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過多年的發展,山東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已超過1200億元,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還較低。2010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
①發揮市場在文來化資源配置中的自積極作用,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和良好的市場秩序,促進文化資源合理配置。 ②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發揮財政稅收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落實和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對文化產業予以支持。 ③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擴大文化消費,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完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促進新興文化 產業發展。 ④推進文化科技創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勞動者素質,創新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有利於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
B. 分析山東省發展文化產業的優勢條件
傳統文化優勢、地域資源優勢、地理位置優勢。
C. 山東是孔孟之鄉,文化底蘊深厚,素有一山一水一聖人的美譽。為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強省,山東省將全省
(1)該產業帶位於山東半島沿海地區,海陸交通便利;腹地廣闊,市場潛力大;人口密度較大,有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有較好的製造業的產業基礎。(答出其中三個要點即可得滿分) (2)乾旱、寒潮、暴雨、台風、風暴潮、局部地區的滑坡(前3項必答)
D. 山東的發展方向
1、從長遠規劃、發展潛力、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總體實力、科教水平、文化影響力等深層次因素上說,山東到2020年的時候,許多人均指標肯定還不是全國第一,但絕大多數總量指標都將會是第一,其中就包括GDP總值。到那時候,山東人不需要再吹牛,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說:山東是中華第一省。 (廣東GDP到2020年將會是第二或第三) 2、山東的發展首先是半島上的青島威海煙台。青島不錯,有點象德國的漢堡,希望能加快發展。但是,威海煙台的發展相對其地理位置來說還是太慢,那麼長的海岸線,卻沒有大的港口,也沒有大的造船業基地,臨海工業發展落後,光靠捕撈海產品是不能發財的。龍口招遠面向渤海灣,可以發展軍品造船,如潛艇和驅逐艦;榮成文登乳山全沿海,但直面日本,可以發展民用造船業,如利潤率很高的石油巨輪和豪華遊艇。此外,半島三市承接日韓產業轉移的速度有點慢,這個時候要練好內功,堅持內外兩條腿走路,不能光等著國外的產業轉移。 3、日照的港口吞吐量還是太小,要知道沒有港口的發展就沒有日照的發展。 4、濰坊北臨萊州灣,海岸線很長卻不適合發展大港口,但是至少也要有個中型港口,象天津那樣挖也能挖出來的,寒亭區修了直到海邊的高速公路,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壽光昌邑都不錯。 5、東營和濱洲都有海岸線,但國內基本上沒人知道這兩個城市是沿海城市,等於浪費了岸線資源。 6、濟南要辦全運了,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加強一下城市建設。山東省要當GDP老大,濟南發展慢了肯定不行。其實濟南完全不要和半島三市去爭經濟蛋糕,而應該獨辟蹊徑,做強裝備製造業、文化產業、物流產業和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 7、淄博不錯,城市建設也不錯,臨沂最近幾年也開始起飛,民營企業有勢頭了。棗庄和滕州的關系要理順,不然會干擾經濟發展。萊蕪也不能光搞鋼鐵,要有第二第三優勢工業。濟寧泰安是中華文化重要發祥地,但是卻沒有很好地產業化,體制是重要原因。聊城荷澤德州是京滬加京九,為什麼還那麼窮呢?難以理解。 8、我是南方人,看山東肯定不全面,但山東幾乎所有的地級市都走馬觀花地去過一遍,覺得山東是我國東部兩個地理位置最好的省份之一,另一個是廣東。廣東近港澳,山東近日韓,相比之下山東更有優勢。山東的文化底蘊更是廣東不能相比。因此更看好山東。 9、山東的劣勢在於官本位思想太重,好多人想當公務員想要個編制。其實山東人應該發揚當年闖關東的精神,去全世界闖盪。可以盪滌掉一些舊思想。還有,山東人一定要克服吹牛的老毛病。 10、全國各省中,山東人的名聲威望絕對是第一。即使在海外華僑中,一提起山東人,都說是中華的脊樑,山東人從文化上說是最正宗最傳統的中華人。我現在國外,舉個身邊的例子,如果有山東人和非山東人想在海外租華僑的房子,同等條件下,這些華僑房東都願意租給山東人,為什麼?因為山東人兩個字代表的是忠誠、可靠、信義等中華傳統價值觀念。從這一點,我就知道山東省的文化積淀和山東人極高的名聲遲早會成為山東經濟騰飛的巨大助推力。祝福山東!
