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臨沂市臨港經濟開發區的范圍是指哪一塊在哪個位置啊具體規劃是什麼成立臨港區之後是否還屬於莒南
臨港經濟開發區位於臨沂市最東部,范圍包括莒南縣坪上、團林、壯崗、朱蘆四個鄉鎮;成立臨港區之後不再屬於莒南,像臨沂高新區和開發區一樣直屬於臨沂市政府,希望採納,謝謝。
2. 臨沂臨港區的范圍是具體的哪一塊具體規劃是什麼成立臨港區之後是否還屬於莒南縣
是指東鄉包括坪上、團林、狀崗等鄉鎮。從莒南劃分出去了,已經不屬於莒南了。
3. 臨沂臨港產業區規劃圖
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莒南縣的大力支持下,臨港產業區建設辦公室積極專克服困屬難,經過近一個星期的籌備,於10月20日入駐莒南縣坪上鎮開始辦公。
臨港產業區建設辦公室辦公地點在莒南縣坪上鎮,借用坪上國土所二樓三樓辦公室。由於新單位剛剛成立,人員少,臨港產業區建設辦公室三位班子成員和抽調的4名同志,發揚「5加2」、「白加黑」的精神,積極協調,緊張籌備,購置了急需的辦公用品,初步解決了住宿和吃飯問題,後院的建議板房正在搭建中。臨港產業區建設辦公室入駐坪上鎮辦公,標志著臨港產業區建設辦公室工作開始實際運行。
10月20日下午,臨港產業區建設辦公室召開了臨港產業區第一次黨組會。會議由市政府副秘書長、臨港產業區黨組書記、主任劉沂同志主持,黨組成員、副主任劉飛、張新華參加。
會議初步研究擬定了臨港產業區建設辦公室擬內設科室和工作職能(待批)以及人員配備方案。
確定了班子成員分工,劉沂同志主持臨港產業區建設辦公室全面工作;劉飛同志分管辦公室、綜合協調、招商服務工作;張新華同志分管規劃建設、經貿發展工作。
4. 臨港產業區的介紹
開發建設臨港產業區是上海市委、市政府著眼於提升產業能級,培育新的經專濟增長極,提高城市屬國際競爭力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臨港產業區總面積約為220平方公里,由裝備產業區、物流園區(包括洋山保稅港陸域部分)、綜合產業園區、三新園區以及臨港奉賢分區五大區域組成,具有得天獨厚得區位優勢,是目前世界上少有得集航空、海運、鐵路、高速公路、內河運輸等五種交通功能於一體得區域。1產業區於2003年籌建、2004年啟動;經過五年多的開發建設,高起點、高標准得基礎設施體系已經基本建成上海市十一五規劃已把臨港產業區確定為重點建設的裝備產業基地。目前,臨港產業區致力於建設支撐我國能源、交通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乘用車整車及零部件、大型船舶關鍵件、發電及輸變電設備、海洋工程設備、民用航空產業配套等五大裝備產業基地以及支撐裝備製造業發展的工程機械、物流機械、精密機床等製造基地。
5. 萊州港的臨港工業
萊州東方石油化工港儲有限公司是由山東昌邑石化有限公司、中藝華海進出口有限公司和道高新加坡有限公司三方合資興辦的中外合資企業。公司位於萊州港區內,2012年主要從事燃料油的倉儲服務。公司的成立既滿足了山東省石油及其製品的需求,又為社會創造了很大的社會效益,更將推動了整個萊州經濟的發展。
2012年擁有總資產3000萬元。其中流動資產500萬元,固定資產2500萬元。本科以上學歷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0多人。
公司計劃總1.5億元人民幣,建設總庫容50萬立方米的石油化工品庫。其中: 萊州凱聯化工儲運有限公司是青島市化學石油供銷有限責任公司的子公司。設立在萊州港區內。法人代表李建峰,企業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
萊州公司主要以倉儲為主,接卸酸、氯仿、鄰二甲苯、甲苯、丙烯睛、甲醇、異丙醇、乙二醇、辛醇、純苯、DME液體化工。佔地面積為32830平方米,現已建成三個罐區,共計2X7000立方米、3X1500立方米、6X3000立方米11個儲罐,約36500立方米。2012年將再建8個約34000立方米的儲罐,總投資為4200萬元。
萊州公司於2000年9月20日正式運營,剛開始只有2個7000立方米的儲罐,主要接卸硫酸並銷售。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液體化工的進口數量逐年大幅增長,造成儲罐緊張,滿足不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在這種狀況下,總公司決定在硫酸的基礎上,再次擴大倉儲能力,自2003年4月初至今為止,已建成6個3000立方米和3個1500立方米的儲罐,並已具備接卸能力。
2004年下半年起,擴建6個5000立方米和2個2000立方米的儲罐,這樣罐區可達計70500立方米,年接卸液體化工可達計50萬噸的倉儲能力。
一個新的罐區將屹立在東海之濱——萊州灣的港口上,它將為山東省的工業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
山東蘭亭瀝青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蘭亭高科瀝青有限公司、萊州市交通局、山東天業交通工程設施有限公司、萊州市北山水產有限公司及俄羅斯振龍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中外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260萬元,生產基地位於山東省萊州市萊州港內,佔地20餘畝。山東蘭亭的發展定位是以基質瀝青的儲運、銷售和改性瀝青系列產品的生產銷售為基點,逐步形成集科研、生產、貿易、養護施工為一體的綜合性高新技術企業。現已和中海港務(萊州)有限公司合資經營。
公司一期工程建成了2個3000噸和5個100噸瀝青儲罐,從港口泊位到瀝青儲罐區鋪設970米的瀝青輸送管道,到瀝青船舶可以通過管道直接將瀝青打入瀝青罐。公司的SG-201型固定式改性瀝青設備年產能力可達8萬噸,其生產的SBS改性瀝青產品已經通過了山東省交通科學研究所的認證檢測。
公司二期工程將再建兩個3000噸瀝青儲罐,屆時庫區總容量可達12500噸,公司接卸、中轉能力將大大提高,港口碼頭的優勢將得到充分的發揮。
6. 天津臨港工業區的產業規劃
