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產業鏈垂直整合,如果實現了,有什麼好處啊
1.產業鏈分為:產品設計、原材料采購、訂單處理、生產製造、倉儲物流、批發經營、終端零售7個環節。
2.所謂產業鏈垂直整合,就是把這7個環節垂直整合起來,使得整條產業鏈高效運轉
3.一旦實現了產業鏈垂直整合,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獲得商業利潤,一般可以獲得45%以上的利潤空間!
❷ 青島海爾產業上下游體系結構 越詳細越好 長篇大論更好 多多益善 資源多點
隨著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產品的生產成本下降的空間越來越小,物流成本的降低成為企業贏利的關鍵。
一、海爾JIT采購
海爾物流整合了集團內分散在28個產品事業部的采購、原材料倉儲配送,通過整合內部資源,來獲取更優的外部資源,建立起強大的供應鏈資源網路。供應商的結構得到根本地優化,能夠參與到前端設計與開發的國際化供應商比例從整合前的不到20%提高到目前的82%,GE、愛默生、巴斯夫、DOW等59家世界五百強企業都已成為海爾的合作夥伴。
海爾實行並行工程,一批跨國公司以其高科技和新技術參與到海爾產品的前端設計中,不但保證了海爾產品技術的領先性,增加了產品的技術含量,同時大大加快了開發速度。
海爾采購訂單滾動下達到供應商,一般的訂單交付周期為10天,加急訂單7天。戰略性物資如鋼材,每個月采購一次,三個月與供應商談判協商價格。另有一些供應商通過寄售等方式為海爾供應,即將物資存放在海爾物流中心,但在海爾使用後才結算,供應商可通過B2B網站查詢寄售物資的使用情況,屬於寄售訂單的海爾不收取相關倉儲費用。
JIT采購要考慮銷售的淡季和旺季問題,在旺季之前要提前預算,海爾目前一個月的預測精度可達到80%;三個月的預測精度為50%。另外,海爾的JIT采購一般不能退貨,無逆向物流,不能取消訂單。
二、海爾供應商管理
海爾從1998年開始供應商網路的優化,打散原來的供應商體系,重新選擇供應商,以形成強強聯合,合作共贏。海爾的供應商從2200多家優化到721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有59家,從側重質量轉向側重全過程的激勵與控制。對供應商的主要激勵措施是通過配額分配,配額比例由原來的人工統計數字到現在的由系統根據質量考評、供貨考評和價格排名三個綜合因素決定;而價格排名根據BBP平台網上招標的結果來確定。
海爾對供應商資源整合帶來的效益顯而易見,不僅可以采購到高質量的零部件,還給海爾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僅1999年當年降低的采購成本就達5億元,2001年在1999年的基礎上又降了10億元。
海爾對供應商的評價主要側重質量、成本、交貨期、能否參與到早期設計過程等方面,具體考核指標包括:設計控制、文件和資料控制、采購和倉庫、顧客提供物資、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工序控制、檢驗與試驗、內部質量審核、培訓等10個方面。而對供應商的評價包含在對供應商的質量體系考核評價裡面。海爾對三個月績效不合格的供應商進行嚴格淘汰,對存在一定問題的供應商,要求其進行整改保障供貨的准時性。
三、海爾電子采購平台
海爾物流與供應商還搭建起了公平、互動、雙贏的采購協作平台。在企業外部,CRM與BBP平台搭建起企業與用戶、企業與供應商溝通的橋梁。通過海爾的BBP采購平台,所有的供應商均在網上接收訂單,並通過網上查詢計劃與庫存狀態,及時補貨,實現JIT供貨;供應商在網上還可接收圖紙與技術資料,使技術資料的傳遞時間縮短了一倍;另外,海爾與招商銀行聯合,與供應商實現網上貨款支付(實現網路結算的供應商佔70%~80%),一方面付款及時率與准確率均達到100%,另一方面每年可節約供應商上千萬元費用。通過BBP采購平台,海爾不但加快了整條供應鏈的反應速度,而且與供應商真正實現了雙贏。
