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在國內酒櫃行業發展的如何
隨著國內中產階層越來越多,葡萄酒銷量也是逐年遞增,酒櫃也慢慢從由無人知道的小草,變成了中產階層身份的與品味的象徵。酒櫃行業作為葡萄酒行業的伴生行業葡萄酒儲存行業的一個分支,雖然不能算是新生事物,在中國的發展頂多也就近十年的歷史,然而由於各種原因,酒櫃行業發展一直較為緩慢,作為「非主流」存在著,近5年來,隨著葡萄酒行業在中國的飛速發展和國民消費和對葡萄酒認知的提高以及國外需求的上升,酒櫃行業才開始真正起步,向專業化、產業化方向發展,象清晨的朝陽一樣多姿多彩的發展起來。對於項目市場,筆者了解到,在葡萄酒生產、批發、零售幾個環節都能見到葡萄酒櫃的身影,這一市場也會隨著高檔葡萄酒的增長而快速發展。
國內酒櫃市場發展迅速,特別是經濟危機前增速更是驚人。而在家庭中酒櫃的普及率非常低,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別是中產階層的發展壯大,以及消費結構升級、葡萄酒作為健康飲品的價值被廣泛認同,中國的葡萄酒銷量逐年上升,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機構(IWSR)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到2011年,中國葡萄酒銷售額將占亞洲市場的40%,約合年消費11億瓶葡萄酒。釀酒協會的數據也顯示年年7月我國葡萄酒的產量增長高達25.65%。加上經濟發展、消費者可支配收入等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消費者的葡萄酒消費逐漸轉向奢侈消費,預計未來三年,中國葡萄酒櫃市場很可能進入高速增長期,因為葡萄酒這種健康酒產品正逐步得到中國消費者的認可,酒櫃的市場需求增長將十分可觀,必將成為競爭異常激烈的家電行業中的朝陽產業。
㈡ 誰有 紅酒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加上政府促進內需政策的實施,促使國民未來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得到提振,有效刺激我國居民對葡萄酒的消費需求。
同時,國家產業政策支持、葡萄酒行業發展勢頭良好,推動我國葡萄酒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前瞻產業研究院《互聯網對中國葡萄酒行業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專項咨詢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底,我國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指年銷售額在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的葡萄酒產量達到138.16萬千升,平均每五年翻一番,近十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6.98%,近五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5.75%;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從47.68億元升至438.46億元,增長了8.19
倍。2013年,由於消費市場的改變以及進口葡萄酒持續沖擊的影響,我國葡萄酒行業景氣度下滑,產量降至117.8萬千升,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降至408.17億元。2014年,行業發展狀況稍有回暖,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為420.57億元,較上年上升3.04%,產量下降了1.44%至116.1萬千升。到2014年底,全國規模以上葡萄酒生產企業達到217家。
我國葡萄酒需求快速增長的利好發展勢頭吸引外國葡萄酒不斷進入中國,給國內品牌葡萄酒生產企業帶來較大沖擊。2008年以來,我國葡萄酒進口量一直保持較快增長,進口量和進口金額分別以年均24%和31%的增長率逐年增長至2012年4.26億升和25.73億美元的水平。2013年的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量為4.06億升,同比下降4.65%,進口葡萄酒總額為
