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信局全稱叫什麼是幹啥的啊
1、全稱是工業和信息化局,是原來的工業促進局、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中小企業局(有的地方叫鄉鎮企業局)合並來的。
2、主要工作就是工業生產和信息化兩塊,工業生產是從宏觀上管理工業行業,促進全市工業行業發展,信息化是通信、軟體、電子等行業的宏現管理,推進全市信息化產業發展。也承擔了不少行政審批。
(1)鄉鎮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擴展閱讀:
工業和信息化局職能介紹:
1、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新型工業和信息化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擬定全縣工業和信息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建議,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改善工業和信息產業投資環境,推進重點工業和信息產業鏈的構建,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
2、擬定並組織實施工業行業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積極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和產業集群;組織實施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負責企業負擔監督工作。
3、監測分析全縣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調節工業經濟日常運行,參與編制工業經濟年度調控指導計劃、提出相應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協調平衡主要生產要素,解決日常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和重大問題,並向縣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
⑵ 西夏墅鎮的發展定位
江河為伴,水鄉一夢匯千年
四方通途,名鎮獨秀現新顏
西夏墅!一個史載千年的江南小鎮,屹立於常州市西北部,以獨具特色的產業被譽為中國工具名鎮,享有 「千強鄉鎮」、「全國環境優美鎮」、「江蘇省衛生鎮」等美名。憑借堅實的經濟基礎、優美的人居環境、良好的生態資源,致力於打造生態新居,江南名鎮。 全鎮總面積51.96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3個社區,總人口5萬人。
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始建於500多年前的孔廟、200多年前的東林寺以及150年前的梅村古戲樓,其中梅村古戲樓被列為江蘇省古戲樓群保護對象。
水系資源豐富。鎮域內新孟河、浦河、團結河、寥溝河、花塘河、東風河、安寧河、南安河等水系縱橫交錯,構成了完善的水網體系。 全鎮有工業企業1000餘家,其中年產值超千萬元的規模企業57家,主要生產新型材料、刀具工具、冶金機械、紡織印染、汽摩配件、電子電器等產品。其中墅樂新型廚具被列入江蘇省名牌產品;硬質合金刀具系列、聲控裝置系統、新型廚具、牛仔布等重點出口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建有佔地面積2平方公里的工具集中區,擁有各類工具企業300餘家。建有佔地面積4平方公里的常州高新區紡織工業園,有各類紡織印染企業80餘家,供水、供氣、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齊全。西夏墅鎮按照做精工具刀具產業、做強特色產業、調整紡織印染產業、培育汽摩配件產業、重點發展新材料產業的總體思路,以科技創新引領率先發展,以調優結構增強發展後勁,以加快轉型提升規模實力,確保全鎮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高效農業成效顯著。