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魚病的葯物預防措施有哪些
最重要的是清塘,保證魚生長環境。這個季節是魚類肝膽病的高發期,膽汁酸可以促進脂肪的消化吸收,保肝護膽,建議在魚的餌料中拌適量膽汁酸。預防肝膽疾病。
❷ 魚葯問題,如何處理急
"你的是網箱抄,也就是說如果你感覺不對頭了就可以把網箱周邊圍的東西拿開,使魚迅速進入無葯狀態,從而讓毒副作用盡快消除。這一點比池塘條件好多了。"
感謝你的回復,事發後我曾試過移開網箱,但由於水底環境有障礙物,無法實施.
我也感覺PH的影響不置於這么大,但魚政部門說檢測結果有一項指標不合格這產品就不合格,就有問題.
還有,產品標簽對注意事項說明不清也是產品的缺陷之一.
❸ 魚病該如何防治和用葯
觀賞魚
三、聯合用葯與合理配伍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聯合用葯時,也就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葯物在同一時間內使用,總有一、兩種葯物的作用受到影響,其產生的協同作用可增強葯效,拮抗作用則降低葯效,有的還會產生毒性對魚體造成危害。因此在聯合用葯時,要利用葯物間的協同作用,避免配伍禁忌。一般來說,不少抗菌素類葯物連用時也會出現上述協同或拮抗作用。抗菌葯物依其作用性質可分為兩類:第一類為殺菌抗生素。包括青黴素系列、先鋒黴素、氨基甙類、桿菌肽、以及多粘黴素等;第二類為抑菌抗生素。包括氯黴素、四環素、紅黴素、土黴素以及磺胺等。第一類抗菌素之間合用時,殺菌作用有增強或相加的作用。第二類抗菌素之間合用時,抑菌作用可相加,但不會出現增強的殺菌效果。第一類與第二類抗菌素合用,則可產生拮抗作用。除此外,抗菌素類葯物與其他葯物之間混合使用時,也可能發生相互作用。例如磺胺類與甲氧苄氨嘧啶(TMP)、新潔爾來與高錳酸鉀、雙氧水與冰醋酸、大黃與氨水等可產生協同作用增加葯效;而四環素類與抗酸葯物中的鋁、鎂、鈣、鐵等金屬離子可形成螯合物而使腸道難以吸收,從而降低了抗生素的作用。這上點應特別加以注意。
因為魚葯在使用方法上有它的獨特性。所以絕大多數的外用葯,多少都會受到水介質的影響。在多種葯物同時使用的情況下,互相之間影響尤為明顯。如常用的生石灰,它不僅與硫酸銅、漂白粉和富氯有拮抗作用,而且也受水中磷或銨氮的影響,同樣磷或銨氮也會與生石灰作用而降低肥效,因此在生產中使用時應前後錯開5~7天。而生石灰與敵百蟲相遇時,則會起到葯物的協同性,能使部分敵百蟲變成毒性更強的敵敵畏,這就是我們常用的敵百蟲與面鹼合劑,可高葯效的根本原因。
還有常用的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也是利用葯物間的協同性,來更好的發揮葯效,但硫酸銅在鹼性水質或與食鹽相遇,就會產生葯物之間的拮抗性,而影響葯效。因此在多種葯物綜合防治疾病時,一定要注意它們之間拮抗性和協同性,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葯物的使用方法和增減它們的劑量。
因為魚類生活在水中,環境比較復雜不能像餵食其他動物那樣餵食魚類葯品,所以我們在發現魚類生病後的用葯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用葯過量也不要過少,以免不能完全治好魚病。
❹ 魚葯有些什麼
1) 鹵素類:如漂白粉,氯溴制劑,二氯制劑,碘制劑,等 這類葯物能有效的抑殺細菌,尤其是有機碘是現在公認的有效抑殺病毒的葯物
2) 重金屬銅類:如有機銅,硫酸銅。硫酸銅在殺死原生動物方面的功效相當的顯著但是有一點就是毒性比較大。有機銅就能在不影響效果的同時彌補這點。
3) 農葯類:常見的有敵百蟲等,此類葯物效果顯著在經濟魚類養殖和觀賞魚漁場常用,但是家庭觀賞魚用的較少。
4) 呋喃類:呋喃西林,多用於體表消毒。呋喃唑酮,多用於腸炎,但是有副作用。
