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哪一部分利潤最高
新能源汽車將是未來最大的產業之一,是關聯性最大也最有前景的行業。整個產業鏈可以分為三大段,分別是整車企業、動力系統企業、上游原材料企業。產業鏈中利潤率最高的是隔膜、正極材料、電池,而整車的利潤是最低的。●電池是產業鏈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投資價值的一環。電池性能基本決定了整車的駕駛性能,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一個環節。未來發展方向將是以鋰離子電池為主,輔以鉛酸/碳電池,而鎳氫電池由於低性價比必將成為一個過渡產品而逐步淘汰。投資方面,建議選擇生產技術壁壘與資質要求高的鋰電關鍵材料廠商,如正極材料、電解質、隔膜等,重點公司有杉杉股份、當升科技、江蘇國泰、多氟多、佛塑股份。●鋰電池上游。無論鋰電池最終採用何種技術路線(正極材料的解決方案有磷酸鐵鋰、鈷酸鋰、錳酸鋰等;電解液中六氟磷酸鋰是最理想的材料),都會對碳酸鋰帶來巨大需求。擁有豐富碳酸鋰資源的公司為西藏礦業。●充電設備。雖然目前建站尚無利可圖,但大型央企已紛紛開始充電站「圈地運動」,充電設備商將受益。具有先發優勢,為國內最大的直流操作電源製造商是奧特迅。●整車行業。值得關注的上市公司有:上海汽車、長安汽車、福田汽車和東安動力。●動力系統企業(電機及電控系統)也將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的長期發展。重點上市公司有寧波韻升、大洋電機和卧龍電氣。
② 汽車產業鏈結構
完整的應該是這樣的吧:1原材料生產廠→2零部件生產廠→3汽車生產內廠→4汽車銷售商→客容戶終端 →5零件銷售商→6汽車修理廠→客戶終端
③ 汽車產業鏈利潤最大的一個環節是哪
汽車配件
④ 汽車改裝行業的利潤構成共占整個汽車行業的比例
中國10%
日本40%
⑤ 汽車製造行業的成本構成是怎樣的
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加個沙發,幾百公斤金屬、橡膠加玻璃,憑啥賣這么貴?
給你點氫、氧、氮,你自己組個女朋友試試!
我們都知道,利潤=賣價-成本,但如果拋開研發成本以及一切背後發生的潛在費用,單純以材料價格來評價售價的行為,我們可以稱之為耍流氓。
當然,車廠並不是做好事從不留名的雷鋒同志,盈利關乎著車廠在未來是否能生存的問題,所以,車型銷量和成本控制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車廠也會不遺餘力的控制一台車的成本,今天就來聊聊車廠「大方"和」小氣「的地方!
大氣的研發花銷
從車廠說:「我要造一款車」時,就意味著要開始富二代般奢侈的花銷了,幾億到數十億的支出開始了,任何廠家都希望新車可以大賣,來收回賊拉貴又不得不花的前期研發成本,生怕賣不好變成小眾冷門車型,這就玩砸心塞了。
研發是僅次於網購的一項燒錢運動,從設計師的圖紙、3D建模,到油泥1:1的實車打造出來,再到試裝車的風洞實驗、各種路況、極端天氣測試、碰撞測試等等,這場只屬於地主大戶人家的資本運動,沒有財力雄厚的資金支持,可以說根本玩不下來一場!
舉個例子,風洞試驗大家肯定都知道,為了減少風噪和風阻系數,車廠在研發期間數次的風洞試驗一項成本,就令人咋舌。作為我國第一個也是最大的整車級風洞試驗場,「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風洞中心」由同濟大學於2009年耗資5億元設計打造的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的風洞,坐落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內。
風洞實驗室的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非常高昂,只有少部分廠家擁有,大部分車廠都是租借風洞場地進行測試。如果一款新車上市,它宣傳風阻系數同級別領先時,其實它想說:「快來買!老子為了風洞試驗,已經傾家盪產了!」
為了降低高昂的研發成本,車廠也是費盡心思。「吃得苦中苦,長大開路虎」這句話曾經是很多少年的座右銘,除了其英倫設計和氣場十足外,另一個原因就是高端的定位,但就是這么一個豪華品牌,也不得不為研發成本低頭。除了在高端車型上用的一款3.0T機械增壓發動機外,路虎在屬於寶馬和福特期間內,一直使用老東家的發動機。至於原因,第一是因為寶馬和福特這種大廠技術雄厚,發動機足夠優秀,滿足路虎豪華品牌的定位不成問題,第二,就是單獨研發一款發動機,實在太貴了......
