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未來新產業的變化方向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中國經濟主導方向 ,「十二五」期間,戰略性新興產業將獨領風騷,並逐漸替代傳統產業成為主導產業。2010年9月8日,國務院審議並原則通過《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確定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和政策,並將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同時還擬定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決定」確定了七大具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即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個產業,並決定集中力量,加快推進。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替代傳統產業成為經濟先導產業。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占我國GDP比重不到2%,到2015年將升至8%,再數年後將升至15%。 雖然說是七大產業,但每個產業方向之下又有若干不同的重點領域:①在節能環保中,將重點突破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循環利用;②在新一代信息產業中,將聚焦下一代通信網路、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和高端軟體等;③生物產業,將主要面向生物醫葯、生物農業、生物製造;④高端裝備製造業重點將發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和高端智能裝備;⑤新能源產業將主要包括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⑥特種功能和高性能復合材料將是新材料的重點發展領域;⑦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主要發展方向則確定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
節能減排型新能源的剛性機會 在此,要特別介紹新能源,它關繫到國家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安全戰略。據參與「十二五」規劃制定的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表示,根據目前我國新能源發展現狀和今後發展潛力估算,未來10年內新興能源產業有望累計增加投資5萬億元,甚至有機構分析師測算,新興能源產業最終開發規模或達幾十萬億元的水平。當前,發展經濟的前提是節能減排。由於我國已經向國際做出了兩項承諾,即2020年的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佔一次能源消費量的15%,2020年我國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下降40%~45%。目標的落實倒逼新能源開發不得不提速。
② 未來十年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
一、雲計算
企業向雲端遷移是大勢所趨。國內雲計算市場蛋糕正變得越來越誘人。
雖然阿里、騰訊、華為等IT巨頭等紛紛進入,但中國企業級市場的復雜性使得IaaS層面依然存在機會;
而在SaaS層面,還應重點分析具體的產品和服務是否符合國內客戶的實際市場需求。
二、大數據
「大數據+」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行業,該領域的投資策略為:
1、對於資源型大數據公司:數據資源足夠龐大完整,數據價值足夠有想像空間,數據挖掘整合能力足夠強;
2、對於技術型大數據公司:技術門檻夠高,並足以讓公司快速形成規模效應、網路效應,從而快速佔領足夠市場份額;
3、對於應用型大數據公司:應用市場足夠大,公司成長性好且可實現性強。
三、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的發展前景引人想像,具備廣泛的應用空間,如游戲、影視、教育、體育、星際探索、醫療等等。
該領域的投資策略為:
1、短期內,能夠布局虛擬現實產業鏈的廠商,從硬體設備、內容生產到平台分發,均具備投資價值;
2、從長遠來看,虛擬現實的內容將是行業靈魂存在,投資成熟內容產業廠商將充滿機會。
四、人工智慧