23.98億美元,較2012年下降6.83%。2014年中國進口葡萄酒數量基本持平,全年進口葡萄酒4.09億升,同比增長0.87%,進口葡萄酒總額為22.13億美元,同比下降7.69%,進口葡萄酒對櫃內市場仍有一定沖擊。
2006年以來,國內葡萄酒行業的利潤率總體保持上升態勢,主要原因為在葡萄酒市場需求旺盛的態勢下,葡萄酒產品銷售價穩步上升,基本抵消了包裝成本及其他費用上升帶來的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行業的利潤率出現了短期波動,但2011年恢復到歷史最好水平。2012年,我國葡萄酒行業利潤率出現下滑,主要是由於進口葡萄酒的不斷增加給國內葡萄酒企業帶來較大沖擊:至2013年,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出現變化,高檔葡萄酒銷售下滑較大,加之進口葡萄酒對國產葡萄酒市場的持續性沖擊,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業利潤率水平。2014年的行業數據顯示,葡萄酒行業在消費結構和進口酒的沖擊下利潤率進一步下滑。
一、未來三到五年中國葡萄酒市場將會出現高速增長
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沒有哪個時代離開過酒,「無酒不成宴,無酒不歡」,這雖然更多說的是白酒,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飲酒習慣也在發生著悄然變化,這種變化我們身邊隨處可見,那些還在酒桌上拼殺白酒的幾乎都是60、70一代人,40、50一代身體已經不能再允許太多折騰了,而80、90後是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他們的飲酒習慣明顯不同於他們的父輩了:什麼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添一添,那種被動的飲酒方式在他們身上已經不易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生活化、更自由地飲酒了。
未來3到5年,80後一代將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這一代人對葡萄酒的喜愛將遠超過白酒,因為80、90年一代的消費習慣變化,未來白酒市場將有一大部分會被葡萄酒所取代。
近年來無論是國內外葡萄酒企業,還是葡萄酒知識傳播培訓機構都在積極地推廣葡萄酒知識。幾年前這些還都是少數精英階層才可涉及的,葡萄酒也被認為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奢侈品,可也就是幾年時間我們再看,很多葡萄酒培訓已經深入到二線城市,而且葡萄酒市場推廣更是已經深入到三線城市,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甚至已經到鄉鎮一級市場。葡萄酒知識的普及度也越來越高,葡萄酒在中國老百姓心中已不再那麼神秘和高不可攀,在未來3到5年內相信葡萄酒知識在中國會越來越普及。
互聯網、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這幾年在中國迅猛發展,她們所帶來的影響力中國老百姓已經切身體會到,新媒體不但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更推動了傳統商業模式的變革。新媒體是新時尚,葡萄酒是時尚品,所以當葡萄酒遇上新媒體,必將掀起行業波瀾。也買酒、酒美網等新媒體與葡萄酒的結合,已經徹底終結了葡萄酒行業的暴利時代;微信等的快捷分享讓無數菜鳥都變成小半個專家。這些新媒體毫無疑問未來幾年仍將會高速發展,這將會在很大程度上為中國葡萄酒市場發展推波助瀾。
行業內統計,中國葡萄酒目前僅300億左右的市場總量,相對於白酒數千億市場來說目前還只是「小兄弟」,但是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加之葡萄酒知識的普及以及新媒體的推波助瀾,我們相信未來3到5年中國葡萄酒必將會高速增長,甚至會出現暴發性增長。
二、國產葡萄酒行業的三大難關