5) 抗生素類:這是一類最有效的抑殺細菌,病毒和黴菌的葯物。但是要謹慎使用,長期使用會產生抗葯性而使葯物失效。常見的有青黴素:對細菌,病毒,黴菌都有很好效果。慶大黴素:效果與青黴素差不多常與其交替使用。土黴素:對細菌,病毒的抑殺效果極好,見效快但是最大缺點就是黴菌對其免疫。紅黴素:用的不多,常見都是外用如爛肉,爛鰭。其特點在於產生抗葯性來得快,一般用葯3天後基本就會失效,約兩個月以後才可再用。所以在使用抗生素類葯物時,要是注意替換和混合使用以避免病原產生抗葯性。最好在迫不得已的時候使用
6) 中草葯:這是新興的一些魚葯,具有葯效高,見效快,無毒害的特點。常用有大蒜:大蒜素抑製革蘭氏陽性,陰性細菌。對多數致病真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和殺滅作用。其水浸液可殺滅原蟲,主治細菌性腸炎和豎鱗病。治療時可拌鉺料中口服,也可浸洗有病動物。還有大黃,黃連等等。
7) 其他類:高錳酸鉀:強氧化劑,常用於葯浴和新魚檢疫,極不穩定,要現配現用。硝酸亞汞:白點病的特效葯。孔雀石綠和亞甲基蘭:常用於治療水霉和消毒,對一些原蟲也有抑製作用。富爾馬林:葯性烈,多用於治療一些疑難雜症。食鹽:萬能魚葯,而且能促進魚的食慾。是魚迷的最愛。
❺ 關於魚葯推銷的技巧,市場打不開,我的溝通不好,拒絕後不知道怎麼辦
有時候還是要多傾聽,多聽客戶的反應,態度誠懇,我見過一個業務員,說話磕巴,和我們談品的時候都把我們帶壞了,但他做的就不錯。現在溝通能力太強,太愛表的,容易給顧客照成忽悠的感覺。
麻煩採納,謝謝!
❻ 魚類催產葯物品種怎樣掌握
用干魚類催情產卵的葯物目前有: 常用的魚用促排卵2號(LHRH-A2),魚用絨促性素(多情素,HCG),絨促性素A型,絨促性素B型,魚用促排卵3號(LHRH-A3),地歐酮(DOM),魚類腦下垂體(腦垂體,PG)以及多種復合型高效催產劑等,但最常用的是魚用促排卵2號(LHRH-A2)和魚用絨促性素(...多情素,HCG)。 對於產卵率低又總產卵量低的魚類,比如泥鰍,中華倒刺靶(青波)等中高檔魚類,應在使用LHRH-A2+HCG的基礎上添加地歐酮(DOM),腦垂體(PG),效果將加倍顯現。 對於普通魚類,如草,鰱,鱅,鯉,鯽等,就用LHRH-A2+HCG效果就很好了,沒必要再添加其它催產葯品種了,以降低生產成本。草魚單用LHRH-A2,鰱單用絨促性素A型,鱅單用絨促性素B型就足以能夠達到順利產卵的目的。另可參考: 魚類催產劑的合理使用
❼ 葯魚用什麼葯好
要看你是治療還是預防的要了,治療的話建議你用甲基蘭,基本上魚的所有病都能治療而卻效果非常的好,如果是預防建議你使用萬能葯加粗鹽,也可以用水質穩定劑加粗鹽
❽ 在使用魚葯的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出現
1.長期用葯 不可為了使魚不得病長期不間斷地在水中添加抗菌素類葯物。這樣會使病原菌產生耐葯菌株,從而產生抗葯性。而且長期給魚用葯,會使魚的生理機能破壞容易使魚厭食,甚至停止生長。尤其要注意的是呋喃類葯物的長期使用導致魚的肝臟損壞而一命嗚呼。
2.見好就收 給病魚用葯後,一般應持續用葯一段時間,防止病情反復。病原體消滅不徹底,會更加重病魚的病情。
3.超劑量用葯 要准確給葯,給病魚大劑量或超劑量用葯,會形成葯害,造成魚葯物中毒甚至大批死亡。
4.隨意聯合用葯 當用一種葯物治療魚病效果不佳時,急於求成,不顧葯物的特性,想當然地把幾種葯物聯合使用,形成「拮抗」效應,葯物之間相互作用而失效,有些甚至產生毒害物質,危害魚類。如:福爾馬林不能與漂白粉、魚康、魚安、高錳酸鉀、甲基藍等氧化性葯物混用 ;生石灰不能與漂白粉、重金屬鹽、有機絡合物等混用 ;漂白粉不能與酸類、福爾馬林、生石灰等混用使用。
5.忽略供氧 用葯後病原被逐漸殺死,其屍體在水中的迅速分解,加快水中氧氣的消耗。導致缺氧。此時要注意持續供氧一是加快葯物作用二是防止因缺氧而造成魚的死亡,前功盡棄。
總之魚病要以著「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養魚先養水,治魚先治腮。只要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勤換水,勤照料,科學投喂,謹防外病入侵。那麼魚輕易是不會得病的。一但得病憑借強壯的體質也可化險為夷。最後願魚友與愛魚健康快樂。
❾ 魚葯買什麼樣的好
你得看什麼症狀了!下面我說給你幾種常見金魚病還有治療方法!o(∩_∩)o...
