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全球飼料產業發展趨勢

全球飼料產業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1-01-17 18:23:10

㈠ 飼料行業十字路口 未來發展趨勢該如何走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飼料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飼料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行業,作為連接種植業與養殖業的飼料行業,其發展對促進糧食高效轉化增值、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畜牧水產養殖起到良好的基礎支撐和保證作用,飼料行業發展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現代農牧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
飼料產業的快速發展主要取決於畜牧業生產規模的擴大、養殖方式的改變及飼料企業競爭力的提升。近二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人們飲食結構發生改變,拉動畜禽產品需求規模的擴大。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使畜牧業規模化養殖比例得到提高。生產飼料的企業自身在質量、成本、營銷等綜合競爭能力的有效提升,推動了飼料市場銷量迅速增長。
就我國而言,我國飼料業伴隨改革開放和國民經濟發展而崛起的新型產業,飼料工業在促進養殖業和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我國飼料和養殖業得到了國家在稅收、財政上的多項優惠政策,近年來飼料企業數、飼料年產量和年產值也呈現增長態勢。但因行業成熟度較低,還存在著諸如集約化程度低、競爭惡質化、科技產業化水平低、規模效應不顯著等問題。結合國際發達國家飼料行業的發展變化,我國農牧行業由單一業務向集養殖、加工一體化的大型綜合農牧企業集團發展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飼料企業通過生產規模的加速擴大,實現集團化、規模化、品牌化的發展,由此帶動飼料工業經濟一體化,農牧行業產業鏈整合等。

㈡ 請問大家現在飼料行業發展有前景嗎

飼料是人工飼養動物的食物的總稱,具體指能提供飼養動物所需養分,保證健康,促進生產和生長,且在合理使用下不發生有害作用的可飼物質。

根據《2015-2020年中國飼料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商品飼料的總產量達到了19449萬噸,同比增長了7.69%。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飼料行業受到2012年末「速成雞」及今年上半年「黃浦江死豬」、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等事件的多重影響,飼料產量下滑明顯,一直到第三季度末飼料產量才略有恢復。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飼料總產量為13600萬噸,同比減少了8.7%,是近六年來首次出現下滑。

近幾年,我國水產飼料行業的高利潤迎來了無數中小企業的加盟,但是高利潤的同時也有高風險。據前瞻數據預測顯示,全國10000家飼料廠,有可能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就能消失7000多家。只剩下3000多家。由於受到災害天氣、動物瘟疫等方面的影響,據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今年1~9月份,全國飼料整體銷量下滑了10%。這使得中小企業退出市場的速度進一步加快。

而跟中小企業不同,海大集團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卻逆勢增長14.91%。海大集團相關人士層表示,飼料行業此前一直處於分散狀態,以中小企業居多,集中度不高。可以預計,隨著形勢的發展,每年都將有大量企業在競爭中消失。

一方面是中小企業讓出大量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如果我國養殖業飼料結構能夠進一步改善,那麼又會新增大量空間。海大集團認為,按照目前中國每年出品的生豬和魚蝦產量計算,僅就使用飼料代替原來用糧食直接投喂的飼料需求量,豬料和魚蝦料就有一倍以上的增長空間。

㈢ 飼料行業前景如何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飼料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2年,全國商品飼料的總產量達到了19449萬噸,同比增長了7.69%。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飼料行業受到2012年末「速成雞」及今年上半年「黃浦江死豬」、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等事件的多重影響,飼料產量下滑明顯,一直到第三季度末飼料產量才略有恢復。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飼料總產量為13600萬噸,同比減少了8.7%,是近六年來首次出現下滑。


從飼養對象產量佔比情況來看,豬飼料產量佔比最大,其次是肉禽飼料和蛋禽飼料,水產飼料和反芻動物飼料佔比相對較小。從佔比變動方面來看,2008-2012年,我國豬飼料產量佔比逐年提高,而蛋禽飼料和肉禽飼料產量佔比逐年下降,2012年上述三類飼料的佔比分別為39.70%、28.35%和16.60%。2013年前三季度,除水產飼料佔比大幅上升後,其他飼養對象的飼料產量佔比均有所下降。


