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影響核電行業發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有利因素:
- 地方政府對GDP的追求;
- 創造眾多的就業機會;
- 對地方經濟的拉動;
- 核電回本身的環保特性,等答等。
不利因素:
- 民眾對核的恐懼,包括:對核電無知而形成的各種莫名的核恐懼、對歷史上出現的嚴重核事故陰影所形成的核恐懼、以及某些極端環保組織宣傳誇大的核電危害所形成的各種恐懼等;
- 地理條件的限制,包括巨大重型設備運輸的條件、周邊人口密集程度、附近危險設施等;
- 可利用水利資源的限制,包括乏熱的冷卻排放、液體排污的稀釋、廠用淡水的供應等;
- 關鍵設備進口的限制,這一點,往往是需要考慮可能存在的因政治或因外交遭受禁運的顧忌;
- 利益集團惡性競爭,等等。
Ⅱ 對核電行業未來發展的分析及核電行業的發展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
中國的核電正處在爆炸性發展階段,需要大量的高級核專業人才和其他專業優秀人才,核電設備製造業、核電工程建設產業、高精尖儀控產業和上下游產業都會相應拉動起來。/ 核電發展對中國發展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第一:環保和低碳要求;第二:中長期能源安全意義重大;第三:以高標准核電產業拉動相關產業升級發展。簡單點就這么回答吧。詳細參考即將出台的國家十二五規劃,關於核電新能源產業部分。
本人小碩士,對中國核能產業感興趣的,希望進一步交流可以通過郵件交流:
[email protected]
Ⅲ 核電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如果你是一名即將走出大學的學生,核電行業的工資待遇還是非常可觀的,不過有些國內家沒有批路條容的項目還是不要去了,因為說不定哪一天就不幹了,人員要進行分流,屬於哪個公司的就分到其公司的其他核電項目上。
現在核電行業福利待遇較好的是廣核的大亞灣,比較穩定的是中核的田灣,秦山還是不要去了,因為被中核集團改制的挺混亂,一期二期三期發錢發的都不一樣
Ⅳ 中國核電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如何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穩步發展,目版前已經形成較為權完整的核工業體系。為推動核能與核技術利用的技術升級和進步,進一步消除安全隱患,《核安全規劃》里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核電重點項目投資需求約798億元。核電是清潔能源,是安全的,核裂變能量是可控的,核電還是要發展的。這是國家對核電的基本政策,在電力供應十分短缺的時代,發展核電作為緩解當前電力緊張的一個重要途徑,已成為許多國家的先進核技術的持續發展,為我們展示了未來能源需求的美好藍圖。對於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這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可喜進步,更是關繫到十幾億人民能源需求的大勢所趨。更多相關資訊可以去前瞻網查詢。
回答不周之處請追問,表示認同請採納!謝謝
Ⅳ 核電產業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一、核電抄行業就是一種靠原子核內蘊藏的能量,大規模生產電力的新型行業。
二、核電站是利用原子核內部蘊藏的能量產生電能的新型發電站核電站大體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生產蒸 汽的核島、包括反應堆裝置和一迴路系統;另一部分是利用蒸汽發電的常規島,包括汽輪發電機系統。
三、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核電工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前瞻》全球能源十分缺乏,為了響應節能、環保、減排,世界各國在大力加速發展核電能源,中國也將大力發展清潔電源,其中核電是全國今後電源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投資規模將大大超過常規電廠。國家對核電發展的戰略由「適度發展」到「積極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核電能源將獲得很好的發展機遇。
Ⅵ 核電站會帶動周圍經濟發展嗎
肯定會帶動周圍經濟發展——如下分析:
國內核電產業迎來新時代下高速發展
蟄伏三年,中國核電再出發。7月25日,國家能源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在分析上半年能源形勢的同時,明確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和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核准開工。
記者了解到,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及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分別歸屬為國家電投、中國核電及中廣核三家核電巨頭旗下。其中,山東榮成項目在各方面已全面具備開工建設條件;福建漳州項目的工作已經准備就緒,只需要等待國家核安全局頒發建造許可證;廣東太平嶺項目的多項工程也已經開始陸續招標。
「我們這邊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了,一發許可證就可以開工。雖然具體時間很難預計,但應該不會很久。」8月1日,中國核電董事會辦公室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