以三新科技園、聖王無花果、青青草坪、菜根香蔬菜、大娘水餃基地、浦前名特優經濟林果示範園、特種苗木基地等為龍頭的特色農業,形成了集種、養、加、銷產業一條龍的新型、高效、生態農業體系。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文化教育基礎扎實,是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先進鄉鎮,建有中學2所、小學2所、幼兒園2所,其中西夏墅中學為省三星級重點中學,西夏墅中心小學是江蘇省模範小學、實驗小學,西夏墅中心幼兒園是江蘇省示範幼兒園; 醫療衛生保障體系完善,是常州市農村中醫工作先進鄉鎮,建有中心醫院1所、社區分院1所、村級衛生保健室11個;農民體育和群眾文化工作彰顯特色,是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和江蘇省群眾文化先進鄉鎮,有業余農民體育團隊16支、健身路徑23個、健身活動點18處,並建有芳草錫劇社和萬冊圖書館。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西夏金苑、景西華庭、麗江茗園等新小區和香山花苑安置房的建設,既提升了城鎮形象,又改善了人民的住房條件,積聚了人氣,繁榮了鎮區。
新農村建設由點帶面逐步推進。2007年起開始實施「三清一綠」「五化三有」工程,農村面貌徹底改善;2008年完成全鎮失地農民進城保工作,失地農民生活得到保障。 工具名鎮 生態新鎮
以工具製造為龍頭產業、以新材料、汽摩配件、新型紡織印染為重點補充、以現代物流業和服務業、生態農業為重點培育的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工貿小城鎮。
合理轉型產業結構,完善商貿、居住、休閑、文化等功能,改善配套設施,扶持培育工具特色產業,精心設計營造新孟河濱水特色空間,將西夏墅鎮建設成為一個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小城鎮,成為新孟河沿線的一顆璀璨明珠。 鎮域村鎮體系規劃形成「一鎮10村」的布局結構,外圍保留牛郎、浦西等10個農村居民點,規劃農村人口約1.1萬人,其餘為高效生態農業用地。
鎮區規劃形成「一核一環雙軸四園多區」的功能結構。
「一核」--鎮區核心功能區,以行政辦公、文化教育、商業娛樂、休閑旅遊、生活居住等功能為主,是西夏墅鎮的核心區域。
「一環」--由239省道、麗江路、怒江路兩側寬敞的道路綠化空間和南安河、安寧河兩側開敞的濱水綠化空間組成,形成供市民休閑游樂的公共綠化帶空間。
「雙軸」--新孟河生態景觀軸、陽澄湖路生活功能軸。
「四園」--在重要節點區域打造的四個開敞綠化空間,分別為門戶入口公園、工具主題公園、濱水人文公園 、社區生活公園。
「多區」即核心區外圍以居住、工業、市場為主的多個功能片區。
道路系統:鎮區規劃形成「五橫七縱」的道路交通體系。
配套體系:鎮區規劃採用「鎮區級—基層社區級」兩級結構的組織管理模式,使配套設施布局合理,滿足居民生活需求。
綠化景觀:鎮區規劃形成「一環、一軸、四園、多點」的綠化系統。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鎮黨委政府將精心編制一份規劃(西夏墅鎮發展規劃),緊緊抓住兩大機遇(萬頃良田建設,新孟河拓展工程),合力推進三大建設(集鎮建設、園區建設、新農村建設),努力提升四大產業(刀具工具產業、冶金機械產業、紡織印染產業、汽摩配件產業),全面實施五大工程(提升形象工程、壯大實力工程、創建文明工程、關注民生工程、建設平安工程)。
長江浪涌,推動發展大潮;世紀東風,掀開嶄新一頁。站在長三角蓬勃發展的潮頭,西夏墅將獨辟蹊徑、開拓創新,打造出新孟河畔的一顆璀璨明珠!
⑶ 為什麼要大力推進農村改革發展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是生活在農村的農民,農民生活的改善,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是社會穩定和提高綜合國力的基石。我國政府將工作的重點轉移到農村的決策是非常英明的基本國策,深得民心。
⑷ 鄉鎮產業發展規劃如何寫
鎮產業發展規劃