長期以來,捷豹路虎集團一直使用著採用老東家福特技術的發動機,直到去年,正式發布了Ingenium系列發動
⑥ 如何做汽車行業分析特別是競爭結構方面的
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評價研究是一項基礎性的研究工作,可為汽車產業中的眾多課題(例如產業損害調查、貿易保護等)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並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入世以後,我國的汽車生產企業要在更加開放的環境中與國外跨國公司競爭,如何在更加復雜的環境中獲得生存和發展,是擺在生產企業和行業管理部門面前的新課題。因此有必要對我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現狀進行總體評價,通過建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國際競爭力比較,揭示中國汽車產業的優勢所在和存在的差距,系統分析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為指導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以全面提高我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一、前提界定及研究方法概述
1.前提界定
(1)研究(評價)主體的界定
本次對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研究(評價)的主體是國內生產製造汽車整車的企業(包括合資企業)。
(2)時間跨度的界定
定量指標選用2001—2002年數據;定性指標是基於2001年後對汽車產業現狀的專家評分。
(3)評價參照對象的選擇
美國、德國、日本和韓國汽車工業。
(4)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概念的界定
根據汽車產業的行業特點和本文的研究目的,結合國際競爭力的相關理論,對汽車產業競爭力作如下界定:
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是指在現有的宏觀環境和產業發展水平上,在國內外汽車市場上以較低的生產(服務)成本和與眾不同的產品(服務)特性來取得最佳市場份額和利潤的能力。
2.研究方法概述
第一,通過現有關於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相關理論和評價指標,結合汽車產業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初步構建起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多層次評價指標體系,然後通過指標重要性篩選模型對初選指標進行重要性篩選,從而最終確定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
第二,採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
第三,在搜集和整理數據的基礎上,運用綜合指數和單項指標評價方法(對標方法)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行評價。
二、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文提出了一種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方法,即通過現有的關於國際競爭力的相關理論(如波特模型、金碚的「原因一結果」模型)和評價指標,結合汽車產業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初步構建起汽車產業競爭力的多層次評價指標體系,然後通過指標重要性篩選模型對初選指標進行重要性篩選。這種指標體系的構建方法可以使指標在形成過程中較為合理,有較強的說服力。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方法流程見圖1。
圖1 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方法流程圖
1.評價指標體系的初選
本文從四大方面構建了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即環境競爭力、顯示競爭力、企業競爭力和產品競爭力。初步選擇了由26個定性和定量指標相結合的多層次的評價指標體系:
(1)環境競爭力
環境競爭力由6個指標構成,即政策與法律法規體系、國內市場需求規模、國內市場需求潛力、生產要素供給水平、零部件及相關產業發展水平和購買及使用環境。
(2)顯示競爭力
顯示競爭力由7個指標構成,即國際市場佔有率、國內市場佔有率、CMS指標、RCA指標、汽車年產量、貿易競爭指數和出口產品質量指數。
(3)企業競爭力
企業競爭力由10個指標構成,即勞動生產率、規模經濟水平、生產製造能力、R&D水平、自主開發能力、新產品推出能力、營銷水平、成本水平、生產一致性和投資水平。