按照總體規劃,臨港工業區的功能定位是:建成我國重要的化工基地、造修船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同時建設成為港口物流區、研發轉化區、工業旅遊區,最終成為海上工業新城。
幾年來,臨港工業區圍繞這一功能定位進行開發建設,開展招鄭碼商引資,不斷健全完善臨港工業區產業結構布局。中石油、藍星、天鹼、大沽化等項目的引進,使臨港工業區具備了石油化工、氯鹼化工、煤化燃讓工的龍頭。路博潤、凱威化工、仁泰化學、為爾客瀝青等數十家化工企業的引進,進一步拉長了三大化工產業鏈條,將形成高附加值精細化工產業集群。中船重工新港船廠的引進,為臨港工業區發展修造船皮叢局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新河船廠等項目的引進,臨港工業區修造船產業的實力將更加雄厚,第二大產業板塊也將迅速形成。中海油、中遠等項目的引進,使臨港工業區建設裝備製造業基地有了依託,第三大產業板塊也已顯現雛形。隨著碼頭泊位數量、等級的不斷提高,以及思多而特、北方石油等物流企業的引進,臨港工業區正向建設港口物流基地不斷邁進。臨港工業區與天津大學達成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佔地30萬平方米的濱海(臨港)工業研究院,促使大學最具優勢的科技力量進入工業生產的前沿,支撐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研發,推動臨港工業區和周邊地區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於將臨港工業區建成研發轉化工業區。有了依託,第三大產業板塊也已顯現雛形。隨著碼頭泊位數量、等級的不斷提高,以及思多而特、北方石油等物流企業的引進,臨港工業區正向建設港口物流基地不斷邁進。臨港工業區與天津大學達成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佔地30萬平方米的濱海(臨港)工業研究院,促使大學最具優勢的科技力量進入工業生產的前沿,支撐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研發,推動臨港工業區和周邊地區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於將臨港工業區建成研發轉化工業區 。
7.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的通知的空間布局
依據總體功能定位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統籌考慮生態保護、經濟布局和人口分布,優化空間結構,形成核心保護區、控制開發區和集約開發區合理分布的總體框架。
(一)核心保護區
主要包括自然保護區、水源地保護區和海岸線自然保護帶,約占區域面積的14%左右。要嚴格限制各類開發建設活動,穩定生態系統結構,維持生物多樣性等生態服務功能,構築生態安全屏障。
自然保護區。要結合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調整核定保護區面積,實行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護區管理體制,引導人口有序轉移,促進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良性發展,實現污染物「零排放」,重點發展生態旅遊業,適度開發綠色食品。
水源地保護區。對河流源頭、沿岸水源涵養區和水庫庫區實行強制性保護,加快實施流域綜合治理,加強庫區周邊植被修復與保護,嚴禁發展有污染的產業,合理安排城鎮建設,嚴格控制人口規模。
海岸線自然保護帶。合理劃分海岸線功能,保護海域資源,實施集中集約用海,搞好淺海護養,加強人工造林,重點發展濱海旅遊、生態旅遊、綠色種植、健康養殖等產業。
專欄3:核心保護區重點區域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東營市東北部的黃河入海口,北臨渤海,東靠萊州灣,與遼東半島隔海相望,現有控制面積230萬畝,其中核心區87萬畝,緩沖區20萬畝,實驗區123萬畝。
濱州貝殼堤島與濕地系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濱州市無棣縣北部,渤海西南岸,現有總面積120.7萬畝,其中核心區42.8萬畝,緩沖區40.1萬畝,實驗區37.8萬畝。
山東昌邑國家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位於渤海萊州灣南岸,昌邑市防潮壩以北,東起鹽場西防潮壩,西至堤河,南至海岸線,北至增養殖區,總面積4.4萬畝。
濰坊市萊州灣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萊州灣南岸,東起膠萊河口,西至淄脈河口,北到淺海—6米,南到潮上帶以北,總面積162.6萬畝。
山東大蘆湖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淄博市高青縣東部,北到黃河大堤,南至北支新河,東依濱博高速,西至艾李湖,總面積16萬畝。平原水庫水源地保護區。廣南、孤北、耿井、韓店、思源湖、東郊、峽山等平原水庫及周邊區域。
河流水源地保護區。黃河、小清河、廣利河、淄河、支脈河、濰河、小沽河、白浪河、彌河、馬頰河、膠萊河、漳衛新河、德惠新河、沾利河、徒駭河等河流的區內河道及流域。
(二)控制開發區
主要包括沿海岸線的淺海灘塗、高效生態農業區以及黃河現行和備用入海流路。綜合開發利用灘塗資源,因地制宜發展農副產品生產和加工、觀光休閑農業等產業,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對較強的特定區域,適度發展低消耗、可循環、少排放的生態工業。
淺海灘塗。充分考慮區域生態環境相對脆弱的特點,適度發展養殖業,有序發展原鹽業,加快發展濱海旅遊業,合理開發海水資源、灘海油田和風能,嚴禁發展重化工業。
