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大灣區熱帶花卉產業發展田園

大灣區熱帶花卉產業發展田園

發布時間:2021-01-15 14:12:02

Ⅰ 觀賞花卉的花卉產業

1、有利於促進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花卉是人們普遍喜愛的一種特殊產品,具備較高的經濟價值,具備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花卉業的發展既提高了人們生活質量和情趣,也美化了環境,是改善環境質量不可缺少的內容。花卉業是兼具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雙重意義的特殊產業,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花卉業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城鄉經濟一體化建設以及社會經濟、文化生活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
2、有利於增加就業。花卉產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據統計花卉產業從業人數從1998年的102萬人增加到2006年的440萬人。可見花卉業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花卉產業安置了大批城鄉剩餘勞動力,今後還將有大發展的趨勢。我國發展花卉產業無疑會促進就業結構的改善,為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和下崗人員提供就業的機會,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
3、有利於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的增收。花卉業是一項佔地少、效益高的朝陽產業,俗話說「一畝園十畝田、一畝花十畝園」。同時花卉業也是一項高效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其經濟效益可成倍甚至幾十倍增長。花卉產業可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鞏固農業基礎地位。
4、有利於相關產業的帶動發展。花卉產業迅速發展,社會化分工進一步明確並具體化,專業化程度更高,產業鏈更加牢固。花卉產業作為一個產業體系,不但是農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也與輕工、化工食品及醫葯工業密切相關。花卉產業的發展,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1、花卉生產管理有待加強
我國大部分花卉生產基地規模偏小,較為分散。除少數幾家大型花木生產基地,大多數基地面積不大,分布零散,生產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合作與互動性差,不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同時花卉生產技術落後、花卉商品質量不高,花卉生產產值偏低。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我國切花、切葉、高檔盆花質量等級普遍偏低,新品種的品質難以保證。
2、花卉產業的投入不足,加工技術落後:我國花卉產業國內投入力度不一,沿海城市投入相對較高,所以廣東、山東、上海等地花卉產值較其它省份要高,而相比國內天然花卉品種較豐富的雲南2007年度的花卉產值比廣州市僅多2個多億元。我國花卉加工、深加工技術欠缺同時我國花卉產業的高附加值產品、花卉加工技術還不成熟。
3、花卉品種研發不足、保護不力:我國花卉市場上還缺乏國產高檔花卉品牌。市場上的高檔花卉如蝴蝶蘭、大花蕙蘭等成品苗大部分是生產商購自國外的組培花卉品牌苗,國內品牌競爭力明顯不足。同時我國花卉育種技術落後。目前我國花卉育種工作還停留在傳統的遺傳育種方式,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分子育種手段在花卉育種上只是處於摸索階段。
4 花卉銷售網路有待完善: 我國花卉消費市場潛力大,但是許多地區缺乏消費引導,使得消費市場開發不足。存在主要問題有市場發育不充分,經營秩序混亂,花卉市場價格起落幅度大。淡季花卉滯銷、旺季供不應求。信息流通不暢。沒有相應的組織管理和質量監控體系,花卉銷售種類結構不合理等需要完善的地方。 1、增加對花卉產業的資金投入,完善花卉產業的管理體系。現代花卉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無論一線生產人員, 還是各級各類從業人員 ,都必須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才能提高花卉產品的標准質量,完善花卉產業的管理首先要有一批高質量的專業花卉科技人才。同時,花卉產業作為一個產業,在達到一定的發展程度以後必須要加大扶持力度才能更好的發展,所以,加大對我國花卉產業的資金投入,尤其在花卉產品的科技研究、發展新產品的培育,更要進一步加強生產和科研結合,加強研究資金的投入。
2、 大力保護花卉資源,優化培育新品種。 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 ,花卉栽培歷史悠久。熱帶 、亞熱帶 、溫帶、寒溫帶花卉、高山花卉、沼澤花卉、水生花卉等應有盡有。是許多名花異卉的故鄉,也是世界上花卉種類和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因此充分利用現有的花卉物種優勢,進行選種、育種和野生花卉的馴化和栽培,更多地創造出自己的品牌優勢,是我國花卉產業發展的一個方向。
3、 加大力度提高花卉產業的附加值,形成花卉產業鏈:我國花卉業應在品種、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保鮮等各個環節上下功夫。要有高效的質量控制措施和保障體系。同時還要注意挖掘花卉產業鏈的其它相關產業,使花卉產業與食品、醫葯、輕工業等產業同步發展。
4、把握市場動態,正確引導花卉產業發展方向:科學制定生產計劃,研究國內外市場行情,收集銷售渠道反饋的信息,了解客戶的需求,以便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我國花卉產業的發展還處於比較盲目的狀態,跟風現象、短期利益現象比較嚴重,應正確引導花卉產業的發展方向,引導花卉產業鏈健康發展[3]。

