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取得哪些輝煌的成就。文化方面來說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年來,在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下,中國大力推動公共文化建設,培育全社會共同的價值和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廣大文藝工作者競相奉獻精品力作,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心,不斷守正創新,迎來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1、博物館、共同圖書館等文化站遍及
70年前的中國大地上,僅有21座博物館、55座公共圖書館、896所文化館和群眾藝術館,鄉鎮文化站幾乎一片空白。而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76家、文化館站44464個、博物館4918座,覆蓋城鄉的六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已基本建成。
2、市場繁榮,文化產業高速增長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38737億元,比2004年增長10.3倍;2005-2018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8.9%,高於同期GDP現價年均增速6.9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逐年提高,已經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3、業態創新,融合發展趨勢強勁
2016年、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0.3%和34.6%,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業營業收入均增長8.6%,文化新業態已成為引領和示範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游戲和電子競技、網路文學、數字出版也迎來了發展的強勢期。2018年,我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2144.4億元,佔全球游戲市場的比例約為23.6%。
4、文化遺產保護、傳統文化繼承發展成效突出
截至目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數達4296處,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3154家,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總數達40個,世界遺產55處,位居世界第一。
2. 2018年中國文化產業佔GDP多少
2018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升至4.3%
2018年我國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38737億元,比2004年增長10.3倍;
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由2004年的2.15%提高到2018年的4.30%,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逐年提高。
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看,2004-2012年間,文化產業對GDP增量的年平均貢獻率為3.9%,2013-2018年進一步提高到5.5%。
3. 濟南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校企合作)2018錄取分數線
濟南大學與浪潮集團合作舉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方向的校企合作項目,2017年計劃招生120人,教學地點位於主校區:山東省濟南市南辛庄西路336號。
4. 2018年廣東文化及相關產業統計排名第幾
2018年廣東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統計排名第一
5. 2018華北地區文化產業年收入各多少
華北地區文化產業年收入基本上在兩個億左右
6.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文化產業管理2019年多少分能上
2019年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的分數線現在還未公布,所以目前來說,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內的錄取分容數無法確定。請隨時關注學校的官網,及時掌握各專業的分數線查詢動態。官網地址:http://www.cucn.e.cn。
也可以根據2018年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的分數線來進行預估和預判,2018年分數線查詢地址:http://center.cucn.e.cn/cx/2018/。
根據省市不同,2018年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錄取分數線稍有不同。如北京市的錄取分數,最高分為559分,最低分為514分;山東省的錄取分數,最高分為577分,最低分為567分;四川省,最高分為544分,最低分為5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