高效生態農業區。按照優質、高效的原則,著力發展生態農業,合理利用漁業林業畜牧業生產空間,促進農產品生產向優勢產區集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嚴格保護基本農田,加強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建設,支持黃河三角洲荒鹼地綜合治理,有計劃地對荒鹼地進行開發治理及改造中低產田。到2015年,治理荒鹼地10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300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250萬畝。
黃河入海流路區。在黃河現行流路區嚴格限制生產建設活動。在備用流路區控制城鎮建設和人口遷入居住,實行依法有序利用。
專欄4:高效生態農業區
優質糧棉區。主要分布在樂陵、慶雲、陽信、惠民、高青、鄒平、博興、廣饒、利津等區域,潮土類型區重點發展糧食生產,鹽化潮土類型區重點發展棉花種植。
生態漁業區。主要分布在無棣、沾化、河口、利津、墾利、壽光、萊州等近海區域。
生態畜牧區。主要分布在利津、墾利、河口、沾化、惠民、陽信、寒亭、壽光、昌邑、樂陵、慶雲、高青等區域。
綠色果蔬區。蔬菜產區主要分布在壽光、廣饒、高青等區域,果品產區主要分布在樂陵、慶雲、沾化、河口、寒亭、萊州、無棣、陽信等區域。
(三)集約開發區
主要包括陸域沿海防潮大堤內以鹽鹼荒灘地為主的成塊連片未利用地和國家級及省級開發區、城鎮建設用地,是集聚產業、人口的重要區域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重點開發空間。
產業布局。要充分發揮區域內未利用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著力發展生態產業和循環經濟,依託「四點」,建設「四區」,打造「一帶」。四點,即東營、濱州、濰坊港和煙台港萊州港區,要強化東營港的區域中心港地位,加強萊州港區建設,加快濱州港、濰坊港擴能。四區,即東營、濱州、濰坊北部、萊州四大臨港產業區,要依託港口和鐵路交通干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臨港物流和現代加工製造業,推動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促進產業集群式發展。一帶,以四個港口為支撐,以四大臨港產業區為核心,以經濟技術開發區、特色工業園區和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區為節點,形成西起樂陵、東至萊州的環渤海南岸經濟集聚帶。
專欄5:四大臨港產業區
東營臨港產業區。位於東營市東北部和東部臨海地區,主要為國有荒灘鹽鹼地。發揮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龍頭帶動作用,重點發展精細化工、能源工業,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生態旅遊業和高效生態農業,打造全國重要的石油裝備製造基地,建設區域物流中心和產品集散中心。
濱州臨港產業區。位於濱州市無棣、沾化北部沿海地區。建成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環渤海地區物流中心和油鹽化工、船舶製造、清潔能源、生物制葯等產業聚集區。
濰坊北部臨港產業區。位於濰坊市寒亭、壽光、昌邑的北部沿海地區。依託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打造船舶發動機和汽車製造、科技興貿創新和全國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建成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
萊州臨港產業區。位於萊州北部沿海。積極發展現代物流,建成電力、冶金、精細化工、機械製造、濱海旅遊、生物育種等產業聚集區。城鎮布局。推進大城市、縣(市)城鎮和重點鎮建設,形成空間布局合理、服務功能健全、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城鎮體系。加快發展大城市,東營和濱州要擴大城市規模,提升綜合實力,完善服務功能,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建成適宜創業和人居的城市。積極發展縣(市)城鎮,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工業園區、商貿園區、居民社區,促進企業、服務、居住相對集中。集約發展重點鎮,依託港口、大型企業、重要商品集散地和風景旅遊區,建設一批集聚輻射功能較強、特色鮮明的小城鎮。優化調整農村居民點,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8. 臨沂臨港產業區的重點項目安排
1、即將落抄地的過億元項目:立晨國際物流項目。山東立晨集團投資1.3億元的臨港國際物流園一期工程。鑫泰礦業有限公司100萬噸金屬化球團項目。由鑫海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佔地300畝。坪上社區改造。投資3.5億元,規劃建設一個社區、一處商務中心和高檔餐飲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佔地300畝。鳳凰苑小區項目,由華興置業集團投資1億元建設,用地面積67畝,規劃建設17座住宅樓。白雲石產業區。建立佔地300畝的加工項目區,可容納15—20個加工戶。建成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增加地方稅收1800萬元。2、正在洽談的過億項目:①英聯盛唐鋼鐵有限公司新上冷軋板項目:該項目佔地400畝,總投資5億元,年產量50萬噸冷軋板,年產值40億元。②河北霸州萬鑫軋輥有限公司機械加工項目:由河北霸州萬鑫軋輥有限公司投資,佔地200畝,總投資2億元,年可實現銷售收入4.6億元,利稅6900萬元。
9. 簡單介紹一下蓬萊,其總體經濟水平如何
基礎一般,不如龍口,招遠,萊州,
發展速度在煙台地區數一數二,在龍內口,容招遠之上,
旅遊,文化產業做的相當好,臨港工業也很不錯,比龍口強!
蓬萊未來的發展潛力也很強,只是煙台市有可能將其撤縣改區,這對蓬萊影響很大,至於是好是壞,不知道,看看本來不錯的牟平現在一無是處就知道了
