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產業集群重視哪三方面

文化產業集群重視哪三方面

發布時間:2021-01-20 12:26:13

A. 世界著名的文化產業集群舉例,最好由各個方面的

橫店算吧

B. 中國比較成熟的文化產業集群有哪些

在消費電子產業群的崛起「長三角」知名企業已在南京

提起家電或電子企業集中的地區安頓下來,我們往往會凝視或山東省青島市,廣東省。事實上,自改革開放以來,這些地區逐漸聚集了相當多的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公司,也有很多的知名企業和名牌產品,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整個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都產生了顯著影響。順德家電展,青島國際消費電子展每年一屆,是使這些地區名聲大振。

C. 班加羅爾模式對中國產業集群,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有何啟示

班加羅爾被稱為「印度的花園城市」,是卡納塔克邦的首府,一座海拔922米的高原城市。以前是南印度勢力極其強大的邁索爾土邦的首都。現在是和金奈並舉的南印度政治經濟中心。
1947年印度獨立以後,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印度航天研究組織等)的中心。近10年來,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俗稱「印度的矽谷」;由於班加羅爾是印度首屈一指的IT產業重鎮,地位與台灣新竹科學園區、北京市中關村、江蘇崑山相近。班加羅爾的信息科技公司任用印度電腦工程師的30%左右。另外班加羅爾與美國矽谷的時差將近半天,故可與美國IT產業進行接力工作:當美國矽谷的廠商下班後,可將技術文件及相關資料傳到班加羅爾的廠商接力製作,過了半天等印度廠商下班後,即可上傳回矽谷的廠商繼續製作。
班加羅爾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樞紐,其中的印度科學學院是印度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和研究所。其他重要的研究院還有印度天文物理學學院、拉曼研究學院、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高等科學研究中心、印度國家生物學中心和印度統計學院。
班加羅爾雖然成了許多高等科技公司的基地,但基礎設施建設尚未跟上,交通擁擠,經常停電,許多公司要求市政盡快改進設施建設,修建地鐵等交通樞紐以緩解交通擁擠現狀。
目前,城市人口已經超過了429萬,是印度的軟體工業中心,有「印度計算機之都」之稱,被譽為印度的「矽谷」。因為城市比較發達,城市規劃也顯得特別井井有條,但是卻給人有些不像印度風格的感覺。特別是以前由英國人建立的軍事區域,裡面綠樹成蔭,連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給人的感覺也好像和普通的印度人不太一樣。比如,年輕女孩里穿著牛仔褲、短裙的人比穿著印度傳統服飾紗麗的人多。這里集中了印度科學研究所、班加羅爾大學、拉曼研究所國家宇航實驗室、國家動力研究所等國內一流科研機構。

D. 什麼是文化產業集群

所謂文化產業集群,就是在文化產業的領域中,由眾多獨立又相關聯的文化創意企業以及相關支撐機構,依據專業化分工和協作關系建立起來的,並在一定區域集聚而成的產業組織,它包括文化產業鏈上的所有上下游企業~(照著書上打的 加上自己的分析吧)

