省改名遼寧,當時各縣直隸遼寧省: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各縣皆屬偽奉大省;1934年設錦州省,管轄各縣;1937年口偽政權施行市制,始設錦州市,中縣分治,偽省、市、縣公署皆駐錦州。抗日戰爭勝利後,共產黨曾一度建立遼西專員公署和錦州市政府。1948年10月錦州解放後,屬熱河省熱東專署轄,1949年1 月成立遼西省,省政府駐錦州;1954年8 月遼東遼西省合並為遼寧省,錦州市為省轄市,以後兩次成立錦州專區, 1968年專區撤銷後實行市領導縣體制至今。錦州是遼西重要工業城市。60年代,曾被國務院命名為「大慶式錦州新興工業地區」。80年代,被國家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經過近9個五年計劃建設,整個工業發展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技術裝備較為雄厚的具有相當基礎的綜合性工業體系,現已成為錦州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200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90.4億元,位居全省第五位。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2%,增速位居全省第六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3億元,增長7.0%;第二產業增加值182.5億元,增長21.1%,其中,工業增加值162.0億元,增長21.4%;第三產業增加值186.4億元,增長16.9%。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0.4∶39.4∶40.2。三次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10.1%、47.7%和42.2%,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6、7.7和6.9個百分點。其中,工業貢獻率達到42.3%,拉動經濟增長6.8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15003元。
錦州市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現已成為錦州市經濟的新的增長點和重要組成部分,全市個體私營業戶已有15萬戶,注冊資金30.8億元。個體私營經濟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逐步得到調整和優化。初步形成了具有錦州地區特色的產業布局。
2006年,全市水廠日綜合生產能力達82.6萬立方米,供水管道長度772公里,用水普及率100%。燃氣普及率95.0%,全市人工煤氣供氣總量達6353萬立方米,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達16306噸。城區集中供熱面積達2026.5萬平方米,其中住宅1769.6萬平方米。
2006年,全市新增自來水管道76公里,供水管網長度達到627公里。新增煤氣管道20公里,管道煤氣總長為699公里。新增熱水管線24公里,新增集中供熱熱水能力161兆瓦。新增道路長度9公里,道路總長度為425公里,新增道路面積28萬平方米,道路面積達到741萬平方米。糞便無害化處理場正式啟用,累計處理糞便55115噸。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完成全部工程建設,日處理能力達到1250噸。
200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46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6%。三次產業比重調整到21:39:4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1.7億元,增長30.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0.6億元,增長19.4%。實際利用外資9558萬美元,增長43.8%;實際利用域外資金45億元,增長40%。出口創匯完成6.3億美元,增長16.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1元,增長12.6%;農民人均純收入4165元,增長11.7%。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增幅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3%以內。
城市綠化水平不斷提高。到2006年末,全市園林綠地面積2794公頃,公園綠地面積629公頃,綠化覆蓋面積3913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7.3%。
錦州港煤炭吞吐量首度越過1000萬噸,創下錦州港開航18年來煤炭完成量的峰值。這也是繼油品在2005年完成吞吐量1000萬噸之後,第二個單貨種實現歷史性新的突破。截至2008年9月17日,錦州港已完成煤炭吞吐量1237.2萬噸,是同期的4倍。錦州物華天寶,地產豐饒,素有「海上錦州」的美譽。錦州市擁有海岸線總長97.7公里。近海水域面積12萬公頃,沿海灘塗面積26.6萬畝,25萬畝近海漁場。錦州還是遼寧省主要產鹽區之一。礦產資源有石油、天然氣、煤炭、石灰石、膨潤土、螢石、花崗岩等。全地區目前已發現礦種有48個,已開發利用22個。膨潤土儲量為亞洲第一。
錦州是我國重要工業城市之一,工業基礎雄厚。六十年代曾以「新興工業城市」著稱。中國第一隻晶體管、第一塊石英玻璃、第一根錦綸絲、第一座電子轟擊爐、第一支人造塑料花都誕生在這里。以石油、化工、機械電子業為主體構成錦州堅實的工業基礎。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錦州分公司、東港電力有限公司、攀枝花鈦業有限公司、錦泰金屬工業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業坐落在錦州。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錦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蓬勃發展起的一大批高新技術先導企業成為極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新銳。元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將建成亞洲最大的糧食深加工企業;奧鴻葯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新葯奧德金屬國家首創生化制葯產品;錦恆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汽車安全氣囊獲國家專利;華順企業集團成為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目前,錦州有近百種高新技術產品和數千種產品遠銷四海。50米舉高平台消防車填補國內空白,道光廿五白酒譽滿海內外;三峽工程、「神州五號」飛船都用上錦州的產品。目前,錦州正加快精細化工、焊接材料等產業為重點的六大工業生產基地建設,打造著「錦州號」行業巨輪;新材料、汽車零部件等四大新興產業。錦州通訊發達,是中國東北三大通訊樞紐之一,行動電話佔有率居全省前列。 @@@@@(請自行刪減)

