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李氏國家
李姓是當今中國來第一大姓,人口源9200萬。加上旅居海外的李姓,就有1.07億。李姓在中國,重慶、四川、雲南、青海是第一大姓,河南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
李姓在中國歷史上建立的政權最多,稱帝稱王者達60多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順等政權。所以李姓聲威顯赫。錢文忠教授曾在央視《百家講壇》解讀百家姓的時候提到,李姓在歷史上建立的政權最多,稱帝、稱王的李姓人有60多個。[1-2]
古隴西,即今甘肅臨洮,為李氏重要發源地。在台灣地區、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為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 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i、Lee及Lay等,而澳門則有Lee、Li及Lei等。Li為漢語拼音,Lee及Lay為粵語拼音,而Lei則為葡萄牙語譯音。李姓歷代名人極其多,如思想家李耳、詩仙李白等。
❷ 有關李氏的資料
李姓是世界第二多的人囗
❸ 李氏家譜的介紹
李氏出自嬴姓,其始祖皋陶是黃帝之後。李姓是當今中國第一大姓,人口9200萬。加上旅回居海外的李姓答,就有1.07億。李姓在中國,重慶、四川、雲南、青海是第一大姓,河南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李姓在中國歷史上建立的政權最多,稱帝稱王者達60多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順等政權。所以李姓聲威顯赫。錢文忠教授曾在央視《百家講壇》解讀百家姓的時候提到,李姓在歷史上建立的政權最多,稱帝、稱王的李姓人有60多個。12古隴西,即今甘肅臨洮,為李氏重要發源地。在台灣地區、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為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 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i、Lee及Lay等,而澳門則有Lee、Li及Lei等。Li為漢語拼音,Lee及Lay為粵語拼音,而Lei則為葡萄牙語譯音。李姓歷代名人極其多,如思想家李耳、詩仙李白等。
❹ 李氏文化的發源地在那
是在河南鹿邑。
先秦時期,李姓的活動由河南開始,到戰國末,李姓內的活動地域已擴大到山容西、河北、陝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漢時期是李姓向各地遷移的重要階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甌時,李姓始入兩廣地區。李耳的後裔入甘肅,發展為隴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為趙郡李姓的名家。東達山東,東南抵贛浙蘇,南面南海及北部灣。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時期,隴西李氏王朝傳19帝,歷時289年,李姓貴為國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親國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脹。唐朝初李姓開始大批進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時,李姓進入入台灣。
李姓,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大陸李姓人口多達9500餘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
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
❺ 隴西李氏的祖籍地
蘭州大學的張書城老先生,甘肅渭源人,1950年夏天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研究李白和李氏文化,為中國李白研究學會、國際李白文化資料中心特約研究員,著書講述了隴西李氏的前前後後。
自從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故槐里,遷成紀。」千百年來,槐里就成為人們關注的地方。可以說,槐里是李廣的第一故鄉,成紀是李廣的第二故鄉。而在李廣和他的父親李尚前往成紀之前,李氏就已經在這個名叫槐里的地方生活了幾百年。 我們所能見到的關於李氏在古隴西相關的記載,最早是從李崇開始的,李崇也就成為隴西李氏的始祖。李崇在秦時擔任隴西守。秦以郡為最高地方行政區劃,每郡置守,掌管其郡。
李崇的後代李仲翔在平定羌人叛亂時戰死,朝廷追贈太尉,「葬於狄道東川」,他的兒子李伯考奔喪時,將家徹底安置在了素昌,素昌就是今天的臨洮。李伯考是李廣的爺爺。