最近,中國廣核IPO過會後閃電核准發行。7月31日凌晨,公司發布招股意向書等多份公告,擬募投總額150億元。如果順利成行的話,公司將創下今年A股企業IPO募資額的最高紀錄。
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本次上市募集的資金中,30億元將用於投資陽江5號、6號機組,80億元用於投資防城港3號、4號機組,其餘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份,中國核電的78億元可轉債也已正式上市發行,募集資金將用於流動資金的補充,以及田灣5、6號機組和福清5、6號機組的建設。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在運核電裝機44645兆瓦。其中,中廣核佔比54%,中國核電佔比43%,兩家公司合計佔比高達97%。
業界專家認為,發展核電是中國能源安全戰略不可缺少的一環。隨著政策和資本的「雙箭」齊發,國內核電產業重啟後,無疑將迎來新時代下的高速發展。
核電重啟加速
「外界可以認為,政府核准重開就是中國核電行業重啟的標志。因為項目核准意味著國務院常務會已經允許了這個項目的開工。」當天,上述中國核電董事會辦公室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但是整個過程中還有各個部門的管轄,建造許可證就是最後一步,只要有證,我們就可以開始最後的核島澆灌混凝土。按照正常流程,距離完工預計需要60個月左右。」
此前,受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泄露影響,國內的核電項目審批曾一度放緩腳步,自2015年核准8台新建機組後,行業更是經歷了三年「零審批」狀態。如今,政策的推力成為了核電行業的第一個加速器。在這樣的大前提下,2019年政府及各大龍頭企業的多個動向,似乎表示著這一充滿潛力的新能源行業即將迎來復甦。
記者了解到,上述項目共計6台機組均為核電第三代技術。根據中國核電發布的公告,其漳州項目工程現場「四通一平」等准備工作已完成,施工前准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正在等待國家核安全局頒發建造許可證。當天被問及福建漳州資金渠道時,前述中國核電董事會辦公室相關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說明,「項目資金來源一般都是公司資本金和銀行貸款二八分」。
同日,記者從中國電力招標網上發現,中廣核旗下的廣東太平嶺核電廠在7月31日發布了一期工程路網二期工程的招標公告,項目內容主要包括施工道路、排水溝、給排水管網、電纜溝和路燈、交通標識標牌、道路劃線等項目,工程計劃今年9月30日開工,總工期12個月。
資本市場助推
乘著政策的東風,核電資本市場也迎來了新一輪發力。中國廣核在7月25日順利過會後,僅歷時一天便拿到證監會IPO核批,可謂閃電發行。根據招股說明書,公司擬發行50.5億股,募投總額150億元,其中30億元將用於投資陽江5號、6號機組,80億元用於投資防城港3號、4號機組,其餘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陽江5號、6號機組裝機容量均為1086兆瓦,採用
ACPR1000技術。ACPR1000技術為百萬千瓦級二代改進型技術,具備第三代核電主要安全技術特徵,並滿足了日本福島核事故後中國設定的最新核安全法規要求。其中,防城港3號、4號機組裝機容量為1180兆瓦,採用的則是」華龍一號」三代技術路線。
而陽江5號、6號機組分別已於2018年7月及2019年7月建成投產;防城港3號、4號機組項目已獲得國家核安全局頒布的民用核設施建造許可證,計劃於2022年建成投產。中國廣核公告表示,此次發行將為公司建立境內直接融資平台,借力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為各項業務擴展獲取資金支持。
為獲取進一步消息,記者將采訪提綱發至中廣核官方郵箱,並多次致電公司指定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時止均未得到正面回復。
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份,中國核電也上市發行了價值78億元的可轉債。根據公司公告,募集資金中23億將用於流動資金的補充,24億用於田灣5、6號機組建設,31億用於福清5、6號機組建設。田灣核電站是中國與俄羅斯迄今為止最大的技術經濟合作項目,其中5、6號機組裝機容量1118兆瓦,採用中核M310二代加堆型,預計將在2021年年度進入商用。
福清核電5、6號機組裝機容量為1150兆瓦,作為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福清核電5、6號機組打破了「首堆必拖」的慣例,自2015年5月開工以來主要里程碑節點均提前完成。按計劃,福清核電5號機組熱試將在10月16日前開始,明年1月將實施首次裝料,明年7月投入商運。6號機組將於8月中旬完成主控室可用,明年4月計劃冷試,11月首次裝料,2021年投入商運。
資本和政策相輔相成之下,核電行業正在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中。一位不願具名的上海知名投資機構人士表示,「政府積極支持核電產業的發展,使得資本市場更有信心,同時核電具備較好的ROE和現金流,也為A股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選擇。」
核電市場潛力巨大
華泰證券(分析師王瑋嘉認為,目前,中國已成為煤炭資源凈進口國,同時原油對外依存度也處於高位,且由於石油供應國地區戰亂等不穩定因素,中國石油(6.280,
-0.05,
-0.79%)輸入在量和價兩個方面面臨的風險增大,中國能源安全面臨的挑戰將日趨嚴峻。核電作為可再生能源,可完全規避油氣能源的進口安全問題,是推進能源安全戰略不可缺少的一環。
