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G未來會帶來什麼新產業
5G未來會帶來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等新興行業,這些行業將迎來蓬勃發展。有行業專家表示,與前幾代網路通信不同的是,5G網路通信將會面臨著更加低的延時和可靠性,讓雲計算,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實現數據的實時對接,打通數據採集和處理的環節,讓用戶數據在更加安全的背景之下,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而對於傳統行業,5G網路將幫助傳統產業的生產上進行數字化改造,在營銷上進行數據化的升級,讓產品可以更加直接面對用戶,讓用戶提的體驗的提升。
隨著5G網路的不斷普及開始,低延時的特性,讓攜帶型的設備越來越方便,無論是手環,耳機還是手錶,都能進行智能化,並且在AR領域,將迸發出更大的力量。更多攜帶型設備的應用將會出現,帶來一個新的互聯網生態。
⑵ 5G人才需求猛增 ,互聯網工作依舊有前景嗎
根據目前市場需要,還是有很大前景的。
近兩年,我國互聯網產業在經歷了快速發展的大內潮後進入理容性調整、去粕存精的階段。智聯招聘數據顯示,互聯網產業的人才需求規模經歷了2018年的大幅收縮後2019年逐漸出現回暖跡象,人才供給規模相對穩定,人才依然存在缺口,就業景氣度2019年以來逐漸回升。
所以目前互聯網還是非常受歡迎的一個形式。
⑶ 5G的到來,會有哪些實質性的改變,對互聯網行業會哪些影響
5G板塊熱度不減 開啟產業互聯網新階段
近期,5G板塊熱度不減。2019年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雲勇在人民大會堂「委員通道」上表示,我國25個省區市正在進行網路試點,下半年5G手機將零星上市。3月4日5G概念股多股漲停。專家認為,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開啟產業互聯網新階段貢獻將更為顯著。
5G開啟產業互聯網新階段貢獻更為顯著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監管研究部主任張春飛分析認為,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具備更高速率、更低時延和更大用戶連接能力等顯著特徵,不僅能滿足人與人的通信,還能滿足人與物、物與物的通信,將開啟萬物互聯、人機交互的新時代,對構築數字化時代國家競爭新優勢意義重大。GSMA預測到2025年,全球5G連接數量將達到14億,佔全球總數的15%。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左鎧瑞表示,5G與4G協調發展正加快基礎設施升級。在建網初期,5G主要覆蓋熱點地區,當沒有5G覆蓋時,5G多模終端(兼容4G/5G多種制式)可以自動切換到4G網路,5G網路建設可與4G網路協同。預計2020-2025年,5G網路總投資額在9000-15000億元,同期電信企業5G業務收入累計將達到1.9萬億元。
5G拓展產業互聯網新空間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工程師汪明珠分析認為:
1、增強移動寬頻場景,主要是現有移動互聯網的升級,為用戶提供更加極致的應用體驗,如智能家居、智慧醫療、虛擬現實等。
2、物聯網場景,主要面向智慧城市、車聯網等低功耗大連接應用,給城市管理、環境監測、智能交通等行業帶來新型智慧應用。
3、工業互聯網場景,主要面向工業控制、工廠自動化、遠程運維等對時延和可靠性具有極高要求的垂直行業應用。
從上述應用場景可以看出,與4G相比,5G應用將與更廣泛的實體經濟領域相結合,極大推動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壯大,形成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5G對經濟社會貢獻顯著
從直接貢獻看,5G的部署可以有效帶動產業鏈快速發展:
1、5G建網過程需要采購大量網路設備,這將帶動我國設備製造企業研發先進的設備。
2、帶動手機終端的升級換代,將促進手機廠商製造更先進、更豐富的終端產品。
3、網速快了,終端好了,也將推動互聯網、軟體企業開發出更多更好的應用,帶動整個信息服務水平的提升。
從間接貢獻看,5G將成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使能器
5G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深度融合,將支撐傳統產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管理服務等生產流程的全面深刻變革,助力傳統產業優化結構、提質增效。通過產業間的關聯效應和波及效應,將放大5G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帶動國民經濟各行業、各領域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就業貢獻看,5G 將創造大量具有高知識含量的就業機會