為加快我鎮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合理配置空間資源,優化產業布局,提高產業競爭力,引導農業商業化,加速我鎮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促進我鎮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確保農民增收致富,特製定2011-2020年全鎮產業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持全鎮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堅持大力度、全方位扶持龍威、陽光等麵粉加工企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堅持多思路、多渠道培養發展商貿流通業、文化旅遊業、生態旅遊業等第三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完善服務體系為保障、創新機制為動力、增效增收為目標,應對市場調結構、依靠科技興產業、發揮優勢創品牌、夯實基礎增動力,加快全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二)總體目標。通過產業布局的引導調整,實現全鎮糧食穩定增產,全鎮農產品商品率提高,農業增加值持續增長,第二產業比重明顯提高,旅遊、商貿流通等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迅速崛起,建立分工恰當、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資源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和諧的產業支撐體系,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加快,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邁出新步伐。
主要指標:至2020年,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佔比40%,全鎮糧食穩定增產,全鎮農產品商品率達提高,農業增加值持續增長,其中糧食、畜禽、蔬菜產值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50%、30%、20%;第二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0%;商貿流通、旅遊等服務業佔比3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000元以上。
二、產業總體布局
按照布局區域化、生產規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編制我區農村產業發展區域規劃:
1、商貿流通業:我鎮是河南進入河北的南大門,漳河生態園區規劃建設高速路入口,我鎮藉此可在兩小時內到達鄭州、石家莊,同時經此可轉蘭青線到達山西、陝西,向東可到山東。經講岳線往東可達山西,四省通衢,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四通發達,可借107國道、京廣線、京珠高速、中華路、講岳線為依託,爭取在五到十年時間內在講武城車站至漳河生態園區之間形成倉儲物流企業群。
2、文化旅遊業:我鎮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可打造以前港天子冢、劉庄蘭陵王、北朝墓文化、漳河生態園三國影視城為依託的精品文化旅遊線路。
3、麵粉加工業:講武城鎮是農業大鎮,糧食主要生產小麥,玉米等。在我鎮轄區內有龍威面業、陽光面業等大型麵粉加工企業,年加工麵粉均在10萬噸以上。另有許多小型麵粉加工企業,可引導這些企業拉長產業加工鏈,向深加工發展,增加產值。
4、畜牧養殖業:目前講武城鎮轄區內有養豬場十多個,養牛場3個,養雞場十多個,主要是高錄、大冢營、朝冠、西陳、北白道幾個村。努力促使我鎮養殖企業擴規上檔。
5、糧食種植業:我鎮是農業大鎮,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糧食種植主要分布在京廣線以東的村莊。我鎮要加大優良品種的推廣,提高機械化水平,大力發展「兩高一優農業」,確保糧食增產增收。