Ⅱ 昆明花卉產業的分布特點

雲南省5萬畝花卉生產基地布局為:以崑曲高速路沿線為主,建立5000畝花卉示範園區專,吸屬引國內外企業到雲南進行花卉產業開發;以昆明、玉溪為中心,溫帶切花生產基地達到 3.5萬畝;以迪慶州香格里拉縣為中心的球根花卉生產及示範基地達到4000畝;西雙版納、元謀和元江等熱帶地區建立熱帶花卉生產基地達到5000畝;昆明地區建立蘭花和盆花生產基地達到1000畝。

Ⅲ 一年生花卉的花卉產業的發展

中國種植花卉的優勢表現在種質資源、氣候資源、勞動力資源、市場優勢、花文化優勢等幾個方面。「十五」期間,中國花卉種植面積已達64萬公頃,比「九五」期末的15萬公頃增長326.7%。其中,種植面積5萬公頃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蘇、浙江、廣東四省,2萬公頃以上的有河北、山東、湖南、甘肅等省。中國花卉面積已佔世界花卉生產總面積的三分之一。2005年全國有花卉市場2586個,企業64908個,其中種植面積在3公頃以上或年營業額在500萬元以上的大中型企業8334家,花農1251313戶,從業人員4401095人,專業技術人員132318人。「十五」期末全國重點花卉產區初步形成,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區域化產業形成了以雲南、四川、江蘇、浙江、海南為重點的南方熱帶、亞熱帶花卉產區;以廣東、福建為重點的南方熱帶觀葉植物產區;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為重點的觀賞苗木產區;以北京、山東、河北為主的北方花卉產區;以遼寧為中心的東北花卉產區。

Ⅳ 昆明發展花卉產業的優勢地形是什麼

雲南省花卉產業發達,影響雲南發展花卉產業的主要因素是氣候,該省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
故選:C.