5G帶動移動通信產業就業的同時,還將催生工業數據分析、智能演算法開發、5G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等新型信息服務崗位,並培育基於在線平台的靈活就業模式。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5G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從直接貢獻看,預計2020-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的經濟增加值達3.3萬億元。從間接貢獻看,預計2020-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間接拉動的經濟總產出約24.8萬億元,間接帶動的經濟增加值達8.4萬億元。從就業貢獻看,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2020-2030年中國5G的直接和間接經濟產出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大運營商試點城市激戰 專家點評爭奪全球領先步伐還需加快
繼去年12月三大運營商獲得全國范圍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後,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今年中將進行5G商業推廣,一些地區將會發放5G臨時牌照,使大規模的組網能夠在部分城市和熱點地區率先實現,同時加快推進終端的產業化進程和網路建設。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雲勇在人民大會堂「委員通道」上表示,我國25個省區市正在進行網路試點。
5G的技術特點決定了其網路建設的超大密集度。在網路建設方面,中信建投證券在一份研報中預計,2019年中國將新建開通5G基站10萬個左右,預計全球在30萬~40萬個基站左右。未來5G基站量將是4G基站量的2倍,可見5G需要大規模投資。而5G基站建設規模是視運營商而定的,可以預計,運營商圍繞5G的激戰近在眼前。
目前進展最快的就是三大運營商的試點城市。去年12月,中國移動集團公司副總裁李正茂在中國移動5G創新合作峰會上表示,中國移動在全國有17個實驗城市。其中在杭州、上海、蘇州、廣州、武漢5個城市進行5G規模實驗。此外,還將在北京、成都、深圳、青島、天津、福州、武漢、南京、貴陽、沈陽、鄭州和重慶12個城市開展應用示範,深入到垂直行業的應用,形成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探索新興商務模式。
中國聯通計劃在北京、雄安、沈陽、天津、青島、南京、上海、杭州、福州、深圳、鄭州、成都、重慶、武漢、貴陽、廣州和張家口17個城市進行5G試驗。中國電信則准備在北京、雄安、深圳、上海、蘇州、成都、蘭州、南京、福州、重慶、杭州、海口等17個城市進行試驗。
看起來幾大運營商競爭的如火如荼,但也有通信專家點評認為,相對於韓美等國在5G上表現出來的激進步伐,國內三大運營商的「激戰」仍顯得相對保守。雖然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在高呼5G的重要性,但是實際總體行動上或許步伐並不大。三大運營商在爭奪5G全球領先的步伐上還需進一步加快。
⑷ 5G引爆那些行業機遇
5G板塊熱度不減 開啟產業互聯網新階段
近期,5G板塊熱度不減。2019年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雲勇在人民大會堂「委員通道」上表示,我國25個省區市正在進行網路試點,下半年5G手機將零星上市。3月4日5G概念股多股漲停。專家認為,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開啟產業互聯網新階段貢獻將更為顯著。
5G開啟產業互聯網新階段貢獻更為顯著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監管研究部主任張春飛分析認為,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具備更高速率、更低時延和更大用戶連接能力等顯著特徵,不僅能滿足人與人的通信,還能滿足人與物、物與物的通信,將開啟萬物互聯、人機交互的新時代,對構築數字化時代國家競爭新優勢意義重大。GSMA預測到2025年,全球5G連接數量將達到14億,佔全球總數的15%。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左鎧瑞表示,5G與4G協調發展正加快基礎設施升級。在建網初期,5G主要覆蓋熱點地區,當沒有5G覆蓋時,5G多模終端(兼容4G/5G多種制式)可以自動切換到4G網路,5G網路建設可與4G網路協同。預計2020-2025年,5G網路總投資額在9000-15000億元,同期電信企業5G業務收入累計將達到1.9萬億元。
5G拓展產業互聯網新空間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工程師汪明珠分析認為:
1、增強移動寬頻場景,主要是現有移動互聯網的升級,為用戶提供更加極致的應用體驗,如智能家居、智慧醫療、虛擬現實等。
2、物聯網場景,主要面向智慧城市、車聯網等低功耗大連接應用,給城市管理、環境監測、智能交通等行業帶來新型智慧應用。
3、工業互聯網場景,主要面向工業控制、工廠自動化、遠程運維等對時延和可靠性具有極高要求的垂直行業應用。