從不同特徵飼料產品的產量佔比情況來看,我國配合飼料在各類飼料產品中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濃縮飼料和預混飼料的產量佔比相對較小。且從產量佔比變動情況來看,2008-2012年,我國配合飼料的產量佔比呈現逐年提高的態勢,而濃縮飼料和預混飼料的產量佔比逐年下降。2012年上述三類飼料的產量佔比分別達到了84.13%、12.68%和3.18%。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配合飼料的產量佔比繼續提高至84.56%;濃縮飼料的佔比繼續下降至12.13%;預混料的產量佔比小幅提高至3.31%。


從飼料行業的生產區域情況來看,我國飼料行業生產的區域集中度並不高。2012年,我國飼料行業總產量前十大省份分別為廣東、山東、遼寧、河南、河北、湖南、四川、江蘇、廣西和福建地區,其中廣東地區產量最高,達到了2331.50萬噸,佔比也僅為11.99%,前十大生產地區產量佔比合計也只有66.56%。


總體來說,我國飼料行業需求很不錯,市場前景非常良好。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㈣ 飼料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何

你好,你說的行業發展,個人是這么看待的。主要的是看市場經濟,不同的飼料,前景略版微不同權,舉個簡單的例子:豬飼料。因為豬肉的價格處於下降通道,市場盈利能力下降,飼養豬的人相對而言會下降,同時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映,比如說購買飼料人數減少、購買量減少、飼料價格下降等等。
不過,當養豬的人少了,市場豬肉供不應求,豬肉價格便會上漲,飼養主就會增加,飼料需求便會增加,市場就會向好的一方面發展。
需要說明的有兩點:第一:供求關系:第二:市場的趨勢形成是緩慢的(保險行業有這么一句話:堅持到最後的人,一定是成功的)。謝謝~