Ⅳ 雲南花卉產地有哪些

雲南因氣候、生物、地質、地形等的相互作用,造成了雲南土壤類型的多種多樣及垂直分布的特點。全省初步劃分有16個土類,佔全國土類的1/4,其中,紅壤佔全省土地面積的一半,是省內分布最廣、最重要的土地資源,故雲南有「紅土高原」、「紅土地」之稱。
雲南是全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熱帶、亞熱帶、溫帶、寒溫帶等植物類型都有分布,古老的、衍生得、外來的植物種類和類群都很多。在全國的3萬種高等植物中,雲南就佔60%以上,被譽為「植物王國」。雲南樹種繁多,類型多樣,葯用植物、香料植物、觀賞植物在全省范圍內均有分布,故雲南還有「葯物寶庫」、「香料之鄉」、「天然花園」之稱。其中可供觀賞的奇花異卉、美葉良木近2500多種。因此,雲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花卉王國。這不僅是世界上觀賞植物寶貴的種質基因庫,也是雲南發展花卉產業的資源保障。雲南是世界上許多著名花卉品種的原生地,如百合、山茶等,同時還有許許多多的野生花卉資源有待開發。
雲南省具有立體氣候的特點,這使各種氣候類型的花卉,無論是溫帶的,還是熱帶、亞熱帶的,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適生地。尤其是以昆明、玉溪為中心的滇中地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世界上主要的鮮切花品種在這里都能實現周年規模化生產,而且品質好,生產設施要求不高。
另外,雲南地處低緯度高海拔地區,具有光照充分而且紫外線強度大、溫差大等特點,這使引進的蝴蝶蘭、康乃馨、玫瑰等很多花卉品種的栽培效果都好於原產地,在花朵碩大、色彩艷麗等方面超過了引進地。
雲南花卉產業的發展始於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上政府扶持,雲南花卉已取得較快的發展。從1994年開始,雲南鮮切花產量一直保持全國第一的地位,目前雲南省年產鮮切花13億枝,佔全國鮮切花總產量的一半左右。
百合之鄉——阿子營地處高原明珠滇池的源頭——昆明市松華壩水源保護區,距昆明30公里。百合花種植的最佳適宜區,已成為雲南省最大的百合花生產基地,是中國夏秋百合的優勢主產區之一。
晉寧位於滇池南岸,屬昆明市郊縣區,與玉溪市接壤,花卉栽種主要以玫瑰、康乃馨、非洲菊、百合4大切花為主,種植品種有120多個系列品種。
呈貢的斗南花卉交易市場和昆明花卉拍賣交易市場,是全國一流的現代化花卉交易中心,「斗南花卉」於2007年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滇西北的山茶、杜鵑品種多樣,品質也出眾。
雲南省5萬畝花卉生產基地布局為:以崑曲高速路沿線為主,建立5000畝花卉示範園區,吸引國內外企業到雲南進行花卉產業開發;以昆明、玉溪為中心,溫帶切花生產基地達到 3.5萬畝;以迪慶州香格里拉縣為中心的球根花卉生產及示範基地達到4000畝;西雙版納、元謀和元江等熱帶地區建立熱帶花卉生產基地達到5000畝;昆明地區建立蘭花和盆花生產基地達到1000畝。

Ⅵ 「田園綜合體」是什麼搞什麼怎麼搞

(一)田園綜合體是可持續發展模式田園綜合體是在城鄉一體化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產業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模式。
(二)田園綜合體的提出是基於一種商業模式方法論其出發點是主張以一種可以讓參與、帶有商業模式的頂層設計、城市元素與鄉村結合、多方共建的「開發」方式,創新城鄉發展,形成產業變革、帶來社會發展,重塑中國鄉村的美麗田園、美麗小鎮。
(三)田園綜合體的經濟技術原理
田園綜合體的經濟技術原理就是以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鄉村社會進行大范圍整體、綜合的規劃、開發、運營。
1、承接農業,就可以避免實力弱小的農戶的短期導向行為,可以做中長期產業規劃,以農業產業園區發展的方法提升農業產業,尤其是發展現代農業,形成當地社會的基礎性產業。
2、規劃打造新興驅動性產業——綜合旅遊業,也可稱之為文旅產業,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3、在基礎產業和新興驅動性產業起來後,當地的社會經濟活動就會發生大的改變,該地區就可以開展人居環境建設,為原住民、新住民、遊客這三類人群營造新型鄉村、小鎮,形成社區群落。所以也可以這樣描述,田園綜合體最終形成的是一個新的社會、新的社區。
綜上,田園綜合體就是農業+文旅+地產的綜合發展模式。

Ⅶ 花藝行業是現在流行的一個趨勢嗎

花藝的發展是時代的趨勢,以前我們只有節日的時候才可能想到買一束鮮花,花藝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差距還是有點遠,但是漸漸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生活質量的提高,你會漸漸的發現花藝已經和我的日常生活已經融合在了一起。



越來越多的都市白領女性往往會選擇在下班的時候路經花店,隨手買上一束鮮花,一掃上班時的疲累,瞬間生活充滿了希望,充滿了陽光。並且很多科學家經過試驗也是證實了通過一定的植物來布置居住環境可以增加大家的幸福感。花藝的發展我覺得和名人效應也是有關系的,細線近幾年結婚的明星你就會發現他們的婚禮現場充斥著各種花藝,場面十分的溫馨、浪漫。