根據預測,2024年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11億美元。初步的技術積累和數據積累已經在過去有了比較顯著的規模效應,因而人工智慧重塑各行各業的大潮即將來襲,並引發新一輪IT設備投資。
在人工智慧領域內,主要關注的方向包括:
1、計算機視覺識別(以人臉識別為典型);
2、計算機自適應(以各類機器人為例);
3、各項細分底層技術領域(比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知識圖譜)。
五、3D技術
經過過去幾年3D列印的投資熱,3D列印技術步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但應用市場仍有待突破。
接下來新一輪的3D技術的關注點,包括:
1、3D列印專用材料及其工藝技術;
2、3D建模和個性化定製設計軟體;
3、圍繞3D列印技術出現的行業模式創新企業(即3D列印與教育、醫療和工業4.0等行業的結合)。
六、無人技術
無人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等領域。美國蒂爾集團預測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會從2015年的64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億美元,發展態勢迅猛。無人駕駛汽車至今仍未揭面紗,但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該領域將會有2000億美元到1.9萬億美元產值,屆時中國無人駕駛汽車產值空間至少也在萬億規模,潛力無限。
該領域可長期持續關注如下標的:
1、隨著政策逐漸放開,網路、谷歌、寶馬、奧迪等巨頭加緊布局無人駕駛汽車,可側重關注汽車電子相關硬體、車聯網相關軟體、整車等各個領域領導企業;
2、無人機領域,重點關注部件製造與總體設計細分領域,以及無人機解決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潛力的優質企業。
七、機器人
由於中國人工成本上升以及整體經濟結構轉型,機器人未來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場規模已經被各大機構認可。
1、未來的工業機器人將具備強大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專業化能力,向更細分的領域和結構進行創新延伸;
2、協作機器人可以與人協同工作並且廣泛應用在生活中各種領域,屬於「跨界」的產物;
3、服務機器人則沒有上限,具有遠超工業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潛力。
八、新能源
中國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場,發展新能源產業是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度,減少環境污染的必然選擇。
1、鋰電池在中國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下游動力和儲能電池需求巨大;
2、超級電容在快速充放電、高循環壽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較鋰電池有明顯優勢,能夠廣泛用於城市公交、軌道交通、風力發電、石油鑽探、港口機械等領域。
九、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經濟的基石,我國在軍工、高鐵、核電、航天航空等尖端製造領域的快速發展均離不開基礎材料領域的突破。
十、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
隨著基因組學、分子生物學等基礎學科的發展,生物制劑與生命科學技術正在治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劑方面,越來越多的單抗葯物對腫瘤、糖尿病等疑難雜症產生突破性療效,「重磅炸彈」級新葯頻出。
③ 現在行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中國未來最具有發展前景的十大行業:
1、互聯網服務行業
這兩年,互聯網行業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勢改變著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而它們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對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這兩年互聯網企業的漲薪速度曲線幾近陡直向上。