中國葡萄酒市場簡單來看可分為國產酒與進口酒,未來到底誰更有機會搭上中國葡萄酒市場高速增長的「動車」呢?
國產葡萄酒目前主要是張裕、長城、王朝這三大品牌,也就是傳統定位認為的行業第一陣營,第二陣營目前也就威龍、華東等,第三陣營主要是一此地方性品牌,如雲南紅、漢森、通天、皇軒、怡園莫高等。實際上中國葡萄酒行業發展是比較畸形的,國產葡萄酒行業明顯的三大現象是:一、第一陣營體制受限;二、第二陣營後勁不足;三、第三陣營難以突破。
深入分析三大現象背後是國產葡萄酒行業存在的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在未來3到5年仍將是制約國產葡萄酒發展的三大難關。
難關一:體制關。國內一線酒企,無論是白酒還是葡萄酒,大多還是國有體制或受國有體制的影響。國產葡萄酒企業最明顯的就是王朝,應該來說,王朝真正是中國葡萄酒品牌的代表,但是因為體制受限,這些年來幾乎沒有發展,南部的改革剛見成效又被體制的框架活活拖死;再說說長城吧,中糧兼並後幾經折騰仍然沒有走出誤區;發展相對好一些應屬張裕了,改制給其帶來了發展的澎湃動力,但第一陣營如果僅此一家發展仍然不變改變行業的大格局。
難關二:底蘊關。中國白酒文化歷經幾千年傳承,源源不斷,底蘊深厚,所以才能支撐其品牌的高附加值。而相對於白酒,現代意義上的葡萄酒在中國真正發展也才30餘年,盡管這些年來業界有人在談中國西部也有幾千載的葡萄酒史,但那終歸也只是在業界談談而已,歷史的斷檔是無法去修復的。相比歐洲幾千年葡萄酒發展史,我們的葡萄酒明顯存在文化底蘊上的不足,正是因為這一重要原因影響了國產葡萄酒品牌附加值的提升,這一點是中國葡萄酒最難以突破的一關。從當前國產葡萄酒行業現狀來看,行業本身還難以形成合力(這部分內容另撰文研討)來引導國民對於國產葡萄酒價值的進一步認知。實際上業內都知道2011年在北京舉辦的一場盲品比賽中,來自寧夏產區的葡萄酒擊敗了法國波爾多名庄酒,再現1976年那場經典的美法葡萄酒大賽之盛況,這足夠說明了中國葡萄酒這些年來所取得的發展,可這些信息也僅在行業內流傳。筆者從事一線國產葡萄酒營銷推廣多年,常遇到消費者對於國產葡萄酒的不認同,初遇時十分懊惱,理性分析後也淡定多了。這一難關的突破需要國產酒品牌形成合力,特別是第一、二陣營的合力引導,可現實是只有張裕一家在極力吶喊,王朝、長城都還深陷在自身的泥潭中苦苦掙扎,而威龍卻主打「有機」概念自立門戶了。所以這一關將是未來3到5年內國產葡萄酒難以跨越的最大障礙。
難關三:價值意識關。國產食品這幾年不斷被曝光的陰暗面在葡萄酒行業也存在,2011年央視曝光了河北昌黎一帶的假酒事件,2012年張裕的葯殘門事件沸沸揚揚,山東煙台一代至今仍然能大量提供所謂的「超低價原酒」。國內食品行業從業者的行業自律仍然令人擔憂,這是從加工業方面來說的。另一方面國內市場競爭的無序性也導致渠道商一再壓縮采購成本,迫使製造企業一再壓低製造成本,乃至以次充好,造成惡性循環。這兩方面的問題歸結起來都是行業從業者的價值意識和道德意識缺失,這一問題的解決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所以未來3到5年也將會成為影響國產葡萄酒發展的一大難關。
三、進口酒市場潛力巨大
我們分析了國產葡萄酒因為三大難關不易跨越,未來3到5年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但是中國葡萄酒市場高速增長已是必然,所以進口酒巿場機會巨大,這種機會也源自於進口酒自身的幾大優勢:一是中國老百姓還是認為進口品牌文化底蘊相對深厚,特別是舊世界地區的品牌,葡萄酒行內有句話:老外是看酒喝酒,咱中國人更多是看人喝酒,意思說的是中國人特有的「面子」文化,喝進口酒比喝國產酒更有面子;二是相比國產酒,進口酒的品類更豐富,消費者可選擇性更強,先不去說葡萄酒新、舊世界共有多少產區,每個產區又有多少種自己的特色產品,舉個簡單的例子,目前在國產酒中幾乎就沒有優秀的起泡酒,而起泡酒卻深受年輕一代喜愛,那咋辦?於是乎世界各地琳琅滿目的起泡酒紛紛搶灘登陸;三是相對於國產酒,進口酒市場價格不透明,更有利於保持渠道利潤,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這三方面歸結到一點來看還是因為國產酒行業自身的發展受限,服裝行業就是明顯的例子,十到十五年前,中國市場的中高價位服裝幾乎都是洋品牌,可隨著中國服裝業的快速發展,現在我們身上幾乎都是福建、廣東等地產的民族品牌。國產葡萄酒行業如果能擺脫限制,高速發展,那未來巿場格局完全不一樣。