6蔬菜種植業:我鎮緊鄰古鄴蔬菜批發市場,種植蔬菜的村主要是三高錄、小寨、東、西陳南、北白道。目前有李明生育苗基地等具有規模的瓜果、大棚蔬菜基地,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爭取在五到十年時間內建成省級蔬菜瓜果生產基地。
7、生態旅遊業:又指觀光農業,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遊業。具有保護環境、生態美化環境和觀光旅遊等功能的農業,是將農村的空間和農產品等農業資源作為觀光資源加以開發和充分利用,以期產生除農業生產之外新價值、與觀光相適應的一種農業形態,具有觀光、採摘、休閑、教育等功能,能提供相應觀光服務設施的單位,包括觀光、採摘、垂釣等。結合漳河生態園得相關規劃,在我鎮民有北乾渠以南大力培育出具有我鎮特色的生態旅遊業。
鎮人民政府
二〇 年 月 日
⑸ 望都縣有多少鄉鎮
望都鎮
望都鎮轄區總面積42平方公里,23個行政村,農村總人口3.28萬,人均可耕土地1.0畝。該鎮地處京津石三角地帶,京廣鐵路、公路、京深高速公路縱貫全鎮,望唐公路橫穿鎮區,地方公路通往唐縣、順平、清宛、安國等地,公路鐵路交織成網,交通條件十分便利。自然資源豐富,溫帶氣候四季分明,土壤肥沃,水源充沛,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較為完善,傳統的精耕細作,使勞動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有較為先進的郵電通訊。
2001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7億元,時政收入751萬元,農民人均年收入達到3040元。
近年來,望都鎮黨委、政府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人為本,夯實黨建基礎,努力加大招商引資、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步伐。到2001年底,全鎮共有企業、攤點2014家,其中50萬元以上企業50家,100萬元以上企業15家,建工業小區4個,初步形成了製鞋、鑄造、電瓷、辣椒加工等主導行業。為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鎮黨委、政府制訂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及引進技術、人才、資金的獎勵辦法。
望都鎮黨委書記陳志強、政府鎮長杜興軍真誠歡迎各界朋友來我鎮投資辦廠、攜手合作,共創美好明天。
望都鎮特色產業:
農業:大楊青庄--小楊青庄--北康莊的棚菜花卉基地,佔地200畝。
齊庄種植養殖基地、養殖基地、養牛場、養雞廠、設施大棚。
北康莊--彤霞食用菌生產基地。主要有平菇、雙孢菇、香菇等。
辣椒種植面積400畝。專業養殖236戶,百頭養牛廠8個,千頭豬廠4個,萬只雞廠8個。企業:企業攤點1270個,其中10萬元以上的企業1233家,50萬以上的企業29家100萬以上的企業23家,形成了製鞋、粉絲、電瓷、鑄造、塑編、食品加工為主的企業格局。
第三產業:批發市場主要有:龍庄--辛街辣椒市場、谷家村木材市場 東關村塑料市場 城內-曲家灣-所葯日用百貨批發一條街。
佔地50畝的所葯綜合農貿市場一期工程投資800萬元的商貿大樓於2002年8月交付使用。
位於鎮范圍內的中國望都辣椒城的建設將大大促進全鎮的第三產業的發展。
固店鎮
固店鎮地處望都縣城,107國道和京深高速公路三角黃金地帶,素享有文化之鄉美稱。全鎮轄16個行政村,28919口人,50595畝耕地。多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固店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解放思想,團結一致艱苦創業,促進了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實現了經濟發展,政治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
固定鎮政府機關設在固定鄉固店村,共有機關幹部34名,設有黨政辦公室、計生辦公室、鄉村建設辦公室、財經辦公室、民政辦公室、綜合治理辦公室等股室,下屬單位有經聯社,固定基金會和許庄基金會。鎮域內共有高中1所,初中3所,小學16所(其中保定市規范化學校3所)。鎮屬10家集體企業攤點。
