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會如何發展當地農村特色產業
發展鄉村休閑旅遊,鄉村休閑旅遊一直是有關部門支持的重點之一,鄉村旅遊也讓不少農民朋友嘗到了甜頭。今年的《工作要點》中給大家一個提示:今年或以後幾年要想把鄉村旅遊發展好,必須做好——提質創新。
㈡ 什麼是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融合現狀及如何發展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農村一二三產業之間的融合滲透和交叉重組為路徑,以產業鏈延伸、產業范圍拓展和產業功能轉型為表徵,以產業發展和發展方式轉變為結果,通過形成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帶動資源、要素、技術、市場需求在農村的整合集成和優化重組,甚至農村產業空間布局的調整。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可以採取以農業為基礎,向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順向融合的方式,如興辦產地加工業、建立農產品直銷店、發展農業旅遊;也可以採取依託農村服務業或農產品加工業向農業逆向融合的方式,如依託大型超市,建立農產品加工或原料基地等。無論採取哪種方式,都必須通過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在農村的融合發展,形成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
我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
一是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低、層次淺,主要是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不緊密,鏈條短,附加值不高。
二是新型農業經營組織發育遲緩,對產業融合的帶動能力不強,有帶動能力的新型經營主體太少,一些新型經營主體有名無實,還有一些新型主體成長慢、創新能力較差,不具備開發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和新產業的能力。
三是利益聯結機制鬆散,合作方式簡單。目前農村地區產業融合多採取訂單式農業、流轉承包農業,真正採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將農民利益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益緊密連接在一起的,所佔比例並不高。
四是先進技術要素擴散滲透力不強,由於農業存在著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加之盈利低下,許多社會資本和先進成熟的技術生產要素向農業農村擴散滲透進程緩慢,同時還由於農民的技能素質低下,農村產業融合型人才缺乏,也抑制了先進技術要素的融合滲透。
五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涉農公共服務供給不足。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需要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和高效的公共服務。目前,我國許多農村地區供水、供電、供氣條件差,道路、網路通訊、倉儲物流設施落後,導致農村內部以及農村與城鎮間互聯互通水平低下,這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
㈢ 鄉村的產業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鄉村產業結構已發生深刻變化,鄉村分工分業也有了很大發展,對鄉村的認識有新的突破,表現在:①鄉村不僅是從事農業生產和農民聚居的地方,而且也是一個經濟生活的整體,在多方面具有獨立活動的性能。鄉村中除農業外,還包括工業、交通運輸業、建築業、商業、服務業等物質生產和非物質生產部門的經濟活動;②鄉村不僅是一個綜合的經濟實體,也是一個社會,即不僅包括經濟,還包括經濟以外的政治、文教、風俗等所有活動;③鄉村不僅包括經濟和各種社會活動,還包括空間因素,即自然環境的立體因素,是具有一定自然、社會經濟特徵和職能的地區綜合體。
鄉村是一個歷史的、動態的概念,從世界范圍看,鄉村這個特定的經濟區域分為五個歷史發展階段:原始型鄉村、古代型鄉村、近代型鄉村、現代型鄉村、未來型鄉村。中國鄉村正處於由近代型向現代型過渡的階段。由於城市環境的惡化,以及城市中心區域的越來越擁擠,越來越多的城市人開始選擇到鄉村去度假或安家。
許多過渡型鄉村,如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地區,作為城市邊緣地帶的城鄉結合部地區市政道路及其它配套措施尚未及時跟進,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尤其需要得到重視。
鄉村:古代的一種居民組織,一萬二千六百戶為一鄉。
㈣ 如何做好農村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
你可以參考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布的
《2015-2020年 中國農村商業銀行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回劃分析報告》
《2015-2020年 中國新型農答村社區與新農村綜合體規劃建設與創新發展分析報告》
《中國農村電網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http://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a8b706924470477d.html
㈤ 農村產業發展的做法與對策
當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快速轉型升級為特色農業與農村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 機遇。在闡述特色農業與農村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現實意義,分析國內特色農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主要模式與成功案例的基礎上,結合廣西特色農業與農村文化產 業融合發展的優勢與機遇,提出了促進廣西特色農業與農村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對策思路。
㈥ 對鄉鎮村產業發展有什麼想法
鄉鎮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談一點淺顯的想法與認識,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十九大報告中關於農村的一個重要課題,中央將其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為今後一段時期農業農村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鄉鎮一級,就要立足於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力促農業增效、農民致富、農村發展。一要著力完善鎮村組織。堅持將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著重發揮好黨員固定活動日「引導教育黨員,參與事務決策,監督事務落實」的作用,建強組織陣地,強化班子建設,將農村致富能人、鄉土拔尖人才引導選拔到村級組織中,成為促進農村發展的中堅力量,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同時,著力轉變鄉鎮政府職能,突出服務主題,從解決農民需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在做好服務過程中推動鄉鎮政府職能轉變,全力做好政務服務、農民教育等多項工作,建立制度規范、公開透明的鄉鎮機關工作運行新機制。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充分利用黨委學習會議、村組會議等平台,開展「黨員素質提升工程」活動,加強對農村有勞動能力黨員的培訓,把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農村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支持農村黨員創辦領辦致富項目,結合幫扶行動,組織黨員結對幫扶,充分發揮已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村民提供技術、信息、項目等方面。
㈦ 農村發展什麼產業好!!
前瞻網摘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遊客的歡迎,無論從市場規模還是經營效益來看,在過去幾年中均獲得較好的發展。隨著國內旅遊業邁入大眾消費階段,旅遊需求穩步增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在政策和需求的推動下,其市場發展前景看好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里,農業部鄉鎮企業局向全社會推介了100條休閑農業精品線路,涵蓋了全國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00餘個休閑農業精品經營點。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遊客的歡迎,其市場前景看好。
1、市場規模快速發展
近5年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行業市場規模也得到快速發展。截至2012年底,全國有9萬個村開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活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經營單位達180萬家,其中農家樂超過150萬家,規模以上園區超過3.3萬家,年接待遊客接近8億人次,年營業收入超過2400億元。
2、經營效益良好
伴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快速發展。2008-2012年,我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收入以年均43%的速度遞增。僅2009年,鄉村旅遊行業就帶來了800億元的經營收入,帶動近200萬城鄉人口就業,其中安排農民就業159萬人,實現農民增收257億元,帶動農產品銷售收入352億元。
到2012年,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年營業收入已超過2400億元,同比增速為11%。
3、發展潛力較大
(1)低端勞動力收入水平快速上升
劉易斯拐點過後,低收入勞動群體勞動報酬快速上升,創造了較大的低收入階層旅遊消費需求。從國家統計局新近公布的「農民工外出務工月收入」統計數據來看,2009年以後不到兩年時間內,農民工外出務工月收入已經從1340元上升至1991元,漲幅高達48.6%。
收入增長是居民消費升級的基礎。東部沿海城市居民旅遊消費的歷史經驗表明,超過2000元的月收入水平已經足以啟動居民首次旅遊消費。結合行業近年增長持續超預期的現象,前瞻金融事業部推測,中低收入群體旅遊消費過去兩三年間悄然啟動,中國旅遊業邁入大眾消費階段,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後續發展提供了強勁的需求動力。
參考《 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