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產業園發展獎勵辦法

文化產業園發展獎勵辦法

發布時間:2021-01-20 14:05:34

文化產業園區的類型

從不同的角度,文化產業園區有不同的劃分方法。
Hans.Mommaas在分析荷蘭5個文化產業園區時提出,文化產業園區類型的區分有7個核心尺度可以參考:園區內活動的橫向組合及其協作和一體化水平;園區內文化功能的垂直組合一設計、生產、交換和消費活動具體的混合,以及與此相關的園區內融合水平;涉及到園區管理的不同參與者的園區組織框架;金融制度和相關的公私部門的參與種類;空間和文化節目開放或封閉的程度;園區具體的發展途徑;園區的位置 」。
Walter Santagata根據功能將文化產業園區分為四種類型:產業型、機構型、博物館型、都市型。
1.產業型。這種類型的文化園區主要是以積極的外形、地方文化、藝術和工藝傳統為基礎而建立的。此類園區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工作室效應」和「創意產品的差異」。
2.機構型。這種類型的文化園區主要是以產權轉讓和象徵價值為基礎而建立。其基本特徵是有正規機構,並將產權和商標分配給受限制的生產地區。
3.博物館型。這種類型的文化園區主要是以網路外形和最佳尺寸搜尋為基礎而建立。園區通常是圍繞博物館網路而建,位於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市區。其本身的密度能造成系統性效應,吸引旅遊觀光者。
4.都市型。這種類型的文化園區主要是以信息技術、表演藝術、休閑產業和電子商務為基礎而建立。通過使用藝術和文化服務,賦予社區新生命以吸引市民,抵抗工業經濟的衰落,並為城市塑造新的形象。 由於文化產業園區在我國的發展還處於胚胎期,因而對其的分類很少。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本文主要從區位依附、園區性質等方面對文化產業園區的類型進行劃分。
1.按區位依附劃分為4種類型:
(1)以舊廠房和倉庫為區位依附。城市中被廢棄的舊廠房和倉庫,因其寬敞明亮的空間及廉價的租金,或面臨閑置空間再改造的境遇,往往成為文化產業園區的又一滋生之地。國外許多成功的文化園區就是以舊廠房和倉庫為區位依附的。我國較早出現的大山子藝術區依託於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路798工廠的老廠房。上海近些年成長起來的創意產業園區絕大部分也是由舊廠房和倉庫改造而成。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創意產業園區,位於上海20世紀3O年代最典型的弄堂工廠群;建國中路l0號的「八號橋」創意產業園區,位於上海汽車制動器公司的老廠房。這些創意產業集聚區,利用現有建築創造了創意產業發展的平台,又保護了歷史文化財產,是文化產業與工業歷史建築保護、文化旅遊相結合,建築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相結合的良好典範。
(2)以大學為區位依託。大學作為技術的發生器,可以不斷開發新的科技;同時它又是各類人才的聚集地,不但培養人才也吸引著各領域最優秀的人才;大學也是一個開放的社區,是一個提供多元文化的場所,大學往往成為創意的中。
因此,依託大學發展文化產業園區也就成為一種重要的途徑。
如上海的楊浦區赤峰路建築設計一條街依託的就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一同濟大學,上海長寧區天山路時尚產業園依託的是東華大學和上海市服裝研究所,正在建設中的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園及TCL(廣州)文化產業基地都是以大學為區位依託的。
(3)以開發區為區位依附。這類文化產業園區主要是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區位依附。因為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內高新技術產業發達,高校、科研機構、高科技企業聚集,科技與文化相結合的智力型人才眾多,最適宜發展文化與科技結合的文化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區都有著大量的信息產業,這些產業跟文化產業能夠實現很好的融合。屬於此類型的有位於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內的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位於大連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國家動畫產業基地;位於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內的張江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基地等等」。
(4)以傳統特色文化社區、藝術家村為區位依附。屬於這種類型的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依託一些傳統的文化區域,在這些區域文化底蘊深厚,文化氛圍濃郁,利於開發特色文化產業產業園區。如四川德陽三星堆文化產業園、北京高碑店傳統民俗文化產業園區等等。第二種是依託位於城鄉結合部的一些藝術家村,有些是屬於創作型的園區,如北京的幾個畫家村;有的則已形成產業化運作,如位於深圳特區郊邊龍崗區布吉鎮的大芬油畫村等。
2.按園區性質劃分為5種類型:
(1)產業型。一是獨立型的。園區內,產業集群發展相對比較成熟,有很強的原創能力,產業鏈相對完整,形成了規模效應。如深圳大芬村,以繪畫藝術為主,也已經形成一定的產業鏈條,及規模效應,但原創能力不強,而且這是我國此類文化產業園區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是依託型的。依託高校發展,也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鏈條。如上海虹漕南路創意產業園,同濟大學周邊的現代設計產業園區等等。
(2)混合型。這種類型的文化產業園區往往依託科技園區,並結合園區內的優勢產業同步發展文化產業,但園區內並未形成文化產業鏈條。如張江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基地、香港數碼港等。
(3)藝術型。這種類型的園區也是創作型園區,原創能力強,但藝術產業化程度還較弱。目前國內最有名的藝術園區有北京大山子藝術園區、青島達尼畫家村等。
(4)休閑娛樂性。這類文化園區主要滿足當地居民及外來遊客的文化消費需求。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的新天地、北京長安街文化演藝集聚區等。
(5)地方特色。如北京高碑店傳統民俗文化產業園區、潘家園古玩藝術品交易區等。
此外,按照影響范圍來分又有國際型、國內型和地區型;還可按園區最初的形成分為自發形成和政府運作形成的文化產業園區。由於文化產業園區在我國還是一新生事物,發展變化快,園區類型之間的界限並不是很明晰,在這進行的類型劃分僅是根據當前的一些情況進行的劃分,今後隨著城市文化產業園區發展逐漸成熟,園區類型的劃分將會進一步完善。