㈤ 飼料新趨勢是怎樣的新形勢下飼料技術又有哪些新的要求

一產業政策調整,中小企業大量退市
中小企業較多是行業進入成熟期之前的表現,近些年,隨著行業發展水平明顯提升,中小企業的盈利空間正在受到全方位擠壓,生存環境日趨嚴峻。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共有飼料加工企業12291家,同比減少1321家,下降幅度為9.7%;2010年企業數量為10843家,同比減少1448家,下降幅度為11.8%。
當前我國飼料行業正處於產業調整期,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快推進現代飼料產業體系建設。按照「提高門檻、減少數量,轉變方式、增加效益,加強監管、保證安全」的原則,將大力發展優質安全高效環保飼料產品;鼓勵飼料生產企業競合,建立飼料行業誠信體系,推行生產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強飼料資源開發利用,著力構建安全、優質、高效的現代飼料產業體系。產業政策調整的影響以及產業環境的變化,導致行業門檻提高,進而一批企業會被淘汰。預計今後一段時間,中小飼料企業倒閉潮將會更大,有專家預測:今後5年內,30%以上的飼料企業將主動或被動退出市場競爭。
二生產成本高企,利潤空間受到擠壓
我國飼料原料市場已經逐步與國際接軌,受自然災害、資源減少和國際貿易等因素的影響,這兩年飼料原料價格居高不下,直接推動飼料產品進入高成本時代,由於飼料行業下游是養殖業,成本的增加直接會拉升畜禽產品的市場價格,而畜禽產品價格變動關繫到廣大民眾的生活,因此,飼料價格的上漲
空間不可能有大的增長,否則會引起社會不穩定。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步入高勞動力成本時代,飼料行業的人工成本也逐年抬高。尤其是當下國內外通脹形式嚴峻,更助推了飼料企業的人力、原料、資金等一系列成本的全面上升。由於大多數規模化經營的一條龍企業為了減少生產成本,自己建飼料廠,受此影響,現在的飼料產品利潤率與上世紀八九十
年代相比明顯下降,而且這種趨勢並未減弱。隨著養殖業規模化程度的大幅提升,飼料產品利潤率的下降回歸是個客觀規律,這個過程將一直延續到產業的整合基本完成。
三資本運作加速,社會資源更加集中
當前我國飼料企業生產規模穩步增加,企業的競力顯著增強,企業數量明顯下降,社會資源逐步集中在大企業手中。2010年,全國共有年產50萬噸以上的飼料企業或企業集團30家,飼料產量佔全國總產量42%,分別比2005年增加13家和17%。
隨著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社會化功能的增強,一些處於行業引領地位的企業紛紛尋求上市,飼料企業的資本運作也成為資本市場上值得關注的力量。從新希望、通威、中牧、正虹這些老牌的上市飼料企業,到近年的天康、天邦、正邦、大北農、海大、金新農、唐人神等新上市的飼料企業,再加上禾豐、雙胞胎等將要上市的飼料企業,其數量處於畜牧行業領先地位。隨著飼料行業成熟度的提升,其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產業特點逐漸顯現並占據主導,飼料行業已進入資本時代。可以預期,隨著行業的發展,會有更多的飼料企業謀求上市,企業的社會資源也將更加集中,這有利於行業整體升級。
四養殖精細管理,專業化水平彰顯企業競爭力
近年來,養殖規模化精細化趨勢拐點的出現,為行業帶來了加速整合的機會,飼料行業聯合、重組、兼並步伐明顯加快,伴隨散戶退出的規模化養殖進程,在目前還很分散的飼料行業內,競爭優勢使優秀企業展現出持續成長的能力。
規模化養殖企業目前普遍採取更有效率、更加精細的多階段飼喂方式,多階段飼喂方式要求有專業化生產的飼料,這就對飼料企業在動物營養研究、配方技術、生產工藝、質量控制、技術服務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飼料企業一是不具備集中采購、規模化生產的低成本優勢,二是不具備多階段飼料
研發生產的相關技術能力,三是不能支持多階段飼料銷售要求的服務營銷網路和團隊建設需要,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它們將加速退出,這就給優秀企業留出充足的市場空間。在這一機會中,專業化生產水平較高、服務營銷模式成熟、精細化渠道管理有力的企業集團,在穩定獲取超越行業增長帶來的回報的同時,將逐步實現凈利潤率水平的小幅提升。
五飼料資源短缺,開發非常規飼料空間較大
我國是飼料資源並不豐富的國家,豆粕生產主要依靠進口大豆,對進口的依存度達75%左右,魚粉進口依存度也在70%以上,飼用玉米用量已超過1.1億噸,占國內玉米年產量的64%,玉米供應日趨緊張。從長遠來看,隨著養殖業和飼料工業持續發展,大宗飼料原料的供求矛盾將進一步加劇,飼料原料價格不斷上漲、波動更加頻繁是必然趨勢。目前我國玉米一豆粕型為主的日糧結構,在玉米、豆粕價格高企和飼料產品利潤率下降的形勢下,正受到市場的沖擊。
今後,雜糧、雜粕型日糧將會更多的出現在市場上,目前飼料行業中普遍應用DDGS(玉米酒糟蛋白)、秸稈發酵養鵝、秸稈青貯養畜等,就是非常規飼料利用的典型案例。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我國秸稈飼用量將增加1000萬噸,飼用秸稈利用率將達到50%,雜粕、糟渣、食品加工副產品等存量較大的非糧飼料資源優質化處理水平會明顯提高。下一步國家將推動建設利用動物加工副產品生產優質蛋白的示範基地,利用食品工業糟渣廢液經微生物發酵生產優質蛋白的示範基地等,這對於非常規飼料的開發利用是一大商機,可以一定程度地緩解飼料資源短缺。
六倡導節能減排,生產低碳環保飼料前景廣闊