E. 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概念

(一)國外關於文化創意產業園概念的界定
隨著文化創意產業園(簡稱文創產業園)在西方城市的發展,相關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對文化創意產業園概念進行的探討有德瑞克·韋恩提出的文化園區概念,Hilary Anne Frost-Kumpf提出的文化區概念。在德瑞克·韋恩看來,文化園區指的是特定的地理區位,其特色是將一城市的文化與娛樂施以最集中的方式集中在該地理區位內,文化園區是文化生產與消費的結合,是多項使用功能 (工作、休閑、居住)的結合。 Hilary Anne Frost-Kumpf認為文化園區指的是一個在都市中具備完善組織、明確標示、供綜合使用的地區,它提供夜間活動且延長地區的使用時間,讓地區更具有吸引力;提供藝術活動與藝術組織所需的條件,給居民與遊客相關的藝術活動;提供當地藝術家更多就業或居住的機會,讓藝術與社區發展更緊密結合。
另外Nolapot Pumhiran和Wansborough&Mageean均將文化創意產業園定義為一個空間有限和具有明顯地理區域,文化產業和設施高度集中的地方。這些集群由文化企業和一些自己經營或自由創作的創意個體組成。園區內特殊活動可包括兒童玩樂的場所、圖書館、開放和非正式的娛樂場地。在這些園區中鼓勵文化運用和一定程度的生產和消費的集中。
(二) 國內關於文化創意產業園概念的界定
在我國,與文化創意產業園相關的概念有藝術園區、創意產業園區、文化產業園區等。由於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出現較晚,對文化創意產業園的研究也顯滯後,主要有一些對文化產業集群的界定:祁述裕認為文化產業集群是指在地理位置上相對集中,由具有相關性的文化企業、金融機構等組成的群體;向勇、康小明認為文化產業集群就是在文化產業領域中(通常以傳媒產業為核心),大量聯系密切的文化產業企業以及相關支撐機構(包括研究機構)在空間上集聚,並將文化產業集群劃分為核心文化產業集群、外圍文化產業集群和相關支撐機構等 ;歐陽友權認為文化產業集群是指相互關聯的多個文化企業或機構共處一個文化區域,形成產業組合、互補與合作,以產生孵化效應和整體輻射力的文化企業群落。
國內至今尚無對文化創意產業園概念的統一界定。在以上國內外對文化創意產業園概念詮釋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具體實情,在此嘗試將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概念界定為:文化創意產業園是一系列與文化關聯的、產業規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區域,是一具有鮮明文化形象並對外界產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產、交易、休閑、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園區。園區內形成了一個包括生產——發行——消費產供銷一體的文化產業鏈。

F. 文化產業集群的主要決定因素有哪些

產業結構,亦稱來國民經濟自的部門結構。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以及各產業部門內部的構成。社會生產的產業結構或部門結構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研究產業結構,主要是研究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兩大部類之間的關系;從部門來看,主要是研究農業、輕工業、重工業、建築業、商業服務業等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各產業部門的內部關系。決定和影響一個國家產業結構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幾類:(1)需求結構,包括中間需求與最終需求的比例,社會消費水平和結構、消費和投資的比例、投資水平與結構等;(2)資源供給結構,有勞動力和資本的擁有狀況和它們之間的相對價格,一國自然資源的秉賦狀況;(3)科學技術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和科技創新發展的能力、速度,以及創新方向等;(4)國際經濟關系對產業結構的影響,有進出口貿易、引進外國資本及技術等因素。

G. 影視基地的開發對中小城市帶來哪些影響又有哪些商機

影視基地作為影視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對於集聚影視文化產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有著積極影響。

一、促進當地旅遊業發展

影視業是創意產業藉助燈光、音響等現代傳媒技術藝術化地展現拍攝地傳統文化,將劇情、人物融入到拍攝地優美的環境中,共築一個和諧理想的世界,讓觀眾情感移入影視之中,從而觸發到拍攝地去親身體驗影視作品中熟悉的場景和畫面,而優秀影視作品的推出不僅帶動了一個景區的迅速繁榮,而且更加固化了已有知名旅遊資源景觀的美譽度,無論其主觀還是客觀都有意推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如有著「華萊塢」標簽的無錫影視基地則在自身的利用資源優勢,努力構建服務數字電影和影視後期的產業集群。如今「華萊塢」集聚了500多家國內外影視製作公司,還吸引了亞洲最大的影視後期公司,曾為《星球大戰》、《碟中諜》、《捉妖記》、《長城》等電影後期製作的倍飛視等行業巨頭。如今,在服務影視前期的劇本、服化道,服務於後期的特效製作、推廣營銷等產業,同樣可以形成產業集群,亟待有發展眼光的影視基地招商引資。