(4)產品競爭力
產品競爭力由3個指標構成,即產品質量水平、價格水平和產品品牌價值。
2.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性篩選
(1)重要性篩選模型
重要性篩選是指保留那些重要的指標,剔除對評價結果無關緊要的指標。重要性篩選一般利用德爾菲法對初步選出的指標體系進行匿名評議。例如,設指標體系中某層次有M個指標,請戶位專家評議。對評議意見可做兩個方面的統計分析:
集中程度:用E%i表示
(1)
E%i:第i個指標專家意見的集中程度;
Ej:指標i第j級重要程度的量值,一般將重要程度分為5級,即j=1,2,3,4,5,分別代表極其重要、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
nij:第i個指標評為第j級重要程度的專家人數;
E%i的大小確定了指標重要程度的大小,反映了P個專家的評價期望值。
離散程度:用標准差δ表示
(2)
δi表示專家對第i個指標重要程度評價的分散程度,分散程度的臨界值可根據專家問卷的樣本數及實際情況確定,δi大於臨界值時,則需進行下一輪咨詢。
該模型的主要目的是根據專家意見選擇重要性指標,避免指標構建過程中的主觀性。
(2)重要性篩選結果及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
設計專家問卷,發放26份,收回23份,回收率為88.5%。根據公式(1)、(2)計算出專家對各指標判斷的集中度和離散程度。根據統計結果,以集中度2.0為臨界值,即保留集中度≤2.0的指標,剔除集中度>2.0的指標。經計算,個別指標的離散程度有些偏大,但由於此次問卷調查的樣本個數較少,因此這一結果可以接受,無須再進行第二輪的問卷調查。
此外,通過和專家面談的方式,分別進行了完整性檢驗(指標體系是否已全面地反映了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內涵)和正確性檢驗(指標的計算方法是否正確)。
通過以上分析研究,最終確定了一個由14個指標組成的三層評價指標體系。
3 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確定)
圖2為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需要說明的是,在顯示競爭力部分,只保留了國際市場佔有率和國內市場佔有率兩項指標,其餘5項指標專家評分的集中度不高,因此被剔除。這一篩選結果較為合理,充分說明了市場佔有率是國際競爭力最直接的評價指標,符合國內外對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普遍認知。
三、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綜合評價及單項指標評價
本文分別採用指數綜合評價方法、對標法對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進行了綜合評價和單項指標評價,其中使用AHP法計算評價指標權重(發放專家調查問卷25份,收回19份)。
中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綜合評價指數在5個國家中排名最後,且差距明顯。綜合指數是美國的41.7%,日本的42.4%,德國的47.3%,韓國的61.6%。具體指標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14個評價指標中,我國汽車產業有12個指標排名最後一位,只有國內市場佔有率名列第二位,國內市場需求規模則高於韓國名列第四位。從中可以看出,我國汽車產業不僅綜合競爭力遠遠落後於美、日、德、韓等四國,在具體層面上也有較大的差距。
四、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數的相關性檢驗
本文應用SPSS10.0軟體對以下兩方面做了Person雙側相關性分析:
第一,對環境競爭力、顯示競爭力、企業競爭力、產品競爭力的評價指數與綜合競爭力的評價指數進行了相關性分析;
第二,對全員勞動生產率、經濟規模水平、R&D水平、自主開發能力、新產品推出能力、成本水平、質量保障能力與企業競爭力進行了相關性分析。
結果得出:
第一,企業競爭力、產品競爭力與汽車產業綜合競爭力在0.01的顯著性水平上有較好的相關性,相關系數分別為0.962和0.931;環境競爭力、顯示競爭力與汽車產業綜合競爭力的相關性相對較弱,相關系數分別為0.772和0.705
從中可知,企業競爭力和產品競爭力對汽車產業的綜合國際競爭力影響最大,而環境競爭力和顯示競爭力相對次之。我國汽車產業的綜合競爭力明顯弱於美、日、德、韓等四國,且差距很大,提高我國汽車產業的綜合競爭力首先應從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兩方面入手,它們是影響汽車產業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
第二,R&D水平、自主開發能力、新產品推出能力、質量保障能力與企業競爭力在0.01的顯著性水平上有較好的相關性,相關系數分別為0.928、0.978、0.982、0.944;而全員勞動生產率、經濟規模水平、成本水平與企業競爭力的相關性相對較弱。