10. 2010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的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
重點區域帶動是多年來我省區域發展戰略的深化,有利於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引導生產力合理布局,推動各地在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強統籌協調,實現分工協作和優勢互補,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一)著力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根據胡錦濤總書記關於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打造和建設好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科學論述,加快推進總體規劃編制,爭取進入「十二五」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一是搞好重大課題研究。在海洋立體空間布局與資源開發、海洋優勢主導產業發展、中日韓區域合作實驗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方面拿出高質量研究成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決策依據。二是先期推進藍色經濟區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產業和示範園區項目建設。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布局,抓緊開展膠東半島大型國際機場建設前期工作,開工建設青煙威榮城際鐵路等一批鐵路和高速公路重點項目,加強環海防潮體系建設。強化產業發展的規劃引導,重點支持海洋高科技研發、海洋優勢產業、臨海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建設一批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藍色經濟發展示範園區。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點圍繞財稅、投融資、土地、海域等領域,研究出台專項扶持政策,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按照「規劃統籌、交通同網、信息共享、市場同體、環境同治、產業互動」的總體要求,抓緊研究制定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
(二)全力推進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抓緊出台貫徹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具體實施意見,分解任務目標,落實工作責任,創新體制機制,推動黃河三角洲開發在今年開好頭、起好步。一是基礎設施先行。加強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形成配套完善的水利設施、快捷暢通的交通網路和安全清潔的能源保障體系。特別要先期搞好鐵路、公路、港口、機場建設,增強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的支撐能力。二是抓好重點項目。根據總體功能定位,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依託東營、濱州、濰北和萊州四大臨港產業區,啟動一批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加快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環境友好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探索資源高效利用、生態持續改善、結構不斷優化的高效生態經濟發展路子。三是區域一體招商。辦好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投資貿易洽談會,打造區域招商引資新平台。四是落實改革措施。加強對規劃政策的深度研究,促進土地開發、地方金融等政策盡快落實。
(三)扎實推進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省會濟南和魯南臨港產業帶建設。抓緊編制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發展規劃,立足於世界技術前沿,努力打造高端產業、高端產品和高端技術自主創新平台,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形成黃渤海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大力發展省會經濟,提高省會綜合服務功能。啟動濟南與周邊各市城際軌道交通規劃建設,促進區域交通通信一體化。加快出台魯南臨港產業帶發展規劃,推進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集中培植鋼鐵、電力、石化、木漿造紙等臨港產業,帶動魯南地區加快崛起。
(四)推動西部地區加快發展。繼續完善和落實對西部地區的各項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逐步縮小地區間公共服務差距。西部地區要從本地實際出發,創新發展思路,明確產業定位,拓寬發展路子。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提高縣級財政實力。同時,扎實做好對西藏、新疆等地的對口援助工作,確保援建北川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