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計算機的產生是迄今為之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1、科學計算是計算機最早的應用領域
在現代科學技術工作中,科學計算的任務是大量的和復雜的。利用計算機的運算速度高、存儲容量大和連續運算的能力,可以解決人工無法完成的各種科學計算問題。例如,工程設計、地震預測、氣象預報、火箭發射等都需要由計算機承擔龐大而復雜的計算量。
2、過程式控制制
採用計算機進行過程式控制制,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控制的自動化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控制的時效性和准確性,從而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產量及合格率。因此,計算機過程式控制制已在機械、冶金、石油、化工、電力等部門得到廣泛的應用。
(1)產業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早期發展:
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匯編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缺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價格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2代: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
軟體方面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性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❷ 為什麼說就業問題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
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解決好就業問題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做好今年就業工作不僅任務艱巨,且尤顯重要。
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群體、不同產業推出具體政策和舉措。
1、以企業穩就業,為企業加快有序復工復產解決痛點難點。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小微企業數量已超過1億戶,占據市場主體90%以上,貢獻了60%以上的GDP;目前我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有8353萬戶,帶動了超過2億人的就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不僅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更是吸納就業的「容納器」。
但由於自身抵抗風險能力較弱,加之眼下疫情影響,部分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面臨物流受限、原材料供應短缺、資金壓力較大等「痛點」,不僅制約著企業發展,更關繫到老百姓就業問題。這就需要政府在產業、資金、物流、人力等多方面出台更有針對性的政策,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供氧」「輸血」,幫他們渡過難關。
2、以創業促就業,為創業和靈活就業提供更多機會。疫情期間,部分企業受到沖擊,同時,一些新經濟快速「補位」,爆發式增長,「雲辦公」、「雲教學」、「雲醫療」等一批基於「雲技術」的應用帶來了產業新趨勢,也提供了創業就業新方向。。
3、以扶業保就業,特別是為貧困地區的特殊困難群體解決好創收脫貧難題。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增加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與外出務工就業相比,根據貧困地區實際情況,依託當地資源優勢,培育特色優質高效鄉村產業,在本地發展產業吸引就業,更能激發內生動力,提高脫貧質量,持續鞏固脫貧成效。
脫貧攻堅是時代使命,疫情防控則是特殊考驗。政府可以鼓勵、支持企業在貧困地區設立「扶貧車間」,採取「企業+車間+貧困勞動力」的模式,吸納貧困人員就近就業,還可以開展「家庭車間」,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簡單加工,既能帶來收入,又能降低感染風險。
(2)產業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擴展閱讀
我國促進就業法制建設提供系統的思路為目的,從理論上和實踐上論證我國促進就業法律制度構建的現實基礎、理論支持及所應涵蓋的內容等問題,就業解決方法可以分為2個部分。
第—部分——就業的基本理論,旨在為促進就業尋求理論上的支持。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況相比,「就業」與「失業」在學術上有著更為嚴格的、特定的涵義,對促進就業的研究有必要以明確就業、失業的學術涵義為起點。
就業問題的現狀是促進就業法律制度研究的現實基礎。我國就業問題的出現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其中的主次矛盾在不同階段又有所區分。要加強制度和政策的針對性,就要對我國的勞動力供需總量、供需結構以及勞動力素質等方面做詳細的分析。
就業既是一個經濟問題,又是一個社會問題,它不僅關繫到個人的生存與發展,也影響著社會的穩定與進步。促進就業在經濟學、社會學、勞動權領域都可以找到相關的理論依據,這些理論依據論證了促進就業實施的正當性和必要性,同時蘊涵了促進就業的某些價值追求。
第二部分——國外促進就業法律制度的比較,意在通過介紹世界較發達經濟國家的就業促進法制,為我國促進就業法律制度提供借鑒。美國、英國、日本、德國都有較為健全的促進就業法制和豐富的失業治理的經驗,但因市場經濟模式和具體就業狀況的不同,它們在制定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時各有側重。
美國再就業模式屬於「儲備型就業」,即通過對勞動者加強技術培訓,提高其自身素質,以適應經濟發展和用人單位的需要。英國在促進就業中更加重視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的作用,跟蹤式的職業指導服務和完善的職業介紹的網路是英國促進就業制度的特色。