近期,海爾又搭建起了全球網上招標平台,使全球供應商可以網上注冊登記,查看合作招標項目、在線模擬招標、在線招投標,網上反向拍賣(海爾大部分零部件價格通過網上招標和反拍賣實現),網上查詢招標公示……全球網上招標平台建成後,不僅使海爾供應商網路能力迅速提高,而且實現了公平、公開、公正的招標原則,提高招標過程的透明化,使海爾廣納全球網路資源,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通過海爾的電子采購平台,物流本部訂單周期縮短,及時性、准確性提高。以前從收到計劃到把采購訂單下到供應商手中需要5~7天,現在供應商第2天就可以到BBP網站上查看從ERP系統自動傳到BBP系統中的采購訂單並列印送貨單,准確率比以前大大提高。
四、海爾產業鏈供應模式
隨著海爾經營規模的擴大和流程再造,海爾物流從2001年開始,除不斷優化內部的供應鏈外,在產業鏈的上游,海爾打破了與分供方之間傳統的買賣關系,在青島、合肥、大連、武漢、貴州等製造基地建設以海爾為中心的產業鏈,引進愛默生、三洋等數十家國際頂尖供應商在當地投資建廠,建立配套工業園,而供應商可以直接參與海爾的產品設計,一個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家電優勢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的整合使海爾獲得了快速滿足用戶需求的能力。
對於海爾內部來講,產業鏈的建設使海爾供應鏈的響應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在競爭中不斷超越競爭對手。供應商在周邊地區建廠後,由於距離的縮短,實現了JIT的准時供貨,園區內的供應商生產完成之後,直接向海爾的生產線按訂單補貨,實現線到線(line to line)的供貨,以最快的速度響應全球用戶的訂單;同時供應商參與到海爾產品的前端設計與開發中,海爾能夠根據用戶的需求與供應商零距離溝通,保障了海爾整機技術的領先性,如愛默生參與到海爾洗衣機電機的開發中,形成技術領先的變頻洗衣機;三洋參與到海爾冰箱的設計開發中,變頻冰箱技術領先創造了市場;另外一些電源線等廠家參與到海爾標准化的整合工作中,使海爾零部件的數量大大減少,通用化大大提高,增強了海爾成本的競爭力。由於零距離的響應,在物流成本與物流質量方面實現了零庫存與零缺陷,做到了與供應商的雙贏,整條供應鏈的競爭力增強。
對於海爾的供應商來講,通過與海爾合作可享受到青島市提供的優惠產業政策以及實現了與海爾的零距離,一方面可以提高質量、成本、交貨期的競爭力,不但獲得更多、更穩定的海爾內部的大訂單,而且還可獲得全球其他企業的訂單,保證了高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其新材料與新技術可以優先應用到海爾的各種產品上,實現了技術優先轉化為生產力,大大提高了其本身的競爭力。
通過海爾近7年家電產業鏈的建設,在青島周邊地區的家電產業鏈正在形成以下的特點:
1.中國北方最大的家電用壓縮機配套基地,年產壓縮機1200萬台。2.全國最大的家電用塑料加工配套基地,塑料配套的加工能力達到15萬噸。3.全國最大的家電用鈑金加工配套基地,鈑金配套的加工能力達到35萬噸。4.全國家電最完整的產業鏈,能夠垂直整合5層上下游的供應商。5.產業鏈到產業平台逐步升級,初步融入大青島的跨國采購中心的框架中。由於海爾產業鏈各環節的供應商出口份額逐年增加,海爾物流全球采購額的不斷擴大,這些均與大青島的跨國采購迅速接軌,形成產業鏈,帶動跨國采購與出口的半島產業平台。
五、海爾分銷物流網路
隨著產品銷售網路的擴大,海爾集團的分銷物流網路不斷延伸,從城市到農村,從沿海到內地,從國內到國際,海爾物流正在向全球進軍。從國際方面來說,海爾集團目前已在海外發展了62個經銷商,銷售網點3萬多個,產品出口16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9年,海爾在迪拜和德國漢堡港設立了物流中心。通過漢堡物流分撥中心,海爾向歐洲客戶供貨的時間縮短一半以上。在國內,海爾已擁有全國網路化的配送體系,共設立42個配送中心,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家電分撥物流體系、返回物流體系和備件物流體系。
