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南信陽哪些地方產茶
信陽是中國茶鄉,最以信陽毛尖享譽海內外,信陽有七縣三區,其南部的商城縣,東南的固始縣均有上等毛尖出產,商城的東河茶廠,齊鵬有機綠茶,固始的仰天雪綠等都是著名品牌,
⑵ 信陽茶葉產品的差異化特徵是什麼
嗯,信陽茶葉產品的差異化特徵是什麼?信陽茶葉的特徵就是,嗯,他在查特別好,特別細特別純。
⑶ 信陽茶產業有哪些企業
大山茶和小山茶區別有一下幾點。
1、干茶香味,用鼻嗅大山茶干茶,有非專常濃的香氣屬,而小山茶就要淡的多。
2、大山茶口感純正,而小山茶有時帶有土腥味或有時感覺舌頭發麻。大山茶回甘持久,而小山茶回甘明顯要差。
3、大山茶泡4-5遍依然留有餘香,而小山茶通常在泡2-3遍後淡然無味。
⑷ 信陽茶文化知識
信陽市是河南省主要產茶區,面積、產量、產值均佔全省的%以上。在早些年,信陽毛尖與國內其他一些著名的產茶區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名氣不夠。與同為中國十大名茶的西湖龍井、福建鐵觀音、雲南普洱茶相比,名氣都遠不如別人。二是產量不大。2005年,全市茶葉產量為1.5萬噸,而同期雲南普洱茶產量為5.2萬噸,安溪鐵觀音產量為4.5萬噸,這些茶葉的產量都比信陽毛尖產量大得多。三是產值不高。2005年信陽市茶葉總產值為10億元,按單產28.9公斤計算,單產值為1928元,而2005年西湖龍井平均單產值達10591元,雲南普洱茶產值達到39億元。其他還有市場佔有率不高、宣傳力度不夠等。2003年4月,信陽毛尖茶經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同時《信陽毛尖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和《信陽毛尖茶原產地標記管理規定》也經信陽市人民政府批准實施,從而使信陽毛尖茶的生產及市場進一步規范,這對保護信陽毛尖這一巨大的無形資產,保護信陽毛尖品牌,保護茶葉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發揮信陽毛尖茶的精品名牌優勢、應對入世挑戰、做大做強信陽茶葉產業,促進茶葉產業的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小毛尖成為地方支柱產業
信陽地處亞熱帶向溫帶過渡地帶,氣候兼有南北之長,光、熱、水資源豐富,適宜暖溫帶草類生長。境內大別山逶迤連綿,形成天然的綠色寶藏,是信陽毛尖茶葉天然的家園。信陽毛尖與洞庭碧螺春、西湖龍井同為三大著名綠茶。信陽毛尖以其「形美、色翠、香高、味濃」譽滿海內外。信陽是中國北緯最高的產茶區,位於江淮之間,大別山和桐柏山的結合部,峰巒疊嶂,雲遮霧繞,雨量充沛,空氣濕潤。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奠定了信陽毛尖茶香濃味厚的品質基礎。近年來先後興起、並在國內外各種展評中連獲大獎的龍潭、五雲山、九華山、仰天雪綠、青峰雲霧、新林玉露、文新等茶葉知名品牌,就足以使信陽人為之振奮,引為自豪。信陽毛尖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後,2005年又成為國際地理標志網路組織(Origin)的新成員。信陽市十分珍惜這些榮譽,採取一系列措施,對信陽毛尖茶葉的質量和生產技術進行規模化管理,大力推進「龍頭企業+茶農+地理標志」的生產模式,使信陽毛尖茶葉的市場知名度日益提高,一方面對信陽毛尖茶葉的質量和生產技術進行規范化管理,大力推進「龍頭企業+茶農+地理標志」的生產模式。另一方面,與政府有關職能部門配合,嚴厲打擊假冒信陽毛尖地理標志的違法行為,使信陽毛尖茶葉的市場知名度日益提高,公平競爭秩序改善,企業發展環境明顯好轉,成為信陽的一大支柱產業,形成信陽五雲茶葉集團有限公司、信陽文新茶葉有限公司、信陽盧氏茶葉有限公司等年產值超千萬元的龍頭企業10餘家,年產值百萬元以上的茶葉企業百餘家。茶農20餘萬人,經營信陽毛尖的商戶遍及全國各地,信陽毛尖已成為信陽的一大支柱產業。
地理標志促進特色經濟發展
