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貧困村五年產業發展計劃

貧困村五年產業發展計劃

發布時間:2021-01-18 18:39:32

A. 怎樣解決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面臨農戶不願拆除舊房的問題

1、精準搬遷對象。明確搬遷程序選准搬遷對象是異地扶貧搬遷成功的前提,一定要因地制宜,偏遠山區條件艱苦、人口分布分散的農民,可根據條件,實行整村搬遷。

2、了解農戶基本現狀。進村入戶登記與傾聽駐村小組意見相結合,普查工作要深入細致,切實做到普查到戶、逐戶建檔立卡、完備檔案資料,確保應搬遷群眾全部登記造冊。普查工作要尤其注意對符合搬遷條件而又缺乏搬遷能力和意願的困難群眾進行詳實的調查摸底,建立專門的普查檔案。

3,嚴格執行工作程序。要嚴格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堅持群眾申請、初定對象、張榜公示、民主評議的標准化工作程序確定移民搬遷安置對象。對於自然環境特別惡劣地區的深度貧困群眾,搬遷意願特別強烈,將他們作為為搬遷安置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走「先難後易,整村搬遷」路子。

4、科學布局。根據當地資源條件和環境承載能力,科學布局安置區域,合理確定搬遷重點和規模,結合精準扶貧的有關要求,優先安排搬遷深度貧困戶。制定搬遷考核標准,不能只用單一指標衡量農戶是否貧困。圍繞困難群眾的搬遷安置要逐戶建立檔案、落實責任、嚴格考核、驗收銷號,防止工作中出現避重就輕、避難就易、「搬富不搬窮」的問題。

5,加強金融服務支持。著力「微型金融產品」的開發。即開發適合窮人需要的金融產品,鼓勵村鎮銀行發展、開展貧困村互助資金、小額信用貸款,繼續完善國家扶貧貼息貸款政策,積極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努力滿足扶貧對象發展生產的資金需求。

最後,社會資金支持。加大公益資金支持力度,在所得稅前減免用於異地扶貧搬遷等扶貧事業的捐贈。充分利用市場資源配置,推動市場開發,引導社會資金參與,鼓勵內外資企業進駐新村,並為之提供優惠政策。

(1)貧困村五年產業發展計劃擴展閱讀

最近隨全國政協民宗委到廣西、甘肅、雲南等民族地區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看到這項工作已取得多方進展。

由於搬遷區域主要分布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搬遷對象主要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發等生存環境差、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面臨諸多特殊困難和問題,需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加深認識,因地制宜,逐步改進。

注重加強搬遷戶後續發展能力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自「八七扶貧」實施以來,有條件、有能力搬遷的群眾很多已遷出,尚未搬遷的相對缺乏市場經濟意識和生產生活技能。移民安置區受土地限制及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薄弱影響,普遍開發空間偏小,很難提供充足就業崗位。

搬遷群眾有的繼續耕種原籍承包土地,成為農忙住「老屋」,農閑住「新宅」的「兩棲」農民,他們普遍希望保留原有承包地。後續發展是檢驗易地扶貧搬遷成敗的關鍵。

建議各地結合搬遷群眾自身條件、就業意向、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對吸納一定比例搬遷群眾就業的企業,適當減免稅收。積極培育農民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力爭每個貧困戶都有企業可以依託。

完善搬遷項目申報、考核、驗收等程序銜接。易地搬遷用地從申報到獲批一般需要6至10個月,安置區規模較大工程一般要跨年度實施。而目前年度搬遷計劃及資金下達,與考核驗收同年度內進行,這勢必造成當年的搬遷任務無法在年底完成。

建議地方政府在年底前上報第二年本省區易地扶貧搬遷建議計劃,有關部門抓緊審核,力爭各項資金及早下達,給地方政府比較寬裕的實施時間。

在控制搬遷用地總量前提下,可以將用地審批許可權下放到省級主管部門。根據不同項目的工程量,實事求是確定工期,指導地方承接、用好來自各渠道的資金。

適當放寬易地扶貧搬遷用地政策。目前國家層面沒有單列扶貧搬遷用地指標,遷出地復墾難度大、效益低,「佔一補一、占優補優」的耕地佔補平衡政策難以落實。安置房建設項目需交納工程規劃許可證等十幾項費用,每平方米稅費200至300元,地方上負擔沉重。

建議針對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設立專項用地指標,允許地方政府綜合運用債務、專項建設基金和長期低息貸款支付安置點土地徵用費用。參照棚戶區改造項目辦法,國家和地方出台安置區建設、投融資平台稅費減免政策,指導地方用好用活用足土地增減掛鉤政策。