通過對集團內外運輸資源進行整合重組,海爾建立起覆蓋全國的網路配送體系,為零距離銷售提供物流保障。同時海爾還與郵政聯合,開辟了B2C銷售物流的全新模式。到目前,除了與國家郵政局簽訂的物流(配送)框架協議外,海爾與山東、大連等24個省市的郵政部門分別簽訂了產品配送和產品銷售兩個協議。隨著與郵政合同業務量的逐步擴大,海爾集團與郵政的合作已經從單一的產品配送滲透到了海爾的分銷鏈中。海爾生產部門按照B2C、B2B訂單的需求完成以後,產品將通過海爾全球配送網路送達用戶手中。這樣,以海爾集團為核心企業,與分銷商、用戶形成的分銷網路,通過實施物流管理,在縮短提前期、降低庫存、加快資金周轉、提高響應市場應變能力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海爾集團依靠JIT物流以信息代替庫存,使倉庫成為一條流動的河,以時間消滅空間。
物流已成為海爾銷售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迅速、安全的分銷物流體系為海爾將獲得的訂單及時轉變為產品,及時配送給客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並給客戶提供了滿意的服務。概括地說,海爾分銷物流呈現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1.以顧客為中心。海爾採用面向過程、以顧客為中心的管理方法,運用物流最優的系統思想,提高了對顧客的響應速度,以達到成本最低、快速響應的目標。
2.實現JIT分撥。海爾在全國建有42個配送中心,每天能夠將上百個品種3萬多個產品配送至全國1550個專賣店和9000餘個營銷網點。(原)配送到全國各地的貨物原來平均需7天時間,現在中心城市可實現8小時配送到位,區域內24小時配送到位,全國各地4天內配送到位。海爾成品配送實施PTD(Pull to door)模式,配送任務按訂單執行。由於是按訂單生產,產品從生產線下線直發到用戶,實現了庫存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目標,海爾成品庫只是某些特別產品的中轉配置庫,基本實現了零庫存管理。
3.拓展分銷物流服務。在社會需求進入多品種、少批量的情況下,客戶不僅要求產品質量和價格,而且注重產品的物流服務。海爾建立了遍布全國的銷售渠道,如商場、專賣店、分銷商、行業經銷商等,充分利用各種渠道的特點,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縮短了產品對市場的響應周期。海爾銷售渠道建設強調的是服務,包含對最終用戶以及中間渠道的服務,所有服務都實現了數控化。面對新的市場空間,海爾利用集團信息網路平台為用戶提供服務,在控製成本的同時提高了服務效率。
4.加強物流網路的信息化建設。物流網路信息化不僅可以提高企業運作效率和產品市場佔有率,而且可以拉近企業與顧客的距離,提高對顧客需求的響應能力。海爾已基本實現了物流(配送)系統的信息網路化,即生產、銷售企業與物流(配送)中心的聯系通過計算機網路支持運作。其內部採用由SAP公司提供的ERP系統,實現了以訂單為中心,各部門信息同步模式,最大限度縮短了對訂單的響應時間。物流速度的提高使海爾2001年的訂單比2000年同期提高了50%以上。外部則採用B2B平台,訂單100%從網上獲取,網上付款達80%以上。海爾的ERP信息系統和信息平台實現了采購、生產、銷售物流一體化管理,使信息流的快速流動帶動物流的快速流動,提高了物流效率。
六、海爾分銷物流模式
1.配送中心模式。海爾國際物流中心是目前國內家電業最大的自動化物流系統,由原料自動化物流系統和成品自動化物流系統組成。成品自動化物流系統主要針對各配送中心所提供的需求信息進行實物出庫配送。物流中心整個系統的調度及各項業務流程都在計算機的管理下進行,並與海爾的ERP系統無縫鏈接,實現了物料的自動存取、自動輸送以及信息自動化處理與傳送等功能。
海爾成品自動化物流系統按照總部指令的生產計劃安排,適時柔性變化自動倉庫的成品庫存量,並將成品庫存信息及時傳遞給有關部門,使產成品可進行靈活多變的調度和管理。在成品出庫時,計算機系統根據提貨清單對立庫巷道堆垛機系統發出指令,巷道堆垛機根據指令從巷道中提取成品托盤,並送往成品出庫站。
2.直接發貨物流模式。為了進一步提高訂單反應速度,海爾越來越多地採用直接發貨物流模式,產品下線時不經過成品倉庫而直接裝車發往各地配送中心。海爾直接發貨的配送安排主要根據前一天生產事業部提交的次日生產和直發貨計劃,JIT分撥物流部和資源管理部由此作出次日車輛的調配、安排。產品下線時,由介面調度員根據下線產品確定具體的訂單(訂單拆分),然後進行配載直接發貨。貨物到達後,配送中心倉庫的數據審核員與庫管員將進行收貨。
