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對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什麼意義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概念的提出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在將全球經濟拖入深淵的同時,也推動了世界各國的重新審視經濟和產業轉型的問題。在此背景下,信息產業、生物產業、納米產業、新能源產業、環保產業、海洋產業和太空產業等迅速升溫,成為「熱詞」,平平出現在主流媒體的纖腰版面和政府的重大政策文件中。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即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後金融危機時代,戰略性新興產業應運成長和壯大,已被世界各國賦予了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擺脫經濟危機束縛的歷史使命,已經成為了投資發展的重點。
(二)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方向
所謂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指伴隨信息、生物、納米、新能源、環保、海洋和空間等新技術的進步而涌現出的一系列新興的產業部門,它們代表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在各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經濟發展中將起到戰略性的作用。其中,「戰略性」是針對產業結構調整而言,指其影響力大,能夠改變一個多家或地區的總體產業格局;「新興」則是針對技術的新穎性和市場的可開拓性而言,主要體現在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上。
1、節能環保產業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適應產業綠色發展的國際趨勢,結合我國面臨的資源環境巨大壓力,以先進適用技術集成應用為重點,大力發展新型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的技術和裝備,同時,形成節能環保服務業及再製造產業等環保產業的新業態。
2、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信息技術正在縱深發展並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新一代信息技術依然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核心技術。目前我國已形成了新興信息產業發展的優勢,從做強國信息產業的需求出發,未來應以建設寬廣、融合、安全的信息網路設施為基礎,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雲計算的研發和示範應用,增強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軟體等核心基礎產業的發展能力,加速網路增值服務等新產業的壯大發展。
3、生物產業
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將是從根本上影響21世紀人類發展的重大領域,將改變消耗自然資源的傳統發展模式,對構建綠色可再生產業體系、促進人類健康產生革命性的影響。我國在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具有堅實的基礎,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生物產業未來發展要以鞏固基礎研究、加速推進產業化、有序促進大規模應用為主線,大力利用生物技術開發新葯,
加快發展新型生物醫學工程產品。推進生物製造技術及其產品對傳統化工工藝的替代和對石化資源的替代。
4、高端裝備製造產業
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是裝備製造業的高端部分,具有技術密集、附加值高、成長空間大、帶動作用強等突出特點,對於加快我國工業現代化建設,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我國要掌握發展主動權,必須優先重點發展先進航空裝備和高速鐵路交通等先進運輸裝備、海洋工程裝備、高端智能製造裝備,加快建設以衛星應用為核心、以服務國家發展為目標的空間基礎設施。
5、新能源產業
綠色新能源技術發展和產業化是解決能源危機、優化能源結構的根本出路。近10年來,我國在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諸多領域已經形成了國際競爭優勢,未來發展應以巨大內需市場為後盾,快速提升行業的創新能力。
⑵ 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什麼重大意義
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一下幾個方面的重要意義:
1、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經濟轉型的突破口。
2、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帶動經濟增長。
3、戰略新興產業將改善民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⑶ 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具有什麼特點
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方向,備受經濟界、科技界的重視和關注,主要呈現出全局性、長遠性、導向性、動態性、關聯性等特點。
⑷ 政府在我國發展新興產業上如何作為
1、簡政放權(這個是目前比較熱門,同時也是新一屆政府激活經濟活力的一項重要措專施)
2、制定相屬關的行業政策,比如《產業指導目錄》,鼓勵發展某些高新產業。(不要小看這些目錄或者法規文件,凡是在政府的產業指導目錄中的鼓勵類項目,在進行企業融資投資方面,都能得到銀行等金融機構一定程度上的支持,成本也會降低很多)
3、相應的稅收減免以及補貼
4、地方政府的一些幫扶政策(如用地,職工問題,配套基礎設施等等)
⑸ 「十二五」時期,我國要加快培育發展哪些戰略性新興產業
(一)節能環保產業。重點開發推廣高效節能技術裝備及產品,實現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突破,帶動能效整體水平的提高。加快資源循環利用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示範,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再製造產業化水平。示範推廣先進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提升污染防治水平。推進市場化節能環保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建立以先進技術為支撐的廢舊商品回收利用體系,積極推進煤炭清潔利用、海水綜合利用。
(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快建設寬頻、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網路基礎設施,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核心設備和智能終端的研發及產業化,加快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雲計算的研發和示範應用。著力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軟體、高端伺服器等核心基礎產業。提升軟體服務、網路增值服務等信息服務能力,加快重要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大力發展數字虛擬等技術,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三)生物產業。大力發展用於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術葯物、新型疫苗和診斷試劑、化學葯物、現代中葯等創新葯物大品種,提升生物醫葯產業水平。加快先進醫療設備、醫用材料等生物醫學工程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促進規模化發展。著力培育生物育種產業,積極推廣綠色農用生物產品,促進生物農業加快發展。推進生物製造關鍵技術開發、示範與應用。加快海洋生物技術及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