㈡ 如何發展文化產業

首先,提高全社會對文化產業的認識是很重要的。我們要從實現文化大發版展大繁榮的高度,從實現全權面振興的高度,從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高度,從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的高度,來認識發展文化產業。
其次,為文化產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有了認識以後,文化產業發展還需要社會氛圍,需要輿論環境,更需要政策支持。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為文化產業抓園區或基地建設。實施產業集聚發展戰略,加大文化產業集聚力度,並以此為核心,把載體建設作為工作重點,積極推進園區建設,使園區成為創意企業和創意人才的集聚地,成為創意產業的發源地,成為創意成果的展示平台,成為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突破口,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㈢ 如何申請建設文化產業園的流程有哪些

中央機關直屬文化企業向文化部文化產業司申報;各地文化企業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局申報;情況特殊的可直接向文化部申報。
申報單位需提交以下材料(一式十份):
1.企業的基本情況;
2.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及所取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企業的發展規劃和發展戰略;
4.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
5.開戶銀行提供的資信證明。
第八條 申報材料必須實事求是,如發現有弄虛作假行為,將取消申報資格。(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㈣ 「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園」、 「創意文化產業園」要份詳細的概述、是什麼!等等之類的!

從不同的角度,文化創意產業園有不同的劃分方法。Hans. Mommaas在分析荷蘭5個文化創意產業園時提出,文化創意產業園類型的區分有7個核心尺度可以參考:園區內活動的橫向組合及其協作和一體化水平;園區內文化功能的垂直組合—設計、生產、交換和消費活動具體的混合,以及與此相關的園區內融合水平;涉及到園區管理的不同參與者的園區組織框架;金融制度和相關的公私部門的參與種類;空間和文化節目開放或封閉的程度;園區具體的發展途徑;園區的位置.。Walter Santngata根據功能將文化創意產業園分為四種類型:產業型、機構型、博物館型、都市型 。[4]
1、產業型。這類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主要是以積極的外形、地方文化、藝術和工藝傳統為基礎而建立的。此類園區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工作室效應」和「創意產品的差異 」。
2、機構型。這種類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主要是以產權轉讓和象徵價值為基礎而建立。其基本特徵是有正規機構,並將產權和商標分配給受限制的生產地區。
3、博物館型。這種類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主要是以網路外形和最佳尺寸搜尋為基礎而建立。園區通常是圍繞博物館網路而建,位於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市區。其本身的密度能造成系統性效應,吸引旅遊觀光者。
4、都市型。這種類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主要是以信息技術、表演藝術、休閑產業和電子商務為基礎而建立。通過使用藝術和文化服務,賦予社區新生命以吸引市民,抵抗工業經濟的衰落,並為城市塑造新的形象。