地理標志產品的地域性特點決定了它所產生的利益將惠及該地域的全體群眾,不僅增加了農民個體的收入,也有效推動了區域整體脫貧致富。目前地理標志產品已成為提高農民組織化、市場化程度的重要手段,帶動了多業聯動發展。地理標志在農產品生產與市場兩個環節中發揮了連接與紐帶作用,農民通過公司訂單參與市場競爭,商標意識逐步增強。市場通過地理標志將農民組織起來。形成了「公司+地理標志(商標)+農戶」的農業產業經營模式。目前信陽市茶園面積已達5萬多公頃,開采投產面積近5萬公頃,年產春茶干茶800多萬公斤,夏茶600多萬公斤,總產值8億多元,社會總投入(包括加工、包裝、貯藏、銷售經營增值)12億元以上。現全市茶葉生產規模較大的鄉鎮有近130個,行政村近1300個,有國營、集體、個體等各類茶場1200多個,形成了茶葉的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的新格局。
品牌效應助推農業產業化進程
農產品證明商標最基本的功能在於保證其指向的商品或服務品質獨特、質量上乘,一方面能夠提醒商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注重保證商品、服務質量;另一方面能使消費者立刻知道該商標指向的農產品產於何地,品質如何,產生信任感和選購慾望。這種基於對信陽毛尖這一名牌農產品質量的信任確立了信陽毛尖在市場中的地位,提高了其市場佔有率,進而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的進程。2003年信陽毛尖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後,信陽市出台了《信陽毛尖茶原產地標記管理規定》,劃定的信陽毛尖茶原產地域范圍內,嚴格實施原產地域產品質量認證制度。這些措施充分保證了茶葉品牌的高效應。截至目前,固始縣九華山茶場的九華山牌信陽毛尖、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的文新牌信陽毛尖、固始縣仰天窪茶場的仰天雪綠牌茶葉、河南新林茶業有限公司的新林玉露牌蒸青綠茶、河南信陽五雲茶葉(集團)有限公司龍潭牌信陽毛尖榮獲河南省名牌農產品,信陽毛尖茶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生產規模日益擴大,產業鏈條迅速加長,經濟效益蔚為可觀。茶葉已成為信陽振興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信陽茶文化-毛尖的起源發展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陽本沒有茶,鄉親們在官府和老財的期壓下,吃不飽,穿不暖,許多人得了一種叫「疲勞痧」的怪病,瘟病越來越凶,不 少地方都死絕了村戶。一個叫春姑的閨女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為了能給鄉 親們治病,她四處奔走尋找能人。一天,一位采葯老人告訴姑娘,往西南方 向翻過九十九座大山,趟過九十九條大江,便能找到一種消除疾病的寶樹。 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過九十九座大山,趟過九十九條大江,在路上走了九 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盡,並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侄在一條小溪邊。 這時,泉水中飄來一片樹葉,春姑含在嘴裡,馬上神清目爽,渾身是勁,她 順著泉水向上尋找,果然找到了生長救命樹葉的大樹,摘下一顆金燦燦的種 子。看管茶樹的神農氏老人告訴姑娘,估下的種子必須在10天之內種進泥土 ,否則會前功盡棄。想到10天之內趕不回去,也就不能搶救鄉親們,春姑難 過得哭了,神農氏老人見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兩下,春姑便變成了一隻尖 尖嘴巴、大大眼睛、渾身長滿嫩黃色羽毛的畫眉鳥。小畫眉很快飛回了家鄉 ,將樹籽種下,見到嫩綠的樹苗從泥土中探出頭來,畫眉高興地笑了起來。 這時,她的心血和力氣已經耗盡,在茶樹旁化成了一塊似鳥非鳥的石頭。不 久茶樹長大,山上也飛出了一群群的小畫眉,她們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 茶葉,放進得了瘟病人的嘴裡,病人便馬上好了,從此以後,種植茶樹的人 越來越多,也就有了茶園和茶山。
