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準扶貪村級茶葉產業發展規劃方案
茶業
是對產業規劃實施過程中工程性內容的設計,要承擔因設計不合理而導致的風險責任,因此必需有資質。
產業規劃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正如行業對一個人的發展的重要性一樣,產業規劃一定要告訴當地做什麼產業,從國際國內產業發展趨勢、市場容量、技術水平等多方面論證:必需而且只有做這些產業才有前途。方向是至關重要的。自古雲:不能只埋頭拉車,而且必需抬頭看路。方向錯了,越努力就錯得越遠。
當前產業規劃產生的誤區
各地政府部門尤其是縣級以下,許多工作人員認為:我們長期在當地工作,太熟悉當地情況了,要問我們應該干什麼,我們最有發言權;因而對產業規劃不夠重視。事實上,長期的理所當然的發展並沒有取得突破,也許正是產業規劃的失誤。
在當前經濟掛帥的政府工作中,產業規劃盡管已從最初的個案,發展到今天日益受到重視。但長期以來,由於缺乏規劃的體系結構的支撐,各地區編制的產業規劃對理清產業發展思路、明確產業布局、建立實施措施等起到積極的作用的同時,也隨著產業規劃實踐的逐漸深入而暴露出不少問題。
1.產業規劃的地位受到質疑。產業規劃在時序上是先於城市規劃,為其提供思路和依據的戰略性規劃,還是後於城市規劃,為其提供落實保障的策略性規劃,始終未有定論。
2.產業規劃的深度不夠。很多產業規劃在編制方法上只是對城市中的產業布局進行描述,或對產業發展現狀進行提煉匯總,規劃的技術(或專業)空間狹窄,缺乏對區域發展、產業發展等的深刻認識,導致規劃內容比較單一,發揮的作用有限。
3.是產業規劃的操作性不強。由於產業規劃的編制團隊水平參差不平,對當地實際情況了解不透徹,對產業發展中的問題和障礙認識不足,導致產業規劃與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空間規劃的銜接產生矛盾,產業規劃的思路和布局難以落地。
產業規劃見解
產業規劃對市縣經濟發展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並非隨便任何人都可以去設計,一定要尋求具有較強理論水平、能夠掌握國際國內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的專家去做,而不是一味地從工程實施角度去尋求有工程規劃資質的建設規劃單位去做。更為重要的是,要注意專家的團隊性,因為產業規劃涉及到許多不同的產業,需要眾多專家共同完成,而不是簡單地交給某一個教授即可。
2. 鄉鎮產業發展規劃如何寫
鎮產業發展規劃
為加快我鎮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合理配置空間資源,優化產業布局,提高產業競爭力,引導農業商業化,加速我鎮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促進我鎮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確保農民增收致富,特製定2011-2020年全鎮產業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持全鎮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堅持大力度、全方位扶持龍威、陽光等麵粉加工企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堅持多思路、多渠道培養發展商貿流通業、文化旅遊業、生態旅遊業等第三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完善服務體系為保障、創新機制為動力、增效增收為目標,應對市場調結構、依靠科技興產業、發揮優勢創品牌、夯實基礎增動力,加快全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二)總體目標。通過產業布局的引導調整,實現全鎮糧食穩定增產,全鎮農產品商品率提高,農業增加值持續增長,第二產業比重明顯提高,旅遊、商貿流通等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迅速崛起,建立分工恰當、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資源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和諧的產業支撐體系,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加快,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邁出新步伐。
主要指標:至2020年,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佔比40%,全鎮糧食穩定增產,全鎮農產品商品率達提高,農業增加值持續增長,其中糧食、畜禽、蔬菜產值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50%、30%、20%;第二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0%;商貿流通、旅遊等服務業佔比3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000元以上。
二、產業總體布局
按照布局區域化、生產規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編制我區農村產業發展區域規劃:
1、商貿流通業:我鎮是河南進入河北的南大門,漳河生態園區規劃建設高速路入口,我鎮藉此可在兩小時內到達鄭州、石家莊,同時經此可轉蘭青線到達山西、陝西,向東可到山東。經講岳線往東可達山西,四省通衢,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四通發達,可借107國道、京廣線、京珠高速、中華路、講岳線為依託,爭取在五到十年時間內在講武城車站至漳河生態園區之間形成倉儲物流企業群。
2、文化旅遊業:我鎮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可打造以前港天子冢、劉庄蘭陵王、北朝墓文化、漳河生態園三國影視城為依託的精品文化旅遊線路。
3、麵粉加工業:講武城鎮是農業大鎮,糧食主要生產小麥,玉米等。在我鎮轄區內有龍威面業、陽光面業等大型麵粉加工企業,年加工麵粉均在10萬噸以上。另有許多小型麵粉加工企業,可引導這些企業拉長產業加工鏈,向深加工發展,增加產值。
4、畜牧養殖業:目前講武城鎮轄區內有養豬場十多個,養牛場3個,養雞場十多個,主要是高錄、大冢營、朝冠、西陳、北白道幾個村。努力促使我鎮養殖企業擴規上檔。
5、糧食種植業:我鎮是農業大鎮,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糧食種植主要分布在京廣線以東的村莊。我鎮要加大優良品種的推廣,提高機械化水平,大力發展「兩高一優農業」,確保糧食增產增收。
6蔬菜種植業:我鎮緊鄰古鄴蔬菜批發市場,種植蔬菜的村主要是三高錄、小寨、東、西陳南、北白道。目前有李明生育苗基地等具有規模的瓜果、大棚蔬菜基地,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爭取在五到十年時間內建成省級蔬菜瓜果生產基地。
7、生態旅遊業:又指觀光農業,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遊業。具有保護環境、生態美化環境和觀光旅遊等功能的農業,是將農村的空間和農產品等農業資源作為觀光資源加以開發和充分利用,以期產生除農業生產之外新價值、與觀光相適應的一種農業形態,具有觀光、採摘、休閑、教育等功能,能提供相應觀光服務設施的單位,包括觀光、採摘、垂釣等。結合漳河生態園得相關規劃,在我鎮民有北乾渠以南大力培育出具有我鎮特色的生態旅遊業。
