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東莞市產業集群發展項目

東莞市產業集群發展項目

發布時間:2021-01-21 23:42:33

㈠ 廣東的主要產業有那些

1、電子信息業

目前,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年銷售收入接近4萬億元,計算機、手機、彩電等產品的產量居世界首位。廣東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連續十五年居全國第一,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珠江三角洲已經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重要的IT產品製造基地。

2、電器機械業

機械工業是中國的重要支柱行業,年銷售收入超過4萬億元。廣東機械工業總產值超過5000億元,居全國第2位,產業外向度高,機械產品出口居全國第一位,也是全球的家電產品出口基地。已經形成以廣州、深圳、佛山為中心,輻射珠江三角洲和東西兩翼的電器機械產業集群。

3、石油化工業

中國石油化工產業年銷售收入超過3萬億元。廣東石油化工總量規模居全國前列,約佔全國的10%,多種主要產品產量排在全國前三名,產業主要集中在茂名、廣州、惠州和湛江等沿海城市。

4、紡織服裝業

中國是全球紡織服裝的製造中心,紡織服裝是最大的中國出口創匯產業。廣東是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大省,產業集聚優勢明顯,產品門類齊全,產業規模和產品產量居全國前列,同時,也是全球第三大服裝出口基地。

5、食品飲料業

食品飲料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產業。廣東是中國食品飲料重要的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產業規模和產品產量居全國前列,食品飲料優質名牌產品在全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6、建材業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建材工業迅猛發展,近年增長接近30%。目前,廣東建材工業總產值接近1500億元,規模居全國第2位,產品門類齊全,陶瓷、水泥等主要行業優勢突出。

7、森工造紙業

近年,中國造紙產業正步入快速增長期,年增長達到20%。森工造紙是廣東的潛力產業之一,廣東是中國造紙及紙製品的生產大省。目前,中國造紙行業唯一的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研究中心設在廣東。

8、汽車

目前,中國汽車產量已經近700多萬輛,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廣東汽車年生產能力近80萬輛,形成以廣州為中心,以轎車為重點,零部件為基礎,客車、輕型車、專用車、摩托車相輔的發展格局。

9、醫葯

醫葯產業是中國大力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產業規模達到4000多億元。廣東醫葯產業實力居全國前列,中葯、生物制葯和醫療器械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領域形成一定優勢。

㈡ 東莞有哪些工業區

長安上沙工業區 南城第一工業區 大嶺山工業區 茶山鹿步工業區 高步工業區

清溪-太陽城

虎門長安工廠比較多

㈢ 東莞東城萬達廣場的項目介紹

東莞東城萬達廣場項目由東莞市政府招商引資、大連萬達集團開發建設的東莞市重點專項目,是繼廣州白雲屬萬達廣場、東莞長安萬達廣場之後,萬達集團300億布局珠三角的又一力作,將建成整個華南片區的旗艦項目。東莞東城萬達廣場位於東莞市東城區東城中路與東縱路的交匯處,屬於東莞城區目前最繁華的商圈,商業氛圍濃厚,交通便捷。
萬達集團計劃把東莞東城萬達廣場打造成廣東省的旗艦項目,建有超五星級酒店、甲級寫字樓、大型購物中心、國際IMAX影院 、高檔住宅、大型購物超市、高檔娛樂城等業態組成,東莞東城萬達廣場是集購物、休閑、餐飲、娛樂、文化、居住多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東莞東城萬達廣場必將成為東莞最具代表的城市綜合體,是整個東莞城區的商業配套 ,輻射珠三角及港澳台,更是城市的產業集群,極大地改變目前東莞商業布局,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及稅收,成為東莞新的城市地標,新的城市中心。

㈣ 東莞東城區有哪些工業區

同沙、外經和市郊工業基地。

東城區先後投入80多億元建成同沙、外版經和市郊三大工業權集約基地,促進全區工業集約發展。現已引進培育了徐記食品、萬士達液晶、美維電路、華潤雪花啤酒、羅門哈斯等一批龍頭企業和高科技企業,以及中食營科、中電新能源、凱格精密機械等多個投資超億元的重大項目;

成為東城產業集群發展的先進代表。目前,全區擁有工業企業1000多家,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80多家。為優化產業結構,東城還積極推動高端電子、精密器械、生物醫葯、太陽能應用等高新產業集聚發展,力爭在轉型升級道路上繼續走在全市前列。

