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科技局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科技局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發布時間:2021-01-19 23:04:36

A. 關於「高新科技」的作文(500字左右,不要太多,不要理解太難)

高新技術產業的價值抄
國家科委主任宋健曾提供這樣一個數據:根據經濟部門研究的 結論,傳統的手工業方式,人均年產值只有幾千元;傳統的工業生產,人均年產值可以達到 幾萬元;只有高新技術產業,人均年產值才能高達十幾萬乃至幾十萬。

B. 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對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有什麼重要意義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對於我國的的國計民生都具有重要意義,當然最集中的版表象還是在權於對於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美國在戰後曾經有一個在高新技術帶動下產生的經濟迅猛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個周期相對於傳統經濟體系發展的周期更短,遞增的倍數更大。因此我們也要在我們的基礎產業基礎上,提倡我們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C. 高新科技產業的特點及其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

高新技術產業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為「龍頭」的產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很高,產品更新換代快,其特點是:高新技術產業區的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所佔的比重大;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區多依附於大城市,分布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銷售收入中,用於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可以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資源消耗,利用高技術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和基礎產業,可以迅速提升國家的產業的結構,推進經濟協調穩定發展,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可以迅速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
故答案為:高新技術產業區的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所佔的比重大;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區多依附於大城市,分布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銷售收入中,用於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作用是: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可以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資源消耗,利用高技術產業改造傳統產業和基礎產業,可以迅速提升國家的產業的結構,推進經濟協調穩定發展;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可以迅速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

D. 高科技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有什麼區別

A、高科技
(://ke..com/view/10600.htm)
*高科技是一種知識與技術密集性高、技術難度大、智力要求高、競爭性和滲透性強、投資多、風險大、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具有重大影響的前沿科學技術。

高科技的「高」,是相對於常規技術和傳統技術說的,因此它並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概念,而是帶有一種歷史的、發展的、動態的性質。今天的高科技,將成為明天的常規科技和傳統科技。有人估計,今天人們利用的技術和知識,50-60年後就只剩下1%了,99%將過時。

從世界各國高科技的發展來看,高科技不是一個單項技術,而是科學、技術、工程最前沿的新技術群。這個群體的各種成分,互相影響,互相補充,互相促進。同時,由於高科技是與高技術產業連結在一起的,因此它又是科學、技術、生產一體化的生產體系,並且受到市場的大力推動。

除此之外,高科技也不同於般科技意義上的所謂「經驗的積累」。它不是什麼積累起來的經驗,而是基於科學的發現或創造而產生的科技。

高科技主要體現在8個高:高難度,高技術密集,高資金密集,高知識密集,高速度,高競爭,高風險,高效益。

*高科技的特徵
高科技的首要特徵當屬營利性。這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或能夠得到豐厚的回報;二是市場回報的排他性或獨占性。一般地說,高科技一定可以帶來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而判定生產率提高與否的尺度只能是市場,亦即是否更有效地滿足了人們的需要。同時,高科技帶來的高額盈利,一定是和獨占性或排他性聯系在一起的。否則,它帶來的盈利就不可能高到哪裡去。當年熊彼特所論及的創新,其最終檢驗標准只有一個,那就是隨廣為市場接受而來的、具有獨占或優先獲取權的超額利潤。有鑒於此,那些無法得到市場認可的以及利益同時均沾的「科技發明」或「創新」,大致都應該被排除在高科技之外。當然,盈利還有個近期和遠期問題。人類探索太空並非為了立竿見影的回報,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好奇心,而是有著更為長遠的目標或者特殊的目的。

*產業化的理論定義,其基本內涵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依靠龍頭帶動和科技進步,對該行業經濟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和企業化管理,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
簡單的說產業化就是商業化(當然是有一定區別的 )

B、高新技術產業,是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的知識密集、人才密集、資金密集的現代產業。在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發展將起著重要的作用。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無疑需要各方面條件的配合,良好的法律環境就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必備條件。而在法律環境中,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制度尤為重要。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必不可少的支撐環境。

*高新技術
(http://ke..com/view/215191.htm)
高新技術是指對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產生巨大影響的重大技術。我國的高新技術是指863計劃中選擇的對中國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7個高技術領域內的新技術。1996年7月,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批准將海洋高技術作為863計劃的第八個領域。目前,863計劃共有八個領域、20個主題。

