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村級扶貧資金使用方案
精準來扶貧資金借貸對象要精準,堅源持產業扶持周轉金只用於在家的有發展能力和願望、有短期資金需求、有產業項目規劃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同時,借款農戶必須具備誠信、實干、苦幹精神,具有管好用好周轉金等條件。
使用范圍精準。明確產業扶持周轉金專項用於貧困戶購買發展家庭畜牧業所需幼崽,種植業所需幼苗、良種等。貧困戶申請扶持的產業發展項目必須符合貧困村脫貧規劃和貧困戶幫扶計劃,不得使用產業扶持周轉金作其他用途。
監管程序精準。對使用產業周轉金的貧困戶建立明細台帳,明確借款時間,借款金額、發展項目、還款時間等信息。建檔立卡貧困戶到期歸還的借款繼續用於其他有需求的貧苦戶,實行滾動使用。村委會對借款流程、借款申請、資金使用與歸還等進行全程公告公示,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保障措施精準。為有效降低產業周轉金使用風險,確保借款農戶到期償還債務。各村成立了以「第一書記」為組長,村支書為副組長,幫扶責任人以及村兩委成員為組員的產業扶持周轉金風控小組,負責對貧困戶產業項目進行全程跟蹤指導,著力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技術、市場等瓶頸問題。
㈡ 產業扶貧有哪些措施
產業扶貧需要做好以下的措施:
1、創新體制機制,為產業扶貧保駕護航。
注重發揮政策效應,加強政策銜接,把本次制定出台的一系列農村綜合幫扶政策用足、用活、用好,並及時加以評估完善,將實施效果好的政策制度化,形成長效機制。
2、因地制宜,創新開發特色產業。
我國貧困地區資源稟賦千差萬別,貧困戶經營能力和脫貧需求也不盡相同,精準扶貧要「因地制宜」,具體到各縣區、鄉鎮,更要「因組制宜、因戶制宜」,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人力資源等,在當地培養和集聚一批懂經營、會管理的帶頭人,保障薄弱地區的長遠發展。
3、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創新發展有機農業。
針對我國農業產業結構不夠合理、農產品安全性評價不高、國際競爭力差等狀況,貧困地區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在退耕還林的基礎上,減輕土地負荷度,降低農葯化肥施用量,以質取勝,以有機取勝。
(2)村產業脫貧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在產業扶貧的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產業扶貧需要遵循市場規律,讓市場主體唱主角。盡管扶貧部門對貧困戶進行「保姆式」幫扶,但並不意味著非得包攬每個環節。在百家池村,合作社在技術推廣、生產資料購買、產品銷售等環節已完全市場化。
2、產業扶貧在以入股、補貼等形式引入市場主體後,確保資金的扶貧用途乃是題中之義。扶貧資金入股合作社後,扶貧部門對資金的流向、使用明細實行全程監管,以保證款項能切實用在扶貧事業上。如果監管缺位,無疑將造成扶貧資金變相挪用,偏離產業扶貧的初衷。
3、選擇產業化項目,需堅持因地制宜,避免求快貪功、盲目跟風的心態,盡量選擇風險低、收益穩的項目,不能為追求高效益而將扶貧資金投入到市場風險較大的項目。只有在產業適宜、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才能像百家池村一樣實現貧困戶、合作社和扶貧部門的「三贏」局面。
㈢ 如何利用好產業扶貧政策發展村裡的主導產業
加大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力度,切實解難題、實事、惠民生、促發展。一是要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發展主導產業。要從幫扶村的實際出發,堅持「一村一策」,強化產業幫扶,引導農民解放思想,樹立商品意識和市場觀念,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鼓勵種植經濟作物和發展養殖業及多種經營,加快發展主導產業,因地制宜,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不斷提高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水平,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二是要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要針對農民群眾看病難、購物難、出行乘車難等問題,完善農村醫療服務網路體系、農村商貿流通和農產品銷售服務網路體系、農村公交站點公共交通服務網路體系,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實事。三是要加大農村扶貧解困工作力度。要建立健全針對農村低保戶、五保戶、特困戶、因病致貧戶和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的幫扶救助體系,加大幫扶救助力度,解決好農村低收入群體生活保障問題,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四是要大力提升農民增收水平。要採取有效措施,深化改革,穩步提升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主攻工資性收入,提高財產性、轉移性收入,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力度,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五是要加快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㈣ 國家對農村扶貧有那些項目
以2018年政策為例:
一、就近就業補貼
為解決貧農村困農民的生計問題,國家給予就業性的扶持,幫助他們就近就業比如選聘他們在當地的種菌大棚工作。大型養雞場就業,還有公路綠化。