支持搬遷群眾參與住房建設同時防止因建房返貧。目前有關文件規定,中央補助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住房建設不能超過一定面積。而有些經濟條件稍好的搬遷戶希望,允許適當貸款,加上自己的努力,把房子建得寬裕些,否則後續建房成本會增加很多。

易地扶貧搬遷的主體是貧困群眾,要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艱苦奮斗,主動脫貧。建議根據搬遷戶實際經濟能力,允許通過適當借貸或出工出力等方式參與住房建設。同時要堅決防止盲目擴大住房面積、脫離實際提高建設標准和過度裝修,杜絕出現因建房致貧返貧。

B. 美麗鄉村建設經驗做法

湖南美麗鄉村物資有限公司主要亮化工程產品有:工程防爆燈、景內觀燈系列、容景觀燈系列、太陽能系列、庭院燈系列、道路燈系列等。為您提供美麗鄉村建設工程相關的物資產品,如果您對我公司的產品服務有興趣,期待您在線留言或者來電咨詢

道路燈:
是在道路上設置為在夜間給車輛和行人提供必要能見度的照明設施。道路燈一般具需要配光合理,其光源最好有壽命超長,常年使用免維護。光效高、顯色性好,能在超低溫環境下瞬時啟動正常工作的特點。

太陽能:
是指太陽的熱輻射能,主要表現就是常說的桶太陽光線。在現代一般用作發電或者為熱水器提供能源。
自地球上生命誕生以來,就主要以太陽提供的熱輻射能生存,而自古人類也懂得以陽光曬干物件,並作為製作食物的方法,如制鹽和曬咸魚等。在化石燃料日趨減少的情況下,太陽能已成為人類使用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不斷得到發展。太陽能的利用有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太陽能發電是一種新興的可再生能源。廣義上的太陽能也包括地球上的風能、化學能、水能等。

C. 財政資金用於扶貧貧困村產業發展支出適用哪個經濟科目

貧困村的村民喜歡什麼產業的發展,而不是政府想發展支出適用哪個經濟科目

D. 異地扶貧搬遷的政策具體是怎樣的

1、異地扶貧搬遷需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

(2)本人願意搬遷的;

(3)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2、遷出地區域劃定標准,劃定區域應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土地貧瘠、人地矛盾突出、水資源匱乏等生產生活條件惡劣,通過就地就近幫扶促進生產或就業仍無法讓農戶脫貧的區域,重點是貧困程度相對較深的貧困村;

(2)生態環境脆弱,屬於石漠化重度或中度的地區;

(3)地震活躍帶、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

(4)易漬易澇湖區低窪區;

(5)屬於縣域內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區核心區域等主體功能區的限制開發區或禁止開發、不宜開發的區域;

(6)地理位置偏遠,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落後,嚴重製約區域發展,並且延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成本高於易地扶貧搬遷成本的區域;

(7)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特別重且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無房戶和D級危房存量大的行政村;

(8)縣域內其他需要搬遷的區域。

(4)貧困村五年產業發展計劃擴展閱讀

(一)資金籌措渠道

易地扶貧搬遷資金來源5大塊,即中央預算投資、專項建設基金、地方政府債券、長期信貸資金和貧困戶自籌資金,省按大約6萬元/人預算標准撥付給各縣。

其中:中央預算內資金7000元/人,專項建設基金5000元/人,地方政府債券10000元/人,長期信貸資金人均不超過35000元。農戶自籌資金原則上人均不超過3000元,戶均不超過10000元,對於鰥寡孤獨等特殊困難群體,可免交。

(二)資金使用原則

縣級人民政府可統籌全縣易地扶貧搬遷資金,在充分保障貧困人口基本住房、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建設需求的前提下,項目資金如有結余,允許調劑用於易地扶貧搬遷貸款還本付息,支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後續產業發展和就業。

中央投資和地方政府統籌資金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建設最低補助標准為800元/m2,各縣市區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建檔立卡貧困戶安置住房建設的差異化補助標准。

(三)資金管理原則

易地扶貧搬遷業務應與其他業務物理隔離、獨立封閉運行。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征地拆遷費用主要由地方政府自籌及整合其他資金解決,不得從易地扶貧搬遷資金中列支。易地扶貧搬遷有關的工作經費由當地政府配套解決,嚴禁從易地扶貧搬遷資金中列支。

對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國家專項建設基金、長期政策性貸款資金和貸款貼息資金等應分別建立台賬,實行專戶專賬管理、專款專用。

