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孔子學院文化產業

孔子學院文化產業

發布時間:2021-01-22 21:51:41

⑴ 中國有什麼文化產業輸出嗎

有的。例如電視劇,在許多國家很受歡迎。還有傳統的書籍、電影、歌舞演出等,都屬於文化產業輸出。遍布世界的孔子學院,也是文化輸出的一種。

⑵ 今年被西北師范大學錄取,文化產業管理,請問值得讀嘛是一本大學還是二本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是省重點,甘肅的一本,其它省的二本。西北師范大學(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NWNU),通版常被簡權稱為「西北師大」,是一所位於甘肅省蘭州市的公立師范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重點大學和教育部「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支持的西部十四所大學之一。現設9個博士後流動站,27個二級學院(65個系、3個教學部),1個獨立學院,2個孔子學院。 32個省級重點學科、34個校級重點學科。博士點58(7個一級)個,碩士點200(32個一級)個。

⑶ 談談孔子學院的文化產業資源開發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我是從事8年對外漢語相關工作的人,我覺得首先像您說的他是一種資源,資源我們就要有保護,將這個平台作為生態鏈去建設,一定不能竭澤而漁,要有龐大的蓄水池,要有持續性,有可發展性,近幾年,漢語很熱,隨著漢語的興起,文化相關產業興起,但是並沒有把中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的如火如荼,在世界級發展大會、語言大會上,我們的教育產品以教材的研發為主,再就是HSK考試的進步,網路授課等等,像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最受歡迎和可以市場化運營的產品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孔子學院的意義從漢語教學到文化傳播平台,到現在是一種象徵,慢慢的變成有特色的基地,比如中醫、武術等等,他的長久需要更多的物質基礎和更多的人去關注,去研究,像教育機構、科技企業,很多參與到了文化產業資源開發,但是由於大方向並沒有給與文化產業更多的空間,導致了發展受阻,我們佶松教育集團的理念是要把漢語文化作為產業鏈去經營,從起點到終點,是一個循環,比如外國人學習漢語,我們提供漢語課程、漢語考試服務,這個過程需要教材和教法、師資培養,我們都可以做,再到後來留學生喜愛中國文化的,可以安排冬夏令營,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之後,國內對於招收留學生政策非常好,我們可以幫助留學生申請政府獎學金等,有些學生達不到要求,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學習漢語,有的還可以幫助他們學習英語,然後入學,大學期間可以從事各種文化體驗和傳播活動,我們提供更多的才藝課程和戶外拓展活動,慢慢的我們研發才藝課程產品,還可以在賣給他們,帶到他們的國家,在他們畢業,我們國家也需要優秀人才,好的我們可以建議他們留下來,想回國的,我們建議他們回國去從事漢語教學,做本土漢語教師,當然這里很關鍵的幾點在於,我們要有這個產業鏈,在這個產業鏈里,每個環節都不能斷,所以對一個教育機構來講,不容易,但是只有這樣才能健康發展,慢慢的可以撇去孔子學院投入大的問題,也可以解決國家為了招國際生付出的經濟代價,持續性發展是文化產業最為重要的,而且文化產業需要沉澱,他不是一種新的產品,技術革新就可以替代,他是一種積累,一種慢慢走近視線的遺產。個人見解。

⑷ 求建國以來的文化方面的成就,詳細點,謝啦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文化事業取得長足發展,文藝創作日益繁榮、精品佳作不斷呈現,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文化領域改革深入推進,找到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道路,文化建設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之一。
——文藝創作日益繁榮,精品佳作不斷涌現。60年來涌現了一大批不同體裁、題材的優秀文藝作品,文藝創作的繁榮也帶動並豐富了城鄉群眾的文化生活。2002年至2008年,全國國有院團在農村演出達202萬場次、觀眾人數超過32.5億人次。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目前,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2819個,文化館3217個,文化站近4萬個,文化室近25萬個,公共博物館1893座;已有1007個博物館、紀念館陸續向社會免費開放,觀眾人數突破1.54億人次。
——文化市場繁榮有序,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由娛樂、演出、音像、電影、書報刊、網路文化、藝術品等市場組成的文化市場體系初步建立,演藝、娛樂、文物和藝術品經營等傳統文化產業煥發生機,音像、動漫、游戲、數字和網路文化等新興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逐漸形成。
——文化遺產保護成效顯著。國務院先後公布6批235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批102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109座歷史名城和251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目前,我國有長城等世界文化遺產38處,崑曲等4個項目被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第三次文物普查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40多萬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也基本完成。
——對外及對港澳台文化交流不斷擴大。我國同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著文化交流關系,建成海外中國文化中心7個、孔子學院140多所,與145個國家簽訂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和近800個年度文化交流執行計劃,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多渠道的對外文化交流新格局逐漸形成。
與「文化走出去」相適應的,是我國文化貿易的快速增長。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核心文化產品出口國,僅僅位於美英之後。據統計,2004年國產影片海外票房及銷售收入僅為11億元,2008年上升到25.28億元,平均年增幅4億—5億元。圖書版權貿易結構逐年改善,圖書版權進出口貿易逆差從2002年的9∶1縮小到2007年的5∶1。
60年來,文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完善,城鄉文化發展差距不斷縮小;文化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催肥」了文化產業;中華文化快步走向世界,影響力不斷擴大。60年來的文化建設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弘揚了民族精神,滿足和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軟實力成為中國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⑸ 孔子學院在文化輸出中,扮演著什麼樣的一個角色