(一)生物技術領域

優質、高產、抗逆的動植物新品種

基因工程葯物、疫苗和基因治療

蛋白質工程

(二)航天技術領域

航天技術研究發展性能先進的大型運載火箭提高我國航天發射商業服務能力繼續進行為和平目的空間科技的研究與開發。

(三)信息技術領域

智能計算機系統

光電子器件和光電子、微電子系統集成技術

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

通信技術主題

(四)激光技術領域

激光技術研究高性能和高質量的激光技術把成果應用於生產帶動脈沖功率技術、等離子體技術、新材料及激光光譜學等技術科學的發展。

(五)自動化技術領域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

智能機器人

(六)能源技術領域

燃煤磁流體發電技術

先進核反應堆技術

(七)新材料領域

高技術新材料和現代科學技術

(八)海洋技術領域

海洋探測與監視技術

海洋生物技術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

E. 如何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措施

一、充分認識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當前,經濟發展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競爭最激烈的領域越來越集中在科技創新上。誰能在科技創新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籌,誰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搶佔先機,掌握優勢,贏得主動。要依靠科技支撐引領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高新技術產業化,依靠科技創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動全市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二、牢牢把握科技創新的工作重點
(一)培育科技創新主體,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一是要構建企業創新機制。建立有利於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體制和機制,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二是要加快科技型企業發展。通過政策引導、產學研服務和項目支持使之做大做強,成為帶動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龍頭。三是要加快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省級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並在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安排中給予支持。四是要加快民營科技企業發展,有效提升民營科技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
(二)構建科技創新平台,打造產學研結合載體。一是要按照省綜改試驗區的要求,盡快推進科技創新園的建設,使園區成為促進產學研結合的重要載體、成為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的重要基地。二是要加強與上級科技部門的溝通協調,強化爭資立項,使科研資源更合理地對接市場。三是要有序推進各類創新平台建設。優先建設以重點實驗室為主的知識創新研發平台,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主的科技成果轉化平台,以新型農村科技服務組織為主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平台,以知識產權交易和創業服務中心為主的科技中介服務平台。
(三)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一要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二要加快承接產業轉移步伐。利用特色資源優勢,促進優勢資源產業轉型升級。三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引進和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通過政策引導,產學研服務和項目支持使之做大做強。四要著力發展農業高新技術。認真貫徹落實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把農業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強化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建立多元化的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
三、努力營造加強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
一是要落實好政策。重點完善鼓勵產學研協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中小微型企業創新創業、科技人員股權激勵等政策措施。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各級政府要加大科技研發經費的投入力度,並保證及時到位。要積極通過科技招商等方式引進科技戰略投資,鼓勵、支持企業及其他組織自發建立科技創業投資基金,對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進行投資。企業要保證科技研發經費。金融部門要支持企業技術開發,實現科技與金融的有機結合。三是要提升科技管理的水平。要跳出科技抓科技,跳出部門抓科技,健全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決策、評價、監督機制,優化項目管理流程,把科技進步與創新工作納入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切實營造科技創新和進步的良好環境。