目前我國飼料生產中普遍存在資源浪費的問題,有的廠家為了達到特殊效果,往往採取不科學的飼料配製方法,如刻意提高蛋白質水平、鈣磷水平等,由於畜禽不能完全消化和吸收利用,不僅不會起到有效作用,還會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不利於節能減排。
新時期我國飼料工業發展將實現以下目標:低氮、低磷等環保型飼料產品研發與推廣取得明顯進展,飼料產品中礦物質、微量元素和葯物飼料添加劑使用更加規范,飼料工業單位產值能耗穩步下降。為此,有關部門正在計劃選擇一批大型飼料生產企業,建設蛋白質飼料資源高效利用示範基地,結合氨基
酸平衡技術,開展低豆粕、低魚粉、低氮飼料產品的生產和示範推廣。由此可見,在全社會致力於推進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開發低磷低氮、低碳環保的新型飼料,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七生產形式變化,散裝飼料將會實現快速發展
我國飼料生產與國際先進水平很接近,也是專業化水平較高的行業。隨著社會分工的進一步明確,飼料產品的專業化配送將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在一些發達國家和中國台灣地區,專業化的散裝配料車已經普遍應用,我國大陸地區雖然也有這種形式,但是主要用於肉雞飼料的配送,很多是在大企業內部使
用,真正商業化經營的並不多。這種經營模式不僅能提高飼料加工、飼養管理的自動化水平,還可以節省包裝成本、人力成本,縮短飼料貯存時間,一定程度上提高飼料利用率,同時帶動設備製造企業發展。
據悉,今後國家會加大支持飼料行業技術改造,採用先進生產設備與工藝,降低加工損耗,提高加工效率,鼓勵飼料生產企業推進「廠場對接」銷售模式,推廣配合飼料散裝運輸和儲存技術,降低包裝和銷售中間環節費用,走循環經濟發展道路。這是一個大的技術體系,盡管現在沒有大量推開,但是研究領域正在做這方面的准備,從袋裝飼料轉變成罐裝車運輸,設計一些標准,從飼料廠的細節標准、運輸車的標准_直到養殖場、飼料傳送的設備標准,都有一整套的技術體系的構建問題,這也將是未來發展趨勢。
八重視食品安全,飼料產品被賦予新的內涵
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多發,其中與飼料質量有關的問題也時有發生,如含有三聚氰胺的牛奶、雞蛋、含有瘦肉精的豬肉等,這些食品安全問題都出在飼料生產與使用環節,再加上一些消費者誤認為雞肉中含有激素,更有不負責的媒體指出雞肉中的激素源自於飼料中添加。以上種種錯誤認識,使得
飼料行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受到社會各界普遍關注。
新時期的飼料生產已經超越了畜牧業范籌,變成與廣大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從今年5月1日開始,新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將實施,隨著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新規的正式生效,以及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關注,飼料企業在選用添加劑產品時會越來越理性和現實,在研發方向緊貼實際的
前提下,生產微生態制劑等抗生素替代品,減少甚至不使用抗生素以及一些公眾敏感的添加劑,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將是飼料企業重點需要突破的方向,發展空間廣闊。
九經營方式轉變,延伸產業鏈分散市場風險
專業化地把飼料產業做精、做細、做大、
做強是我們的傳統,現在這一傳統首先在肉雞產業遇到挑戰,全世界認同的趨勢是,今後很難有單一的商業化肉雞飼料生產者,必須實行從育種到孵化、飼料供應到防疫滅病、養殖到屠宰加工的一體化經營,才能分散企業的生產經營風險,目前很多企業認識到了這一點。
近些年,飼料行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呈現新格局,一批大型飼料企業向養殖、屠宰、加工等環節延伸產業鏈,成為養殖業產業化發展的骨幹力量,如新希望打造了豬禽養殖、飼料生產、食品加工等完整的產業鏈,正邦、艾格菲等近年大舉進入養豬領域,建設豬產業鏈,其它一些企業或是涉足畜禽養殖,或是涉足獸葯、疫苗生產和食品加工領域。今後一段時期內,飼料行業經營方式轉變將更為突出,因為只有延伸產業鏈才能更好的提高抗風險能力,預計延伸產業鏈將成為一線飼料企業下一步的主流選擇。
十買方市場到來,提供增值服務取勝行業終端
在賣方市場時期,只要是市場上缺少的飼料,無論質量如何,都可以銷售出去,即使養殖過程中出現問題、造成一定的損失,也不一定會想到是飼料質量原因,展會、產品推廣會、訂貨會都成為企業推銷產品的有效渠道。在飼料行業完成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場轉變的過程中,養殖終端的客戶也越來越「挑剔」,這種「挑剔」其實是養殖終端成熟的表現之一,同時也能提升飼料企業的競爭力。
新時期的養殖場不僅要求飼料質量合格、價格低廉,還需要飼料企業提供有效的售後服務,甚至是全程保姆式服務。他們除了關注如何養好家禽外,還希望獲取更多有價值的市場信息,提升自己的生產經營水平。由於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飼料企業如果能在提供優質飼料產品的基礎上,提供企業經營方面的分析和預測、投資與贏利分析、市場風險分析等有價值的信息,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增值服務,就會主動贏得用戶的信任。因此,飼料企業必須做到銷售與服務的有效結合,在把產品銷售給養殖場的同時,也要打包售後服務,以實現及時、便利、全方位的技術服務。作者:佩子
(文章來源:中國禽業導刊,作者:農博網)