㈤ 文化產業園區如何發展

我來回答!
1、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南京文化產業的集群化、集團化、規模化發展,使其逐漸成長為有著強大生命力的支柱產業。躋身全國四大書市、聚集百餘家書商的南京長三角出版物市場,2007年銷售碼洋5億多元,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圖書集散地。已形成40多家企業集群的南京動漫產業,2007年實現產值2.5億元,帶動文化、體育、廣告、教育、旅遊、商貿等相關產業收入50億元。
民營資本和社會資本活躍於南京文化產業,2008年南京文化創意產業協會108個會員單位中有83家民營企業,占會員總數的76.8%;南京動漫行業協會72個會員單位中的52家動漫企業都是民營企業,占會員總數的72.2%,其中注冊資本在300萬元以上的骨幹企業16家。民營資本和各類社會資本成為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2、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情況

在中國的文化產業園區建設中,已形成了三種典型的文化產業園區,即藝術家自發形成的「798」型、文化商人牽頭下形成的「大芬村」型以及政府主導下形成的「中關村」型。目前,南京的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則以「中關村」型為主。2006、2007兩年,南京市圍繞壯大文化創意主導產業和提高產業集聚效應,扎實推進文化創意產業載體建設,夯實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平台。截至2007年12月,全市正在建設或開園開街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已有42個。
「十一五」期間,南京市每年安排「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500萬元,用於扶持和引導文化產業發展。2009年南京市正醞釀成立一個全市文化產業招商中心。該中心將為南京市文化企業提供項目展示、推薦平台,為文化企業和銀行等投融資機構牽線搭橋。
到2010年,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將成為全市文化產業增量的主體部分,成為全市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成為南京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實現文化資源大市向文化產業強市跨越,構建中國東部地區「文化智慧創意中心」。
中國投資資訊網 2009-2012年南京文化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㈥ 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重大項目

第七條 本辦法所稱復重大項制目,是指財政部按照國家文化改革發展規劃要求,組織實施的文化產業重點工程和項目。
第八條 財政部根據專項資金支持方向和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印發年度專項資金重大項目申報通知,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可按要求進行申報。
第九條 重大項目申請人應當是符合申報通知要求的部門或企事業單位。
第十條重大項目申請人應按要求提交項目申請書及其他相關材料。申請書包括以下內容:申請人基本情況、項目背景材料、項目目標及主要內容、項目執行進度安排、申請資金額及預算安排、地方財政資金支持情況和其他相關內容。
第十一條 重大項目申請人應按以下程序進行申報:
(一)中央各部門、資產財務關系在財政部單列的中央企業,直接向財政部申報;
(二)中央各部門歸口管理的申報單位,由主管部門報財政部;
(三)地方申報單位,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部門報財政部。
第十二條 財政部負責對重大項目的組織、立項、評審等工作,並根據評審結果研究確定具體支持項目和金額。
第十三條 財政部負責對重大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追蹤問效。

㈦ 文化產業園里什麼賺錢

文化產業新生代踐行者崔俊超認為:文化產業園盈利產品可以有租賃、政策補貼、物業服務、展覽、文化創意、活動策劃、廣告創收等等

㈧ 文化產業園是干什麼的

網路:
我國文化產業園發展的歷史還比較短,但總體看,發展勢頭猛,數量增加快。我國文化產業園處於發展初期,尚在摸索階段,對產業園發展的規律認識還不夠,存在問題是難免的。
中文名
文化產業園區
特點
按照工業標准
意義
像物質一樣能存在於人們頭腦之中
性質
一種結構
園區介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產業的定義是:按照工業標准,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按照工業標准。文化的產品和文化的服務向來就有,只有按照工業標准進行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才是文化產業。就是要批量的、有規模的、連綿不斷地去生產。
性質:文化產業要按照工業標准來生產一系列文化產品。當文化產品從單個的、斷裂的鏈條中產生,變為按工業標准連續不斷地生產,就發生了一種生產方式的變革。這種變革最重要的標志便是以前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文化產品的生產是「以產定銷」為主變成了「以銷定產」為主,使文化產品的生產進入了跟一般商品一樣的生產、流通、交換、消費過程。這種循環的結果可使其得到源源不斷的資源的支持,產品也能夠極大地豐富起來。當然,它的另一面可能會使文化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場左右,這是難以完全避免的,但兩者也不是絕對的不可以調和。