H. 傳統產業集群與文化創意產業集群有什麼區別

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的特徵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總結文化創意產業集群與傳統產業集群的差異。
(一)結構方式
文化創意產業集群與傳統產業集群在結構上的最大差異是其已經融入了文化的因素。傳統產業集群的結構是以價值導向為聯結方式的,而文化創意產業集群是以文化傳播和滲透以及價值實現為聯結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下的企業之間的互聯關系與傳統產業集群相比,更具有擴展性。在這種結構下的企業組織模式與傳統產業集群下企業之間的組織模式也不盡相同,傳統企業集群下的同類企業之間更加偏向競爭關系,文化創意產業集群下的企業關系更加註重合作,而相同的文化則是合作的紐帶。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對區域經濟的影響更加註重關聯性,這種關聯性對於推動區域經濟的整合有著重要的作用,而區域經濟的整合對於提高區域的綜合競爭力則是有力的促進。
(二)跨越空間
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集聚效應不僅表現在地理空間上的群集,更突出地表現在虛擬網上的集聚效應。文化創意產業下的產業集群不僅表現為企業在同一地理位置的集聚,更表現出跨地理空間的集聚。現代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往往同現代科技發展有著密切地聯系,現代發達的科技手段使文化創意這種無形的產品內質得以突破空間的界限和約束,使得價值流在更廣闊的空間中實現。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超地理空間的存在形式,對於區域經濟發展來說更具有張力,其經濟輻射效應更強。
(三)呈現出柔性特徵
文化創意產業集群與傳統產業集群相比,呈現出更加柔性的特徵。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價值聯結方式和內容已經較以前有了本質的變化,產業集群的核心向心力也由以前的價值實現變成了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在以這種為動力的群集網路中,企業與企業、產業與產業之間的聯結表現為柔性特徵,也就是講,當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形成時,其內在的結構和可擴展性較以往有了更大提高,而這種擴展性和更多的介面使得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結構更加豐富,內部的協調機制更加完善。文化創意產業網路集群的柔性特徵使區域經濟的發展有了更廣闊的選擇,在這種柔性機制下,區域經濟的發展道路呈現出多樣化特徵。
三、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聚集原理
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對於文化創意產業企業的集聚而言,區位條件、市場規模、初始企業布局、專業化和政府規劃成為其聚集的要素。
(一)產業區位的形成
區位論的奠基人之一廖什(Losch)以壟斷代替自由競爭、以最大利潤代替最低成本,從而創立了服務於最大限度利潤、以市場為中心的商業區位論。廖什認為,價格差和消費者對價格的彈性是決定商業區位的重要因素。商業區位論對文化創意產業企業區位選擇和形成有重要借鑒意義,可以認為,企業集群的形成正是最大利潤導致的市場為中心的區位形成問題,產業中心的形成會形成自強化作用,吸引更多的企業向同一地域集聚,從而形成文化創意產業集群。
(二)市場規模擴張
文化創意企業在某一地域的集聚涉及到其服務能力所限的市場規模問題,依據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即是企業中心向其腹地提供商業服務的能力問題。克氏認為,不同等級的中心地向其腹地提供服務的質量和能力不同,從而其腹地的大小也不同,正是不同等級的中心地之間的結網保證了對於所服務區域的覆蓋。我們可以據此理解為,當專業化經營的企業具有向某一地域集聚的趨勢時,具有提升這一中心地等級的效應,從而擴張市場規模。實事是,當市場規模由於文化企業的聚集從而擴大時,其提升中心地等級的功能與上述區位條件具有相互強化的效應。
(三)初始企業選址的路徑依賴
初始企業布局對企業集群產生的作用已為實踐所證實,如北京的798、宋庄文化產業區,上海蘇州河沿岸創意產業集聚區,西安唐延安路創意產業帶等。這也獲得了相關理論的證明,如新經濟地理學在強調收益遞增的基礎上指出,規模經濟與運費(針對文化創意企業來講主要是人員成本)的相互作用會產生傾向於集聚的內聚力,從而導致初始企業布局對後來的企業產生地理指向性的影響,最終形成集聚。值得注意的是,新經濟地理學雖然從貿易與經濟活動區位和外部效應兩個角度討論了這一內聚力的形成機理,但仍然不能從理論上解釋初始企業的選址問題,克魯格曼將其歸於「偶然性」,初始企業的空間選址具有偶然性和不確定性,而且這種偶然性和不確定性既可能由經濟因素引起,也可能由非經濟因素引起,但初始企業選址的偶然性卻對後續企業的聚集帶來路徑依賴的必然性結果。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集群重視哪三方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