固定鎮農業結構調整工作按照"配合主線"抓住特色,建設示範園,搞活隆起帶"的總體思路,採取前引,後推加服務的措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到目前,全鎮實現辣椒種植8300畝,春季食用菌大棚建設150個,花卉苗木種植500畝建成百頭豬廠4個,千隻雞廠21個,井泉和七里鋪兩個奶牛養殖專村;完成井泉村300畝青椒園,固定村百畝高新品種信用菌示範園,北陽村百畝苗木園,和七里鋪,南陽村300畝集體苗木示範基地。全鎮高效農業種植面積15670畝,佔全鎮耕地面積的31%,形成了南菇,北果、東椒的高效農業新格局。
全鎮共有鄉鎮企業379家,投資100萬元以上企業23家,投資50萬元以上企業47家,形成了七里鋪和北陽村兩大工業園區,以膠合板生產,農副產品加工,農機具製造,和電瓷生產為主。今年上半年,全鎮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8240萬元,上繳稅金76萬元。重點鄉鎮企業有:保定市強力高壓電瓷廠,保定市天隆服裝設備有限公司,新星粉絲廠華源粉絲廠,固店復興配件廠,宏峰膠合板廠,恆達粉絲廠,北合膠合板廠,鑫達膠合板廠,井泉辣椒製品廠,望都興華食品廠等。
食用菌是固店鎮的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99年實現食用菌栽培1200畝,總產1800噸,建成食用菌大棚2400個,主要食用菌品種有平茹,雞腿茹,雙孢茹,草茹,猴頭,金針茹,黑木耳等,具備了多品種,周年生產能力,食用菌產品銷往北方各大蔬菜市場及東亞,東南亞一些國家,經過近20年的發展,固店鎮已經具有了專業技術隊伍,專業營銷人員,專業加工生產企業和規模生產基地四大產業體系,具備了科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食用菌產業化雛形。建成了3個食用菌菌種培育中心。2個食用菌加工企業,1個食用菌專業市場,爭取年內把固店鎮建設成為食用菌專業鄉。
黑堡鄉
黑堡鄉位於望都縣城西5公里,在太行山前平原上,緊靠107國道、京廣鐵路、望唐公路,距京深高速公路望都出口處10公里,南鄰省會石家莊120公里,北鄰首都北京180公里,東距天津市185公里,距保定35公里。黑堡鄉轄16個行政村,總人口3萬人,耕地4萬畝。
黑堡鄉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利條件優越,農田水利設施配套齊全。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良好,地下水位8.8米,PH值7.2,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1.8℃,無霜期有89天,日照時數20677小時。
改革開放20年來,黑堡鄉經過歷屆黨委、政府的艱苦奮斗,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初步形成粉絲、鑄造、電料等主導產業,農業生產繼實現噸糧目標後,近幾年高效農業取得突破進展,形成了櫻桃、食用菌、花卉、西瓜等特色產業。
一、 鄉鎮企業
1、 粉絲業 黑堡粉絲質優價廉,生產北京風味粉絲、純豆粉絲、綠豆粉絲等。現有廠家4家,年可生產粉絲2000噸,實現產值2000萬元,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2、 鑄造業 鑄造業是黑堡鄉的傳統加工行業,現已發展到4家。其中黃庄鑄造廠的工藝鑄造產品系全國最早生產鑄造裝飾的工廠,已有近20年的歷史,年生產量3000噸,可生產300多種裝飾件,遠銷西班牙、美國、英國、葡萄牙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3、 電料行業 電料行業起源於70年代,由於產品適應市場需求,正在發展壯大,現有加工企業25家,從業人員達500多人,年加工電料2000噸,實現產值1000萬元。
二、 高效農業
1、 櫻桃 保定蓮旺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崔庄櫻桃園是華北最大的櫻桃園,佔地1000畝,投資420萬元,園內種植櫻桃樹25000棵,銀杏樹20000棵及部分觀賞花草樹木,園區種植結構合理、布局獨特,初步形成了生態農業格局,櫻桃園年產櫻桃34萬公斤,銀杏葉10萬公斤,產值700多萬元。