㈨ 田子坊文化產業園的園區發展六項舉措

目前,園區形成與發展通過6項主要舉措:一是以歷史文化,打造品牌理念;二是以創新理念,豐富品牌內涵;三是以歷史建築,延伸品牌文脈;四是以多元文化,擴大品牌影響;五是以強化服務,樹立品牌意識;六是以產權保護,夯實品牌基礎。
(一)以歷史文化,打造品牌理念
上海是我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大量優秀歷史工業建築濃縮了19世紀40年代以來上海城市和工業文明的發展史,體現了上海工業在不同時期的獨特風格,藝術特色和科學價值。泰康路210弄是田子坊的主弄,原先是一個弄堂工廠,裡面有小澡堂、小面廠、小倉庫,成為外來人口的集聚地。如何在此地造就「品牌」,經營品牌,這些老廠房以及老倉庫等擁有相當的歷史文化價值,又適宜進行內部改建,為上海發展創意產業可提供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
田子坊雖小,但歷史上有徐悲鴻、張大千等大家居住;論地理位置,1934年曾是「華洋」結合區;論弄堂小廠,也曾風光一時。歷史文化成為田子坊「品牌」的理念。1998年陳逸飛先生從海外歸來,入駐田子坊,築成田子坊品牌形成的基礎。2001年大畫家黃永玉來到陳逸飛工作室,高興地為泰康路210弄起名「田子坊」。從此田子坊成為「上海創意產業集聚區」發源地的代表。
在「田子方」的方上加一個「土」字。取其諧意,喻意「田子坊」是文人、畫家、設計師集聚地。田子坊系多個里、坊組成(天成里、和平里、薛華坊、志成坊、平原坊)。始建於1930年,當時是「華洋」結合區。著名畫家汪亞塵夫婦曾入駐志成坊中的隱雲樓,並創辦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和藝術家協會「力社」,這成為田子坊文化積淀的最初淵源。
在此後「田子坊」的商業運營中,開始注重創意產業的打造,原來的「都市工業樓宇」開始進入到了「創意產業」的新型城市經營模式。目前田子坊已集聚了多種類型的文化企業,其中有畫廊、攝影工作室、陶藝工作室、文化策劃公司、電影公司、音樂工坊等文化產業;從生產方式來看,主要是自主繪制、自主設計、自主生產。
1999年起,對泰康路藝術街的開發,通過舊廠房、舊倉庫和舊民宅的轉讓和置換(上海人民針廠、上海食品工業機械廠、上海鍾塑配廠、上海新興皮革廠、上海紙杯廠、上海華美無線廠),在15000平方米的空閑廠房、倉庫,引入來自國內外一批從事創意設計的藝術家、設計師加盟。泰康路的定位,經過探索,田子坊文化產業園區形成的效應逐漸顯現,濃郁的藝術和時尚文化氛圍從老工廠蔓延到了附近的石庫門民居,園區從工業廠房向周邊的居民靠近,2005年緊貼「田子坊」的「志成坊」改名「二井巷」,以歷史文脈開拓了「田子坊石庫門文化創意工程的改造之路。到2011年10月,已經搬出的居民217戶,開設了各類文化創意設計、畫廊、攝影棚等297家,創造就業3516人。
利用現有建築不僅創建了文化產業發展的平台,還保護了歷史文化遺產。工業老廠房,老倉庫運用新的設計和模式改造,為歷史的留存注入時尚的元素,使舊廠房成為現代城市的新景象,也促進了文化創意產業鏈的形成,是城市歷史與未來承接的良好典範。
1、它為社會提供了就業崗位,而大部分的崗位就業是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幫助政府緩解了就業難。
2、盤活了舊工廠,使舊廠房、舊倉庫、舊弄堂和舊民宅的價值得到提升,提高了黃浦區的綜合競爭力。最終是廠方得租金、政府得稅收、勞動者得就業、創意產業得發展、居民得實惠、環境得改善、區域品位得提升。
3、居民生活得到改善。企業入駐。不拆房、住新房;用舊房、搞文化;老鄰居、新企業;情相近、共富裕。創新改舊,開辟另類文化產業之路。
(二)以創新理念,豐富品牌內涵
體制機制的創新最為重要、最為關鍵。為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田子坊建立了精幹高效的辦事機構,實行「小政府、大社會」的管理模式,科學地構築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與國際慣例相接軌,與一般園區相區別的管理機制。在工作職能上,堅持與創意園區地特徵相適應,以招商引資、環境建設為中心,強化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準,使管理職能具有法制性、規范性、國際性。而創新則是園區內發展的動力源。