(四)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重點發展以干支線飛機和通用飛機為主的航空裝備,做大做強航空產業。積極推進空間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衛星及其應用產業發展。依託客運專線和城市軌道交通等重點工程建設,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面向海洋資源開發,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強化基礎配套能力,積極發展以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技術為核心的智能製造裝備。
(五)新能源產業。積極研發新一代核能技術和先進反應堆,發展核能產業。加快太陽能熱利用技術推廣應用,開拓多元化的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市場。提高風電技術裝備水平,有序推進風電規模化發展,加快適應新能源發展的智能電網及運行體系建設。因地制宜開發利用生物質能。
(六)新材料產業。大力發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種玻璃、功能陶瓷、半導體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積極發展高品質特殊鋼、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進結構材料。提升碳纖維、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發展水平。開展納米、超導、智能等共性基礎材料研究。
(七)新能源汽車產業。著力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電子控制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推進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同時,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相關前沿技術研發,大力推進高能效、低排放節能汽車發展。
⑹ 我國對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什麼意義
這樣的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回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答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所以,這樣來看它的內涵,它要代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方向,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
同時,它應該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很強的關聯作用,對於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所以,根據這樣一些內涵,同時結合中國的國情,我們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7大領域,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節能環保這樣的產業,對一些發展水平高的發達國家,可能他的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不是他非常突出的矛盾了。但是在中國,因為前些年快速的工業化、城鎮化,大量的消耗資源,環境負面影響很大。今後我們不僅把它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而且是放在第一位。
⑺ 目前我國的新興產業主要涉及哪些方面主要有那些
一、對目前產業特徵還沒有全面的定義。最早從中央政策上提是去年9月21、22日連續兩天第三次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座談會,在這個會上把這個詞明確地提出來了,聽取了經濟、科技方面一些專家的意見。這個會上,總理提了九大產業,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葯、生物育種、航空、海洋等,最近半年又一些調整,最近發改委的表述又重新確定了七大產業,進行了歸並和集中:節能環保、新型信息產業,生物產業(生物醫葯和生物育種),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車(專門把新能源汽車獨立出來作為一個產業種類),高端裝備製造業(在第一次的版本里沒有的)。這是新的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表述,比較權威的,完整的界定,我們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果從特徵上來講,有這么幾個特點應該把握。1、戰略性,它不是一般的產業,應該有利於我們國家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有利於促進我們發展方式轉變,發展方式轉變一是需求結構的轉變,外貿怎麼從依賴外向型,依賴外需轉向擴大內需。三個產業調整,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調整,涉及到戰略性新興產業。更多依賴科技進步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拉動。它有利於推動我們國家經濟結構下一步調整,有利於我們發展方式的轉變,對下一步國家經濟發展和結構具有戰略意義、全局意義。2、新,鋼鐵、紡織、建材、輕工都沒有,汽車也只是新能源汽車,動力上是強調新能源的,主要產業是新型的,雖然是輕型的,但也需要物質基礎,不是天上憑空掉下來的,沒有基礎,進一步發展也是不可能的,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同時技術提升的空間很廣闊,而且又處於突破的邊緣。新能源方面,我們可能處於一個突破的邊緣,當然,我們現在只強調可能性,未來怎麼走,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對新能源、新技術不是非常有把握,雖然進行了大量的投入,但能否實現呢?政府、企業要進行一定的投入,因為它已經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但又處於可以突破的邊緣,我們在技術上再努一把力,市場規模再擴大了,政府再扶持一下,資金再支持一下,突破成本的瓶頸可能會迎來新的發展空間,有可能會推動新的產業革命的發生。當然,這是我們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所寄予的厚望,能帶來一些變革,新的突破,能帶來一些革命性因素是最好的。3、產業性。這些點,這些項目,這些產業不僅有利於我們生產方式的轉變,也有利於我們生活方式的轉變,新能源就是這樣的,不僅是個生產方式,而且是個生活方式。
⑻ 材料: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挑戰,我國要把科技創新作為重要支撐,更加註重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中的先導和支撐作用,大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②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選進適合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傳統產業的現代化水平。③發展農業科學技術,是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④以科技引領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速發展第三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