E. 國家補貼項目有哪些

國家補貼項目涉及到農業、林業、畜牧業、民生、養老、環保、高新技術、電子商務等方面的項目,國家會根據規定給予財政補助。具體操作申請可以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科技部等相關網站上去查詢和收集。

(5)貧困村五年產業發展計劃擴展閱讀

政府補貼項目有:
一、種養類農業補貼
(1)畜禽良種基地項目申報;(2)商品糧良種繁育基地項目申報;(3)小雜糧良種繁育基地項目申報;(4)水產良種繁育基地項目申報;(5)蔬菜(食用菌)良種繁育基地項目申報;(6)茶葉良種繁育基地項目申報;(7)花卉良種繁育基地項目申報;(8)標准化畜禽養殖小區試點項目;(9)水果良種繁育示範基地項目申報;(10)桑蠶良種繁育示範基地項目申報;(11)深水網箱養殖基地項目申報;(12)秸稈養畜項目申報;(13)沼氣工程項目申報;(14)經濟林類項目申報;(15)設施農業類項目申報;(16)高產攻關作物項目申報。

二、加工類補貼
(1)糧食加工項目申報;(2)果蔬加工項目申報;(3)畜產品加工類項目申報;(4)油料加工類項目申報;(5)水產品加工類項目申報;(6)生物工程類項目申報;(7)農業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申報;(8)食品加工類項目申報;(9)液態奶加工類項目申報;(10)酒花麥芽類加工項目申報。

三、流通設施類補貼
(1)保鮮類項目申報;(2)集散地批發市場項目申報。

四、基本建設類補貼
(1)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申報;(2)節水灌溉項目申報;(3)田間水電路改造項目申報;(4)中小型灌區水庫改造項目申報;(5)鹽鹼地改造項目申報;(6)沙荒地改造項目申報;(7)草地建設項目申報。
發改委

(1)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與現代農業高技術工程項目申報;(2)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項目申報;(3)現代中葯產業發展項目申報。

財政部
(1)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申報;(2)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申報;(3)中葯材生產扶持資金項目申報;(4)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專項項目申報。

商務部
(1)「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試點項目;(2)農產品流通「綠色通道」項目。

科技部
(1)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申報;(2)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的申報;(3)國家推廣計劃項目申報;(4)國家高新技術科研項目申報。

2017最新13項政府補貼政策,2017年政府補貼項目名單一覽如下,2017年國家對農業新發布了13項的補貼,那各地的政府都有什麼補貼的項目呢,補貼是怎麼申領的呢?

2017最新13項政府補貼

1、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每畝30-230元。由原來三項補貼並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主要為: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規模適度經營補貼。

2、造林補貼,每畝100-600元。主要為:防護林補貼、石漠化綜合治理補貼。

3、測土配方施肥補貼政策(60-200萬)。選擇一些重點縣作為減肥增效試點給予補貼。

4、耕地輪作休耕補貼試點補貼政策,每畝150-1000元。主要為重金屬污染區、地漏區、耕地利用率貧瘠地區。

5、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貼,每畝20-40元。主要為大型機械深耕作業的補貼。

6、菜、果、茶標准化創建支持政策(50-100萬元)。主要補貼為標准化、品牌化、規模化的產區。

7、糧油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400-600萬)。主要補貼為生產基礎好、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產業帶動能力強的農業新型主體。

8、種子工程植保工程儲備項目(500萬)。主要補貼為從事蔬菜集約化育苗的、有能力的項目主體。

9、低毒生物農葯示範補貼試點(20萬)。

10、高產優質苜蓿示範建設項目,每畝600元。

11、國家中葯材生產扶持項目(100-300萬)。屬於國家中葯材生產扶持的地區,並報驗的項目。

12、農作物良種生產及加工基地(300-700萬)。項目建設內容包括農作物良種生產及加工基地、園藝類良種繁育及生產示範基地等。

13、「糧改飼」支持政策,每畝50-200元。補貼為養殖基礎好,玉米種植面積較大的縣,以青貯飼料為主。

2017政府補貼不能申領情形

第一、關系戶,利用自身與村幹部的人情或親戚關系取得名額,或村幹部自身保留或通過非法手段取得名額,今年將不得領取。

第二、被拉入黑名單的,那些家裡有車有房經濟狀況良好的卻還領著補貼的人將會拉進黑名單。還有靠領導關系、冒充他人領取等的人將不得領取。今年會裁掉中間過程將補貼的錢精準打到領取者的個人賬戶上,精準撫貧。