從中可以說明R&D水平、自主開發能力、新產品推出能力、質量保障能力對企業競爭力影響最大,提高我國汽車企業競爭力首先應從上述四方面入手。
五、中國汽車產品分車型的國際競爭力評價
對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進行了綜合評價和單項指標的對標分析,主要是從整體上對我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行的綜合評價。
結果表明,我國汽車產業不論是從整體上還是從不同的單項指標上,都與美、德、日、韓四國存在較大差距。但是由於汽車產品的種類復雜,所含車型眾多,所以,不同車型的國際競爭狀況、市場需求狀況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也就是說,即使我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整體水平較低,卻並不意味著所有產品的競爭力都處在很差的層面上,不同車型的國際競爭力可能會有較大的不同。因此,有必要對我國汽車產品進行分車型的競爭力分析,從而可以更加深入、具體、科學地分析我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水平。
對我國汽車產品分車型競爭力評價主要採用兩種方法:一為採用專家問卷方法,請專家對我國汽車產品不同車型的國際競爭力進行打分(10分制,發放專家調查問卷25份,收回19份),同時結合企業調研,分析各種車型在中國國內市場的競爭力。第二種方法是,由於價格是影響產品競爭力的首要因素,因此,重點從價格方面對我國汽車產品在中國國內市場的競爭力進行定量分析,以揭示不同車型的競爭力。分析結果如下:
1.轎車
轎車(排氣量≤1.5L)。專家評分:5.5。具體分析:中國該類車型產品的價格已低於國際市場價格。在2005年失去配額保護後,進口車加上25%的關稅和運保費等其他費用,在國內市場上,國產車的價格仍會低於進口車價格30%-40%,因此,中國該類車型在國內市場上有較強的價格優勢。同時該類車型不是國外汽車發達國家的主要生產車型,因此不會形成大量進口的局面,加上我國在該類車型上的市場需求很大,且有售後服務方面的優勢,可以說中國排氣量小於1.5L的經濟型轎車在國內市場上的國際競爭力較強。
轎車(1.5L<排氣量≤2.5L)。專家評分:3.92。具體分析:目前中國該類車型產品的價格仍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在2005年失去配額保護後,即使進口車加上25%的關稅和運保費等其他費用,其在中國市場上的售價與國產車也能墓本相當,因此,中國該類車型在國內市場上並無價格優勢。同時由於該類車型也是國外汽車發達國家的主要生產車型,所以有可能出現大量進口中國的局面,這必將加大競爭已很激烈的該類車型的市場競爭,同時附加上該類車型消費群體追求進口車的心理,可以說中國汽車市場上排氣量在1.5-2.5L的中檔轎車的國際競爭力不容樂觀。
轎車(排氣量>2.5L)。專家評分:2.25。具體分析:中國該類車型產品的價格遠遠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即使失去配額保護後,進口車加上25%的關稅和運保費等其他費用,國產車的價格仍高於進口車,因此,中國該類車型在國內市場上仍不具有價格優勢,同時附加上該類車型消費群體追求原裝進口的心理,可以說中國該類車型的國際競爭力很差。
2.客車
專家評分:大型客車為4.86;中型客車為4.83;輕型客車為4.69。具體分析:我國生產的客車基本屬於中低檔產品,由於客車屬於勞動密集型工業,中國有勞動成本優勢,因此具有價格競爭優勢。而進口客車大多屬於高檔型,雖然技術先進,但價位太高,同時高檔客車的用戶群相對狹窄,加之運營成本過高,因此,從總體上說,國產客車在國內市場有一定的競爭力。結論:競爭力較強。
3.載貨汽車
專家評分:輕型貨車為5.11:中型貨車為5.39;重型貨車為5.08。具體分析為:國產輕型貨車、中重型貨車主要是低端產品,面向農村及中小城市市場,雖然在質量和性能上與國外同類產品差距比較大,但是具有很大的成本及價格優勢,適合目前的國情和消費水平,可以說在中國國內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但隨著客戶對貨車舒適性方面要求的提高,進口車可能在該方面佔有優勢。結論:競爭力較強。
六、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現狀分析
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很弱,遠遠落後於美國、日本、德國和韓國等汽車產業強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為:
1.未形成自主開發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汽車產業走的是通過引進外資和技術的發展之路,即在高關稅保護下,通過與跨國汽車公司合資,採取CKD的生產方式發展汽車產業的模式。但是我國汽車產業未能形成吸收、消化、最終開發出自己產品的發展模式,而是走進了引進一生產一再引進一再生產的怪圈。這一模式盡管使我國成為汽車生產大國,但卻未能形成自主開發能力。
2.汽車企業超額利潤所帶來的弊端