結合其他各個方面的內容,人們認為「隴西郡狄道東川槐里」就是隴西李氏的祖籍地。 槐樹里在臨洮縣城東面一個叫東二十里鋪的地方,盡管它的正式名稱叫做槐樹里,但在當地居民的口語中依然稱作「槐里」。公路邊上一個不大的石碑,上面寫著 「古槐里」幾個字。許多專家的研究表明,這個槐里就是隴西李氏的祖籍地。
張書城老教授考證後認為,槐樹里就是《史記》中記述的槐里。幾十年來張老先生對這個問題進行過深入研究,曾經兩次到過此地。他認為,大量的史實已經證實,今天臨洮縣的槐樹里就是記載中的「槐里」。同時,張老先生從唐五代西北方言以及今天臨洮的方言入手,徹底破解了李曰高子孫的墓誌中記述的「都鄉風華里」的歷史迷霧,最後確證李氏子孫口傳手記的「都鄉風華里」就是今天臨洮的 「東鄉槐樹里」。
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可以這樣說,史料中記載的隴西李氏祖籍地「隴西郡狄道東鄉槐里」就是今天臨洮東川二十里鋪的槐樹里。
❻ 李氏,到什麼地方去尋根
山東吧
❼ 李氏家族舊址在哪
李姓是當今中國第一大姓,人口9200萬。加上旅居海外的李姓,就有1.07億。李姓在回中國歷史上建立答的政權較多,稱帝稱王者達60多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順等政權。所以李姓聲威顯赫。
李姓在中國,重慶、四川、雲南、青海是第一大姓,河南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隴西,即今甘肅臨洮,為李氏重要發源地。在台灣地區、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為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 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i、Lee及Lay等,而澳門則有Lee、Li及Lei等。Li為漢語拼音,Lee及Lay為粵語拼音,而Lei則為葡萄牙語譯音。李姓歷代名人極其多,如思想家李耳、詩仙李白等。
❽ 臨洮有哪些旅遊景點大全
老子文化園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教學派創始人。據史料考證,老子晚年出函谷關, 向西來到隴西郡,在嶽麓山鳳台(今臨洮嶽麓超然台)飛升而去。
老子的曾孫叫李曇,李曇的兒子叫李崇。李崇「建功北狄道討西羌」,「受封南鄭家素昌
水泉山莊
佛歸寺生態旅遊園坐落在臨洮城南3公里的洮陽鎮旭東村紫雲山,其山峰屬嶽麓山山系,是國家AA級臨洮縣嶽麓山森林公園的主要組成部分。
西湖水上公園
西湖水上公園地處縣城西,洮水之濱,是臨洮縣著名的「洮陽八景」之一。
臨洮縣博物館
臨洮縣博物館成立於1957年。博物館前身為1941年成立的民眾教育館,1949年,民眾教育館更名為人民文化教育館,兼管文物工作。1957年臨洮縣博物館成立,專管文物工作,館址設在嶽麓山東岩寺內。1958年縣博物館與與縣文化館、縣圖書館合並,統稱為臨洮縣文化館。1981年縣博物館建制恢復,隸屬縣文化局,館址仍設東岩寺內。
❾ 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的簡介
園區佔地20.49畝,建築面積13000平米,工作人員82名,其中專業人員30人,約佔百分之四十版。現有入園企權 業60餘家,2010年園區實現產值3億多元,實現利稅約為3500萬元,為各類創意文化和科技人才提供就業崗位近1000多個,行業涉及動漫設計、影視內容製作、創意設計、廣告設計、動漫及大型網路游戲研發、文化演藝、室內外空間設計、咨詢策劃、信息服務、藝術品展覽展示等方面,在甘肅很具感召力和影響力。2010年5月,國務院頒布《關於進一步支持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支持蘭州創意文化產業園發展,對產業園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2010年被省、市先後授予「甘肅省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和「2010年蘭州經濟推動力十大企業 」稱號。2012年,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❿ 李氏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內涵
李姓,中原姓氏之一,今為中國人口第一多的姓氏。2011年最新百家姓排名,李姓為中國大版陸第一權大姓。為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在台灣地區、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據統計,李姓人口總數約為1億,其中中國大陸有李姓9207.4萬人,佔中國人口總數的7.19%。河南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隴西,即今甘肅臨洮,為李氏重要發源地。 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i、Lee及Lay等,而澳門則有Lee、Li及Lei等。Li為漢語拼音,Lee及Lay為粵語拼音,而Lei則為葡萄牙語譯音。歷代名人極其眾多,如思想家李耳、詩仙李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