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精神生活,從整個中國的角度出發,我國也不再單純地滿足於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上的往來,而是想要將自身的文化進行輸出。在這個過程中,孔子學院起到了開先河的作用,雖然它並不能真正代表中國最核心的文化,但是它提供了一個讓外國人接觸和學習中國文化的平台。在我國尚未形成如日本動漫這樣強有力的文化產業之前,孔子學院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

真正的文化輸出不是花錢讓別人關注,而是讓別人能夠積極地、主動地來圍觀、學習。從這方面來看,孔子學院並沒有起到積極地作用,他只是被動地在宣傳自己的文化而已,並沒有讓別人產生共鳴。因此,我國在文化輸出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並非是蓋幾所孔子學院就能達到的。但就目前來講,孔子學院還是為我國的文化輸出開了先河,至少給外國人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的平台。

⑹ 孔子學院和孔子學苑的區別

曲阜孔子學苑始建於2012年6月份,位於世界文化名城、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孔子的故里中國曲阜,佔地面積2012畝,總建築16萬方,由知名企業家,嘉興市人大代表,海寧市政協常委朱正耀先生創辦。
孔子學苑擁有曲阜吃虧是福孔子學苑文化有限公司和曲阜吃虧是福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兩個公司,是吳村鎮文化產業龍頭企業、文化旅遊產業特色貢獻企業、尊師重教先進單位,曲阜市扶貧愛心企業、文化統戰培訓基地。
孔子學苑是曲阜市2711重點工程,計劃總投資16億元,規劃建設孔子文化演示堂、孔子文化大學堂、修身苑、齊家苑、治國樓等8個功能區,配套有生態農業展示區、耕種文化體驗展示區、竹林聚賢等7個孔子文化體驗園區。目前已經完成一期工程,其主要實體建築包括一座格物殿,一座住宿用布衣宮,一座全素食風格的草膳房,以及兩座大型的文化交流傳播大樓。
全部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傳統文化弘揚,休閑度假,觀光農業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教育培訓體驗基地。每天可接待修學和文化體驗1.5萬人次,體驗「自然·而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方式。每年通過文化的力量,感召中外賓客400萬人次,同時針對工商族、師生族、醫務族、文人族、銀發族、海外族等不同人群,形成以修學、禮節、尊道、儀式等各式文化體驗項目。
孔子學苑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文化旅遊的投資,勵志打造成國際性傳統儒家文化體驗和休閑基地,儒家文化傳承示範點。其使命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人更幸福地活著。願打造世界東方文化中心,成為中華文化復興的策源地。
理念:正念 利他 厚德
使命: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讓人更幸福地活著