我國的汽車產業一直處於高關稅保護和多種非關稅保護之下,過度保護雖然在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起過一些積極作用,但其負面影響也不可低估,主要是高關稅使國內汽車廠商在價格上與國外汽車廠商相比,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使企業產生超額利潤。2002年,·我國主要轎車企業的平均銷售利潤率為17%,遠遠高於國外5%的水平。雖然在2004年這種現象有所改變,但是,一方面,過度保護所產生的超額利潤刺激了各地不顧條件盲目投資建廠,使得一些規模很小的企業得以生存,造成了我國大部分汽車廠商都未達到經濟規模,產業的生產集中度低以及我國汽車產業散、亂、差的局面一直未得到改變;另一方面,過度保護所產生的超額利潤使企業缺乏改革和創新的內在動力,企業的研究開發投入太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技術進步、產品開發以及管理水平落後的主要原因,導致汽車企業市場競爭力不強。
3.零部件及相關產業發展水平落後
汽車工業是關聯度極高的產業,零部件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然而,我國汽車產業走的是一條以主機廠為先導的路子,零部件及相關產業長期受到忽視,已成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與汽車產業強國相比,我國的零部件及相關產業(如裝備工業,鋼鐵及塑料、橡膠等材料工業,電子工業等)相對落後,難以滿足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
⑦ 為什麼說二手車是汽車產業鏈上利潤最大的乳酪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因為二手車的價格不像新車一樣透明,每輛二手車的車況差別很大,即使外觀再好,內部關鍵的部件差別還是很大,因此全靠買車人的眼力了,所以說買二手車就是看眼力,看好了,你可能賺了。看錯了,賣家可就大賺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望採納!!
⑧ 汽車行業經銷商的利潤一般有多少
不要相信創業先有錢的昏話!
首先要說明的是,不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來創業!!而要分析某個行業是否值得去做,你是否能做的了。
個人創業需要幾個原則,按照這幾個原則去選擇行業和方向,事半功倍。1 選擇朝陽行業 2 投資少風險低 3 消耗品 4 可持續性發展
1 選擇朝陽行業 為什麼呢?道理好象大家都知道,都知道少數人了解的才是「商機」,才是機會!但是大多數人並沒有這樣的眼光和行動力去尋找。只有一個行業剛開始形成,才會接受早期從業者資金不多能力不強經驗有限等劣勢,當行業發展到比較成熟階段就是資本的天下,就不是自由竟爭而是壟斷競爭階段,比方,現在的家電市場,一般小的單個品牌的經銷商不可能和國美,蘇寧等相競爭,而現在的小超市怎麼和家樂福,沃爾瑪比?有人說那我把超市開到社區,呵呵,很可惜,這樣的社區小超市早有一個跨國巨頭虎視耽耽,7—11便利店,連茶葉蛋都賣。WTO後,零售業向全世界開放,不是20年前了,只要開個小店就能掙錢。我國零售業的發展脈絡是:商場(國營個體一樣)——超市——倉儲式大賣場。未來發展的方向是「無店鋪經營」,包括網路購物和直銷(非單層次直銷那種),趨勢越來越強。你的想法是否合乎客觀潮流?在我國,沒有任何一個行業不是朝陽行業,因為15億人的消費潛力和宇宙黑洞一樣無法想像,但是,請注意,行業有發展不代表個人有發展!因為,個人發展,大部分行業要求你有資金,經驗,背景,超強的人際關系,還有承擔風險的能力,從個人創業角度,這些行業就不是朝陽行業!而是大集團大企業大壟斷機構興風作浪的成熟行業。什麼是朝陽行業?有幾個判斷標准,A人才開始進入 B 法律出台規范市場等。
2 投資少,風險低 為什麼?市場中,百萬元投資也可能打個水飄,根本顯現不出來!尤其個人創業,3,5萬也是很大的風險。這不多言!要說說投資。世界上掙錢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交換,拿時間健康知識交換,是上班族,一生沒有財務自由的希望,一生壓力。另一種就是投資,可以實現財務自由,當然開個小店是不行的。不細說了。
3 消耗品 為什麼?因為,除了毒品軍火就是日用消耗品市場最大,世界第一的企業可以證明。利潤也最大。93年福布斯公布當時利潤最大的三個企業,可口可樂,麥當勞,安利。因為日用品人人用,日日用,只要有人類估計都要消費,即使「非典」期間也要消費。現在不知道哪個企業利潤最大,估計也差不多。但是絕對不是賣汽車的。:)
4 有持續性發展 這是最重要的!什麼叫持續性?就是……發展到一定階段,即使你去度假,三個月半年,你的企業也不會停止發展,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掙錢機器,而不是靠你個人的力量支撐。大部分企業都不是這樣的,都是老闆離開……老闆也不敢離開!你要做的就是讓你的系統里每一個人都是為自己努力工作,而不是老闆在就好好表現,老闆不在就偷懶。這太難了!!但是有現成的。產品,市場,人員,收入都要有持續性,「高收入不牛,持續性高收入才牛」。這講三個小時都講不完。還是實踐吧!