未來趨勢:互聯網本身是個瞬息萬變的大行業,不同子行業的熱門程度往往與所在行業的壟斷程度、發展速度和從業公司數量有關,目前較為熱門的有互聯網金融、電商、視頻、搜索等。從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來看,目前除了.net、c#等過時的技術外,其他方向的技能,包括PHP、java、PM,尤其是Android、IOS語言的平台開發,往往都能有較多的從業選擇。比如大數據開發、雲計算、搜索、移動互聯網等熱門領域都有大量的高薪工作需求。
2、教育和培訓行業
中國適齡勞動人口基數巨大,勞動力技術技能培養的需求也是巨大的,這個行業的潛力從新東方火熱上市就可以看出端倪。並且,不管什麼時候,中國人對下一代培養都是全力以赴,因此中小學輔導培訓機構這幾年也是紅紅火火,2009年,老虎基金5000萬美元注資中小學培訓機構學而思,2010年年初,黑石基金也對杭州一家培訓機構投資3000萬美金,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的整個培訓市場規模接近萬億。
3、農業
從創業的角度看,我國農村過去幾乎是一張白紙,由於新農村、新郊區建設的紅火,帶動了農民的需求和農村市場的興旺,催生了大量創業機會,不僅農民創業熱情高漲,而且吸引了城裡人和大學生前去創業。
4、旅遊行業
從未來發展趨勢看,中國在線旅遊行業會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因此可以明確的是,市場對於旅遊體驗師的需求會越來越大。艾瑞咨詢預測,到2017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4650億元,復合增長率超過20%。在這種情況下,未來會更加註重網路平台的口碑營銷模式,旅遊體驗師由此會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5、文化娛樂行業
以前一部大片,能賺個幾百萬都非常不容易。現在,一部成本幾千萬的小片,也能賺個十幾億票房。這個票房數字的背後,說明現在的人們對文化需求的渴望。
一個達沃斯論壇,給瑞士一個小鎮帶來全球性的影響力,並給當地的旅遊、商貿、文化、酒店業帶來巨大的推動。中國很多地方也有客觀條件大力發展會展文化經濟,但常缺乏宏觀大思路。現代信息化時代的傳播媒介,會加快這種新文化的擴展速度,會迅速產生全國性的,甚至世界性的影響力。
所謂的新文化的創造產品,不是去搶世界現成的「蛋糕」,而是創造自己特有的「蛋糕」。網路經濟與網路文化的融合發展,是當代網路經濟與網路文化的一大特色。網路游戲就是當代網路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
6、生物醫葯行業
未來趨勢:生物醫葯是國家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其制葯技術將成為未來創新主動力,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對研發人員的薪酬策略上,也可以看到生物醫葯行業對研發人員的重視程度。以上海為例,目前上海正加快融入國際生物醫葯研發鏈和產業鏈,力爭到2017年上海研發外包達到300億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發服務外包中心。這無疑將使得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內相關領域對醫葯研發師,特別是高端醫葯研發師的需求會持續旺盛。
7、健康管理行業
未來趨勢:根據日本衛生部公布的相關數據,在日本,每300人就擁有一名健康管理師或營養師,健康管理師的數量相當於臨床醫師的2.4倍。而目前我國專業健康管理方面的從業人員僅有10萬人左右,如果按照日本健康管理師所佔全國人口比例的一半計算,我國未來所需的健康管理師保守估計也需200萬人,人才缺口非常巨大。而隨著我國「全民健康管理工程」的推進、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加快以及期望壽命的延長,這一數字預計還將繼續增長。另一方面,我國的高端人群聘請私人營養師的熱潮也在逐步顯現,尋找專屬的私人健康顧問,讓他們為自己的形體及健康保駕護航,已經成為越來越多高端人群進行長期健康投資的趨勢之選。
8、老年用品和服務行業
目前我國老年用品和服務的市場需求為每年6000億元,但目前每年為老年人提供的產品有服務則不足1000億元,供需之間的巨大差距讓老齡產業「商機無限」。我國的老年用品和服務產業才剛剛起步,涉及養老機構、醫療保健產品、旅遊、房地產等領域,在各方面的專項產品及服務都還亟待開發。
9、智能家居
統計數據顯示,智能家電就國內來言擁有著過億的潛在客戶,特別是追求生活品質的年輕人,對智能家電的要求高,需求大,是最大的潛在客戶群。根據數據預估,2015年智能家電產值將達到1250億元,2020年或將沖破一萬億,成為家電行業發展最快的關鍵部分,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