㈢ 中國白酒行業在國外未來的發展趨勢會如何
白酒,可以說孕育了一代代的中國人。中國的人情文化,飯桌文化,交往文化,無一都跟白酒不無關系。大家都應該知道。葡萄酒,紅酒,在國外往往比較興盛,而以高粱以及小麥為主要原料發酵的白酒則在中國更受歡迎。多少年來,白酒的發展已經漸趨成熟,總體的市場趨勢,也更彰顯了白酒行業跟時代的接軌!那麼,白酒在國外未來的發展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我覺得一定會發展得更好。
一瓶好酒,需要地方環境,窖藏環境,水質,以及配方,工藝等,每一個方面都必須是精益求精,精品中的精品。酒水批發,聚餐,酒店,餐廳等等,多種銷售渠道,滿足創業者們的銷量額,成為賺錢好商機。再加上現在中國的白酒行業大品牌已經實現了品牌化。在向國外市場進發的時候也就會被更加有底氣,有實力。現在櫃外更多人喜歡葡萄酒以及其他國外名酒的情況下。中國白酒救贖努力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以及品牌文化。並且能夠將其傳播到國外。我相信中國白酒在未來在國外一定會發展得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㈣ 昌黎葡萄酒發展史
昌黎,一個小縣城,葡萄酒產量佔到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其特有的魅力堪與法國波爾多媲美。
秦皇島市昌黎縣地處河北省東北部,總面積1212.4平方公里,耕地94萬畝,總人口54.8萬,其中農業人口佔80%。昌黎縣不僅是河北省的農業強縣和河北省首批擴權縣之一,而且也是全國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
昌黎縣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南挾灤河,氣候和土壤條件特別適宜葡萄的生長,有400多年栽培葡萄的歷史,所產的葡萄氣味噴香,口感甜潤,深受人們的喜愛。上世紀70年代,又引進了赤霞珠、蛇龍珠、品麗珠等釀酒用的葡萄新品種,於1979年研製、開發出中國第一瓶干紅葡萄酒,填補了中國干紅葡萄酒的空白。
近年來,昌黎葡萄酒產業發展迅猛,涌現出了華夏長城、地王、越千年等30家葡萄酒釀造企業,干紅葡萄酒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葡萄酒產量佔到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被譽為「中國干紅葡萄酒城」和「東方的波爾多」。
如今在昌黎,不僅有眾多農戶融入「干紅產業鏈條」,還有從事產前、產中、產後技術、信息服務的中間環節,更有技術、設備不斷提檔升級的眾多企業,已實實在在地開拓出一條立足資源、順應市場、創新發展葡萄酒產業集群發展的道路。全縣70%的行政村,8000農戶栽植釀酒葡萄,主栽品種為赤霞珠、品麗珠、梅麓輒、龍眼、霞多麗。農民每年從中獲利約計5000萬元。目前,全縣已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技術服務網路,從事釀酒葡萄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的技術人員有171名,其中擁有中高級職稱的51名。在葡萄酒釀造方面,有國家級評酒委員11名,中高級職稱技術人員40餘名。2001年,昌黎與亞洲惟一的葡萄酒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並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由「昌黎葡萄」向「昌黎干紅」躍升
1980年,當昌黎人以每株1美元的價格從法國帶回優種「赤霞珠」酒葡萄苗時,只是懷揣著把一個「朝陽產業」發展壯大的憧憬。20多年後,這個「蛋糕」做得如此之大,由「昌黎葡萄」向「昌黎干紅」的「聚變」速度如此之快,遠遠超出了他們當初的想像。