⑥ 錦州怎麼樣,有發展么

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東北大振興的全新實踐格局,明確錦州的城市定位,是錦州實現跨越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從歷史、現實及未來的多重時空交叉點上思考,把錦州建設成為遼西經濟區中心城市是錦州的基本定位。

遼西經濟區具有個性化的發展形態,已經形成相對獨立的經濟區域,在遼寧經濟發展大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我們所說的遼西經濟區,從地域范圍講,涵蓋錦州、盤錦、阜新、朝陽、葫蘆島五市。在歷史演進中,遼西地區逐漸形成融自然地理與經濟功能為一體的區域單元。可以說,遼西地區具有歷史與現實、地理與經濟多重聯系,既是行政區劃的概念,也是經濟地理區劃的概念。遼西經濟區是遼寧省「三點一面」戰略格局重要組成部分。遼西地區作為全省三大板塊之一,其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進步程度直接影響著全省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加快遼西地區發展是實現全省總體發展目標的當務之急。遼西經濟區是環渤海地區的重要一環,客觀上已經成為東北及內蒙古陸經濟區域與環渤海經濟區的「結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錦州具備成為區域中心城市的基礎和條件。把錦州建成區域中心城市,是實現錦州及遼西地區跨越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個城市能否成為區域中心城市,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是要依據這個城市的歷史和現實條件而定。考察國內外區域性中心城市,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區域中心城市必須要有深厚的歷史淵源、良好的區位條件、發達的交通網路、雄厚的產業基礎、強大的科技實力、足夠大的城市規模。只有這樣,才能產生較強的內聚力和輻射力。

綜合要素分析,錦州具備成為遼西中心城市的基礎和條件。錦州歷史積淀豐厚,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歷來是關外軍事、經濟重鎮;新中國成立後,錦州曾作為遼西省的省會,成為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位條件優越。西接葫蘆島,東聯盤錦,北鄰阜新、朝陽,南臨渤海,是遼西地區的區位中心;扼關內外咽喉,是蒙東及黑、吉兩省西部最便捷的出海口。交通設施完備。是連接東北與華北的交通樞紐,具有空港、海港、鐵路(包括高速鐵路)、公路(包括高速公路)、輸油氣管線五種現代交通設施齊備、陸海空四通八達的立達交通網路,並以錦州為中心,與遼西各市形成「1小時交通圈」。產業基礎雄厚。錦州是重要的工業城市,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就被命名為「新興工業地區」,1989年分市時,調出錦州工業「半壁江山」,經過10餘年的建設,工業經濟總量實現了翻番,再造了一個錦州工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居遼西之首。錦州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棚菜種植基地、水果生產鮮貯基地和肉蛋奶供應基地。錦州是全省規劃的三大物流中心之一,批發零售貿易額居遼西之首,是遼西地區物資集散地及商貿中心。文化教育科技發達。文化積淀豐厚,境內文物古跡眾多,擁有現代城市發展所必需的深厚的文化底蘊;有6所高等院校和25家科研院所,專業技術人員13萬人,教育科技資源在全省排在第三位。具有推進城市化進程的有利條件。第三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及非農業人口均居遼西地區首位。省委九屆七次全會再次強調,要積極構建以沈陽、大連、錦州為中心的三個區域經濟板塊,加快建設沈陽經濟區和錦州經濟區相連而形成的沈山經濟帶。這些都為錦州建設遼西經濟區中心城市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政策保障。