10、信息安全分析行業
未來趨勢:從宏觀角度來分析,越來越大的市場規模,會導致人才需求劇增。智慧城市的建設也對信息安全體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移動支付等領域的應用信息安全逐漸成為市場的主要發展方向。賽迪顧問數據顯示,中國信息安全市場規模2012年為166.58億元,2013年達到186.51億元,2014年預計為228.03億元。據此估算,目前國內信息安全市場每年增速在20%左右。
④ 未來十年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
人可以什麼都不幹,但是離不開呼吸喝水吃飯,所以說,學技術可以學廚師,內不管社會如果發展,廚師永容遠不會被淘汰。
就目前來說,餐飲業也是最受歡迎的行業,看看現在全國有多少川菜館就知道了。學川菜,最正宗的地方就是成都了。
⑤ 請大家談談未來中國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
任何產業發展的結果都由其內在的規律和外部的大環境所促成,新興產業更不例外,而「新」將使這些產業呈現出這樣2個特點,其一是初期的繁榮,其二是未來的不確定,正所謂大浪淘沙。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興產業中會有不少的成員逐漸地或銷聲匿跡,或改頭換面,或脫穎而出,成為未來的支柱產業。
⑥ 中國未來有發展的十大行業是什麼
這10大行業包括人工智慧領域,大健康領域,大數據領域,新物流領域,新能源領域,環境保護與改造領域,旅遊領域,智能家居領域,新咐蔽旦零售領域,新型保險領域。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10個領域確實是未來發展最有潛力的領域,很多大型企業甚至從現在開始就已經布局了,其實保守的估計,這10個領域最少要在未來30~50年左右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誰先起步的早誰就能佔領行業的頭幾名。其實我個人覺得人工智慧領域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3、軍事領域的應用
可以說在未來幾十年的發展當中,人工智慧被應用到軍事領域是必然的,就好像我們經常在科幻片里看到的一樣,機器人無論是在數據處理還是在反應速度上,面都優越於我們普通人,而且在危險區域勘察或大型規模戰爭的時候,機器人如果參與的話,會極大限度的減少人員的傷亡。
⑦ 未來商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電子商務只不過是未來商業發展趨勢的一方面有一種說法:一個企業成敗完全取決於執行力的說法,是不全面的,是錯誤的。正確的市場,技術和地理區域同樣是至關重要的,尤其作為長期經濟發展的目標。西方國家也認為選擇正確的市場和地理區域是成功的關鍵諸如銀行,電信和技術等行業。正好應證了那句話 「一個BAD的經理人領導一個好的市場行業比一個中等的經理人領導一個差的市場行業要強」 宏觀經濟的趨勢 第一. 以經濟活動為中心加速的不僅僅是全球經濟化,也加速地域化經濟的發展。這是由於經濟自由化,信息技術的發展,資本市場發展以及地域人口大遷移的改變造成的。今天,亞洲(除去日本,嘿日本是亞洲經濟崛起的奇跡,中國是否能夠再次顛覆這個神話,看發展)佔世界中GDP 13%,而歐洲佔領30%的總GDP。在下一個20年裡,製造業和信息技術產業將會在世界的領域里大集合發生再聯盟高峰。除此之外,地域化經濟也加快發展的腳步。在未來的20年裡,美國將繼續保持絕對的經濟增長優勢。 第二.公共產業將經濟「泡沫化」。所以加強生產效率是至關重要的。全世界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危機,尤其發生在歐洲,其中德國老齡(>75)以上人口增長最快,高達33%(2005-2015). 這些必然導致生產力的下降, 養老金和衛生保健必將擔負更大的重任,迫使稅收系統改革.這就是所謂的: 「讓相對少的年輕人去養活相對多的老齡人!」. 第三.消費市場的變更和擴展. 在未來的10年裡,接近十億的消費者將進入全球消費市場-人們可以自由選擇商品。 至2015年,亞洲消費能力從4萬億漲到9萬億,基本上接近目前西歐的消費能力。發達國家的消費者不同分割的轉變也很明顯,到2015年,在美國,西班牙人的消費能力將會等同於60%的中國消費群。 無論地點,掌握並使用同一產品和同一品牌的消費者人數都會增加。 社會和環境趨勢 社會和環境因素有四個方面,盡管很難預測並且對商業的影響也不確定,但是它將會徹底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第四.科技發展將改革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聯系方式。技術革命才剛剛開始,並不成熟。個人,公共事業,以及商業機構正在全面學習如何運用IT來設計和發展知識。