二、教育補貼
國家對農村貧困農民子女的教育補貼力度很大,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可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給予生活費補貼。小學生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250元。
三、九種大病專項救治補貼
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農民,可以享受專項救治補貼了,主要包括這九種大病:、直腸癌、兒童先天性心臟室間隔缺損、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四、整村推進
整村推進是國家在新一輪扶貧開發工程中所採取的一項扶貧措施。主要是集中資金、綜合扶持,改變村莊的落後面貌,整體推動貧困村的社區建設和經濟發展。整村推進是以自然村為單位,在村內修建道路、建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溝渠、興建沼氣、推廣種植、養殖項目等。
五、產業扶貧
通過招商引資發展農村產業是加快經濟發展、實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引資主要領域有:邊境商貿開發、房地產開發、礦產開采、水能發電、旅遊資源開發、特色農副產品和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等。
(4)村產業脫貧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農村精準扶貧
1、九大扶貧項目: 教育補助、醫療健康、危房改造、創業就業、保障兜底、基建設施、財政金融、特困群體、基層黨建。
2、扶貧補貼項目:
(1)危房改造,最高補助1萬元,重建最高4萬元,均勻每戶補助15400元規范。 農民申請補貼必須要本人寫出書面的申請材料交到村裡然後進行公示,在此期間如果沒有人有異議村委會就可以向上級申報通過批示後,農民就可以拿到危房改造補貼。
(2)異地搬遷,每戶住房建設人均補助3萬,人均住房面積25平米,原住房收回退耕。
(3)沒有主人的房子,現在很多農村人都將戶口遷往城市,在城裡買房,而留在農村的老人家已經去世,子女也是城市戶口了,所以農村多了很多無人居住的老房子,多年都沒有人打理,這樣無人問津的老房會被直接拆除。
㈤ 產業扶貧有哪些措施
產業扶貧到戶到人協議書 甲方:(鎮處)乙方:(市場主體)丙方:(銀行)丁方:(保險)戊方:(貧困對象) 為幫扶 鎮(處) 村貧困對象 發展產業,實現穩定增收脫貧,經甲、乙、丙、丁、戊五方平等商議,達成如下協議:一、 產業內容及目標 二、協議各方權利與義務甲方:1.全面組織、指導精準扶貧方案在本轄區的實施,並協調協議履行的有關事宜。2.……3.……乙方:1.採取 模式,乙方幫扶帶動戊方發展產業,形成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穩定增收脫貧。2.乙方根據戊方致貧原因、貧困程度等情況,及時制訂幫扶方案和任務清單,幫助戊方制訂、落實增收脫貧措施或項目。3.……4.……丙方:1.為戊方提供 萬元的貼息貸款,權利義務由丙方與戊方簽訂的貸款協議詳細規定。2.……3.……丁方:1.為戊方提供保險權利義務由丁方與戊方簽訂的保險協議詳細規定。2.……3.……4.……戊方:l.戊方必須遵守乙方規章制度,服從乙方管理與調配。2.戊方必須按時按期、保質保量為乙方提供生產、經營或服務。3.……4.……三、其他約定事項:1.本協議未盡事宜,各方另行協商確定。2.本協議期限為 年,從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3.本協議一式五份,簽字後生效,各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 乙方(公章) 代表人簽字: 代表人簽字: 丙方(公章) 丁方(公章) 代表人簽字: 代表人簽字: 戊方簽字: 日期: 年 月 日
㈥ 2020年村級脫貧攻堅工作計劃精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為深入貫徹落實上級制定的政策部署,加快全鎮貧困人口脫貧步伐,確保貧困人口如期脫貧,順利實現古鎮2020年貧困戶如期脫貧的建設目標,結合我鎮脫貧攻堅工作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脫貧攻堅工作情況
2019年以來全鎮深入開展脫貧攻堅行動,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目標,落實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工作要求,以政策落實為抓手,在基礎設施建設、四帶一自產業發展、金融貸款貼息、351和180政策落實。
房屋修繕計劃五個方面的落實上持續發力,工作的精準性、有效性、持續性不斷提高,全鎮扶貧開發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2014年至2019年全鎮實現1654戶4425人脫貧。目前全鎮剩餘未脫貧戶25戶70人。
二、脫貧攻堅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導,按照「四個不摘」的要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進一步鞏固全鎮脫貧攻堅成果,為2020年決勝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奠定基礎。
2、基本原則
鎮政府主導,村級負責。古鎮黨委政府負責扶貧工作安排部署、督促檢查,村「兩委」負責具體落實,村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包組幹部為具體責任人。明確目標,精準扶貧。將2016年以來脫貧的貧困戶和未脫貧戶作為主要幫扶對象,逐戶分析致貧原因。
精準制定脫貧或鞏固方案,落實幫扶責任,構建精準扶貧管理體系。落實政策,強化保障。聚焦兩不愁。圍繞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加大就業培訓力度,繼續做好「四帶一自」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做好技能培訓,開發公益崗位,有序發放光伏扶貧等資產收益資金。