切實將國家的優惠政策落實到真正需要的的人頭上,減少貪污的發生,切實保障群眾的切身利益。

第三、領取補貼的對象和實際情況不符合或者是部分條件不符合的人無法獲得補貼。通過在篩查的方式將矇混過關的人清查出來,將名額分配給真正需要的人。

第四、申報時沒有提供材料完善的資料的人需落實真實有效的材料。

第五、經過核實有土地但是不勞動與規定情況不符合的不能領取補貼。

F. 貧困村3十1特色產業指的是什麼

以武侯為例,是現代商務商貿業、科技研發服務業、新興房地產業和都市休閑旅遊業。

1、現代商務商貿業。依託區位優勢、載體優勢和環境優勢,把握現代商務商貿業高端化、融合化發展趨勢,著力提升現代商務商貿業發展規模和能級。

2、科技研發服務業。發揮科技資源和人才優勢,依託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形成的良好基礎,瞄準管理、研發、設計等高端環節,在中心城區形成科技研發服務業集聚發展優勢。

3、新興房地產業。依託武侯新城產城一體發展、舊城區改造和專業市場搬遷等帶來的機會空間供給,優化發展新興房地產業,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有力、高效的支撐。

4、都市休閑旅遊業。以環城生態區優質生態資源為依託,以區內文化因素為特色,發展都市休閑旅遊業,彰顯商旅休閑服務功能,推進旅遊由觀光到休閑的邁進。

(6)貧困村五年產業發展計劃擴展閱讀:

3十1特色產業組織實施。

1、產業發展由各產業發展牽頭部門具體組織實施。

2、每季度次月各產業發展牽頭部門完成牽頭產業的運行分析,並報區委區政府目督辦、區發改局。

3、區委區政府目督辦、區發改局,每半年至少組織召開一次產業運行分析會,綜合分析產業發展現狀、通報各產業目標進展情況。

4、加快「3主導+1特色」產業體系發展是我區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全區上下,尤其是產業發展牽頭部門、統計部門要緊密結合實際,加強溝通,相互協調,各司其職,合力推進。

G. 社會扶貧 處工作開展情況,存在哪些問題

(一)宣傳引導不夠廣泛深入。目前,精準扶貧與精準脫貧工作的宣傳引導還不夠廣泛深入,利用各類媒體採取不同形式宣傳扶貧攻堅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方面還需要加大力度,一些村組幹部、貧困人員對扶貧政策知曉不多,對縣里出台的《精準扶貧工程業發展實施辦法》等扶貧政策了解不夠透徹,運用扶貧政策不夠充分,缺乏切實可行的脫貧致富規劃及措施。
(二)貧困戶發展動力不足。一是多數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思想觀念陳舊落後,依然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安於現狀,沒有發展動力;加之受自然條件限制和農產品、畜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大等因素影響,部分貧困戶主動發展產業的積極性不高。二是部分貧困戶不遠積極就業,不謀求發展思路,一心想吃低保,享受國家救助,「等、靠、要」依賴思想嚴重。三是社會參與度不高。部分民營企業,個體工商老闆的社會責任感不強,沒有主動產於社會扶貧的意識,特別是對扶持貧困戶發展經濟、發展產業興趣不濃,有的企業雖然熱心公益事業,卻忽視了支持農戶發展,增加造血功能這一重要內容。
(三)產業扶貧成效不明顯。有的貧困村產業發展緩慢,缺少能夠支撐長效增收、脫貧致富的特色效益產業,有的貧困村雖然已發展一批產業,也僅處於起步階段,特色效益尚未凸顯,帶動長效致富的能力不強;在精準扶貧到戶實施過程中,由於各戶的情況和產業發展需求不同,鄉村在一戶一策,因戶制宜、因地制宜的引導上做的不到位,造成個別弄戶對扶持項目不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產業項目推進落實困難;同時,大戶帶散戶、公司帶農戶、合作社帶社員涉及貧困戶甚少,多數貧困戶缺乏技術指導,產業扶貧效果不明顯。
(四)駐村結對幫扶需加力。駐村幫扶參差不齊,幫扶效果不理想,幫扶措施單一,對幫扶工作僅停留在對貧困戶的物質幫扶上,有的單位把幫扶按照民政救濟來做,搞搞看望慰問、發發油米紅包就算幫扶,流於形式,在立足村情和貧困戶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扶持、技術援助、人員培訓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沒有起到開發式扶貧幫扶應有的作用;有的駐村幹部不熟悉基層工作,知識面廣,在協助村「兩委」班子理清發展思路、制定村級扶貧規劃等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貧困村五年產業發展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