F. 黃岡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發展現狀

全市共有科技開發機構396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2876人,其中,縣級以上科技開發機構45個,科技人員750人。2003年,全市共取得市級以上科技成果86項,其中60%以上接近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加強,活力明顯提高,一大批科技人員邁向第一線創辦領辦經濟實體,走上了經濟建設主戰場,科技工作顯示度明顯提高。2003年,全市承擔國家和省各類科技發展計劃項目109個,比上年增加24.0%,黃岡大別山科技致富工程被譽為全國新一輪科技開發的旗幟,科技特派員工作被列為全國唯一的地級試點市,黃岡農村信息化建設被列為國家科技部全國農業信息技術應用示範基地,全市共承擔了省級以上地道葯材GAP試驗示範基地建設9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農業成果轉化基金以及科技項目建設處於全省前2位。專利年申請量90件,技術市場交易合同額9347萬元。獲得省級以上獎勵科技成果19項。
2004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11.86億元,比去年同期比,增長13.3%,共向國家和省爭取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72項,項目的個數是歷年同期之最,總投資達到5億多元。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迅速,全市現已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28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3家。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給予了高度重視。市委書記段遠明同志提出了「全市抓經濟,重點抓工業,突出抓招商,著力抓環境」的工作思路,作出了「工業強市」的戰略決策,發出了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號召。市長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了全面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快以推進沿江高新技術產業帶和各類科技園區建設,積極培育和發展科技中介服務組織,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黃岡市圍繞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優惠政策,高新技術產品投融資政策,從事高新技術和產業化人才引進和獎勵政策,招商引資政策等。特別是招商引資政策中包含有對土地、稅收、基礎設施配套的優惠辦法,投資審批許可權下放和審批環節減少,以及對投資500萬以上的高新技術項目實行「一牌兩卡」(保護牌、紅卡、綠卡)保護制度。我市對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引導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如各級財政每年拿出100萬元資金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市科技局三項經費以不低於50%的額度集中用於支持高新技術研究與開發。
我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特點是:一是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經歷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過程,在近幾年,項目建設取得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在某些特色領域,一些項目經過放大投產後,已為地方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高新技術產品經濟效益突出。今年我市又有一家企業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兩家企業通過湖北省科技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四家省級高新企業正在復審中,目前全市已被認定的高新技術 企業27家,其中國家企業中,產值過億元的有十多家。據統計去年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21.5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8.1%。其中稀土鋁合金管形導體、維生素B2、B5、高效節能陶瓷窯爐、D—泛酸鈣、無刷式無鐵芯盤式電機、新型EQ—153氣門等產品的技術水平,均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成為黃岡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領頭雁。 經省政府批准,我市建成了黃岡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成了全省第一家省級高 新工業園——武穴市高新技術工業園。這一區一圓正以良好的態勢運作。黃岡市高新區內已建成現代農業生態園,生物醫葯園和新材料開發基地;武穴高新工業園建成了維B、新型廣譜抗生素等系列醫葯產品的生產基地。另外,我市還有國家級重大密集區一個,省級兩個,省級經濟開發區3個,農業科技示範園12個。

G. 為什麼說科學技術做為第一生產力的理論對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具有偉大意義

1.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凝結了科技工作者大量復雜勞動的技術也是商品,也有價值,而且價值量大。相應地,科技含量高的商品附加值高、利潤大。只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科技創新,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才能增加商品的價值總量,在交換中獲得高額利潤。
2.科技進步和創新是提高商品競爭力的關鍵。商品競爭是價格、質量、服務的競爭。市場需求是不斷變化的,只有通過科技進步和創新,不斷生產出高質量的新產品,才能適應這種變化,使商品能夠順利實現交換(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同時,也只有通過科技進步和創新,才能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勞動消耗,降低生產成本,從而在商品競爭中獲得價格優勢。
3.科學技術的應用能提高勞動生產率,帶來商品價格的降低。這是因為,科學技術的運用,使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單位商品的價值量降低,價格也隨之降低。
4.科技進步和創新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構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才能從根本上使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同時,科技進步與創新還能促進管理手段的進步,從而有利於管理水平的提高。這些都有利於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5.科技進步和創新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根本動力。要調整產品結構,就是要減少科技含量較低、質量較差、市場供過於求的產品的生產,增加科技含量高、質量佳、市場銷路好的產品的生產。要調整產業結構,就是要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這都需要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
6.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滲透到生產力的三個要素: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對象中去,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7.改進技術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只有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起到第—要素的作用,才能實觀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
8.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加入WTO,進一步要求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和我國加入WTO,我國的對外開放將進一步擴大,面臨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只有積極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才能在新的形勢下佔領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如果一味引進,缺乏創新,掌握不了核心技術,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就沒有強勁的核心競爭力,就只能吃別人剩下的殘羹冷炙,只能替洋人打工,依靠消耗大量的經濟資源以換取十分微薄的利潤。

H. 目前各國都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原因是

這次沒白折騰!中科院再次帶來好消息,技術困難程度堪比光刻機
立即打開
厲害!華為牽手上海高校,沒選上海交通大學,直接選擇這兩所985大學
立即打開
科技強國產業結構演變特點及對中國的啟示
全球技術地圖·2019.5.27關注

科技支撐和引領的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既是全球產業變革的主要趨勢、當今世界各國發展經濟的重要課題,也是推動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和中國為研究對象,分析2000—2015年間科技大國產業結構演變的現狀和特點。

