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師招聘考試和教師編制考試是一回事嗎
教師招聘考試包括教師編制考試、備案制教師考試、編外教師考試、合同制、聘用制、員額制、年金制、政府購買勞務派遣等等形式。備案制等用人方式在南京、蘇州、常州幾個地區比較常見,員額制主要在常州經開區,蘇州相城、吳中區等地的教師招聘多實行年金制。政府購買勞務派遣多見於連雲港、徐州等地區的教師招聘。
教師編制考試與非編制考試區別:
1、報考條件的區別
相較於事業編制教師招聘,備案制等編外教師招聘的報考條件要寬松一些。比如南京江北新區的事業編制教師招聘通常會限制考生的畢業年屆數等,但是備案制教師招聘沒有該要求。
但是,也有特殊之處,比如蘇州。蘇州不是每個地方的教師招聘都有編制,比如相城區、吳中區,這些地區很少有事業編制教師招聘,用人方式多為年金制或備案制,但在報考條件上並沒有那麼寬松。
2、考試主辦方的區別
比如,南京市教師編制考試筆試是全市統考。而非編制教師招聘考試有的是按區進行考試(江北備案制),有的是學校自主招聘考試(高淳備案制、校招等等)。
3、考試內容的區別
比如,南京市教師編制考試筆試考查的科目和內容:公共知識60分(新課改、教育學、心理學、人文網路)、學科專業知識100分(包括專業基礎知識、教學設計),總分為160分。
南京市江北備案制筆試內容為:公共知識50分(新課改、教育學、心理學、人文網路)、學科專業知識50分,總分為100分。
各地區考試具體內容以公告為准。
㈡ 報考三支一扶有什麼好處呢
三支一扶有三大好處:
(一)福利待遇政策
1.服務期間由省「三支一扶」辦按月發放1400元生活補貼(含交通補貼,下同),統一辦理社會保險,並享受每人每年200元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各設區市組織的「三支一扶」計劃可參照省級標准執行。
2.到納入縣級基本財力保障范圍的縣(市、區)的鄉(鎮)參加「三支一扶」的高校畢業生,其在校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由服務縣(市、區)財政按每年2000元代為償還。各高校要根據自身特點,結合實際制定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參加「三支一扶」等服務基層項目的具體措施。
(二)發展前景——期滿政策(文件規定)
「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服務期滿後自主擇業,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1.服務期滿的「三支一扶」大學生紮根基層。原服務單位有職位空缺需補充人員時,應優先考慮接收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縣、鄉各類事業單位,有職位空缺需補充人員時,也應拿出一定職位專門吸納這部分畢業生。服務期滿自主創業的,可享受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小額貸款擔保和貼息等有關政策。應屆畢業生自願到國家需要的艱苦地區、艱苦行業基層工作,服務達到國家規定年限,並符合相應條件的,可享受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
2.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報考黨政機關公務員的,可以通過適當增加分數以及其他優惠政策,優先錄用。到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服務2年以上,服務期滿後3年內報考碩士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對於已被錄取為研究生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參加「三支一扶」項目的,學校應為其保留學籍。
3.各級人事、教育、農業、衛生、扶貧等部門要制定切實有效措施,採取多種手段,充分挖掘本系統就業崗位,積極吸納「三支一扶」大學生進入本系統工作。各級人事部門要為「三支一扶」大學生建立專門的人才庫,廣泛收集各類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信息,動員各類用人單位接收「三支一扶」大學生,有針對性地提供就業指導和推薦,幫助其落實就業單位。 4.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根據本人意願可以回到原籍或到其他地區工作,凡落實了接收單位的,接收單位所在地區應准予落戶。進入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由接收單位按照所任職務比照同等條件人員確定其職務工資標准;其服務期限,計算為工齡。在今後晉升中高級職稱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評定。
(三)就業渠道及優惠政策——國家第三輪計劃
1.鼓勵創新創業方面
積極鼓勵支持服務期滿人員自主創業,將其納入「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提供創業培訓、創業指導、創業孵化等創業公共服務,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稅費減免、創業擔保貸款等扶持。
2.支持升學深造方面
服務期滿後3年內報考碩士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對於已被錄取為研究生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參加「三支一扶」計劃的,學校為其保留入學資格。
3.促進自主擇業方面
要求各級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為服務期滿人員免費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等公共服務。要求地方每年應至少組織一場專門的崗位對接活動,向國有企業、大型民營企業、社會組織等推薦服務期滿人員。對實現靈活就業的服務期滿人員,要求按規定落實社會保險補貼政策。
4.加強扶貧類崗位開發
第三輪「三支一扶」計劃今年起實施。新一輪計劃包含加強扶貧類崗位開發,拓展供銷合作服務崗位、鼓勵服務期滿人員創新創業等新措施。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2017年全國招錄三支一扶人員大約2.5萬人,報名人數達30萬左右,且部分省份自2016年開始三支一扶人員已開始實施與事業編制並軌,諸如,山東、吉林、安徽、河南、雲南、山西、江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