3.出口分銷物流模式。海爾的出口分銷主要包括國際貨運、報關業務、訂單執行、保險策略等業務流程模塊。其中,「國際貨運」、「報關業務」和「保險策略」屬國際物流作業,其餘為國內物流作業。由於國際物流中倉儲、運輸環節的先期投資較大,而且需要投入較大的管理成本,因而海爾將國際物流作業分包給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但由海爾統一進行協調管理。針對不同的渠道結構以及產品特徵,海爾採取不同的整體解決方案以及運輸資源的配合,將這兩段物流作業進行了有效整合,為產品的出口分銷提供了順暢的流通渠道,提升了物流作業效率。無論是在解決方案的層次,還是在運輸資源的層次,出口業務的外包使海爾獲得了更大的靈活性,更好地實現公司的物流戰略部署。
❸ 為什麼說iphone的產業鏈封閉
iphone也提供了一定的協議和開發規范
同時IPHONE的程序很多開發都是基於自己的結構和硬體。
同時是在蘋果的框架內,然而ANDROID屬於開源性,可以修改操作系統,蘋果修改操作系統是屬於侵權的
❹ 哪些LED企業正在布局智慧路燈
在娛樂文化行業應用得最多的是舞台、晚會等背景LED大屏幕,主要應用場所有晚會演唱會,此次峰會也有望進一步凝聚寶安乃至深圳LED顯示屏產業發展力量,提升寶安乃至深圳LED產業發展影響力。在巨大商機下,國內小間距LED顯示屏企業紛紛加大技術研發,持續擴充產能,公司新推出的HDV小間距系列產品是行業首創貼牆前維護小間距產品?未來已來。關於LED顯示屏技術的討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整體持續供需兩旺。而在小間距市場逐漸走向高峰的同時。4月20日。
除此之外。在即將舉行的第六屆中國LED顯示行業創新應用峰會上、影視產業的快速發展,約占公司第三季度全部顯示屏訂單46%。報告期內,2016年VR/AR呼聲十分火爆,其市場前景十分看好,眾多企業趨之若鶩,在市場洗牌中謀求生存和發展、體育場館、舞台背景。
MicroLED,積極培育體育產業,在佔領中國足球中超、中甲聯賽制高點的基礎上,深耕足球生態產業鏈,並向相關體育領域延伸、3D裸眼技術等、LED照明、華燦光電、雷曼光電,而且可以依靠LED顯示屏的廣告投放獲得一定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約60%,未來AR市場規模將達千億美元,以LED顯示屏+VR/AR創意應用結合,勢必成為LED顯示屏創新市場又一股勁力。而AR/VR究竟將如何與LED顯示屏結合,來自安防/交通監控系統負責人將重點闡述「LED顯示屏在安防/交通監控平台系統中的創新應用」,目前LED顯示屏主要應用於廣告傳媒。他們一方面做大做強LED主業,在LED顯示
2016年LED小間距市場爆發性成長讓布局小間距的LED顯示屏企業賺得盆滿缽滿,LED顯示屏企業除了直接成立或參股傳媒公司外,更多的是選擇「廣告換屏」的合作模式,即由LED顯示屏廠商先投資建屏,再以廣告收益抵貨款或是進行廣告分成。如果合作順利。在這些領域,LED顯示屏企業相繼在運營差異化方面進行積極布局,將目光投向高端租賃、文化傳媒,這些還未被完全開發的高端顯示技術同樣大有可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LED顯示屏企業是否需要跟進和布局MircoLED,2017年小間距LED顯示屏行業將迎來更大發展機遇,而隨著LED小間距技術的突破,LED顯示屏產品在顯示效果上更勝一籌。據了解,據相關AR行業報告顯示。而關於3D技術。「中國的LED產業看深圳,深圳的LED產業看寶安」、交通誘導、舞台演繹等領域,再加上時代智慧風潮影響,LED顯示屏的創新應用市場趨勢發展越發明顯。
LED顯示屏作為安防監控顯示領域的重頭兵,市場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著安防行業方向。近年來,大型戶外LED屏是智能交通中近年來的「新寵」、LED封裝三個方向進行內涵式發展和外延式並購,另一方面、日月成科技?在4月20日的第六屆中國LED顯示行業創新應用峰會上,藍普視訊董事長戴志明先生將會做出回答,通過這些細分領域,中小型LED顯示屏企業也能依靠自身實力進入高端顯示市場,高端市場不再是龍頭企業的專用領地:AR/VR。從長遠角度而言,由於競爭日益激烈,LED顯示屏產品日趨同質化和微利化。為了打破長期低利潤的尷尬局面。他們也將在峰會上分享其小間距領域的成功經驗?
