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抗擊疫情國家隊入場,美、英各大汽車廠加入醫療器械產業鏈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持續肆虐之下,如今不僅各國紛紛關閉邊界、停工停課等,連帶也讓各大車廠均進入暫時停產的狀態,不過鑒於美國及歐洲各國普遍有著醫療資源與相關器械不足的情況,如今包括美國與英國也宣布將成立醫療相關機械的「國家隊」,而許多各大車廠也理所當然的加入行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疫情再催熱自動駕駛產業 多家小企業裁員產業鏈上淘汰反而加劇
博世展示創新性技術與前沿解決方案企業供圖
《戰略》刪除了徵求意見稿中關於2020年智能汽車發展目標的內容,根據產業發展情況制定了新的願景:到2025年,中國標准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准、產品監管和網路安全體系基本形成,並展望2035到2050年,中國標准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相比徵求意見稿,《戰略》將中國智能汽車標准體系的形成延後了五年,中泰證券認為,這更加符合當前的行業現狀和產業發展規律。
在具體的發展任務上,《戰略》就對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准、產品監管以及網路安全六大方面進行了戰略規劃。相比徵求意見稿,新強調了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設、推動智能汽車應用試點、推動5G和車聯網協同建設等內容,並提出予以財政支持和產業投資引導。
智能汽車相關概念股隨即增漲,且多家上市公司根據自身業務布局對《戰略》做出回應:均勝電子稱受益政策推動,公司估值有望享有溢價;保隆科技由於股價連續上漲,發布公告稱公司智能汽車相關產品目前營收佔比較小,可能存在業務項目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目前,國內多家車企和互聯網科技公司都在布局自動駕駛,盡管有不少企業號稱達到L4級別自動駕駛,但真正量產的技術也就在L3級別,且大部分車企都還停留在L2級別的輔助駕駛上。曹鶴認為,疫情過後,自動駕駛行業最終還是要按自身的產業規律發展。「萌芽階段已過,成長期會比較長,目前處於成長期的初期。」其稱。而根據CVSource投中數據,2015年至2017年自動駕駛領域融資數量和金額呈現大幅上漲,但2018年和2019年出現回落。
「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目前已經過了『期望膨脹期』,正朝『泡沫破裂低谷期』跌落。2020年自動駕駛的投融資將更加務實,關注未來幾年能落地、量產的自動駕駛技術和應用。」今年年初疫情爆發前,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向經濟觀察報記者分析稱。而鹿文亮認為,《戰略》推出後,智能汽車的發展方向也定了,後面將加速發展,資本應該會更加重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疫情過後,文化產業如何抓住「新基建」風口
疫情過後,如果文化產業想要抓住“新基建”風口,那麼首先就要迅速完成對產業鏈的文化產業鏈的布置。其次要跟上5g時代的發展。然後就是不要妄想淘汰實體產業,要做到融入線下文化產業,跟實體產業平頭並進。
最後就是不要妄想用線上的文化產業直接取代線下的文化產業。這是一種非常愚蠢的想法,線上的文化產業,雖然在未來會有很大的市場。但是人們也不可能丟掉原有的線下文化產業,線下的文化產業活動的體驗感,是線上文化產業活動永遠都代替不了的。
⑷ 美國在全世界薅羊毛,瘋狂印製美元信譽是否受損
美聯儲實際上是全世界的央行,當美國需要錢的時候就可以讓美聯儲印鈔!
可以無限的量化寬松,反正印出來的鈔票會由全世界共同承擔結果!
因此美國才有膽量開啟瘋狂印鈔模式,在2萬億後又加印3萬億!
2008年美國就是用這招度過危機的,危機過去再壓低匯率回收鈔票,讓他國美元外流,再薅一次世界各國的羊毛!
一般國家的貨幣只能在本國內流通使用,同等經濟總量下,鈔票印多了就會貶值,印的越多貶值越嚴重,引起惡性通脹,國家金融體系垮掉,錢會變成廢紙!
美元作為全球通用貨幣,是全球第一儲備貨幣,是全球第一結算貨幣。
美元印出來後會由全世界共同分擔貶值,意味著在美國國內實際流通的美元並不會出現激增,所以就不會造成美國的通脹!