2、 食用菌 黑堡鄉食用菌發展以雙孢菇為主,現有固定雙孢菇種植基地,佔地100畝,高效大棚100個,同時在其他行政村還有平菇、香菇等多個品種。一年四季出鮮菇,主要出口日本、韓國、西歐等國家。
3、 花卉 全鄉種植花卉200畝,主要品種有冬青、雪松、小葉紅波等,形成了以宰庄為主的花卉種植基地。
4、 西瓜 西瓜種植是黑堡鄉的傳統種植項目,現全鄉種植西瓜1200畝,開成了以西陽邱瓜果蔬菜批發市場為龍頭,以東陽邱、西陽邱、李庄為基地,以家庭種植為基礎的生產經營體系。
趙庄鄉
趙庄鄉地處望都縣城北2公里,107國道和京廣鐵路橫貫轄區。全鄉轄18個行政村,25413口人,36260畝耕地。多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我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人民,團結一致,艱苦奮斗,狠抓各項事業的落實,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穩定。
我鄉政府機關設在趙庄村北,共有機關幹部37名,設有黨政辦公室、財經辦公室、計劃生育辦公室、鄉村建設辦公室、民政辦公室、綜合治理辦公室等股室,下屬單位有經聯社、基金會。鄉所轄區內共有初中2所、小學17所。
我鄉根據縣委提出的以振興辣都為主線,實現"三三制"這一目標,因鄉制宜,突出特色,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到目前,全鄉實現辣椒種植面積5100畝,花卉苗木種植面積100畝,建成百頭豬場6個,千隻養雞場90個。建成了一個以南李各庄為中心,重點發展茄子種植的棚菜基地,目前種植面積達400多畝,產品遠銷北京、內蒙、甘肅等地。全鄉高效農業種植面積15000多畝,佔全鄉耕地面積的42%,高效農業有了長足的發展。
全鄉共有鄉鎮324家,其中投資100萬元以上的企業32家,投資50萬元以上的53家,形成了以鑄造、塑料加工、建材為龍頭的特色產業,代表企業有紅星塑料市場、華豐塑料製品有限公司、玉德鑄造廠、聯想鑄鋼廠、望都建材市場等。其中紅星塑料市場已發展成為北方最大的廢舊塑料貿易集散地。
政務公開形成制度化、堅持經常化,能夠做到及時、准確的公開,達到五規范一滿意的要求。對密切干群關系,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進程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
趙庄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人民,求真務實、埋頭苦幹,把趙庄鄉建設成為文明 、富裕、開放的 現代化強鄉。
寺庄鄉
寺庄鄉位於望都縣城西10華里處。西與唐縣交界,北和順平接壤,處望、唐、順三角地帶。望唐、望順、戰備路穿境而過,交通條件優越,轄18個行政村,32910人。
幾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鄉黨委、鄉政府帶領全鄉人民奮力拚搏,開拓進取,在實際工作中,抓理順、夯基礎,謀發展,使全鄉經濟建設,社會穩定及各項事業取得了較大發展。為加快我鄉農業結構調整步伐,推進農業增效又增收,99年在確保糧穩產,高產的基礎上,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推進農業增、轉、化過程。在農業結構調整上,積極實施五個調整,大力發展兩個一批,努力建設"一田兩區三養"的農業結構新格局。實現瞭望唐、望順兩側3000畝優質小表生產田,形成了以寺庄、前莊子為主的食用菌和郭三村為主的瓜菜兩個高效農業生產區,豬、牛、雞三大畜禽養殖項目,逐步向"百、千、萬"方向發展。出現了以麻辛庄、三堤、後莊子、西莊子、西後營為主的四個養牛專業村;西後營海狸鼠特色養殖專業村;白岳、後莊子生豬運銷專業村;招庄養鵝專業村;孫庄建築專業村等 。此外,根據農民"愁沒項目,怕沒銷路,怕賠本"的心理,著力在發展"訂單農業"上想辦法,做文章,與黑龍江曉勤種120萬株,引種300畝,與唐縣育種公司簽定西紅柿種子代培協議,在招庄試種30畝。