從上述應用場景可以看出,與4G相比,5G應用將與更廣泛的實體經濟領域相結合,極大推動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壯大,形成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5G對經濟社會貢獻顯著
從直接貢獻看,5G的部署可以有效帶動產業鏈快速發展:
1、5G建網過程需要采購大量網路設備,這將帶動我國設備製造企業研發先進的設備。
2、帶動手機終端的升級換代,將促進手機廠商製造更先進、更豐富的終端產品。
3、網速快了,終端好了,也將推動互聯網、軟體企業開發出更多更好的應用,帶動整個信息服務水平的提升。
從間接貢獻看,5G將成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使能器
5G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深度融合,將支撐傳統產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管理服務等生產流程的全面深刻變革,助力傳統產業優化結構、提質增效。通過產業間的關聯效應和波及效應,將放大5G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帶動國民經濟各行業、各領域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就業貢獻看,5G 將創造大量具有高知識含量的就業機會
5G帶動移動通信產業就業的同時,還將催生工業數據分析、智能演算法開發、5G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等新型信息服務崗位,並培育基於在線平台的靈活就業模式。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5G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從直接貢獻看,預計2020-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直接創造的經濟增加值達3.3萬億元。從間接貢獻看,預計2020-2025年期間,我國5G商用間接拉動的經濟總產出約24.8萬億元,間接帶動的經濟增加值達8.4萬億元。從就業貢獻看,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2020-2030年中國5G的直接和間接經濟產出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大運營商試點城市激戰 專家點評爭奪全球領先步伐還需加快
繼去年12月三大運營商獲得全國范圍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後,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今年中將進行5G商業推廣,一些地區將會發放5G臨時牌照,使大規模的組網能夠在部分城市和熱點地區率先實現,同時加快推進終端的產業化進程和網路建設。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雲勇在人民大會堂「委員通道」上表示,我國25個省區市正在進行網路試點。
5G的技術特點決定了其網路建設的超大密集度。在網路建設方面,中信建投證券在一份研報中預計,2019年中國將新建開通5G基站10萬個左右,預計全球在30萬~40萬個基站左右。未來5G基站量將是4G基站量的2倍,可見5G需要大規模投資。而5G基站建設規模是視運營商而定的,可以預計,運營商圍繞5G的激戰近在眼前。
目前進展最快的就是三大運營商的試點城市。去年12月,中國移動集團公司副總裁李正茂在中國移動5G創新合作峰會上表示,中國移動在全國有17個實驗城市。其中在杭州、上海、蘇州、廣州、武漢5個城市進行5G規模實驗。此外,還將在北京、成都、深圳、青島、天津、福州、武漢、南京、貴陽、沈陽、鄭州和重慶12個城市開展應用示範,深入到垂直行業的應用,形成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探索新興商務模式。
中國聯通計劃在北京、雄安、沈陽、天津、青島、南京、上海、杭州、福州、深圳、鄭州、成都、重慶、武漢、貴陽、廣州和張家口17個城市進行5G試驗。中國電信則准備在北京、雄安、深圳、上海、蘇州、成都、蘭州、南京、福州、重慶、杭州、海口等17個城市進行試驗。
看起來幾大運營商競爭的如火如荼,但也有通信專家點評認為,相對於韓美等國在5G上表現出來的激進步伐,國內三大運營商的「激戰」仍顯得相對保守。雖然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在高呼5G的重要性,但是實際總體行動上或許步伐並不大。三大運營商在爭奪5G全球領先的步伐上還需進一步加快。
⑸ 互聯網掌門人齊聚「智博會」對於5G技術發展、人工智慧的提升有何促進作用
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推進,智能產業快速發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伴隨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智能化正在成為技術變革、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傳統產業因此獲得了新「幫手」。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表示:「當信息化這個最大變數開始融入各行業,智能產業的加入,讓產業競爭方式發生變化,由垂直縱深的各個實體產業和橫向延展的智能產業相結合,形成了縱橫交錯的新搭檔,產業互聯網也因此成為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的重要載體和突破口。」