(4)東莞市產業集群發展項目擴展閱讀

2019年東莞市自然資源局發布城市更新單元劃定方案的批前公示。資料顯示10個更新單元分別位於東城(1個)、大朗(3個)和清溪(6個),其中5個更新單元將規劃建成大型商住區,4個更新單元建設成居民住宅區,而東城街道桑園社區第三工業園將建成新型產業區。

東莞的鎮區與城區的發展,有著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發展軌道,布局東莞大多數發達街鎮商圈,其繁華程度、商業規模並不比市中區遜色。

㈤ 東莞工業規模

工 業 經 濟

2005年,東莞市生產總值達2182.44億元,同比增長19.3%,增速比全省快6.8個百分點,是珠三角地區增長速度最快的城市。工業總產值達4422億元,同比增長2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0.01億元,同比增長17.2%,比全省快2.2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總額743.72億美元,同比增長15.3%,其中出口總額409.29億美元,同比增長16.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62.08億元,同比增長31.4%,比全省快15.1個百分點,位居珠三角地區首位。

【工業生產平穩增長】

2005年,東莞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12.8億元,同比增長20.2%,比全省高0.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41.77億元,同比增長23.2%,比全省高6.2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於產值增速3個百分點。

重工業拉動效應增強。2005年,全市規模以上重工業完成產值2192.90億元,增長21.7%,增速比輕工業快3.1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57.51%,比輕工業高15.02個百分點,輕重工業比例由2004年的1:1.20調整為2005年的1:1.35(全省為1:1.29)。重工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60.78%,同比提高了7.89個百分點。

民營工業加快發展。全市民營工業實現產值667.59億元,增長29.67%,比全市工業增速快7.24個百分點,比外資型工業快7.73個百分點,民營工業佔全市工業總量的15.10%,比重同比上升了2.14個百分點。

【產品結構】

工業行業結構、產品結構在發展中調整。在規模以上工業中,2005年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產值增長11.4%,佔29.2%;紡織業增長22.5%,佔4.8%;造紙及紙製品業增長26.8%,佔4.7%;塑料製品業增長7.7%,佔4.7%;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增長15.6%,佔11.5%;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35.3%,佔9.7%。適銷對路的工業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全年生產行動電話機355.45萬部(不含諾基亞),電話單機4335.20萬部,彩色電視機201.97萬部,組合音響2930.83萬部;敷銅板1274.89萬平方米;吸塵器525.21萬台,電子元件3619.63億只,傳真機61.39萬部,列印機264.57萬部,顯示器1360.28萬部,鍵盤8634.52萬個,微型電子計算機188.87萬台,微電機10.97億台,發電量377.50億千瓦時。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2005年初,東莞市確定了電子信息製造業、電氣機械製造業、紡織服裝製造業、傢具製造業、玩具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製造業、食品飲料製造業以及化工製品製造業等工業八大支柱產業。2005年工業八大支柱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617.49億元,同比增長23.32%;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8.65%,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77.43%;實現利潤總額64.66億元,同比增長29.80%。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預計達900億元,同比增長26.6%,占工業總產值的20.41%,同比增加1.37個百分點。大型龍頭企業貢獻突出,全市產值超10億元的工業企業共55家,同比增加11家,完成產值1634.35億元,同比增長28.04%,佔全市工業總量的36.95%,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43.35%。

【工業經濟效益]】

工業經濟整體效益進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工業經濟效益在上年明顯好轉的基礎上,繼續呈上升態勢。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為119.86。其中,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9.47%;成本費用利潤率為3.29%,上升0.13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為49.59%,下降6.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率為26.95%。按增加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為53340元/人,增長19.47%;全年實現利稅總額183.1億元,增長30.2%,其中利潤總額124.35億元,增長28.6%;虧損企業虧損額27.19億元,上升5.4%。

【 城市建設】

城市建設成效顯著。2005年是「五年見新城」的沖刺之年,城市新區建設如期實現。圖書館新館、玉蘭大劇院、科學技術博物館和青少年宮建成並投入使用。路網建設進一步完善。環城路、常虎高速、東部快速干線建成並通車,市內四條主幹公路(莞樟路、莞龍路、莞長路和東深路)的擴建改造工程竣工並恢復通車。城市面貌改觀,使東莞城市價值提升。2005年東莞入選國家統計局首屆評定的「中國投資(硬)環境」50優城市。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適度快速增長。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繼續擴大,增長趨於理性。200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97.24億元,比上年增長31.3%,投資總量創歷史新高。其中農村單位固定資產投資78.70億元,增長32.1%;城鄉私人建房投資25.90億元,下降10.2%;城鎮集體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92.64億元,增長34.4%。在城鎮集體以上固定資產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208.75億元,增長45.4%;更新改造投資55.03億元,增長15.9%。在全社會固定資