鎮人民政府
二〇 年 月 日
3. 制定美好鄉村產業發展規劃應注重哪些
一、組織領導
為確保美好鄉村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成立區農委美好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主任任組長,分管主任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室,領導小組副組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設在產業化科,負責聯系對接美好鄉村建設日常事務。
二、工作思路
以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為方略,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群眾認同、群眾參與、群眾滿意為根本要求,強化規劃引領,抓好村級產業發展,注重生態優先,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針,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著力建設「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村美」的農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園。
三、目標任務
從2014年開始,每年重點培育建設24個左右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重點村,抓點示範,整合資源,綜合治理。到2016年,全區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重點村達到40%以上,2020年達到80%以上。
四、實施內容
1、編制規劃方案。以鎮街為單位,編制《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結合規劃,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每年篩選確定編寫若干個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2、編制項目。以鎮街為單位,對已被列為年度實施的產業發展重點村,編制示範村產業建設項目書。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整合涉農資金支持美好鄉村建設的意見》,將所有能爭取到的項目資金,向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傾斜。同時,建立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項目庫,做到有的放矢,符合條件的項目及時申報,多渠道爭取資金投入美好鄉村建設。
3、抓好生態經濟建設。按照「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八項農業生態經濟工程(即自然生態保護工程、生物種子工程、畜牧業、漁業、農村環境、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綠色(有機)食品經濟工程)。同時著力培育「一村一品」經濟和主導產業,逐步做大做強,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4、抓好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結合城鄉一體化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提高農村人口集中居住率和農村土地節約集約使用水平,推進農村節能工作,推廣沼氣利用技術,引導農村新建住宅採用節能新技術。推進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協同推進農村路網、農田水利設施配套、飲水安全等工程建設,以及建設農村環保設施,建立農村衛生保潔常態化管理機制,推進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和連線成片整治;協同開展村莊綠化,村居綠化率達到40%以上。協同抓好農村飲用水安全配套、污水處理、道路硬化等工程的實施,打造具有特色的美好鄉村風景。
5、抓好現代農業發展。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建設新型美好鄉村為核心,推進生產經營產業化、農業技術集成化、農業生產機械化、基礎設施配套化、農業服務社會化。積極引導推進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加快農業生產方式由小農生產向社會化大生產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農業利用方式由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型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轉變,全面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6、抓好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繼續實施「451」工程,圍繞全區鄉村自然生態、田園風光、聚落與建築文化、鄉村人文活動、民俗文化、鄉村產品與工藝、鄉村景觀意境等,著力打造江南田園和山鄉獨有的「青山、綠水、梯田、人家」的鄉村景觀意境。加強統一規劃,明確特色定位,加快形成以景區為龍頭、骨幹景點為支撐、「農家樂」休閑觀光旅遊業為基礎的鄉村旅遊業發展格局,建成一批「農家樂」休閑觀光農業為主題的特色農庄。
7、抓好新型農民培訓工作。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統籌培訓機構、項目資金、師資力量,開展新型農民培訓,讓受訓農民不僅僅只是種、養技術的提高,尤其是將年富力強的農村勞動力培養成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使之成為美好鄉村建設的排頭兵和領路人。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按照區委、區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任務,分解細化,落實到具體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明確工作要求,健全工作機制,常抓不懈。
2、強化督查指導。堅持「半月一走訪」、「一月一調度」、一季度召開一次協調會或觀摩會(發現問題,找出差距,及時整改;交流經驗,推廣典型);做到半年小結,年終總結,謀劃安排下步工作。
3.嚴格考核獎懲。將美好鄉村示範村產業發展工作列入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重要內容,年初安排工作目標任務,年底實行百分制考核,評先評優,實行獎勵或優先安排項目資金,全力推進全區美好鄉村建設。
4. 新農村產業發展規劃怎麼做
新農村是一個很大的范疇,需要聚焦一個或者幾個產業來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