人工智慧已經成為賦能實體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人工智慧+」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但每一項新技術在從誕生到應用的過程中,安全問題都會如影隨形。本屆智博會上,不少專家建議要加強人工智慧發展的潛在風險研判和防範,確保人工智慧安全、可靠、可控。
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杜躍進認為,人工智慧與安全的融合是大勢所趨。我們要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升安全方面的能力;人工智慧本身作為一種計算機軟硬體技術,它自身如何防止安全的缺陷,也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建華認為:「一方面,要深入了解人工智慧應用的安全需求;另一方面,要善用網路安全中的人工智慧技術。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對於5G技術發展、人工智慧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
⑹ 5G時代的到來會對互聯網產業有什麼影響
5G時代的到來會對互聯網產業產生以下影響:
01、互聯網體驗感提升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最直接感受就是網速提升,對於企業來說,最直觀感覺就是生產效率提升。從2G發展到5G相信很多老一輩人能夠深刻體會到這其中的變化,比如在日常下載軟體或者視頻的時候就能感受到用時大大減短,下載存儲量大東西更能體會到。互聯網的發展必然會加強在虛擬世界人們的聯系,距離更加不是人們所擔心的問題,生活娛樂方式也在逐步轉向手機,通過手機能夠操控很多物品,在今後大量的軟體會不斷出現,而且是人們所沒有接觸過的。
綜上所述就是5G時代到來會對互聯網產業的影響。
⑺ 加快5G+工業互聯網,會對製造業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近年來,「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換」都是行業專家討論的熱點話題,在「2019 年經貿熱點論壇」上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曲維璽、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等智庫專家就國內外經貿熱點,一致認為,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如「工業互聯網」「5G」「數字科技「等新概念、新技術將作為平台和工具發揮巨大作用,為實體產業創造新機遇。
當前備受關注的5G商用落地,李毅中指出,發展5G第一要積極,但也不能太急,還得一步一步走扎實,5G並不是隔斷歷史,而是在4G基礎上發展,不斷改進改造。
李毅中特別指出,工業互聯網應當與5G結合起來,共同發展,「要把5G建立到工業互聯網裡面去,提升工業互聯網的能力,充分賦能工業企業」。他認為,國家對5G技術應用高度重視,同時國內工業兩化融合基礎雄厚,5G在工業製造業運用的時間不會落後服務業和消費領域太多。
⑻ 簡述5G網路對社會發展的價值
對於移動通信運營商來說,運營商的「端管雲」能力在5G時代迎來變革。5G研究的深入,讓業界看到5G不僅是通信行業自己的事情,其還將對社會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有觀點認為,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從終端方面來說,有更多的感知,除了智能手機以外還有各種感測設備;從管道來說,中國移動前期3G、4G的時候,對人的通信連接是比較擅長的,到了5G的時候,慢慢地拓展到了物的連接;在雲方面,5G和人工智慧很好的結合,5G將會產生大量物的數據,這些數據通過人工智慧來變現,產生更多價值。
可以說,與強調數據傳輸速度的3G/4G網路不同,5G通信提供超高速率承載外,還具備低時延高可靠性、大容量物聯網鏈接特性。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介紹,面向2020年及未來,基於5G網路的VR/AR應用、工業互聯網、無人駕駛和車聯網等增強型移動寬頻和物聯網應用將隨著5G網路的成熟獲得爆發式增長,預計到2025年全球聯接數將達到1000億,其中基於物的聯接將佔到90%。
據高通報告預測,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造12.3萬億美元經濟產出,預計從2020年至2035年間,5G對全球GDP增長的貢獻將相當於與印度同等規模的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