產投資中,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263.59億元,增長66.7%,第三產業投資333.63億元,增長12.4%;分行業看,製造業投資仍居首位,2005年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222.01億元,佔全社會投資總額的37.2%,這是與我市現代製造業名城的發展定位和城市特色密切相關的;從投資主體看,國有集體經濟投資213.48億元,增長18.7%;民營經濟投資195.90億元,增長24.4%;港澳台和外商經濟投資175.38億元,增長54.6%。投資重點傾向於能源建設。全年原材料和能源完成投資39.82億元,增長20.1%。

【房地產】
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增加。全年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44.43億元,比上年增長26.2%。全年商品房銷售額119.40億元,增長40.0%;商品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160.17萬平方米,增長38.3%;商品房實際銷售面積321.85萬平方米,增長25.9%。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比上年上升11.2%。

【建築業】
建築業發展穩定。2005年全市資質等級以上的建築企業328家,全年建築業總產值76.39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375萬平方米,利稅總額4.58億元,利潤總額2.68億元。

【信息化建設】

認真組織實施信息化帶動戰略,全面提升社會信息化的整體水平。2005年全市信息化綜合指數為71.1(按常住人口計算),居於全省的前列,達到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要求的信息化綜合指數為60%以上的要求。
郵電通信業穩步發展。全年全市郵電業務收入132.82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其中電信業務收入49.77億元,移動通信業務收入66.92億元。全市本地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88.92萬門,行動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059.1萬門,構成覆蓋全市、方便、快捷、安全的信息傳送大通道。年末實有程式控制電話用戶(含小靈通)383.91萬戶,行動電話用戶(含充值卡)1016.41萬戶,分別比上年增加102.56萬戶和160.32萬戶。年末全市數字數據網(DDN)用戶2170埠,互聯網用戶52.90萬戶,比上年增加2.33萬戶。2005年12月10日成功實現了數字程式控制電話升8位,躋身國際大城市的行列。
全面推進電子政務的應用。在做好全市OA系統日常維護工作的同時,完成了WEB版OA的升級工作並推廣使用,對全市76台OA伺服器的配置及應用資料庫進行更新,升級了6650位OA用戶的個人郵箱和1807個部門郵箱,以及每台伺服器16個應用資料庫的更新,使網上辦公系統的界面和功能更加完善。改版後,東莞市網上行政辦公系統同時支持LOTUS客戶端和瀏覽器,在功能上增加手機簡訊答復會議通知、在個人通訊錄中群發簡訊和郵件等新功能,同時會議管理、公文辦理、車輛管理、系統許可權管理、用戶管理等程序的功能得到完善。做好「中國東莞」網站的改版工作。以「網站群」架構對「中國東莞」網站進行改版和整合全市政府部門網站,基本完成了改版的後台開發、測試和正式發布前准備工作,為中國東莞網站全面升級打好基礎。
【交通運輸業】

交通運輸網路更趨完善,營運能力增強。年末全市境內公路通車里程2871公里,比上年增加112公里,公路密度116.47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等級公路2840公里,密度115.21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154公里,密度6.25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全市擁有民用汽車40.66萬輛,比上年增加8.69萬輛。其中,載貨汽車12.93萬輛,載客汽車26.89萬輛。全年完成貨物周轉量42.48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0.3%。其中公路27.25億噸公里,增長0.1%;水運15.23億噸公里,增長0.6%。完成旅客周轉量118.53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6%,其中公路118.2億人公里,增長1.6%。港口貨物吞吐量2280萬噸,下降12.3%。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2005年,東莞市繼續加強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和名牌帶動戰略工作,促進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市經貿局成功推薦2家企業的2個項目列入廣東省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計劃,並得到有關的省財政資金支持;協助廣東福利龍復合肥有限公司技術中心通過認定,成為市第四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會同市科技局、發改局等部門,組織有關專家評審確定了10家條件較成熟的企業組建市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有效促進了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市經貿局引導企業積極申報省、市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項目。2005年全市有2個項目共獲得省財政技術創新資金扶持220萬元;3個項目參加粵港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招標和技術改造項目招標活動中標1160萬元;4個項目共獲得省財政挖潛改造資金扶持450萬元,其中2個項目被評為廣東省「雙優」技術改造工程重大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優秀項目;1個項目承擔省結構調整任務並獲得省財政資金200萬元。2005年,東莞市制定了《東莞市裝備製造業發展專項技術改造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安排了500萬專項資金扶持了一批裝備製造業重點企業技術改造項目;除此之外,還安排了1500萬元,重點支持八大支柱產業企業、工業商貿龍頭企業、「兩自」企業等進行技術改造。大力開展名牌帶動戰略工作。全年共新增中國名牌產品1個,省名牌產品30個,國家免檢產品19個,馳名商標2件,省著名商標20件。截至2006年1月,全市共有中國名牌產品7個,廣東省名牌產品69個,中國馳名商標有5件,國家免檢產品31個,廣東省著名商標74件。