譬如一些領域:生物工程學,激光技術以及納米技術等。我們的工作方式不僅僅全球化而且即時化,新的團體和關系建立起來(確實啊,2005年12% 的美國新婚夫婦是由網路認識的)。超過20億人口使用手機,一年超過9萬億的E-MAIL發送。將來,時間的變化和地理位置已經不再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要限制。 第五.「人才戰爭」將會轉變。廣泛的工作遷移將會發生在相對工資水平較低的國家。以知識密集型的行業將會更加重視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發展中國家培養受過大學教育的專業人士將是發達國家人數的2倍。對於大部分公司和政府,全球的人力和人才策略作為全球SOURCING和製造策略尤其重要。 第六.大型商業機構將會面臨更詳細的審核。由於商業全球化以及經濟需求環境改變的環境下,社會對大公司的猜疑也會增加。譬如:前一陣子,鬧雞肉瘟病,KFC立刻做出市場應對的策略,製作各種廣告小冊說明雞肉加工的程序和過程,保證人們吃的放心,安心。 慘案,環境災難將會是不可避免發生,按一定比例發生的。這也不僅僅是接下來5年的事情而是未來250年相關的事情。未來10年,將會有真正強大的巨人全球化的公司浮現。商業公司,尤其是規模大的,從來不會被受到社會眷顧。商業領導者必須向社會證明說服他們將會創造更多的社會福利給予人們。 第七.自然資源的需求將繼續增長,從而施加環境的壓力。在未來20年裡,油價將會增長50% 點,沒有新的發現和根本的創新是趕不上供應的。譬如在中國,鋼,鐵,鋁在過去10年裡的需求番了3倍。 世界的資源也會進一步緊缺。水資源的缺乏將是許多國家將要面臨的最主要危機。因此技術創新,新的規章制度,資源的使用將是世界主題的核心,同樣促進經濟的發展,支撐環境的需求。 商業和行業發展趨勢 第八.新的全球工業結構浮現。非傳統商業模式將在新的技術發展影響下將同時存在於同一個市場和同一個空間里。許多行業,呈現「杠鈴」般結構,許多巨頭在上頭,中間較窄,其次,許多小規模和發展迅速的PLAYER在底部。 第九.藝術管理走向科學管理。未來將涌現更新更大更復雜的公司要求新的管理工具。確實,先進的技術和統計學將實現百萬個機構管理的新方法。今天的商業公司領導者都運用數學計算-決策技術和運用相當復雜的軟體管理組織 - 科學化管理! 第十.無處不在的信息改變知識經濟時代。 知識無處不在,同時也將更加細分,專業化。最明顯的趨勢體現在目前最流行的搜索引擎,譬如GOOGLE,BAIDU等,已經創造無限知識庫的即時性。知識接入也幾乎成為全球性。因此新的知識生產,進入,渠道和所有權模式將會浮現!我們在看:開放式知識發展作為一個團體而不是個人。知識製造本身也將成長,例如全球專利申請,從1990到2004年以每年20%的增長速度。公司必須學習怎樣平衡這類新型知識全球化或者說怎麼降低可能被「信息大爆炸溺死」 的風險
⑧ 未來還會出現什麼新產業
關於環保和網路
⑨ 中國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一、發展倒逼轉型升級,整合、創新引領時代發展:
360的出現,直接把殺毒變成免費的,淘汰了金山毒霸。
「余額寶」的出現,18天狂收57個億資金存款,開始搶奪銀行的飯碗。
騰訊微信的出現,6個億的用戶還在增加,直接打劫了中國移動、電信和聯通的飯碗。
所以,未來的競爭,不再是產品的競爭、不再是渠道的競爭,而是資源整合的競爭,是終端消費者的競爭,誰能夠持有資源,持有消費者用戶,不管他消費什麼產品、消費什麼服務,你都能夠盈利的時候,你才能夠保證你的利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二、未來的30年,技術會應用到方方面面,社會各行各業,但人們對此沒有足夠意識。
新零售。馬雲認為,未來10年、20年,新零售將取代電子商務這一概念,這是線上線下與現代物流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來的新的零售業,這個模式將會對純電商和純線下帶來沖擊。
新製造。未來的製造業用的不是電,而是數據。個性化、定製化將成為主流,IOT的變革將變為按需定製,人工智慧是大趨勢。
新金融。金融業過去是二八理論,未來是八二理論,如何支持80%的中小企業和年輕人將成為重點。互聯網金融會使金融業變的更加透明,更加公平。基於數據的互聯網金融才能做到真正的普惠金融。
新技術。移動互聯網之後,所有基於PC的技術都將被移動化,基於互聯網和大數據的誕生創造了無數想像。
新能源,就是數據。數據是人類第一次創造了資源,與衣服不同,數據人家用過你再用會更值錢,是越用越值錢的東西。
三、電子商務領域會出現比較大的發展:
移動電商比例預計持續走高。
農村電商比例會越來越大。
新零售遍地開花,成為零售業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新契機。
電商業態更加百花齊放,消費品網購電商,生活服務類、工業品大宗商品電商、批發類電商將成為電商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