堅定不移地推進錦州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步伐,既是錦州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這是我們思考這一問題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從錦州自身發展看,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是實現錦州長遠戰略發展的需要。城市定位問題是事關城市長遠發展的戰略問題,是城市戰略規劃的基本依據和出發點。錦州只有從作為遼西經濟區中心城市的戰略定位出發,才能不斷深化市情認識,立足於比較優勢,針對工業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經濟外向度低和人均GDP低的突出問題,創新發展思路,明確發展目標,提出保障措施,實現跨越發展。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是振興錦州老工業基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有利於增強城市的內聚力,有效集聚先進生產要素,優化產業結構,加速推進城市化進程;有利於擴大城市容量,完善城市功能,加速推進城市化進程;有利於發揮集和輻射作用,促進城鄉間、地區間經濟的統籌協調發展,實現區域經濟的共同繁榮。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是激發錦州內在發展潛能的需要。錦州人均GDP已超過1000美元,開始進入城市化快速發展期,城市發展蘊育著巨大的潛能。只有著眼於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錦州綜合優勢,把潛在的競爭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把重大的歷史機遇轉化為新一輪發展的現實優勢,實現提檔升級。

⑦ 你覺得營口、盤錦和錦州,誰會成為遼寧第三大城市

眾所周知,遼寧省目前是我國東北三省中經濟最為發達的省份了,大連市作為一個美麗的海濱旅遊城市,每年來這里遊玩的人們數不勝數,同時也作為遼寧省的經濟擔當,為帶動省內經濟發展做出了十足的努力。

省會沈陽也不甘落後,雖說如今的GDP尚未超越大連,但是與第三名鞍山之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經濟斷層。今天小編帶大家來到遼寧省,看一看經濟排在後幾位的城市是否有能力超越鞍山,成為“遼寧第三城”呢?


其實這三座城市與目前處於第三名的鞍山市水平相當,“遼寧第三城”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希望這些城市在未來的發展中縮小與第二名之間的差距,東北地區的振興讓我們拭目以待。

⑧ 槐樹洞的門票是多少

槐樹洞-地理位置 槐樹洞風景區位於朝陽市區南二十八公里朝陽縣南雙廟鄉境內,朝青路西側一點三公里處的柏山腳下,景區面積57平方公里。早在紅山文化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對這塊寶地進行了開發,歷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等時代,時至隋唐,這里就開始有了建築,遼代尤為興盛。金元時期,錦州、興城等地就在很多遊人來此觀光避署,到清代曾大興土木重修廟宇香火極盛。由於景區內有廟有塔,有水多林,氣候宜人,故未開發前就有大量自發遊人不斷光顧,現在當地政府已成立了專門的「槐樹洞自然風景區」管理處,並搞了開發建設的規劃設計,交通、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都將在今年內完成。隨著景點景觀的逐步增多和遊人的增加相互聯系的第三產業隨之發展。九五年僅餐飲、服務、娛樂業就增加八十餘家。95年該景區旅遊總收入近百萬元。 景區內山石林立,奇形怪狀,泉水清涼可口,有「神龍聖水」之稱,另外,景區內有遼代修築的石塔一座,玲瓏剔透,別具一格,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廟為「湧泉寺」共有四殿:釋迦牟尼佛殿、觀音殿、葯王殿、龍王殿,均為遼代建築。 九五年,該處接待國外來賓三十多人,國內一日游者近30萬人次。乾旱、炎熱的夏季「槐樹洞自然風景區」已成為我市一處極好的避暑勝地。槐樹洞-主要景點 槐樹洞的主要景點是湧泉寺,主要建築有菩薩殿、龍王殿、關公殿等。有山泉從龍王殿外石雕龍頭噴出,注入漁塘清幽見底。山中桃李杏桑、松柏榆楊、槐樹倒角、古木繁茂。最絕的是廟中有數株300年以上樹齡古槐遮天蔽日如大傘擎蓋,蔚為壯觀,槐樹洞的名字就是由此而來。

⑨ 東經121°北緯41°是那裡

葫蘆島和錦州交匯的地方 康家屯、駱焦屯村、榆樹林、牛圈子中間。真難找

閱讀全文

與錦州第三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