固然,這只是個美麗的神話,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但信陽 毛尖確有著悠久的歷史。考古證明,信陽種植茶葉源於戰國中後期,距今已 有兩千餘年,唐代茶聖陸羽所著的《茶經》,把信陽列為全國八大產茶區之 一;相傳武機時天因飲信陽茶治好了腸胃病,特賜在毛尖產地車雲山上建千 佛塔一座,以彰茶功;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嘗遍名茶而揮毫贊道:「淮南茶, 信陽第一」;1915年,信陽毛尖漂洋過海,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舉奪 得金獎;1958年,「龍潭牌」特級、一級信陽毛尖獲國家銀質獎,1988年, 榮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1990年,龍潭牌特級信陽毛尖在全國名茶評 比中以「形美、色翠、香高、味濃」奪得總分第一名,榮獲國家金獎。全國 名茶僅兩枚金牌,「龍潭牌」信陽毛尖不僅與「西湖龍井」並駕齊驅,且在 色、香、味上更勝一籌。信陽毛尖不僅走俏國內,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遠 銷日本、美國、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信陽茶文化-毛尖的功能
信陽毛尖品質高上,形狀細、圓、光、直並多白毫,茶質清香、味濃、湯色綠,因茶葉節茸毛顯露,緊直峰尖而稱之為「毛尖」,信陽毛尖具有多種功能作用。具有強身健體作用。信陽毛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生物鹼、茶多酚、糖尖、有機酸、芳香物質和維生物A、B1、B2、C、K、P、PP等以及水溶性礦物質。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抑制動脈粥樣硬化以及防癌、防治壞血病和護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種功能。具有醫療功效。常喝毛尖茶,能降低血壓。茶葉內含的咖啡鹼和兒茶素能促使人體血管壁鬆弛,並能增血管有效直徑,使血管壁保持一定彈性,消除脈管痙攣。毛尖茶中的一氨基丁酸對鬆弛血管壁的效應更顯著;臨床證實,大多數高血壓患者血壓增高受血管緊張素所控制,一旦抑制住血管緊張素活力,就能達到降壓作用;喝茶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茶葉中的兒茶素類物質,對人體總膽固醇、游離膽固醇總類脂和甘油三酸脂含量均有明顯的降低作用。常飲茶的人血液中膽固醇含量比不飲茶的人要低三分之一左右。
飲茶能促進脂類物質轉化吸收。由於茶葉中具有嘌呤鹼、腺嘌呤等到生物鹼,這些生物鹼可與磷酸、戊糖等物質形成核甘酸,核甘酸類物中的ATP、GTP等化合物對脂類物質的代謝起著重要作用,尤其對含氮化合物具有極妙的分解、轉化作用,使其分解轉化成可溶性吸收物質,從而達到消脂作用。
茶葉具有凈化人體消化器官的作用。茶葉中的黃烷醇可使人體消化道鬆弛,凈化消化道器官中微生物及其它有害物質,同時還對胃、腎、肝臟履行特殊的凈化作用,不但有助於脂肪等物質的消化,而且還能預防消化器官疾病的發生。
茶葉中抗氧化組合提取物GAT具有顯著的抗癌物質的突變作用。由於GAT有抑制黃麴黴素、苯並吡等致癌物質的突變作用,故有抑制腫瘤轉移的效應;茶葉中含有大量EGCG,它能有效地抑制人體中促瘤劑活性,可有效地防癌細胞的生成;茶葉提取物T—8750劑對胃腺癌細胞有明顯的抑製作用;亞硝胺及亞硝基化合物,是公認的主要致癌物質,而茶葉中所含的茶多酚是阻斷硝基化合物的主要活性物質。茶葉中茶多酚的含量越多,抗癌作用也就越強。
信陽茶文化-信陽毛尖分布概況