E. 如何充分利用山東傳統文化資源優勢。加快實現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
①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建設文化強省,必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專(或「屬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等)。②繼承山東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③立足山東改革開放的實踐,創新文化內容和形式,創作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精品;同時博採眾長,吸收、借鑒其他優秀文化成果;進一步促進山東文化產業發展。④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應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建設文化強省的積極性 白痴、相信我的答案
F. 文化資源大省如何加快建設成文化強省山東省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全省文化產業增速連續多年達20%以上
(共7分)①文化發展的實質是文化創新,實現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必須注重文化創新。(2分) ②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在於立足社會實踐。(2分) ③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1分) ④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文化創新必須關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做到文化事業「惠民」。(2分)
G. 山東省大力發展文化藝術產業有什麼重要意義
晉中之抄窗提醒您:1 對於國外來說,文化產業的崛起,意味著為國家安全增加了一層強筋的保護層,可以抵擋外國文化對本國傳統以及新興文化的侵襲。2 對國內來說,文化產業的發展,可以直接或間接提高國民素養,加強國民的文化保護意識。3對山東而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部署要求,推動山東文化藝術產業的振興發展,促進文化強省建設
H. 齊魯文化的產業發展
2008年山東省和12個市設立了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專項資金總額已達2億多元。濟南、青島、萊蕪、臨沂、濱州、煙台、濰坊等7個綜合試點市相繼出台了改革方案,改革進展順利。全省已有20家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 山東省文化產業品牌遍地開花,形成了以孔子文化節、濰坊風箏節、青島啤酒節為代表的文化節慶品牌,以電視劇《大染坊》《闖關東》為代表的魯劇品牌,以《大羽華裳》《蒙山沂水》為代表的旅遊演藝品牌,以《圓明園》《晶瑩小子》為代表的動漫品牌,以楊家埠木版年畫為代表的民俗文化品牌等一批文化產業品牌。達尼畫家村榮登首屆中國文化產業品牌榜,成為「中國文化製品七大品牌」之一。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大文化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是快速發展山東文化產業根本所在。山東應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契機,大力發展民營文化經濟,逐步尋找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 從2008年起,山東省財政將每年統籌安排5000萬元,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採取貼息、獎勵、資助等形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 為構建濟南市文化產業鏈,濟南市將重點培育108個文化產業項目,並面向全社會招商融資,投融資總額達人民幣172億元,共涉及出版發行、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網路文化、文化休閑娛樂、節會展覽、文化產品生產及銷售、體育產業等領域,顯示出了省城文化產業發展的良好前景和巨大潛力。 據介紹,濟南市重點打造的齊魯動漫遊戲產業基地,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以及未來規劃設計,要對金鑾大廈、金帝利大酒店、普利大廈、東航三角地片區、濟南市藝術大廈、濟南箱包市場等幾處地產進行整合,從而打造濟南市規模最大的動漫影視藝術文化創意中心,力爭成為濟南及山東省動漫產業核心區和示範區。重點開發的齊魯文化產業園中心,位於長清大學科技園,距濟南主城區16公里,規劃佔地面積800畝,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景色宜人,周圍現有高校9所,主要建設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館、會展中心等約20萬平方米,將成為濟南、山東的公共文化中心,同時具有公務和交易功能,是一個綜合性的文化藝術中心。 濟南市還要打造濟南華山水景園,依託歷史名山華山,開挖大湖面,形成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觀,按照「七島伴三山,玉帶連兩湖」的總體結構,建造「一山兩湖十八園」,再現「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歷史風貌。 濟南市還要求,要把泉水作為城市最寶貴的戰略性資源加以保護。以正常降水條件下保持泉水常年噴涌為目標,妥善處理泉水保護與旅遊發展、城市供水的關系,搞好水資源的保護和綜合開發利用,提升「泉水之都」的城市形象。堅持泉源、泉脈、泉眼、泉系並重的保護原則,制定泉水保護總體規劃和重點泉群保護詳細規劃。加強泉景觀建設,增加泉文化內涵,做好泉水申報國家和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工作,重現「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特色風貌。 省城將嚴格執行《濟南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泉城特色風貌帶規劃》,以古城區、商埠區、歷史文化街區及傳統文化保護為重點,建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三個層次的保護體系。加強以明府城、大明湖、環城公園為核心的泉城特色標志區建設,保護古城區傳統格局、軸線、路網、水系和建築風格,保護商埠區路網街區和近現代優秀建築,加強對芙蓉街、曲水亭街等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維護歷史文化名城的整體風貌。 
與山東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相關的資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