⑸ 疫情下的汽車產業鏈,4位基層從業者的回答
不同於4S店的銷售,售後的維修技師不常與外來人員直接接觸,但是在與北京一別克4S店的維修技師溝通中,其表示道「目前我們還算不上正式復工,外地的師傅暫時都沒讓上班,本地的也就一個部門來一兩個人」。
於是我向他詢問「這樣的狀態能夠應對車輛的售後維修保養么」,維修技師表示道「足夠了,主要是現在來店維保的車很少,一天就三四台,我朋友在其他品牌的4S店基本上也是這樣的狀況」。
而在疫情防控方面,售後車間也很注重防護,除了維修技師也像他人一樣每天測量兩次體溫、必須佩戴口罩外,技師的休息室早中晚會進行三次消毒,並且工作交接時要保證人和人之間的接觸,業務流程從簡。
在維修保養車輛時,公司規定先用店內配備專用的殺毒殺菌無害消毒液對車輛進行噴霧,維保結束後再次進行一遍消毒。如果有客戶來到維修車間,要記錄下自己和哪位客戶在什麼時間有過接觸。
最後的問題:「你們覺得自己現在工作安全么」
在向四個被采訪者詢問了最後一個問題,我收到了4份不一樣的回答
北京賓士工廠技師:
「我其實覺得還好,北京的疫情不太嚴重,身邊的同事也比較熟悉,而且防護措施也比較嚴格了,再加上我每天都是自己開車上下班,應該問題不大,最起碼我還沒有聽說我們這工廠里的一萬多人有確診的」。
奧迪4S店銷售:
「雖然我們措施做的挺全面的,也給客戶提供了口罩,但有時候客戶還是會覺得悶,自己在店裡把口罩摘下。見到沒帶口罩的客戶,說實話真的是替自己擔心,只能和客戶解釋,希望他帶上摘下的口罩」。
雷克薩斯4S店銷售:
「我認為不太安全,雖然現在進店的客戶並不多,但是這種事誰能說的准。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保障自己的安全,也讓進店的客戶和身邊的同事安心」。
別克4S店維修技師:
「挺安全的,我們的店不在城裡,人口密度低,所在區縣確診的很少。只是偶爾接到外地牌照的車時,心裡多少也有點抵觸,不過就目前而言還不太擔心,自己也不會亂跑」。
寫在最後:
在疫情爆發的數十日後,能夠看出大家心中仍然有著對於病毒的恐慌。也許我們不是一線的醫療工作人員,但在這里也希望大家能夠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在生活和工作中保障好自己的防護,同時也給予他人人性的尊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上海交大駱建文:受新冠疫情沖擊,全球汽車產業鏈面臨布局大調整
駱建文(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汽車行業研究團隊負責人)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經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對汽車行業而言,短期內汽車的生產和銷售將受到巨大沖擊;長期來看,疫情的"蝴蝶效應"會逐步顯現,將影響未來全球汽車產業格局。
此次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疫情將使得汽車及其零部件的供給不足,由此可能導致全球某些汽車供應鏈的中斷。因湖北、廣東、浙江、江蘇、山東、上海等主要汽車產地工人的延遲返崗甚至換崗、道路運輸的管制、進出口通關速度的降低,汽車零部件供給與汽車生產產量將急劇減少,部分供應甚至中斷,全球部分汽車的供應鏈可能存在斷裂風險。著名的汽車零部件集團德國博世集團已經預警全球供應鏈中斷,現代汽車集團因中國零部件供應中斷而宣布其韓國工廠全線停產。
第二,汽車及汽車後市場銷售更加艱難,網約車運營受限。大批汽車經銷商已經暫停營業,車展和促銷等活動被迫延期,使原本就是銷售淡季的一季度汽車銷售雪上加霜。同時也可以看到,消費者今後將更加謹慎選擇公共出行方式,一批私家車的潛在消費者,特別是家庭車保有量相對較低的中西部地區對私家車的購買需求會的短期加速釋放,但有待進一步觀察。各地政府和網約車平台會出台相關規章制度以保障網約車的衛生安全,這將降低網約車的供給意願;同時,疫情持續期間及其結束後較長一段時間內"宅"氛圍的持續也會降低網約車的需求和供給,並將波及以出租及網約車客戶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汽車後市場中特別是汽車金融、汽車租賃等業務也會因汽車銷售減少和出行意願的降低而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第三,世界汽車巨頭為規避區域突發事件造成的供應鏈風險而可能對其汽車產業鏈進行重新布局。汽車行業巨頭會開始反思其供應鏈過度依賴某一區域的問題,通過增加對其他地區的投資,將在中國的供應鏈部分核心環節或者產能轉移至東南亞、南美等地區,實現多地域上的均衡分布和多元化的供應渠道,提升其對重大不確定性風險事件的抗干擾和抗風險的抵禦能力,增強供應鏈的魯棒性。
針對此次肺炎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汽車及其零部件企業首先需要關注相關戰略庫存和安全庫存的管理,防止供應中斷;同時也需重新審視准時制生產和"零庫存"管理理念,要針對不同的產品和零部件制定不同的采購與生產及庫存策略,並對人員和生產計劃進行更加科學的安排和部署,提升供應鏈柔性。
其次,要構建和完善汽車新零售模式,提升新推出車型的健康屬性。疫情暴露了實體汽車經銷體系的弊端,車企應積極擁抱融合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汽車電商平台、綜合電商平台的汽車新零售模式,改造現有 4S 經銷體系。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像擁有 PM2.5 過濾、空氣細菌過濾等健康輔助功能將會是汽車消費市場上的加分項。今後的新車研發中應更加註重對車內空間的舒適性和空氣凈化等功能的開發,滿足人們日益提升的健康出行需求。
第三,提升產業黏性,規避被替代的風險。國內汽車及零部件企業應時刻保持危機意識,不斷提升自身供應鏈的競爭力,通過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研發合作、共享需求預測信息以及合作庫存管理或者賣方管理庫存等舉措,提升對產業鏈上下游的黏性,降低被東南亞、墨西哥等地區汽車製造及零部件供應商替代的風險。
以上分析可見,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和銷售,網約車運營在短期內會受疫情影響。隨著疫情的結束,部分地區的汽車的購買可能會有小幅度上揚,但不太可能出現類似 2003 年非典後的大增情形。全球汽車產業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會面臨重大布局調整,汽車銷售模式也可能會加速被重塑,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汽車製造供應鏈鏈中的比重和地位將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沖擊,但這同時也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競爭力提升的新機遇,優秀的企業終將會脫穎而出,中國汽車的產業結構也會因此得到進一步的調整與優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