在農業大發展的同時,鄉鎮企業也不甘落後,我鄉企業有:1、保定海龍紡織品有限公司,始建於84年,中外合資企業,現有職工375人,佔地462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100平方米,主要設備有1515型75自動織機63台,電動縫紉機110台,繳流漂染機,2噸快裝鍋爐等,固定資產470萬元,流動資金400萬元,產品100%出口。2、望都縣京泰有色線材有限公司,始建於99年3月,佔地2800平方米,固定資產150萬元,流動資金310萬元,主要生產高強度聚脂漆包圓銅線及高強度縮醛漆包圓銅線,年產值1035萬元,實現純利潤67萬元,上繳稅金20萬元。3、望都縣鑫泰軸瓦廠,始建於97年,佔地1320平方米,建築面積530平方米,總投資70萬元,年產值120萬元,實現利稅11萬元。4、大蘇町純凈水。預計年產值120萬元,實現利潤25萬元,產品銷往京、保、石及周邊縣。5、麻辛庄奶牛養殖基地
在建項目有:1、望都縣華多多味調料有限公司,是由大蘇町村宋炳文與北京味珍調料有限公司合作興建的,總投資500萬元,佔地12畝,主要生產各種醬油粉、調料,處產1000噸,創利300萬元。產品銷往美國、日本、韓國,預計8月底投產。2、保定市海龍紡紗廠是由保定市海龍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秋景投資550萬元建4000錠紡紗廠,佔地4畝,項目建成後年產紗450噸,產值600萬元,預計8月份投產。3、郭村富源預製件廠是由郭中村張新立投資55萬元,由原預製件廠改建、擴建 而成,年產值150萬元,新增利稅10萬元,預計7月底完工投產。4、西後營酒廠是由西後營李全來投資50萬元與四川客商聯營興建,預計年產值90萬元,實現利稅22萬元,該廠已於今年元月底部分進行了試產。5、寺庄方便麵調料廠是由河南客商投資200萬元,利稅48萬元,產品銷往津、石、保等地。
此外還有許多在談項目和謀劃項目,以上項目總投資1380萬元,其中引外資515萬元,截止目前,全鄉鄉鎮企業攤點308個,鄉鎮企業完成總產值13472萬元,實現利潤913萬元,上繳稅金107萬元。
全鄉結構調整和鄉鎮企業的發展,帶動了加工,飲食,洗浴,運輸,建築及商貿攤點的發展,為農民提供了更多的致富門路。
高嶺鄉
高嶺鄉位於望都縣東部,轄23個行政村,耕地38508畝,境內交通便利,京深高速公路,望清公路,高速公路引線縱貫全鄉,鄉村公路四通八達。
高嶺鄉有悠久的歷史,天寺台村相傳原名天子台,皇帝為求風調雨順,曾築壇拜天。遺址在今天寺台村西南,高嶺鄉又是御封椒地,相傳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後,率軍捉拿劉秀。一天劉秀跑到高嶺鄉境內楊家村一帶時,口乾舌燥,飢腸轆轆,跌倒在辣椒地里,他飢渴難忍,隨手摘下一個辣椒放在嘴裡,辣得雙腮像著了火一樣,吃後忽覺精神爽快,他噔地一下從地上跳起來,甩掉了王莽的追兵,等劉秀打敗王莽登基後就封這里的辣椒"老時紅,少時壯,燒著吃,你也香,萬歲封你辣椒王"。
高嶺鄉近幾年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鄉人民的艱苦奮斗下,全鄉經濟和各項事業有了很大發展。
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全鄉兩萬余畝小麥、玉米一體的栽培,通過推廣良種、增加收入,科學管理,以及優質的全程服務,連續獲得豐收,每年向國家上交糧食兩萬余噸。
高效農業發展良好。初步建立了北高嶺草莓,張家村花卉苗木、侯陀小雜果、東白陀葯材生產示範基地和三條高效農業隆起帶。即望清公路兩側的辣椒種植隆起帶,京石高速公路引線兩側的花卉苗木種植隆起帶,京石高速公路兩側的雜果種植隆起帶,北高嶺的草莓,個兒大,果味酸甜可口,暢銷京、津、石等地。目前,草莓種植面積達500畝,近年來,全鄉立足市場,通過完善壯大曹家村辣椒交易市場作為全鄉辣椒產業發展的切入點,並圍繞用市場拉動種植、用種植推動流通,用流通帶動二三產業發展的思路,全鄉已建立起兩個辣椒基地,即辣椒種植基地和辣椒繁種基地,目前辣椒年種植面積達1萬畝。
村級特色經濟進一步發展。如:北高嶺的草莓特色,30%以上農戶從事草莓種植。南高嶺的養豬專業,80%以上農戶年出售肥豬10頭以上。孔士屯的麻袋專業村,90%以上農戶從事麻袋營銷。曹家村、孫家村、黃家村、郄家村80%以上農戶從事辣椒營銷。東白陀、西白陀的建築市場務工特色年輸出勞力2000人,楊家村的家禽屠宰加工特色,30%農戶從事屠宰加工,王營村的鞋墊加工特色,目前有100餘戶從事生產加工,產品供不應求。