田子坊在探索成長階段,堅持「三個有利於」為標准,發揚率先創業、率先開放、率先改革、率先發展精神,大膽闖,大膽試,大膽干,勇於探索,敢為人先,在全國、全市創出了許多個第一:田子坊創辦了全國第一家自籌經費的創意產業園區;辦起了上海第一個由中外創意人士混合入駐的創意園區;實施了全市第一個利用舊廠房發展創意產業的途徑;創立了全市第一個城市建設開發與歷史建築保護結合示範區域;成立了全國第一個由創意企業自發的知識產權保護聯盟:第一個提出「創意產業」概念,並進行了一系列理論研究。創新則興,守舊則衰。思想解放再解放,觀念創新再創新,經濟發展再發展,這是田子坊最顯著的特點、最成功的「秘訣」。
當田子坊快速進入轉型發展時期,園區規模也開始不斷擴大,文化產業不斷壯大。如何對園區和文化產業加強引導和管理,成為影響田子坊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由區發改委牽頭,從統籌、管理和協調的角度,提出了「1+3」的管理模式,「1」指田子坊工作聯席會議,「3」指田子坊管理委員會、田子坊發展促進會和永業田子坊物業管理公司。
田子坊工作聯席會議由區長任總召集人,常務副區長任常務召集人,其他副區長任召集人,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組成聯席會。聯席會議的職責主要包括討論決定田子坊的發展規劃、管理制度、改造保護、產業發展和公共安全等重大事項,明確各成員單位的任務和職責,並對田子坊管理委員會、田子坊發展促進會、永業田子坊物業管理公司在工作推進中需要協調的事項加以協調。聯席會議確立例會制度、重要情況報告制度和督察制度。
田子坊管理委員會,由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人員組成,職責是落實文化創意產業、加強公共管理、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在共建共享中不斷拓展功能,擴大品牌效應。田子坊發展促進會是由政府、社區、入駐者和原住居民代表組成,在黨的領導下,由政府推動、田子坊內相關利益者組成的共建共享共治的自律性組織,接受政府委託,履行專項管理、服務和協調的職能。永業田子坊物業管理公司是由永業集團負責組建,其職責是加強建築物的修繕管理、改革公房租賃管理,著力提升管理能級、公共設施配套和社會資源整合等。田子坊的發展迎來了一個全新的階段,結合城區「軟改造」的新路和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春風,田子坊註定成為上海城市新名片。
(三)以歷史建築,延伸品牌文脈
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田子坊也在走向成熟。濃郁的藝術和時尚氛圍正從田子坊的老廠房蔓延到附近的石庫門民居,一種保護歷史風貌,改善生活環境和發展文化產業和諧共存的新模式也由此萌生。創意地產的核心理念與操作是傳承歷史,營造未來,它與經營城市的核心內容是如何發掘、運用城市的歷史文化資源,在有限的城市土地資源中營造無限的創意價值。
實踐再次證明,在田子坊這片具有濃郁歷史感的土地上,她給創意人士帶來了新的靈感,新的思索,新的感悟。她讓眾多知名或非知名的藝術家、設計師、自由職業者在這里,享受著融文化藝術與商業經濟於一體的生活方式。
田子坊里的石庫門原名志成坊,是上海老居民自發將自家的石庫門出讓給「文化創意企業」入駐,居民拿了一部分租金外出租房。如此創舉也使居民的住房條件得到了改善。個體的居民積極參與田子坊的品牌建設,如此模式,讓居民得到了實惠,歷史建築得到了保護,歷史文脈得到了延續,同時,「田子坊」的品牌也得到了提升,創意產業又得到了發展。
(四)以多元文化,擴大品牌影響
田子坊進駐的不僅有陳逸飛、爾冬強、王劼音、王家俊等知名藝術家,還有新加坡陶藝家鄭褘、美國陶藝家吉米、法國設計家卡洛琳、南斯拉夫攝影家龍·費伯、丹麥的沈翠娜等一大批「老外」藝術家,這為田子坊逐步走向國際化奠定了基礎。