昌黎享受著與世界著名干紅葡萄酒產地法國波爾多同樣的日照、土壤和溫差,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釀酒葡萄產區之一。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昌黎縣委、縣政府逐漸認識到,要想讓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必須要提高組織化程度,讓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都能規范地運行。2000年3月,昌黎成立了我國第一個葡萄酒業管理局,同時,還建立了釀酒葡萄種植協會、葡萄釀酒企業協會,制定了一系列助推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政府、企業、農戶都有了自己的代言人,並形成了利益共同體,把組織化程度提高到一個新高度。
組織化程度的提升,加快了產業發展的步伐。到2005年,昌黎干紅酒產業已形成由31家釀造企業、5萬畝優質酒葡萄基地、4萬多農戶組成的產業集群,干紅酒產業成為第一大立縣產業,被列為河北省十大特色產業之一。
如今,昌黎的干紅產業既有基地支撐,又有釀造龍頭企業的帶動,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群體龐大的干紅酒產業集群已經形成,並輻射到周邊縣區,形成特色區域經濟帶。盧龍、撫寧酒葡萄種植面積已達3萬多畝,干紅企業15家。從1996年到2005年,昌黎干紅酒產業稅收由526萬元、占財政收入5%,增長到1.62億元、占財政收入40%。
由「昌黎釀造」向「昌黎創造」躍升
在昌黎干紅產業發展過程中,眾多「第一」證明了人的創造性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昌黎合資興建了中國第一家干紅釀造企業;正式注冊了第一家家庭酒堡;「昌黎葡萄酒」成為第一個獲得原產地域保護的葡萄酒產品;成立了第一家葡萄酒學院研發中心;建立了第一個國家級葡萄與葡萄酒質檢中心……
在產業發展中,定標准、評資格、研發新產品、培育葡萄新品種,昌黎都力求走在行業前列,創造多個「首批」、「率先」。近年來,朗格斯等國際干紅釀造企業與國內知名大學開展中國首批專業技術資格培訓與考核,建成國家級葡萄、葡萄酒研發中心和質檢中心,填補了國內空白。專門為昌黎制定的行業標准《昌黎葡萄酒GB19049-2003國家強制性標准》正式實施。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起人才培養和技術合作關系,與OIV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合作,建設了具有國際一流技術水平的葡萄酒研發機構。就連培訓農民,也注重直接與國際接軌,經常聘請國際知名專家進行高端培訓。
技術的創新推動著干紅產業的發展。現在,昌黎產的干紅葡萄酒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均占據市場優勢。昌黎茅台葡萄酒公司以每年60%以上的速度增長,建廠3年就已跨過盈虧平衡點;華夏公司17年資產增長近90倍,連續10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
由「干紅品牌」向「地域品牌」躍升
在近期舉行的第二屆廣東國際酒飲博覽會「商貿配對」活動中,貼有原產地域保護專用標志的昌黎干紅葡萄酒,被國內外酒商視為同類酒產品中的寵兒。
走品牌、質量興企之路,創造出一個名牌群體。目前,華夏、地王、越千年、朗格斯、茅台等企業均已通過ISO系列、HACCP(國際食品安全體系)等多種認證。華夏長城干紅為中國奪得第一個國際大獎,獲「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品牌」、「首批葡萄酒免檢產品」。朗格斯、茅台等一大批龍頭企業,甚至家庭酒堡也努力走品牌之路。2002年8月,昌黎葡萄酒就被核准為中國葡萄酒行業第一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現在全縣已有25家企業、58個產品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這標志著昌黎葡萄酒在全世界受到知識產權保護,拿到了進入世界市場的「綠色通行證」,開始了打造地域整體品牌的新征程,「中國昌黎干紅」地域品牌已鮮明地樹立起來。
如今,昌黎的干紅企業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在國內均屬一流,在市場拓展和企業管理方面形成較強優勢,產業結構合理,龍頭企業發展快、後勁足。今年,昌黎縣又規劃了遠大目標:到2010年,全縣酒葡萄種植面積達8萬畝,年葡萄加工能力15萬噸,葡萄酒產量11萬噸,出口量1萬噸,實現產值23億元,利稅6.5億元。