信陽茶葉資源極為豐富,淮南丘陵和大山區皆有種植,榮獲國家金質獎 的龍潭牌信陽毛尖的原料則主要來自信陽縣西南區,俗稱「五雲兩潭一寨」, 即車雲山、連雲山、集雲山、天雲山、雲霧山、白龍潭、黑龍潭、何家寨。 俗話說,高山雲霧出好茶,「五雲兩潭一寨」海拔均在300~800米之間,所產 毛尖茶質量最優。一是高山雲霧多,光照適宜,短光波的藍、紫、紅光易被 葉綠素吸收,增強光合作用,使茶葉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茶葉味香濃。二是 高山霧濃,空氣濕潤,芽葉持嫩性強,粗纖維少。三是高山日夜溫差大,茶 葉經光合作用積蓄物質,有效積累多,故高山茶葉味濃郁。四是高山林茂, 枯枝落葉多腐爛為土,有機質豐富,土層深厚松軟,偏酸性,有利於茶樹生 長。五是空氣、水質潔凈,很少污染,茶葉質量純正,無雜味。
除信陽縣外,商城、光山、羅山、新縣、潢川、固始、信陽市等地皆產 茶葉,並且多出名茶。商城縣金剛台、大蘇山等地層巒疊翠、去霧繚繞,所 產「雀舌茶」形如鳥雀舌尖,湯鈀淡黃微綠,滋味香醇。「銀針」茶以穀雨 前采嫩芽焙制外形細直有毫,湯色翠青,入口馥郁。「金剛碧綠」、「大別 山龍井」也各具特色。固始縣有「仰天雪綠」,光山縣有「蘇山茗芽」、「 凈居毛峰」、「賽山翠綠」、「賽山毛峰」,新縣有「香山翠峰」,地區茶 葉試驗場有「雷沼噴雲」。「靈山雲茶數千年,古今中外美名傳。清香明目 延年壽,長生何湎術仙丹」。羅山縣靈山茶也有鮮明的特色,「靈山劍峰」 在1990年河南省名優茶評比會上被評為省級新名茶,又有「天山香」為代表 的一優質茶相繼問世。目前,信陽擁有國家級名優茶1個,省級名優茶14個, 地區級名優茶11個。
信陽茶文化-信陽毛尖採摘製作
陽春三月,茶芽開始萌發,「清明節」過後開始採摘,「穀雨」前普 遍開采。春茶採摘時間為40天左右,五月底以前採的為春茶,也叫做「頭 茶」,開採的頭兩天,數量很少,稱之為「跑山尖」,多在「穀雨」前采 制也稱為「雨前毛尖」。五月底春茶結束停采5至於天,再采為夏茶,採摘 時間為一個月左右。八、九月間,秋芽萌發,采之則稱為「秋茶」。秋季 萌芽多為養樹而不摘,於是便有「頭茶苦、二茶澀、秋茶好喝捨不得」之 說。
採茶時,不採老(葉),不採小,不採馬蹄葉(魚葉),不採茶果( 花蕾、小茶果實),對夾葉則及時采盡。製作特級毛尖,只採摘1芽1葉初 展;一級茶採摘1芽2葉初展,二級茶採摘1芽2葉至3葉初展為主,兼有2葉 對夾葉。三級茶採摘1芽2至3葉,兼有較嫩的2葉對夾葉。四、五級採摘1芽 3葉及2至3葉對夾葉。
新鮮芽葉採摘後需及時炒制。炒制的工藝規程是:青葉入生鍋—熟鍋 —初烘—攤涼—復烘—擇揀—再復烘—包裝入庫。炒制「生鍋」起殺青、 初揉作用,葉片軟綿,初步形成泡松條索,嫩莖折不斷,即全部轉入「熟 鍋」。除繼續起蒸發水份作用外,主要是進行做條、整形加工,並使之發 揮香氣。熟鍋炒制後,及時進行初烘,徹底毀滅茶葉殘余酶的活性,防止 氧化劣變,並初步發揮其色香味和固定形狀作用。初烘後攤涼2至於小時進 行復烘,復烘之後擇揀,再熱烘一次即可密封。除人工炒制茶葉外,還有 機制。唐代時用水車帶動茶磨,將磨碎的茶葉製成團茶;50年代,用過簡 易筒形揉茶機和水利揉茶機,大大提高了工效。特別是由信陽縣茶葉總公 司、龍潭牌茶葉總廠開發研究的茶葉機械初制加工技術,結束了信陽毛尖 必須依賴手工炒制的歷史,把信陽毛尖的炒制技術提高到新的水平。
信陽茶文化-信陽毛尖飲用保健
好茶用好水,好水沏好茶。茶聖陸羽曾有《六羨歌》曰:「不羨黃金壘, 不羨白玉杯......千羨萬羨江西水......」乾隆皇帝為求好水飲茶,特製一 銀斗,以水的輕重來品評泉水。《紅樓夢》中的妙玉則用珍藏的梅樹之上雪 水煮茶待客。宋代大政治家、大詩人王安石用三峽水飲茶的故事更是讓人津 津樂道:傳說,王安石患了痰火之症,需「瞿塘中峽水」沏「陽羨茶」方可 治癒。蘇東坡欲過三峽,王安石便托他帶一瓮瞿墉中峽水。蘇東坡等船過了 中峽才想起此事,因無法返回,便帶回一瓮下峽水交王安石。王安石喝了茶 水之後則大呼此水不是中峽水,蘇東坡大吃一驚,忙問為何,王安石說:上 峽水泡茶味濃色重,下峽水味淡色清高,只有中峽水濃淡相宜,此水泡茶半 晌方有色,故知為下峽水。這個故事雖然有些誇張,但水質對沖茶確實至關 重要。信陽多山則多泉,清碧澄澈,絕無污染,以山泉沏山茶,慢斟細飲, 樂在其中。陸羽《茶經》曾有這樣描述: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戰 ,如聽松濤 ,傾瀉入杯,雲光瀲灧,此時幽趣,難與俗人言矣!可見品茶的 樂趣。