花藝師的前景怎麼樣呢?好,很好,非常好,甚至現在的花藝師已經好到供不應求了。雖然中國的花藝行業發展的不如一些發達的歐美國家,但是我國強大的人口基數也說明了我們的花藝需求並不會輸給歐美國家。

另外,要想花卉修剪的好,首先栽培要上心,可以使用采法特水溶肥。

每個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力,花藝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說明了花藝的本身就已經有了一定吸引力。相信很多朋友在小時候都有經歷過父母讓自己參加興趣班吧而且總是以琴棋書畫為主,而現在呢,很多家長選擇花藝來讓孩子的興趣變得更廣泛。

所以別問花藝師前景怎麼樣了,當你自己加入成為花藝師的一員之後,你就會明白所有的一切了

Ⅷ 花卉業發展現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花卉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意義:狹義的花卉是指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如鳳仙、菊花、一串紅、雞冠花等;廣義的花卉除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外,還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開花喬木以及盆景等,如麥冬類、景天類、叢生福祿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喬木及花灌木等等。 中國種植花卉的優勢表現在種質資源、氣候資源、勞動力資源、市場優勢、花文化優勢等幾個方面。「十五」期間,中國花卉種植面積已達64萬公頃,比「九五」期末的15萬公頃增長326.7%。其中,種植面積5萬公頃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蘇、浙江、廣東四省,2萬公頃以上的有河北、山東、湖南、甘肅等省。中國花卉面積已佔世界花卉生產總面積的三分之一。2005年全國有花卉市場2586個,企業64908個,其中種植面積在3公頃以上或年營業額在500萬元以上的大中型企業8334家,花農1251313戶,從業人員4401095人,專業技術人員132318人。「十五」期末全國重點花卉產區初步形成,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區域化產業形成了以雲南、四川、江蘇、浙江、海南為重點的南方熱帶、亞熱帶花卉產區;以廣東、福建為重點的南方熱帶觀葉植物產區;以浙江、四川、河南、河北為重點的觀賞苗木產區;以北京、山東、河北為主的北方花卉產區;以遼寧為中心的東北花卉產區。 2006年至今,中國花卉業借鑒荷蘭、美國等花卉大國的發展經驗,並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花卉業取得很好的發展,然而,中國花卉業發展起步晚,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問題與困難。如:生產面積增加過快、品種結構不合理、市場體系建設不完善、花卉研發嚴重滯後、專業人才奇缺、病蟲害種類多發生嚴重、花卉質量普遍較低等都制約中國花卉業的發展。對此,花卉業界採取了一些措施,如: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花卉發展、運用科技發展花卉、聘請花卉專家、因地制宜發揮地方特色花卉等,取得不少成果。 2008年中國雲南花卉上半年產量達到創紀錄的35.5億枝,但雲南玫瑰出口價格最高僅為0.8元,出口到香港市場之後的零售價格可達20港元,價差高達25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對生活環境的改善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花卉,2008年奧運會,也無疑給中國花卉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可以預見,花卉業將來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中投顧問2009-2012年中國花卉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Ⅸ 求花卉調查報告

近年來,花卉種植在我市悄然發展初具規模。當前,我市花卉種植究竟是個什麼狀況?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需要政府在哪些方面進行引導與扶持……。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農業科的同志頂烈日、冒酷暑,走訪鄉鎮、公司、種植戶,參觀種植基地、苗圃。下面就調研到的情況談談我們的思考與認識。

一.我市花卉種植的現狀及特點。
我市上規模的花卉種植始於1992年,1998年以來發展迅速。目前,我市花卉種植己初具規模,有大大小小種植戶約500戶,花卉種植面積19781畝,有海南繽紛園藝有限公司三江花木場、雲龍譚連坡花卉生產基地、海南鳳凰花城長流美德基地等一批大規模的花木種植基地,花卉產品涵蓋綠化苗木、觀賞花卉、盆景園藝等各種花卉及綠化品種。目前,在我市投資較多規模較大檔次較高的基地苗圃多為外來公司、外來老闆創辦,本地的公司、老闆和種植戶約占總量的1/3,資金和規模都較小。花卉種植主要集中在美蘭機場周邊的演豐、三江、靈山、雲龍鎮,羅牛山農場和鳳凰花城附近的海秀、長流鎮等。主要生產切葉類的富貴竹、散葉葵、巴西木、龜背竹等品種和盆栽類的金錢樹、發財樹、平安樹以及石斛蘭、紋心蘭等蘭花,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以及出口日本、韓國等。