要和有老闆思維的人在一起,環境比個人更強大!!
⑨ 汽車行業的產業鏈是什麼生產廠家~經銷商~消費者還是 汽車廠家~4S店~消費者利潤方面是
汽車行業的產業鏈是什麼?生產廠家~經銷商~消費者????還是 汽車廠家~4S店~消費者?利潤方面是不是跟 服裝行業一樣,是廠家吃肉。。經銷商,加盟商喝湯?
產業鏈指的是全部相關產業,就汽車而言,其產業鏈十分廣泛,大致有幾個方面。第一,是基礎材料。第二,是機械技術。第三,是結構技術。第四,是電子技術與精密控制技術,包括互聯技術、電子通訊技術。第五,是營銷技術和售後理念。第六,是汽車文化產業。等等相關領域應該大於十幾項。
舉例說明其中一項的相關產業。就材料技術而言。過去有一句話叫做「工業看鋼鐵、化工看乙烯」用以衡量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而現在則改變為「工業看汽車、化工看能源」。說明汽車產業對一個國家整個工業的影響程度。一部汽車上面大約有300多種不同性質的材料,首先就是鋼材、其次是塑料。鋼材大致需要具備不同的特性,車架前部需要很好的潰縮性,中間部分需要有剛度,表皮則需要高張力。這些不同的特性就需要科研人員開發出各具特性的鋼材。從冶煉提純、到金屬組織結構、再到熔煉軋制等等,都不是在一個工廠完成的,所以,每一道環節都是一個鏈條。而你認為的產業鏈相對簡單一些。一個汽車廠需要幾百上千個企業的支撐,還包括運輸鏈條。可見這個鏈條有多長!
其實,汽車的利潤和服裝一樣,獲取最大利潤的不是廠家,而是流通。一部國產小型汽車,汽車廠的利潤才千八百塊錢,而經銷商要利用這台汽車能賺幾千塊,汽車加價、搭配配置(例如發動機底護板)、保養、維修等。這是國產小型車,而高級進口車利潤雖然發生在經銷商,而廠家也不會按比例加價,個別車型的利潤率也非常之高。同時,進口汽車的高關稅也促成了高價格,但獲取最高利潤的還是經銷商,因為它投入的實在太少了,除了資金和房屋設備,沒法和汽車廠相比。
⑩ 汽車行業什麼利潤高
從嚴格來管理學意義源上講,企業在產業鏈每個環節都可以獲得超額利潤,沒有嚴格的辦法說明後者區分利潤高低。
從現實情況或者統計學意義上講,當然是產業鏈的兩端,即汽車研發(汽車整車的開發,全車匹配設計)、關鍵零部件(發動機和齒輪型等)製造以及汽車後市場(售後保養、服務等)。尤其值得強調的是,汽車後市場的利潤已經遠遠超過前段,而這在中國剛剛得到重視。
售後服務:
包括,汽車配件銷售,汽車維修,汽車保養維護,汽車改裝,汽車美容,車險,二手車業務,汽車金融業務,汽車救援,汽車俱樂部,汽車租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