新世紀特別是近十年以來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蓄勢待發,全球范圍內產業結構正經歷新一輪的深刻調整,世界主要國

I. 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方針和政策分別是什麼

1、我國發展科學技術的基本戰略是,增強全民族的科學技術意識,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動員和吸引大部分科技力量投身於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注重技術創新,努力吸收和盡快應用世界上先進的適用技術,加速成國民經濟各領域的技術改造。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科學技術的發展要以大規模生產的產業技術和裝備現代化為主要方向,同時有計劃、有重點地發展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穩定地加強基礎研究,增加科學儲備。

2、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以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部署為依據,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增強綜合國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著重解決工農業大規模現代化商品生產中的問題,有效地控制和緩解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在若干我國具有優勢的科學技術領域,必須勇於創新,保持發展勢頭,繼續在世界先進行列中佔有一定的地位;在高新技術和基礎研究的若乾重點領域有所突破,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並形成部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到2000年我國工業主要領域大體達到經濟發達國家70年代或80年代初的技術水平,到2020年達到經濟發達國家21世紀初的技術水平,在總體上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要處理好應用推廣與研究開發的關系。要推廣適用、配套的先進技術,大力發展以科技為支柱的商品經濟服務體系,提高農業技術水平,推動農村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就業結構的合理調整;同時要切實加強農業科研工作,搞好縱深配置,增強農業發展的後勁。要繼續實施以發展農村經濟為宗旨的「星火」、「豐收」、「燎原」等計劃。

工業科學技術的發展,應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大力推動企業、尤其是大中型企業的科技進步。要注重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特別要用電子信息技術對各產業部門進行技術改造,提高機械裝備的技術水平。節約能源,降低消耗,提高質量,發展品種,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及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促進我國經濟從高消耗、低效益向低消耗、高效益轉變。

社會發展方面的科學技術,應在人口、醫葯衛生、社會服務、公共基礎設施、環境和生態保護以及災害監測和防禦等方面加強研究和開發,為我國人民創造一個良好的自然和社會環境。

高新技術的發展,應繼續貫徹「有限目標,突出重點」的方針。國家要重點支持可能取得重大突破和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高新技術的研究,大力扶植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要積極創造條件,認真辦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推進高新技術的國際合作和市場開拓,擴大技術進出口貿易,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引導高新技術產業走國際化的道路。積極推進以「攻關計劃」、「八六三計劃」、「火炬計劃」等高新技術研究及產業發展計劃,爭取在某些領域取得突破,加快高新技術商品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的進程。

基礎研究應遵循科學自身發展規律,要在若干前沿領域加強探索和跟蹤,爭取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應用基礎研究要以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技問題為目標。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要保持一支精乾的高水平的隊伍,國家應穩定地給予支持。要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和高等院校的作用,加強兩者的協調和合作,以利於培養人才,保持活力。

國防科學技術的發展,要貫徹縮短戰線,突出重點,加強科研,梯次更新的方針。注意研究發展對提高重點常規武器性能和提高未來新的軍事能力具有關鍵作用的高技術,以及為國防科學技術發展奠定基礎的技術;繼續發展國防尖端技術,保持發展勢頭。繼續推進武器裝備技術的現代化進程,使高技術常規武器有較大發展,自衛核威懾能力的有效性得到保持,縮短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某些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使國防科技在世界先進科技領域里繼續佔有一席之地。

3、繼續堅持「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基本方針,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在貫徹執行基本方針的同時,還應注意貫徹執行以下具有長遠意義的指導方針:

——切實貫徹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提高全黨、全國人民對科學技術重要性的認識,造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科技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的作用,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水平,創造有利於科技發展的環境和條件。

——堅持改革開放。科學技術要在改革開放中發展。科技體制改革要與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相協調。在進一步發揮競爭機制和市場作用的同時,必須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和必要的集中管理手段,運用政策、法規、行政、經濟等手段進行干預與調節。

——堅持自力更生、自主開發與引進技術相結合的方針,把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及其消化、吸收與創新,作為加速發展我國科學技術的重要途徑。

——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學術自由,鼓勵探索創新。

——堅持提高與普及相結合的方針,在作出科學技術發展縱深部署的同時,大力開展群眾性技術革新活動,努力普及科學知識,不斷提高勞動者的科學素質,同愚昧、迷信作長期的斗爭

閱讀全文

與科技局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