二.我市發展花卉種植前景廣闊,是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吸收農村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我市花卉種植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到上規模上檔次,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業內人士認為,同國內一些大城市相比,我市花卉種植業規模小,發展速度慢。我市的花卉產品主要是切葉類和盆栽類熱帶花木,銷往全國大中城市以及出口,是一個大市場。海南得天獨厚的適合熱帶花卉生長培育的氣候,加上廉價的地租、勞動力,是熱帶花木生產經營者投資的熱選地,尤其是靠近機場、港口,具有區位優勢的我市近郊。我市發展熱帶花卉產業前景廣闊。因此,目前在我市郊區租地投資搞花卉基地的勢頭正旺,並且正在影響和帶動本地人投身其中。
調查發現,凡有上規模花卉基地的地方,都能吸收一批當地農民進場打工,帶動當地一批農民搞花卉種植,當地農民收入明顯提高,並且花卉基地科學的種植技術、先進的管理理念,正在影響和改變著農民的種植觀念、生產觀念。雲龍鎮譚連坡花卉生產基地,吸收譚連村109個勞動力到基地打工,每年給該村帶來勞動收入70萬元。按一般的情況,每畝花卉年產值10000元左右,是種植水稻產值的10倍。三江鎮充分利用本鎮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以龍頭企業的帶動,大力發展花卉產業,為全鎮農業經濟注入新的增長點。目前,三江鎮的花卉種植面積2880畝,其中,上規模的花卉基地有7個,面積1500畝,農民自種的花卉苗圃38個,面積530畝。海南繽紛園藝有限公司三江花木場周邊的眼鏡塘、江源、三江村委會,共有35個農民原來是繽紛花木場的員工,通過幾年來在花木場工作的實踐,紛紛回到本村,創辦起自已的花卉種植基地或者苗圃,並引導其他農戶種植花卉,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關於種植花卉的收入,他們不願多談,只是說要看市場行情,並且各人情況也不同,一般每畝純收入2000元左右,至少比打工強多了。鳳凰花城市場部經理張振彩介紹,他認識好些從事花卉種植的人,當初也是較艱苦的,經過幾年的經營,現在置了房,買了車,鳥槍換炮了。我們且不說花卉經營發家致富,但目前我市的花卉種植已具備大發展的條件,只要把我市的花卉產業好好發展起來,吸收一大批農村勞動力從事花卉產業,涌現出一批本地專業花卉種植戶、種植村,按平均每人每月600元,一年7200元計算,經濟效益相當可觀。而作為省會城市,大力發展花卉產業對綠化美化椰城,陶冶市民情操,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更是意義重大。這是一個美的事業!
三.當前制約我市花卉生產發展的主要因素。
優越的氣候條件、區位優勢同目前我市花卉種植的發展規模不相稱。制約我市花卉生產發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資金問題。
搞花卉種植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一般每畝最初成本需投入1萬元,並且要有一定的規模才能產生規模效應,資金問題成為制約花卉種植特別是本地人種植花卉的主要因素。靈山鎮大林村,海口軒苑農業有限公司於2002年在該村租地55畝,創辦蘭花生產基地。據該公司老闆介紹,該公司的主要產品是蘭花鮮切花,產品遠銷遼寧、香港等國內國際市場,市場前景很好,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貨量不夠,想以公司+農戶的形式推動當地農民種植,經宣傳發動,一些本地人也看到了蘭花種植的效益和前景,但初期成本要投入5-7萬元,很多人也想從事蘭花種植,但「沒錢種不了」,到目前為止只發展了5戶。
(二)認識不足,氛圍不濃。
我們在認識方面沒有到位,政府在宣傳引導、扶持推動方面力度不夠,發展花卉生產的氛圍不濃。比如目前在我市從事花卉投資和勞作的花農大多為外地人,因為他們知道這一行業有錢賺,能就業。人家都能從大老遠處跑來投資和找活干,一些本地有種植條件和能力的人寧願干別的行業也不想從事天時、地利優越的花卉種植業,一些年輕人認為種植花木還是脫不了「農」,怕臟怕累不想在花木場、苗圃幹活學技術繼而自己創業,卻以在城裡的飲食店、老爸茶館里當服務員為榮。業內人士介紹,湛江種植熱帶花卉的地理條件與我們相似不如我們優越,是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但他們發展花卉產業的意識很強,氛圍很濃,在加工方面我們不如湛江。
(三) 在生產、加工、銷售、研究等方面沒有形成一個好的體系。
我市目前諸如花卉生產者協會、聯合會等行業機構不建立或不健全,缺少花卉研究機構,在生產、加工、銷售、研究方面沒有形成一個好的體系,沒有很好地把我市花卉行業各方面的資 源整合起來,降低經營成本,提高整體競爭力,各花木公司經營分散,各自為陣。