由「葡萄產業」向「旅遊產業」躍升
在「干紅城」游覽中得到酒文化的熏陶,借葡萄酒文化之旅增添旅遊情趣,昌黎葡萄酒文化游這壇好酒越「釀」越濃。去年以來,以「品酌葡萄美酒、觀賞萬畝葡園、游歷歐式酒堡」為主要內容的昌黎葡萄酒文化游應運而生。「葡萄酒文化游」一經推出,立即受到旅遊者歡迎,國內外遊客紛紛聞香而來。昌黎葡萄酒文化游項目已接待中外遊客近10萬人次。
賞葡萄園迷人風光,走十里葡萄長廊。世界名種酒葡萄在昌黎的田野上隨處可見。走進葡萄的海洋,惟一有資格當作貢品享用的「赤霞珠」葡萄蔓延伸展,一掛掛紅似瑪瑙的成熟果實壓彎了藤蔓。漫步在葡萄園,當地的淳樸農民會邀請遊人品飲佳釀,與他們共同分享豐收的喜悅。
以釀造出「中國第一瓶干紅酒」而聲名鵲起的華夏葡萄釀酒有限公司,以傳播民族葡萄酒文化、樹立長城葡萄酒品牌為宗旨,率先推出了葡萄酒文化游。目前,華夏公司已正式成為國家旅遊局命名的「全國首批工業旅遊示範點」。走進華夏公司,您將踏上一個民族韻味十足而內容豐富多彩的葡萄酒文化之旅。這里推出的21個景點讓人流連忘返、目不暇接。
如果說華夏公司讓人感受的是一種民族葡萄酒業的芬芳,那麼坐落在昌黎東郊的朗格斯酒庄,則會讓人們體會到世界頂尖品質葡萄酒的獨特魅力。由奧地利著名企業家施華洛奇先生投資2970萬美元獨資興建的朗格斯酒庄獨具特色。該酒庄全面融合了世界風行的興建葡萄酒庄的3S原則,即大海(SEA)、沙灘(SAND)、陽光(SUN),秉承「美好醞釀,自然品位」的經營理念,致力於創造世界一流的酒庄和酒庄葡萄酒品牌。同時,也為「昌黎葡萄酒文化游」塗上了濃郁的歐式風情。
㈤ 中國葡萄酒產業的發展現狀目前我國主要的葡萄酒產區有哪些
中國葡萄酒十大產區:
一.通化產區 由於天氣寒冷,主要種植抗寒性強的山葡萄(V.amurensis),其中有些年份採摘到的長白山野生山葡萄僅有350-450噸.
主要品牌:通化酒廠,長白山酒廠
二.渤海灣產區 受海洋的影響,氣候變化穩定,熱量豐富,雨量適中,土壤適宜,自然條件優越,是我國優秀的釀酒葡萄產地.主要品種有:霞多麗,貴人香,赤霞珠,品麗珠,蛇龍珠,梅樂,佳麗釀和白玉霓等.渤海灣產區的葡萄酒佔到中國葡萄酒產量的2/3.
主要品牌:華東酒庄,郎格斯酒庄,張裕卡斯特,王朝,華夏長城,長城金色庄園
三.懷涿盆地產區 氣溫適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雨量偏少,十分適宜龍眼,牛奶葡萄的生長.近十年推廣赤霞珠,梅樂等品種已成功.
主要品牌:中法庄園,紅葉酒庄,容辰酒庄,德尚酒庄,張裕愛斐堡,沙城長城庄園
四.清徐產地 大都分布在山坡梯田上,海拔多為800-900米,光照充足,雨量適中,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多礫石,十分適宜葡萄的生長.
主要品牌:怡園酒庄
五.銀川產區 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土壤含礫石,未開墾,土質原始,適宜葡萄的生長,是目前西北地區較大的葡萄產區,現已新建了王泉營,廣夏,民化,御馬4家大規模的葡萄酒企業.
六.甘肅武威產區 近年來梅樂,黑皮諾,霞多麗等品種已大面積推廣.據說產區的葡萄酒是西北地區的佼佼者.
主要品牌:莫高,祁連,國風,皇台,蘇武山
七.新疆吐魯番產區 這里歷來是我國無核白葡萄生產基地.現在這里成功試種了赤霞珠,梅樂,品麗珠,歌海娜,西拉等品種.葡萄糖度較高,酸度相對較低,適於釀制具有西域特色的甜型葡萄酒.
主要品牌:鄉都
八.新疆石河子產區 1997年在這里創建的新天葡萄酒公司,葡萄園面積達15萬畝.這里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土壤富含礦物質,葡萄品質好,無污染.主要品種有:龍眼,牛奶,赤霞珠,梅樂,霞多麗,黑皮諾等.一些抗病性差的優良白色品種如索味濃,雷司令等及早中熟紅色釀酒品種在該地區有較大的發展前途.
九.雲南彌勒產區 這是我國最具特色的新興的葡萄酒產區,它是我國緯度最低(北緯25度);海拔最高(1500米),氣候最多樣化,土壤最紅,酸度最高,紅葡萄顏色最深,歐美雜種釀酒葡萄--玫瑰蜜種植最多的一個特殊產區.主要品種有:玫瑰蜜,赤霞珠,梅樂
主要品牌:雲南紅,香格里拉
十.黃河故道產區 近年來幾家葡萄酒廠新開發的葡萄基地,通過引進赤霞珠等晚熟品種和改良栽培技術,基本控制了病害的流行,提高了葡萄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