田子坊創業階段招商時就規定,外籍、海歸派人士租金優先。其目的也就是在於多國家、多文化、多風格的國際多元化文化產業集聚。將田子坊做成一家一風格,一鋪一特色,一景一精彩。目前「田子坊」的品牌有:
「逸飛」環境藝術設計;爾東強的「漢源文化」;圍巾設計「桑瀾」;服裝設計品牌「一慧」;香港工藝設計「盈稼坊」;鄭褘的「樂天陶社」;澳大利亞咨詢公司「SUZAARZ」;澳大利亞郵人公司廣告平面設計「我是免費的」;
丹麥家居軟裝潢設計「JOOI」;美國室內設計「maxK」;美國裝潢設計「麟研部」;美國環境設計「SURV」;日本環境設計「角王設計」;日本和服設計「衣曼佗羅」;德國首飾設計「禧樂色」。
多國的文化,增添了田子坊建築更多樣的色彩。多國的人才,給田子坊帶來國際上最新的經營模式。多國企業的集聚擴大了田子坊品牌的宣傳,使之形成了一個歷史和現代、人與環境、形態與功能、經濟與社會、多元文化共處、和諧發展的文化產業集聚區。
(五)以強化服務,樹立品牌意識
服務也是一種良好的投資和發展環境。田子坊自創業以來,確立服務是第一投資環境的理念,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倡導感情式服務,努力實施親商、安商、富商工程。創辦初期,明確提出「政策不足服務補、硬體不足軟體補」,倡導「人人都是投資環境、個個代表開放形象」,「寓招商於服務之中」;以後又進一步提出「誠信服務、規范行政、降本增效」;並逐步形成了「三個服務體系」(入駐企業工商辦證的一條龍服務、創意工房裝修過程中的全方位服務、入駐企業後勤經常性的服務)。還創辦了「馬上辦」辦公室,實行「首問負責制、兩問終結制」。推行個性化、契約式服務,量身定做服務內容,實行「零障礙、低成本、高效率」,「讓所有入駐者感到一切都方便,使創意園區成為最低生產、交易成本的區域之一」。有了良好的服務和優質的品牌,就能創造出一種魅力。有了這種魅力,招商就有擋不住的誘惑,就能象強磁石一樣吸引中外創意人士紛至沓來。
(六)以產權保護,夯實品牌基礎
為加強文化產業園區知識產權的保護,2009年,由田子坊園區內的23家文化企業共同發起的「田子坊知識產權保護聯盟」正式掛牌成立。由創意企業自發推出的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在上海乃至全國尚屬首次,它是田子坊為打造品牌建設推出的一個新舉措。
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局長陳志興在成立儀式講話中指出,「田子坊知識產權保護聯盟」的成立,為上海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開拓了一條新路,是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一項新舉措,它將成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成為上海創意產業發展的一個新亮點。
田子坊「知識產權聯盟」的成立,意味著知識產權保護不再是政府單方面的職責,企業自身也行動起來,勇於擔當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責。引導越來越多的企業從「圖省事,靠仿造」的盲區中走出來,從而形成法律與自律同步,打假與拒假聯手的一種良性循環。
田子坊知識產權保護聯盟,下一步將在區知識產權局等有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吸引更多的創意企業參加到這個行業自律組織中來,切實解決集聚區內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並把它作為一個品牌來打造,著手探索建立健全政府管理之外的知識產權保護自律機制、發現機制、協調機制、評估機制和快速處置機制,努力構建黃浦區知識產權保護高地,積極推動黃浦新一輪文化創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㈩ 國家對發展文化產業園有哪些政策扶持

有文件規定,可以去查一下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園發展獎勵辦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