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灣士蘭、光磊的晶元怎麼樣
士蘭微電子晶元生產線的半導體分立器件,如開關二極體、穩壓管、肖特基管、MOS功率晶體管、瞬態電壓抑制二極體等產品。還有一方面是做驅動電源。
光磊是做晶元的,兩家的產品都還可以。
2. 最近看了一篇台灣科技的文章,台灣的集成電路水平不比美國差多少,主板更是佔全球的80%以上,液晶,硬碟,
咋們中國的是雜而不精啊!!如果中國能全心投入某個行業 你想想吧
3. 為什麼台灣的集成電路很發達
台灣的晶元業非常發達,N年前就會造頂級CPU和晶元組了。中國的山寨手機就是靠台灣聯發科設計的通用晶元和可定製軟體發展起來的。
這次我參加I2MTC 2010會議,正好碰到了在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從事IC(集成電路)設計和教學的范育成博士副教授,和他進行了長約20分鍾的交流。我覺得我找到了台灣IC業發達的原因。
范博士做了一個POSTER,展示了他為圖像處理設計的新演算法及效果。我注意他為新演算法同時設計了IC版圖。我知道做IC流片要花不少錢,少則100萬人民幣,多則上千萬人民幣,國內的高校一般不敢做。「做成IC晶元很貴啊,您的設計能夠實現嗎?」 我好奇地問道。「這個沒有問題,我們把IC設計版圖送到台積電審查,只要審查通過了,就可以立即流片,全部開支由政府出。」 范博士立刻回答。由此可以看出,在台灣,做晶元設計的人專心設計晶元就行了,年輕人也可以設計晶元,只要設計符合要求,流片的開支全部由政府出。
我看見范博士的晶元設計方案里只用了SRAM,我問他為什麼不用容量大的DRAM呢? 范博士告訴我,DRAM晶元所採用的工藝不同,只能專門製造DRAM。不能在IC里同時放DRAM和其它數字電路。和范博士的交流收獲很多。
我們常常說,一個好的體制可以培養大量優秀人才,培育好的高科技產業。台灣的成功經驗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作為大陸同胞,只能羨慕了。
4. 台灣計算機/晶元/集成電路大公司有哪些
集成電路方面除了台積電,還有聯電;晶元方面有聯發科(MTK平台的締造者)、威盛;PC方面除了宏碁還有明基,代工巨頭富士康等
5. 台灣晶元叫什麼
)都是例子
2、台灣抄半導體襲產業進入得早,與政府有計劃的輔導推動,1976年,台灣工研院與美國RCA簽訂長達十年的合約,從事積體電路開發,同年7月,首座積體電路工廠破土,次年產制三吋晶圓成功,為台灣IC產業邁出關鍵性的一大步
3、目前全球有三個晶元品牌,Intel,AMD,VIA( 台灣,威盛),VIA九幾年數次挑戰Intel,雖互有勝負,但因市場規模及專利而敗下陣來,據說VIA能做出比Intel更快的CPU,但礙於侵犯專利而不能推出,後VIA不與Intel正面對決,采走節能路線
關鍵是要看政府的眼光和經濟實力了,這就像清朝晚期,西方大炮輪船都出來了,中國還八股呢
6. 台灣立領集成電路
錫膏本身就是用來焊接集成貼片類IC的,不會引起短路的,只不過每個廠家生產的成份不同,需要融化的溫度不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