四.加快發展我市花卉生產的幾點思考。
基於以上調查分析,我們認為,當前,政府應當大力培育花卉產業這個新的農業經濟增長點,把它作為農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象抓生豬飼養、反季節瓜菜一樣抓花卉生產,採取切實措施予以推動。
(一)加強總體規劃。
行業要大發展,規劃要先行。建議由政府牽頭,相關部門、專家、龍頭企業代表參加,制定我市花卉產業發展的全面的遠景規劃,劃出一些地方作為永久性的花卉種植基地和交易市場,並嚴格執行。鳳凰花城佔地1100畝,己引進省內外花卉經營企業68家,是目前我省規模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位於濱涯湖開發區內,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海南鳳凰花城有限公司系海南鳳凰集團控股的子公司,由於城市的發展,花城的地價升值,作為花市經營的效益當然不比搞房地產開發等經濟效益好,他們擔心隨著地價的不斷升值,鳳凰花城能否作為永久性花市保存下來。
(二)加強宣傳引導,營造發展花卉產業的良好氛圍。
把發展花卉產業同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吸收農村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城鄉人民生活質量結合起來,同建設熱帶花園城市、發展生態旅遊等等結合起來進行宣傳引導,宣傳發展花卉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意義,統一認識,營造良好的氛圍,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本地農民投身我市花卉產業。
(三)從政策、資金上予以扶持。
一是政府採取傾斜的財政、信貸政策,扶持花卉產業發展;二是繼續推行農村農業經營小額貸款,解決農民從事花卉種植啟動資金和周轉資金困難問題;三是採用更加優惠政策,鼓勵投資多元化,以解決花卉產業發展的資金問題。
(四) 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作用,帶動農戶從事花卉種植業。
我市己有不少上規模從事花卉生產經營的企業和生產基地,他們憑借著靈通的市場信息,強大的資金和技術力量獲得較好的規模效益。要充分發揮一個龍頭企業,帶動一個地方的作用,鼓勵和扶持如「公司+農戶」等聯合方式,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形成較大的市場主體,減少單個農戶生產經營的盲目性和風險,保障他們的合理利益,調動他們的種植積極性,這樣,種的人就會多起來,受益的農民就廣泛了。
(五)建立健全相關行業機構,形成生產經營體系,提高我市花卉整體競爭能力。
花卉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波動較大,信息、特色、質量、數量、成本等是競爭取勝的主要因素,要建立健全諸如花卉生產者協會、聯合會等行業機構,加強行業管理和同行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在生產、加工、銷售、研究等方面形成一個好的體系,把我市花卉行業各方面的資源整合起來,降低經營成本,提高整體競爭力。
(六)加強植物檢疫防疫工作。
隨著花卉產業的發展,花卉新品種的引進開發以及流通會更頻繁,各種病蟲害也會隨之而至,因此,要加強植物檢疫防疫工作,防止象椰心葉甲蟲那樣的病蟲害傳入,保障我市花卉產業的健康發展。

閱讀全文

與大灣區熱帶花卉產業發展田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