(一)魚瘟。魚瘟是金魚春季的一種疾病,常因金魚冬伏少動,光照不足等因素引起金魚體質衰弱,精神不振等症狀。到黃梅季節,其發病症狀表現為呼吸困難,嚴重的可導致金魚死亡。
防治方法:魚瘟病目前尚無特效葯物治療,只有做好預防工作。每年開春季節,要經常給金魚曬太陽以增強其體質。若金魚發生魚瘟應盡快將其隔離或淘汰掉。
(二)白雲病。是由寄生在魚體上的口絲蟲或鞭毛蟲,斜管蟲引起的一種疾病。其體表各處附有一層白色的薄霧狀物質,這是寄生蟲迅速繁殖,刺激寄生處的上皮細胞所引起的皮膚分泌物增多的結果。
防治方法:用1∶50000的高錳酸鉀液浸浴病魚,每次10--30分鍾。當水溫較低誘發白雲病時,可用2%--2.5%食鹽水浸洗病魚15分鍾後,再放回清水中,反復進行。嚴重病例可用1%食鹽水浸洗1小時。
(三)腐皮病。這是金魚的常見疾病,主要流行於夏秋季。金魚患部紅腫,表皮腐爛,象打上的紅印記,多出現在金魚腹部兩側,一般是魚體受傷後被細菌感染所致。
治療方法:用毛筆蘸消毒葯水(如紅汞或高濃度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或塗抹患部,隔日1次,3--4次即可治癒。
(四)爛尾病。該病是由粘球菌感染引起,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病魚尾鰭掃帚狀腐爛。
治療方法:用1%孔雀石綠擦洗患處,隔日1次,3--4次即可治癒。在治療食用魚時,禁止使用孔雀石綠。
(五)白點病(又稱小爪蟲病)。該病是由小爪蟲寄生在魚體上所造成。小爪蟲的繁殖溫度為3--25度,適宜繁殖溫度是14--17度。發病時,病魚體表,鰓絲出現白點狀囊泡,傳染很快;多發生在春季秋季,病魚表現極不活潑,經常滯留在水面上。
治療方法:把病魚放入0.5×10(的負6次方)的醫用甲基藍溶液中,在21--26度水溫下長時間浸浴,或用0.5%--1%的小蘇打水浸浴10--15分鍾。由於幼魚對葯液的抵抗力比成魚弱,浸浴時間應適當縮短。病情嚴重時每日浸浴1--2次。
(六)水霉病(又名膚霉病,白毛病)。該病的發生主要是飼養過程中和在撈魚時碰傷魚體,或由寄生蟲破壞魚皮膚,使水黴菌侵入傷口寄生。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尤其在梅雨季節多見。水黴菌侵入傷口後,初期症狀不明顯;當肉眼能看到時,菌絲已向外大量繁殖,病魚體表可見白色絨狀的菌絲(白毛)。金魚染上此病後,焦燥不安,游動失常,行動緩慢,食慾減退,皮膚粘液增多。嚴重時,魚體長滿白毛,以致死亡。
防治方法:魚體應常有陽光照曬,換水時投入適量的食鹽進行殺菌消毒。撈魚時應避免擦傷魚體。治療病魚可用1%食鹽水每次浸浴30分鍾。在發病季節,每周用1∶10000的食鹽水潑灑池中可起到預防作用。
(七)豎鱗病(即松鱗病)。該病是由於水質惡化魚體傷口感染一種水型點狀極毛桿菌所致。病魚鱗片局部或全身向外張開豎起,游動遲緩,有時腹部水腫,嚴重時2--3天便死亡。
治療方法:把病魚放入等量的2%食鹽與3%碳酸氫鈉混合水溶液中浸浴10分鍾,每日2次連續2--3日。或在50升水中加入搗爛的蒜頭250克,給病魚浸浴數次,也可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