切實增加貧困戶收入。聚焦三保障。鎮村兩級全面排查醫療健康、住房保障、貧困學生上學及安全飲用水問題,及時落實省市縣委政策部署,強化政策保障。
3、目標任務
實現減貧增收。減貧人口,全鎮2020年實現25戶70人脫貧。扶貧對象人均純收入,積極開展幫扶,增加貧困戶收入,確保2020年預脫貧戶人均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實現「兩個不愁」。2020年底,完全實現貧困群眾不愁吃、不愁穿。
無論豐年災年,貧困戶基本生活有效保障,吃穿條件明顯改善,基本實現家裡有餘糧,手頭有餘錢。實現「三個保障」。落實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保障政策,實現教育資助、健康扶貧政策、危房改造應享盡享。
三、脫貧攻堅重點工作
1、推進政策落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全鎮4月底前完成2020年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申報工作,5月底前全面動工實施,9月底前全面竣工驗收。
一是以農村環境整治為切入點,深入推進村莊整治工程。
二是加大村組道路建設力度,統籌建設村莊通暢工程和村級公路升級改造工程。
三是加快農村水、電、網等設施改造,實現全鎮11村街基礎設施共同發展。
2、推進工作落實充實幫扶力度。
古鎮25戶70人未脫貧戶由雙人包保,即在公職人員為幫扶責任人的基礎之上,增加一名由包組幹部、村「兩委」或駐村工作隊成員擔任的聯系人。幫扶責任人和聯系人每月走訪不少於1次,做到走訪到位、排查問題到位、解決困難到位,切實提高幫扶工作成效加強政策宣傳。
一是加強貧困戶小額信貸貼息政策宣傳,樹立正面和反面典型,引導貧困戶充分利用小額貸款進行產業發展並按期還款。
二是繼續強化正向激勵機制,樹立脫貧典型,通過對典型的獎補,向貧困戶傳達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的思想。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對「因懶致貧、因賭致貧、因婚致貧、因子女不贍養老人致貧」的貧困戶,藉助「五互」活動,強化貧困戶自我教育、相互督促意識。
三是以日常走訪為契機,深入拓寬扶貧政策知曉度,已脫貧戶分類管理。按照脫貧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勞動能力狀況、家庭年齡結構和返貧風險以及分類管理的原則,脫貧戶實行分類管理,重點關注政策兜底戶和持續鞏固戶兩類群體,消除返貧風險確保穩定脫貧。
四、工作要求加強組織領導
進一步健全工作機構,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工作任務和舉措。單位「一把手」帶頭,要把扶貧年度計劃作為「一把手」工程,抓住重點,抓出成效。完善脫貧攻堅機制健全乾部駐村工作機制,確保所有行政村都有穩定的幫扶單位,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
㈦ 農村有哪些扶貧項目
2018年農村扶貧項目:
一、就近就業補貼
為解決貧農村困農民的生計問題,國家給予就業性的扶持,幫助他們就近就業比如選聘他們在當地的種菌大棚工作。大型養雞場就業,還有公路綠化。
二、教育補貼
國家對農村貧困農民子女的教育補貼力度很大,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可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給予生活費補貼。小學生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250元。
三、九種大病專項救治補貼
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農民,可以享受專項救治補貼了,主要包括這九種大病:、直腸癌、兒童先天性心臟室間隔缺損、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四、整村推進
整村推進是國家在新一輪扶貧開發工程中所採取的一項扶貧措施。主要是集中資金、綜合扶持,改變村莊的落後面貌,整體推動貧困村的社區建設和經濟發展。整村推進是以自然村為單位,在村內修建道路、建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溝渠、興建沼氣、推廣種植、養殖項目等。
五、產業扶貧
通過招商引資發展農村產業是加快經濟發展、實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引資主要領域有:邊境商貿開發、房地產開發、礦產開采、水能發電、旅遊資源開發、特色農副產品和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等。
(7)村產業脫貧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扶貧是保護貧困戶的合法權益,取消貧困負擔。政府幫助貧困地區加大人才開發、完善農民工人才市場。臨時工基本待遇,建立發展工農業企業、促進生產擺脫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對貧困農村實施規劃,旨在幫扶貧困戶生存和扶助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
截至2015年底,我國還有5630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83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以下統稱貧困縣)和12.8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多數西部省份的貧困發生率在10%以上,民族8省區貧困發生率達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