⑺ 如何看待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據業界估計,「十二五」期間全國文化產業的產業規模將增至3萬億,在GDP中的比例有望從2010年的2.75%增至5%以上,到「十二五」後期,文化產業將晉升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在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後,部分地方加速出台「十二五」期間文化產業規劃,文化產業發展備受關注並引發廣泛熱議。
合理發展文化產業聚集區
由於產業分工,產業聚集區能夠發揮產業聚焦效應,通過產業鏈組合,把成本降到極致。但是,發展產業聚集區要適可而止。
在國外,文化產業聚集區是很好的文化發展形式。近幾年,全國各地也都紛紛涌現出大大小小的文化產業園區。目前,僅北京在「十一五」時期就分4批先後認定了30個市級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另外,區級聚集區、自發形成的聚集區達到200多個。這些聚集區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後,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有的文化產業園區用於招商引資或者變相成了房地產開發項目,令人擔憂。
很多文化產業園區在建園初期都進行了明確定位,後來開始轉向重視入住園區的企業數量,忽視了質量,出現有的企業同時到很多園區入住,但是不經營的現象。產業聚集區不是新概念,但是,他認為其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這需要管理者對文化有足夠的認識,只提供物業管理是不夠的。還希望政府能夠給予這些文化產業園區工作指導,建立園區之間的信息互通機制,搭建有效的產業服務平台,強調功能化建設和功能配套,建立分工合作的產業鏈,並引導各個文化產業園區實現差異化發展,讓聚集區之間能夠協同共贏。
從工業發展角度講,合作、聯合、結合,才能讓文化產業真正獲得發展。全國文化產業園區要有大致分工,如果全國一擁而上,將造成資源浪費和惡性競爭。另外,產業聚集區發展要「適可而止」,因為文化產品是人類精神活動的總和,是特殊產品,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屬於個體生產,不能把所有零部件進行分解。
要看到,文化產業園區與其他工業園區不一樣,如果產業聚集區都建成鋼筋混凝土森林,藝術家們生活成本加大,環境改變,如何留住這群「金鳳凰」恐怕是較大的挑戰。
動漫產業可以聚集,創意產業更講求靈魂迸發。所以,在發展文化聚集區時,要對文化產業進行合理分類。如動漫產業等文化工業類,可以分工組合,對於文化創意類,可能就要採取差別的發展方式。
對此,文化產業聚集區的發展如何與弘揚文化主旋律相結合?以及如果把高端文化推向市場能否生存下來?所以,有人就建議對文化產業還要進行公益性和商業性的區分。
破解資金難題
這次在對通州文化產業發展調研時發現,資金問題是文化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實際上,這也是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遇到的普遍難題。
資金難題對於像文物保護這類國家公益文化單位尤其明顯,資金不足會帶來文物保護不到位、人才流失等諸多問題。社會上批評「博物館老一套」,不能推陳出新,也主要是因為資金短缺。除了對文化發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之外,也與GDP的考核制度有關。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相比,文物保護往往退而求其次。
另外,創意產業也存在「微笑曲線」,在設計-原料-生產-銷售這個過程中,設計和銷售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但是目前政府扶持力度不夠。盡管國家表示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但是,文化產業發展領域仍然存在「天花板」現象。有的文化產業存在實實在在的行業門檻,有的存在無形的行業門檻,包括審批環節造成的門檻,這導致民營企業家無法涉足文化產業。當然,這與文化屬於意識形態,受政策影響大、風險大,社會資本逐利特性等有關。對此,有必要放寬社會資本准入門檻。
而在財政專項資金使用上,「遍地撒芝麻」以及側重扶持具體項目的方法都無法達到很好的扶持效果。專項資金應該主攻一個方向集中使用,而且要充分論證使用得是否恰當。財政專項資金要更多用於服務平台的搭建和文化人才的獎勵。
但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文化創意產業設立的專業金融機構,現階段主要還是以金融信貸服務的方式存在。
此前提出的建設政策性文化創意產業銀行也只是過渡的金融機構。據了解,文化產業的企業多是中小企業,有形資產少,規模小,多擁有的是無形資產。而無形資產往往得不到市場的認可,其價值不容易確定,風險難以評估。
因此,更重要的工作是讓文化企業被金融機構認同,他建議讓無形資產評估標准化,根據文化產業的不同類型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務。這需要信用評級公司、擔保公司、產業交易中心、信託公司等中介機構一起為文化產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搭建良好的服務平台。
「走出去」和「引進來」並重
當國家形象宣傳片通過BBC全球播出時,當孔子學院如雨後春筍般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時,應當看到,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步伐還略顯艱難。在國內,一部《阿凡達》便讓國人連夜排隊買票,日本動漫及相關產品受到青少年的青睞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中國文化「走出去」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體現,而目前制約其步伐的瓶頸就是,與國際相比,在經營管理經驗、科技創新成果和市場游戲規則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對此,中國文化要「走出去」與「引進來」要並重。要鼓勵國內與國外多層次的合作和交流,特別是中國文化產業機構要與國外大牌的知名文化機構合作,不只停留在項目的引進上,而要包括成立合資公司等股權合作在內的深度合作。通過「引進來」,引進國外文化產業機構的經營管理經驗、科技創新成果和市場游戲規則,結合中國的文化特色來發展自己的文化產業。
尤其在確定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決定之後,目前是一個很好的契機。與國際機構合作,將為中國文化『走出去』帶來國際平台和基地,從而為中國文化真正『走出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要構建文化發展促進體系包含多個方面。除了形成政府行政合力之外,還要認真細致梳理相關文化政策,及時進行修正才能實現效果,同時要發揮行業協會對文化產業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另外,還要積極研究文化產業的共性問題。

⑻ 孔子學院的影響是什麼

有利於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增強中國國際影響力,樹立積極和諧的國際形象

⑼ 如何利用孔子學院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

孔子學院只是為國外學習漢語提供了方便,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國家軟實力。回
軟實力也是需要硬東西支答撐的,比如美國大片、韓劇、日本的動漫。只有能製作出這些實實在在的讓別人自己主動去喜歡的東西,才真正體現了文化的軟實力。不是把自己的東西送到別人家門口,別人就會接受的。所以軟實力強不強,是內功。要著眼於自己,而不是國外。自己的東西做的足夠好,別人也會拿過去用。這才是軟實力。
軟實力是一汪泉水的話,孔子學院挺多隻算一個送到別人嘴邊的吸管。只有泉里有水,這跟吸管才有用。泉里沒水的話,送出去再多吸管都沒用。而有沒有吸管,對於泉有水沒水來說,並不起任何作用。

閱讀全文

與孔子學院文化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