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鄉村振興戰略具有哪些重要意義
鄉村振興戰略具有以下四點重要意義:
1、鄉村振興體現了歷史與現實的統一
不可否認,現今我國鄉村面臨著凋敝和衰落的客觀事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旨在以此來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增強鄉村吸引力,構建新時代鄉村可持續發展機制。歷史上,鄉村的富庶是我國盛世歷史的標志,在城鎮賺錢後回鄉置業曾經也是事業成功的標志。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經歷了工業化進程,鄉村為工業和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重提鄉村振興是對鄉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用歷史的眼光看待鄉村的地位與作用,鄉村振興與復興也體現了我國農村在實現中國夢偉大征程中歷史與現實的統一。
2、鄉村振興是建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我國基本國情決定,即使在城鎮化成熟後,農村人口還在4億左右,因此沒有鄉村振興和現代化,就不會有國家的現代化。
當前我國鄉村一方面存在著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生活條件落後等現象,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和經濟發展,農民逐步上樓進社區,但是城市應有的相關服務又不能完全進入,鄉村發展又失去了原有的鄉土氣息和文化。
當然我國也有一些鄉村,比如陝西咸陽袁家村、山東臨沂竹泉村等利用傳統鄉村資源,走出了一條振興之路,也說明了鄉村振興的內在潛力。
3、鄉村振興是新時代鄉村發展新動力
新世紀以來,中央加大了對農村的扶持力度,從2003年開始連續15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聚焦於農業、農村、農民(即「三農」)問題,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分別提出了城鄉統籌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對推動農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從發展動力來看,政策重點側重於城市,使用的政策手段是城市和工業對農村的反哺和扶持,把農村放在了城市的從屬地位。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把鄉村放在了與城市平等的地位上,立足於鄉村的產業、生態、文化等資源,注重發揮鄉村的主動性,來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續的內生增長機制。這是一種思路的根本轉變,確立了全新的城鄉關系。
4、鄉村振興明確了鄉村發展的新任務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發展總體要求,這五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
提高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之策、長遠之計。實現一二三產業聯動,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助力農村高質量脫貧,助推農民致富增收。
(1)文化產業重要論述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戰略提到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並對具體的振興鄉村行動明確了目標任務,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中國過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中國社會是一個鄉土社會,中國文化的本質是鄉土文化,故而,振興鄉村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中國走出「中等發達國家陷阱」,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意義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