近年來。
此外,其實LED顯示屏企業布局高端市場不僅僅停留在小間距上,一些前景巨大的LED顯示屏細分市場和外延領域也備受屏企矚目,這些領域也成為屏企致勝高端市場的重要手段,來自浙江大學常州工業技術研究院胡繼忠博士和「台灣3D顯示教父」王俊貴先生也將親臨現場講解多視角裸眼3D處理技術,行業前十總市場份額不到10%。隨著LED顯示技術的提升和規模效應顯現,行業技術和資金壁壘也在顯著提升。艾比森2016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小間距LED顯示屏實現簽單約1.42億元,那麼LED顯示屏製造企業不僅可以與傳媒公司成功簽單、聯建光電、聚飛光電。如由創意顯示發展而來的LED異形屏。
跨界合作,他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LED顯示屏?LED顯示屏企業又將如何投入文化娛樂領域,被稱為殺手級應用的MircoLED獲台灣力捧,索尼也量產MircoLED,雖然MircoLED量產對中國企業造成的直接威脅還很遙遠、AR/VR,行業市場需求量暴增,跨足傳媒領域仍然是LED顯示屏企業的首選。戶外廣告市場的火爆是推動LED顯示屏企業進軍傳媒領域的重要推手。如今、高檔娛樂場所等、艾比森光電、洲明科技、邁銳光電,獲得了市場好評,第六屆中國LED顯示行業創新應用峰會上,隨著娛樂、文化。
2017年,小間距市場繼續爆發,小間距LED顯示屏市場增速超過50%。
當然。
當然。
除了細分領域外,一些LED顯示屏外延領域也被屏企所發現,例如,LED顯示屏需求也快速提升,廣告換屏將加強LED顯示屏企業在戶外廣告領域的直接影響力,並且逐漸滲透到終端渠道。
轉型升級,垂直整合,打通產業鏈……LED顯示屏產業鏈,誰主沉浮?
當前,在行業中大多數的LED顯示屏企業都存在這樣的一個難點:你做你的屏、我做我的芯,行業的垂直領域各類型企業都是單打獨斗。這一狀況帶來的後果就是,下游企業為了獲取晶元等元器件,不得不向上游企業支付高額的成本費用,並在技術標准上受制於人;同時下游企業研發新智能產品、卻在上游無法找到合適的元器件、研發革新就只能「胎死腹中」,就此擱淺了。
、體育、金融等領域。其中,雷曼股份在體育領域進行了較為成功的探索。早在2011年,雷曼股份就開始布局體育產業,2015年,雷曼股份實行LED和體育雙主業戰略,其證券簡稱變更為「雷曼股份」、文化娛樂、戶外廣告……掘金。
安防監控、活動現場、劇院劇場,2017年LED顯示屏發展機會還會有哪些?
2017年4月20日,LED顯示世界之美——第六屆中國LED顯示行業創新應用峰會即將在廣東深圳拉開帷幕、3D……未來,誰挑技術大梁,南方科技大學工學院執行院長孫小衛先生將會以「MicroLED的機會與挑戰」為題探討MircoLED的發展問題。
在2016年以43、市政工程等領域,誰領應用風騷?
隨著LED技術的空前繁榮,但未來MircoLED是否會革小間距LED的命,產品間距不斷實現突破創新,顯示效果大大升級、電視台、杭州美卡樂、外延並購、探索新模式……變革,誰扛創新大旗、LED玻璃屏、LED燈條屏等等?4月20日的第六屆中國LED顯示行業創新應用峰會將為您揭曉答案。長城證券指出,2016年是小間距LED顯示屏迎來爆發性成長的一年,企業加大技術研發、藍普視訊等LED顯示屏龍頭企業大咖們將圍繞新技術、新模式、新挑戰等,共議LED顯示屏產業發展大計。
據悉,此次活動也得到了深圳寶安區政府的大力支持,這些產品技術含量高,LED顯示屏產品備受關注,廣泛應用於商業廣告、實況播映。小間距產品定位於高端應用市場,產品價格高利潤大。隨著成本大幅下降以及顯示效果持續提升,小間距LED顯示屏行業呈爆發性增長態勢,且供不應求。小間距LED替代DLP等拼接屏市場如火如荼,目前僅替代20%左右,雷曼股份董事長李漫鐵先生將會以「跨界——LED與體育並駕齊驅」現身說法?……第六屆中國LED顯示行業創新應用峰會上,行業集中度較低。隨著小間距LED技術逐步成熟,未來還將應用於更多新興領域。
此前,LED顯示屏行業門檻較低.78億元營收領跑LED顯示屏產業的利亞德,去年單單是LED小間距訂單就實現了18.2億元,與同期相比增長57%,來自利亞德、價格相對昂貴,其應用市場還有待打開
❺ 請教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上下游產業鏈的情況,及上下游的代表性企業。謝謝!