㈥ 未來的飼料發展趨勢,預混料or全價料

全價顆粒飼料與預混自配料各有優、缺點:全價顆粒料是廠家生產,內質量是否能保持穩容定,(是適應季節變化而調整配方)並且廠家的規模以及成本問題,優點高溫制粒,玉米大多數都採取清篩或膨化,採用復合包裝等黴菌毒素相對較少,安全性較高。預混自配料優點采購質量及配方可隨季節和行情進行調整,成本相對較低,目前小規模化豬場在沒有好的技術和原料嚴格把關的情況下,建議還是選擇全價顆粒飼料,大型和管理嚴格的豬場目前還是用預混自配料多,但也希望把粉料加工成顆粒飼料,畢竟相同的配方情況下,顆粒飼料與粉料的消化率能提高2%-5%。談的不好,請各位老師指正。 到中國畜牧人網網站查看回答詳情>>

㈦ 飼料行業的前景如何

飼料行業前景看好
中國飼料產量規模已是全球第二,而未來肉製品需求總量增長導致養殖行業規模的擴大,工業飼料普及率提升都將帶來國內飼料需求量的持續增長,若根據《飼料工業"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目標規劃》預測,則未來5年國內飼料行業規模增長空間應在500億元以上。

飼料行業介於種植業、養殖業之間,作為聯結二大產業的紐帶,飼料行業成本轉嫁能力與兩大行業景氣度息息相關,尤其是與下游的養殖業效益明顯正相關,同時估值水平也與CPI走勢存在相關性,因此,防禦通脹的投資機會在飼料行業中體現較為充分。而近期隨著豬肉價格上漲,雞肉、鴨肉等價格也接連打破了上半年的平靜,溫和通脹苗頭的顯露已促使部分飼料企業7月份飼料銷量開始轉旺,無論魚料、蝦料,或豬料、雞鴨料全部脫銷,這是以往非常罕見的現象,而這勢必將為3 季度確定性增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此外,我國人均肉製品消費城鄉之間差異在近25年均呈逐漸下降趨勢,未來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將持續刺激農村肉製品消費需求增加。從城鎮人均肉製品消費水平與收入水平的關系來看,人均收入從6000元增長至12000元的時期也是肉製品消費高速增長時期,而隨人均收入的增加,顯然肉製品消費需求的增長還會向上傳導並直接拉動飼料行業需求增長。