「茶貴新而善藏」。茶葉製作十分不易,要保持茶的色、香、味、形不 變則更加不易。茶山上的茶農炒制出茶葉後,用能裝幾十斤及至上百斤的白 鐵罐裝好封牢,放在避光乾燥的庫房裡能持久不變。家庭儲藏則有多種方式 ,有將新茶放進白鐵罐里,用宣紙包裹燃燒之後除去煙氣的木炭里在茶葉之 中,蓋嚴封口。不用鐵罐,用無損的暖水膽也可。忌用小罐、小瓶、小盒放 置,啟開後再存放則容易變質。可現在好啦!信陽縣茶葉總公司籠潮茶葉總 廠,引進力爭上游先進技術,採用先進設備興建的我國第一座茶葉保鮮庫, 可使茶葉保持常年三綠(條索綠、湯色綠、葉底綠)及香氣永駐、滋味醇爽 常鮮的特色。還要注意,茶葉的吸附力特別強,千萬不可與香皂、樟腦等氣 味較重的物品存放在一起。
1992年5月15日至22日,第一屆中國信陽茶葉節在信陽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的5000多位賓客參加了茶葉節。開幕式上,舉行了規模空前的文藝表演,並請著名藝術家和歌星前來助興,茶節以茶葉搭台,經貿唱戲,成交總 額達7億多元。從1992年開始,信陽茶葉節將於每年5月舉辦一次。信陽茶葉節已成為信陽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
信陽茶文化-如何選購信陽毛尖
一般說來,茶葉的品質是由色、香、味、形4個因素構成的。
一、干看評外形
首先,用雙手捧起一把茶葉,放於鼻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葉的香氣。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香氣;二是辨別香氣的高低;三是嗅聞香氣的純正程度,凡香氣高、氣味正的必然是優質茶。
其次,抓一把茶葉平攤於白紙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澤、嫩度、條索、粗細。凡色澤勻整、嫩度高,條索緊實,粗細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葉。
二、濕看識內質
濕看,就是開湯審評。開湯俗稱泡茶或沏茶。一般先取茶葉3-5克,放入白色瓷杯中,然後沖上滾沸適度的開水200毫升左右。開湯後,應先嗅香氣,接著看湯色,先嘗滋味,後評葉底。
(1)嗅香氣
茶葉經杯中沖泡後,立即傾出茶湯,將茶杯連葉底一起,送入鼻端進行嗅香,凡聞之茶香清高純正,使人有心曠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 。
(2)看湯色
看湯色應及時進行。一般在茶葉沖泡3-5分鍾後,傾出杯中茶湯於另一碗內,在嗅香氣前後立即進行。凡屬上乘的茶葉,湯色以淺綠或黃綠為宜,並要求清而不濁,明亮澄澈。
(3)嘗滋味
滋味是靠人的味覺器官來區別的。一般認為,綠茶茶湯濃醇爽口,屬上等綠茶;如果平淡澀口,多為粗老綠茶。
(4)評葉底
評判茶葉經沖泡去湯後留下的葉底,看老嫩、整碎、色澤、勻雜、軟硬等情況以確定質量的優次,同時還應注意有無其他摻雜。
⑸ 信陽茶葉的合理化建議
這個可以去當地的那個茶葉市場哪裡先考察一下
⑹ 信陽毛尖茶的基本特點
信陽毛尖茶。
產於河南省信陽縣。該地區山勢高峻,生態環境得天獨厚:高檔毛尖茶以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為主,中檔茶以一芽二三葉為主。毛尖茶色澤嫩綠隱翠,香氣清高帶熟栗子香,滋味濃厚耐泡,葉底細嫩綠亮。
信陽毛尖產區稱鮮葉為茶草、茶青、青葉、生葉等。鮮葉質量優劣與成品茶質量關系密切,溫濕度好的地區鮮葉生長好,制出毛尖茶外形油潤發亮;溫濕度差的生長也差,製成品有乾枯感。采大與小也有差別,采早葉太嫩香味不足,產量少,厚老,茶葉粗老,香味低劣。
鮮葉分級 確定質量高低依據其鮮葉大小,色澤、輕重、厚薄、老嫩等幾項因素而確定質量的高低。
信陽毛尖鮮葉分級方法有粗分和細分二種。
鮮葉粗分:信陽毛尖鮮葉分級首先檢查是否有劣變。如因存放時間過長,鮮葉變紅,輕者列為次級,重者作為省變處理,分別攤放製作。