相關研報顯示,從發電量數據來看,根據BP、世界核協會等權威機構披露信息,2018年核電發電量佔全球全口徑發電量的比重為10%,其中法國的核電佔比最高,達到69%,美國、英國、俄羅斯核電發電量在本國總發電量中佔比約在17%-18%。而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參與編制的《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中國核電發電量達到了2865.11億千瓦時,約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22%。
截止至2019年上半年中國核電發電量達到16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2%。2019年1-6月,全國進行核電發電八大省份的發電量分別是:廣東485億千瓦時、浙江304億千瓦時、福建276億千瓦時、江蘇164億千瓦時、遼寧152億千瓦時、山東99億千瓦時、廣西78千瓦時、海南43億千瓦時。
從核電發電量同比增長情況看,1-6月份,除廣西(-8.7%)和福建(-14.8%)外,其餘省份核電發電量均實現正增長。其中,核電發電量同比增長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3.1%)的省份依次為:江蘇(61.7%)、海南(26.1%)、廣東(25.4%)、浙江(23.7%)、遼寧(23.5%)。
2010-2019年H1年中國核電發電量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3862小時。其中,風電、水電、火電、核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分別2095小時、3613小時、4361小時和7184小時,核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遠高於其他電源利用小時數。
Wind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862。其中,風電、水電、火電、核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分別2095小時、3613小時、4361小時和7184小時,核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遠高於其他電源利用小時數。
不難看出,我國核電發電量絕對值雖然大,但核電發電量佔比在國內全口徑發電中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國經過30多年的發展與積淀,核電產業的國產化程度逐步提升,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已經具備自主知識產權,海內外都擁有巨大發展前景。」上述投資機構人士向記者解釋道。
在「一帶一路」沿線中,有28個國家計劃發展核電,規劃機組126台總規模約1.5億千瓦,憑借「華龍一號」和CAP1400雙輪驅動,目前中國核電與中廣核的「走出去」項目進展順利,未來還將拓展更多海外市場。
與此同時,盡管核電行業復甦勢頭初顯,部分問題依然存在。「2015年後,我國核電審批進入斷檔期,核電產業鏈相關企業面臨經營困難、人才流失等問題,對我國核電產業未來的持續、健康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前述投資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從條件來看,我國核電三代機組仍處於發展初期。現階段,三代核電技術造價仍較高,盈利能力不高,需要規模化後才能提高盈利能力。此外,還存在一些細節問題,比如備選的沿海核電廠址的資源減少,後續需要向內陸核電發展等。」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曾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核電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規模3000萬千瓦以上。根據目前在建項目情況,2020年我國在運核電裝機量或將低於5800萬千瓦,而且由於近三年未核准新核電,2020年要實現3000萬千瓦的在建目標,也存在難度。
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國家核准重新開閘,資本逐漸入局,未來核電項目設備招標及開工進度將進一步提速,中國核電市場將展現巨大潛力。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核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Ⅶ 今年核電行業好嗎比如他的前景如何總的基本面是怎麼一個情況
前景不錯,核聚變需要科學家的努力才能打出一片天。若這科技成熟了,聚變能時代就來臨了,到時你家前面說不定有一個,不過很安全的。
Ⅷ 核電行業未來發展的分析和核電行業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作用
我自己的一些抄看法。
中國現在遇到的問題,其實著要問題就是能源問題。因為其他方面我們發展的很好,但是能源就是解決不了。不斷的要依賴別人,這樣就是受制於人啊。
如果我們用了核電站,核電站的好處就是一點點原料可以生產很多能源。這樣就可以解決我們的能源問題。另外用煤電發電,一是浪費,二是污染嚴重。用了核電,又沒什麼大的污染。最後礦難也會減少。
但是未來的發展還是有局限性的,這個關繫到我們國家的能源安全。如果我們過分依賴核電,我覺得會出現以下2個問題。第一安全性,萬一核電站泄漏,到時候我們怎麼辦。第二,如果遇到戰爭對方先發制人,直接打擊我們核電站怎麼辦。所以我覺得就目前而言,未來發展有難度。
哈哈。。。個人觀點
Ⅸ 我國在今後為什麼要大力發展核電產業
核電相比火電來說更清潔更高效
世界上核電發電比例占總發電量的16%左右,我國目前才1%,還很不足
在大力提倡節能減排的今天,當然要大力發展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