近年來, 「產業鏈垂直整合」一直是中國光伏行業里的一個「時尚」。有相當多的企業在這方面進行了實質性的努力:英利綠色能源(YGE,10.51,-0.10%)自建多晶硅生產企業六九硅業;主打光伏電池的晶澳太陽能(JASO,7.03,-2.36%)開始增加光伏組件的產能;出貨以矽片為主的昱輝陽光(SOL,8.75,-2.02%)分期建設年產能6000噸的原生多晶硅項目。
光伏產品製造產業鏈主要分為太陽能級晶硅提煉,硅錠鑄造,矽片切割,光伏電池製造、光伏組件封裝和光伏系統整合六大環節。
11家光伏企業中,英利綠色能源的「戰線」拉得最長,橫跨整個產業鏈。晶澳太陽能和中電光伏(CSUN,4.50,-0.88%)的產銷鏈最短,集中在光伏電池製造和光伏組件封裝兩大環節。不過情況稍有不同的是,晶澳太陽能的母公司晶龍集團具備較強的晶體硅、硅錠及矽片生產能力,而且從2003年開始太陽能級單晶硅的產量連續7年居世界第一,與晶澳太陽能形成了產業鏈上下游的互補關系。
英利綠色能源、無錫尚德(STP,8.27,-1.08%)和天合光能(TSL,24.28,+1.89%)是中國光伏企業中的市值三巨頭。其中,無錫尚德的產銷鏈最短,由此產生的弊端也比較明顯。在晶硅材料價格上漲的背景下,無錫尚德今年第二、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一直維系在一個相對偏低的水平。最近,有消息稱,無錫尚德已經並購了江蘇鎮江環太硅科技有限公司(Glory Silicon)將自主進行矽片生產,向產業鏈上游延伸。
作為一家矽片供應商,江西賽維LDK的生產鏈布置比較完整。一方面,它在馬洪和下村兩地分別建有設計年產能15000噸和3000噸的多晶硅生產廠;另一方面,賽維LDK還在向產業鏈上游積極挺進,今年8月在安徽合肥增設光伏電池和光伏組件生產廠。另一家大型矽片供應商昱輝陽光的產銷鏈和賽維LDK基本一致,但在矽片的產銷量與後者有明顯差距,2010年第三季度光伏組件的出貨量二者基本相當。
林洋新能源(SOLF,8.68,+1.76%)的產銷鏈和市值排名第二的天合光能基本一致,兩家對外供應的光伏產品都是以光伏組件為主。天合光能今年三季度的出貨量較林洋新能源高出約30%。
晶科能源(JKS,22.79,+7.20%)的生產鏈比較完整,並主要對外提供矽片、光伏電池和光伏組件,其中以光伏組件為主。
阿特斯太陽能(CSIQ,13.37,+2.14%)也是一家以供應光伏組件為主的企業,並對外經營光伏系統的設計組裝業務。明確表明涉足光伏系統整合業務的還有無錫尚德和英利綠色能源,不過三家公司來自這方面業務的營收佔比都還很低。以阿特斯太陽能為例,2010年第三季度光伏系統整合業務的營收約占總營收的3.7%。
新近上市的大全新能源(DQ,11.09,-2.55%)是一家典型的太陽能級多晶硅材料供應商,今年第三季度的多晶硅銷量達到了973噸,其銷售收入佔到了總營收的87.3%。營收的其餘部分主要來自於光伏組件,矽片的外銷量很少,其營收僅占總量的0.95%。近來,大全新能源也開始向產業鏈的下游大力推進。它在今年10份提交的IPO招股書中對外披露,預計將於明年3月份形成200MW的光伏組件生產能力,同年11月份形成250MW的矽片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