有老葉林片含雜的鮮葉要求當時挑揀分開,除去雜質。老嫩混雜的鮮葉與鮮葉單一老嫩的分開,大鮮葉與小鮮葉分開。
鮮葉細分:根據運回數量的多少首先劃成若干產地和若干堆放塊。首先看各種茶葉佔比重的多少,嫩芽越多標志鮮葉品質越高,同時兼顧鮮葉大小,老嫩、色澤、對尖葉、舉地多少等因素,然後依照《信陽毛尖鮮葉分級標准表》定出鮮葉級別,相同地點鮮葉同級合並攤放,通過分級後的鮮葉外觀基本一致,有利於製作中掌握。
《信陽毛尖鮮葉分級標准表》
級別 茶 葉 標 准
特級 一芽一葉初展
一級 一芽一、二葉佔90%以上
二級 一芽一、二、三葉佔85%以上
三級 一芽一、二、三葉佔75%以上
四級 一芽二、三葉佔70%以上
五級 一芽二、三葉嫩單片佔65%以上
⑺ 信陽市種植茶葉的優勢條件
這個應該也是可以的因為信陽的茶葉也非常出名的
⑻ 寫一寫你對信陽茶還有什麼了解
河南的信陽毛尖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含蘊。 相傳在河南名茶信專陽毛屬尖產地的茶山裡,隨處可以看見一種尖尖嘴、大大眼、渾身長滿嫩黃色羽毛的小鳥。這種鳥叫喚起來可好聽啦,因為它愛蹲茶樹林,愛捉茶樹蟲,茶農很喜歡它。據說,茶山...
⑼ 信陽茶文化
信陽茶,以信陽毛尖為代表,是中國一流名茶之一,是綠茶中的佼佼者。雖有西湖龍井、蘇州碧螺春等,但信陽毛尖一點都不比它們茶。
信陽毛尖是河南省著名特產,素來以「細、圓、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濃、湯色綠」的獨特風格而飲譽中外。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腦、去膩消食等多種功能。
唐代茶聖陸羽所著的《茶經》,把信陽列為全國八大產茶區之一;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嘗遍名茶而揮毫贊道:「淮南茶,信陽第一」;信陽毛尖茶清代已為全國名茶之一,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958年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獲中國質量獎銀質獎,1990年「龍潭」毛尖茶代表信陽毛尖品牌參加國家評比,取得綠茶綜合品質第一名的好成績,榮獲中國質量獎金質獎,1982年、1986年評為部級優質產品,榮獲全國名茶稱號,1991年在杭州國際茶文化節上,被授予「中國茶文化名茶」稱號,1999年獲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信陽毛尖不僅走俏國內,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遠銷日本、美國、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歷史上信陽毛尖主產於信陽市、信陽縣和羅山縣(部分鄉)一帶。據查證。信陽毛尖獨特風格的形成是在20世紀初期,清代季邑人蔡竹賢提倡開山種茶,隨後出現了元貞(震雷山)、廣益、裕申、宏濟(車雲)、博厚、森森(萬壽)、龍潭、廣生等八大茶社,發展茶園面積有400餘畝,逐漸改進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藝。新中國建立以後,國家對發展茶葉生產極為重視,採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信陽毛尖的產量和質量均有很大提高。目前,全市茶園面積有80萬畝,開采面積70萬畝,茶葉總產值8億多元,社會總收入12億元以上。
信陽毛尖是所有信陽人的驕傲、河南人的驕傲,也是中國的驕傲!
⑽ 信陽茶葉公司的發展模式
信陽毛尖必須按照信陽毛尖的製造工藝來制,例如:信陽毛尖的標準是一芽一葉,你制一回個芽的就答不能叫信陽毛尖。湯色清澈,你制的像泥漿水。特別是這次歡樂中國行魅力信陽主持人張蕾拿的一杯茶,是一杯標準的泥漿水。 信陽毛尖是名茶可不要亂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