【產業集群發展】

2005年,東莞市經貿局貫徹落實《東莞市推進產業集群發展戰略的意見》文件精神,積極推進產業集群發展。一方面組織開展考察、調研,認真籌備構建產業集群的發展規劃及配套政策;另一方面抓好產業集群發展典型,組織申報石龍鎮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大朗鎮毛織產業集群成為省第一批廣東省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同時將產業集群和區域品牌結合來抓,大朗鎮毛織產業集群被省選擇作為全省三個創建區域國際品牌試點地區之一。此外,石龍生產力促進中心被省信息產業廳認定為省級電子信息產業培訓基地,長安鎮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機械五金模具名鎮」稱號。

㈥ 東莞三大產業佔比

第一產業

東莞農業相對發達。農民生產的農作物以蔬菜為主。2013年東莞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3.15億元,比上年下降(按可比價計算,下同)1.4%。

其中農業產值18.93億元,增長2.2%,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57.1%;林業產值0.36億元,增長115.3%,佔1.1%;牧業產值5.24億元,下降14.3%,佔15.8%;漁業產值7.66億元,下降1.1%,佔23.1%。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36.78萬畝、水果種植面積19.43萬畝。

第二產業

東莞製造業實力雄厚,產業體系齊全,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地之一,製造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0%以上,形成以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紡織服裝、傢具、玩具、造紙及紙製品業、食品飲料、化工等八大產業為支柱的現代化工業體系。

擁有全球500強企業45家,境外上市公司800多家,投資者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諾基亞、雀巢美極、三星、生益科技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其中全球100強企業有1家,500強企業有4家,境外上市公司有8家。

第三產業

2013年東莞市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40.22億元,增長18.6%。2013年末東莞市有各類金融機構121家,其中銀行類機構33家,保險類機構52家,證券期貨類機構36家。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83.94億元,比上年增長18.2%。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86.66億元,比上年增長9.8%,扣除物價因素影響,實際增長9.1%。



(6)東莞市產業集群發展項目擴展閱讀:

2013年末東莞市有星級酒店89家,其中五星級酒店22家。東莞市有旅行社64家,全年接待國際及港澳台遊客418.04萬人次,增長0.8%。其中接待外國遊客138.28萬人次,增長2.6%;接待港澳台遊客279.76萬人次,下降0.1%。

全年糧食產量1.24萬噸;水產品產量7.45萬噸;蔬菜產量38.26萬噸,下降1.0%;生豬出欄23.25萬頭,下降18.8%;家禽出欄462.60萬只,下降19.8%。

其中包括美國的杜邦、瑞士的雀巢、荷蘭的飛利浦、德國的赫司特、法國的湯姆遜、韓國的三星、日本的日立、新日鐵、索尼、住友金屬、京瓷、柯尼卡美能達、電產三協、英國的太古集團、芬蘭的諾基亞以及我國香港的偉易達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的入駐並定為總部。

㈦ 東莞產業地產發展狀況

產業地產以產業為依託,地產為載體,實現土地的整體開發與運營。以獨棟寫字樓、高層辦公樓、標准化廠房、中試研發樓為開發對象,整合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經濟資源等,打造產、學、研產業集群,幫助政府改善區域環境、提升區域競爭力;幫助企業提升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發展力的新型產業形式。
從事產業地產、商業地產行業多年的贏城投資總裁王總認為:目前東莞產業地產總體發展態勢良好,政府十分重視,未來投資發展空間大,但因產業地產有別於傳統房地產,眾投資者對於該行業認識不深,尚在了解接受階段,因此投資者不多。

閱讀全文

與東莞市產業集群發展項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