㈧ 飼料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經歷了40年左右的發展,我國飼料行業經歷了萌芽、起步、快速發展、行業擴張和整合多個階段,飼料產量持續增長,現在已經處於向成熟階段過渡的整合後期。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飼料產量為2.9億噸,全球范圍來看,中國和美國的飼料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35%,是飼料行業倆大巨頭。但二者產品結構不同,中國的主要飼料生產品種是豬料和肉雞料,而美國是豬料、肉雞料、反芻料。
現階段,國內環保趨嚴帶來的養殖行業整合,以及居民和國家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趨嚴,對飼料行業的整合形成了倒逼機制。前瞻預計到2020年,飼料企業數量還將再減2000-3000家,大多被淘汰的企業將會是南方水網地區年產 5萬噸以下的小企業,而騰出4000-6000萬噸的市場空間將會被具備良好客戶基礎和產品優勢的優質企業瓜分,深耕多年的行業龍頭將受益。

㈨ 大家現在飼料行業發展有前景嗎

經歷了40年左右的發展,我國飼料行業經歷了萌芽、起步、快速發展、行業擴張和整合回多個階段,飼料產答量持續增長,現在已經處於向成熟階段過渡的整合後期。
亞洲是全球第一大飼料生產地區,中國是最大的飼料生產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飼料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飼料產量為2.9億噸,全球范圍來看,中國和美國的飼料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35%,是飼料行業倆大巨頭。但二者產品結構不同,中國的主要飼料生產品種是豬料和肉雞料,而美國是豬料、肉雞料、反芻料。
現階段,國內環保趨嚴帶來的養殖行業整合,以及居民和國家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趨嚴,對飼料行業的整合形成了倒逼機制。預計到2020年,飼料企業數量還將再減2000-3000家,大多被淘汰的企業將會是南方水網地區年產 5萬噸以下的小企業,而騰出4000-6000萬噸的市場空間將會被具備良好客戶基礎和產品優勢的優質企業瓜分,深耕多年的行業龍頭將受益。

㈩ 未來畜牧業的發展趨勢如何

有的專家認為,我國未來畜牧業的發展趨勢將實現以下八個方面的轉變。
1、畜牧業經濟將由增長型與環保並重型轉變。當前,資源與環境的矛盾問題日益突出,可持續發展已作為發展農牧業的一項基本戰略。因此,經濟增長與環保並重將成為新世紀中國畜牧業發展的指導思想。
2、農業產業結構將以種植業為主逐步轉變為以牧為主。由於我國大部分地區不僅實現了溫飽,開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人們對糧食的需求呈逐漸下降趨勢,而對肉、奶、蛋等各種畜產品的需求則不斷上升。新世紀我國畜牧業在農業產值中的比重將會超過50%。
3、以傳統家畜為主將轉變為全面利用各種動物資源。近年來,特種養殖和野生動物馴化技術發展很快,人類需求的多樣化和遺傳工程的新成果,使全面利用各種動物資源成為可能。
4、畜牧業生產將由以增產為主轉變為以提高質量和增加品種為主。我國城鎮居民人均肉類消費已出現下降趨勢,消費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對畜產品的需求正走向「少而精」。
5、以分散經營為主將轉變為以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為主。目前我國的畜牧業仍然是以分散經營為主,大多數農戶技術水平低,競爭能力弱。市場競爭的結果必然導致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的擴大。
6、從單一畜牧業經營轉變為產、加、銷一體化產業化經營。我國畜牧業的產業化經營正呈現方興未艾之勢,產業化經營將成為畜牧業發展的主要方式。
7、畜牧業以農區為主將轉變為農區和草原並重。我國畜牧業產值一直主要來自農區,草原畜牧業所佔比例很低,新世紀,草原建設和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將得到切實加強,草原畜牧業的地位和比重將大幅度提高。
8、畜牧業生產將從人工勞動為主轉變為以現代科技手段為主。草原建設、飼料生產、畜群管理、疫病防治、產品加工將全面實現自動化,遺傳工程、信息技術等高技術手段將得到廣泛運用。

閱讀全文

與全球飼料產業發展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