日本的僱傭保險制度在堅持保障失業者基本生活這一傳統的制度功能前提下,強化了失業保險制度的促進就業功能,走出了一條主動型的失業保險的道路。
❸ 現在還有帝國主義國家嗎
帝國主義國家有美國、德國、英國、法國、俄國、日本。
1、美國所以成為托拉斯帝國,是與其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分不開的。美國在歷史上沒有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擁有廣大的國內市場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美國又是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既沒有陳舊的固定資本的牽累,又充分利用了外國的先進技術成就、大量資金和大批移民勞動力。
這些條件使美國比較順利和充分地利用了19世紀70年代出現的技術革命的成果,一開始就在最新技術基礎上建立了許多規模巨大的企業,這就為美國工業生產的高度集中和壟斷奠定了基礎。
2、德國是在1848年革命失敗後發展經濟和進入壟斷階段的。具有根深蒂固的、普魯士式的封建主義和軍國主義傳統的容克,在德國的政治和經濟生活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這種情況,給德國壟斷的形成和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
3、英國英國是最早實現產業革命的國家,它是最強國家和「世界工廠」。但是進入壟斷以後,它的經濟發展相對地緩慢下來,工業生產集中的速度和程度,壟斷組織的數量和對經濟的統治程度,都低於美國和德國,而且壟斷組織的建立也比美國和德國晚10~15年。
英國壟斷組織較大發展是在19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初,雖在多數部門都出現了不同形式的壟斷組織,但在紡織、煤炭、冶鐵等一些舊工業部門還處於分散經營的狀態,這與英國經濟發展緩慢,舊工業部門牽累較大有關,同時也與英國實行自由貿易政策有關。
4、法國法國基本上類似英國。工業發展相對緩慢,集中的程度也遠不如美國和德國,壟斷的程度也比較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國的工業人口仍然少於農業人口,基本上還是個農業-工業國。而在工業中,重工業又不很發達,以時裝和奢侈品為其特色的輕工業占居優勢,工業中廣泛地存在著大量中小企業。
法國大量輸出借貸資本帶來的巨額利息收入。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法國的食利者階層達200萬人之多,連同他們的家屬,竟佔全國人口的1/8以上。
5、俄國和日本地跨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的俄國和亞洲東部的日本在基本方面是十分相似的。這兩個國家的革命都是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進行的,因而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保留了濃厚的傳統勢力。
並採取專制主義的政權形式;都是在經濟沒有多大發展的歷史條件下進入壟斷的,並都在經濟上對歐美先進國家有著依附性。
(3)產業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擴展閱讀
帝國主義形成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和生產的進一步社會化,當代經濟發展內在危機加劇,主要表現為:
①生產能力的巨大增長同消費規模相對狹小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的加劇通過嚴重的經濟危機迫使國家干預。
②國民經濟按比例發展的客觀要求同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矛盾。壟斷組織對高額利潤的追逐,使競爭帶來很大的破壞性,又使一些低利潤部門和落後地區缺乏投資,因而要求國家干預和調節。
③社會化大生產所需巨額投資同私人壟斷資本積累有限性之間的矛盾。生產力的空前發展,某些部門企業規模的空前擴大,要求基礎設施的迅速建設,均需巨額投資。在超過私人的能力和意願的情況下,就會要求國家投資。
④科學研究社會化同個別壟斷資本局限性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隨著科技進步而發展,國家不得不承擔很大部分的開支。上述這些矛盾的發展,迫使國家進一步同壟斷資本結合起來。當然,戰後世界范圍內重大矛盾的激化,也促進了國企發展。進入50年代,國企已取得巨大的穩定的發展,在國家的經濟生活中居於統治地位。
國家同壟斷資本的結合的雙重含義
國企體現了壟斷實質的新發展,也體現了資本關系社會化的更高層次的發展。國家同壟斷資本的結合具有雙重涵義:一是國家同壟斷資本直接結合,這就是國家直接佔有資本,使國家成為國有壟斷資本的所有者,成為真正的國企經營者。二是國家同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事實上這也就是國有資本同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
❹ 如何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的方法如下:
1.在基層黨組織中發揮思想教育作用
堅持「專兩學一做」的學習屬教育方式,在基層黨支部建設最基本、最重要、最經常的位置抓好黨員的學習教育。
2.在基層黨組織中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堅持執政為民、立黨為公,在基層黨組織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和傳統,為群眾提供更好的基礎服務。
3.在基層黨組織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對於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要給予重視和落實,以便可以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作用。
(4)產業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擴展閱讀
戰斗堡壘的相關要求
1.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