鄉鎮企業穩步發展。全鄉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和優化企業發展外部環境,全鄉目前共有大小企業攤點380家,其中200萬元以上企業9個,即河北精工冶金軸承製造有限公司、保定市潤泳物產食品有限公司、望都縣吉祥養殖場、望都縣第一澱粉廠、望都縣長豐電磁廠、芳林塑料製品有限公司、望都東風塑料編織廠、華遠食品廠、葛家村鑄造廠。
小城鎮建設成績顯著,通過加強宅基地清理、專項治理村容村貌,新建鄉政府辦公室大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中韓庄鄉
中韓庄鄉位於縣城南部,離縣城10公里,駐地中韓庄村,中韓庄鄉人民政府設有七室八站一所。七室:黨政辦公室、組織員辦公室、民政辦公室、綜治辦公室、財經辦公室,鄉村建設辦公室、計劃生育辦公室;八站:計生工作站、統計站、水利站、林業站、畜牧站、文化站、農技站、農經站;一所:司法所。鄉政府無下屬集體企業,鄉政府下屬事業單位有鄉政委,自收自支單位:曹莊敬老院。
中韓庄鄉下轄20個行政村,人口2.6萬,耕地4.8畝,我鄉交通便利,離縣城10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穿越縣城,京深高速公路穿過我鄉,京深高速公路望都唯一出口處位於我鄉。望安公路貫穿我鄉,郵電通訊設施齊全,設有2個電信支局,1個郵政分局,全鄉設有曹庄農村信用社,中韓庄農村信用社,中韓庄農行營業所三家金融機構。公安局派出所駐地在鄉政府駐地,全鄉近年無重大刑事案件,社會治安形勢良好。
2000年中韓庄鄉被縣委、縣政府列為養殖專職鄉,幫助重點發展。目前全鄉養殖業初具規模,發展勢頭看好,現有規模養殖企業:京華肉種雞有限公司,萬達、宏達、京華三家養豬,(養殖瘦肉型豬)三民養殖場、鑫泰養殖雞場。年初黨委、政府決定了把農業結構調整作為重中之重來抓,確定了辣椒種植的規模、畜牧養殖成特色、設施農業求突破,果品生產上檔次的農業結構調整的工作思路。目前,全鄉農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全鄉現有果樹800畝。2000年種植辣椒12865畝,是望都縣辣椒種植重點鄉。高速公路兩側的雜果2300畝。
賈村鄉
賈村鄉位於縣城東南25公里處,與定州市、安國市、清苑縣、博野縣接壤,全鄉區域面積43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6966戶,人中29090人,耕地面積39499畝,人均耕地1.36畝,黨員988人。
改革開放以來,鄉兩委班子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大力發展區域經濟、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效農業逐步走上農業產業化。
根據本鄉實際和市場發展需求,規劃了萬畝經濟田,形成了西新村興旺苗木園藝場、小寨子花卉基地、南韓庄花卉基地,苗木花卉一項佔地3500畝,品種有金絲柳、松柏、葦茅等60多個。
大力發揮傳統養殖優勢,現有小寨子奶牛養殖基地、東西新村肉蛋雞養殖基地、北柳絮生豬養殖基地等,形成了家庭飼養--戶戶聯養--規模發展的養殖新模式。
鄉鎮企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基礎雄厚,現有以工業、農業、建築業、運輸服務業等組成的500多家鄉鎮企業其中投資百萬元以上的有東新村蒸汽板廠、粘合劑廠、英達養殖股份有限公司等。鄉鎮企業年產值達13230萬元。
我鄉文化教育、科技衛生方面,機構完善,設備完善,現有鄉中學一所,村小學13所、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機構12個、義務教育普及率達99.6%。
賈村鄉地處五縣交界之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生態環境良好、經濟發展政策寬松,是國內外客商投資創業的良好場所。
⑹ 廣東吳川特色產業集群在鄉鎮崛起
按照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戰略思路,吳川充分挖掘民間資本充裕的優勢專,加大培育屬羽絨、塑料鞋、食品化工機械、物資再生、網具、家電等特色支柱產業,並加快產業園區建設,優化產業布局,以此促進以城帶鄉,以工補農。
塘尾發展羽絨,覃巴重在家電,博鋪專注塑料鞋,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