2.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3.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將這一功能和落實發揮到位,就必須全面提升組織力。
❺ 托馬斯·庫克對近代旅遊發展有哪些貢獻
1、1855年 ,博覽會在法國巴黎舉行,他又組織余萬人前往參觀,使旅遊業第一次打破了國家界限,走向世界。
2、托馬斯·庫克包租了一列火車,將多達570人的遊行者從英國中部地區的萊斯特送往拉巴夫勒參加禁酒大會。往返行程11英里,團體收費每人一先令,免費提供帶火腿肉的午餐及小吃,還有一個唱贊美詩的樂隊跟隨。
這次活動在旅遊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托馬斯·庫克組織的這次活動被公認為世界第一次商業性旅遊活動,因此,他本人也就成為旅行社代理業務的創始人。它是人類第一次利用火車組織的團體旅遊,它是近代旅遊活動的開端。
3、1845年正式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旅行社——托馬斯·庫克旅行社(即現今的托馬斯庫克集團,中國官方授權的品牌名為「托邁酷客」),成為旅行代理業務的開端。
(5)產業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擴展閱讀:
所獲榮譽:
托馬斯·庫克是近代旅遊業之父,又被稱為「監護旅遊之父」,為旅遊業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是旅遊界的偉人。120年前的1892年,一位先驅者離開了人間,終年84歲。因為他對世界的貢獻,英國出了兩篇評論,他偉大之處就是發現一個需求,並且加以滿足。
這種需求不言而喻叫旅遊,這種滿足明明白白告訴我們,是按照市場的需求研究產品,這位經營一輩子旅遊業的庫克先生,以他偉大的業績給我們提供了契機,就是旅遊從業人員必須不間斷的發現遊客的新興趣,提出有特色的新服務。
托馬斯·庫克一生創造性地經營著新興的旅遊業,在世界旅遊史上創造了許多項第一。托馬斯·庫克作為世界近代旅遊業的創始人,他的名字已成為旅遊的代名詞。
❻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進入近代以來,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尋找救國救民的出路,各個階級和政治力量紛紛登上歷史舞台,結果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迅即成了過眼雲煙;種種救國方案也各顯身手,但都化為泡影,沒有找到救世良方。
許多先進的中國人在沉悶、彷徨中尋找新的社會力量和前進道路。幾經失敗之後,人們把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希望寄託到新興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肩上。這就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大背景,是歷史必然性的依據所在。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奠定了思想基礎。建立馬克思學說研究團體,使傳播馬克思主義進入了有組織的狀態。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運動的興起,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奠定了階級基礎。革命知識分子隊伍和早期地方組織的形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提供了組織基礎。
綜上所述,在災難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開展革命斗爭迫切需要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領導,到20世紀20年代初在中國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條件已基本成熟,正是這種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同時具備,才構成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必然性。
毛澤東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稱之為「開天闢地的大事變」的原因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開幕,最後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舉行。
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選舉產生中央局,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中共一大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從此中國出現了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具有偉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人民的斗爭之所以屢遭挫折和失敗,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於沒有一個先進的堅強的政黨作為凝聚自己力量的領導核心。而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這種局面就從根本上得到了改變,中國人民的斗爭展現出嶄新的面貌,就有了通向勝利的保證。
關於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毛澤東有過許多精闢的論述, 「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就是其中的名言之一。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曾發生過許許多多的重大事件。但是,在中國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的基礎上成立中國共產黨,這是開天闢地頭一遭。
由於掌握了馬克思主義這個銳利的思想武器,中國共產黨就能為中國革命指明斗爭的目標和走向勝利的道路,就能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光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