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體育產業中,體育地產與體育器材用品誰的前景最好
體育器材用品的前景較好,因為體育器材用品業是近幾年來體育業中規模最大一方以及市場化改革績效突出者。體育用品品牌廠商或頂級代理商,通過品牌官方網站進行銷售的模式,如耐克、阿迪達斯、李寧、安踏等國內外體育鞋服品牌和圖器材品牌以及敲好時等體育場器械品牌均在各自官網上設置了網上商城進行產品銷售。
長遠看來,以後體育和教育,文化應該是一樣的,它將是我們生活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目前中國體育產業發展中的短板包括消費乏力、場館所有權和運營權的背離、產業結構不合理、缺乏專業人才、缺少國際品牌和標準的決定權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做出改變。要下慢功夫,體育產業是一個慢產業,適合漸進式的發展,容不得半點急功近利。
Ⅱ 新零售模式下的體育用品的發展之路
體育用品業在發達國家起步較早,在20世紀70年代,體育用品行業在發達國際已處於「成熟期」,在此期間這些國家的體育用品企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如美國的耐克、德國的阿迪達斯和彪馬、英國的銳步等迅速發展壯大。
而就國內市場來看,2000年開始,伴隨著耐克、阿迪達斯、李寧、安踏等品牌在國內體育市場的擴張發力,我國體育用品行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期,進入2010年,行業增長速度又開始出現下降,行業增速從2007年的31%下降至10%左右,主要品牌新增門店數量也在銳減。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472.10億元,同比增長11.65%。
體育用品行業進出口:出口為主
從我國目前體育用品行業的進出口情況來看,目前我國體育用品出口規模遠大於進口,2016年的出口額為161.65億美元,而進口額僅有8.58億美元;2017年上半年,我國體育用品的進出口規模分別為4.22億美元和86.58億美元。
從行業內外銷比例來看,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產品以外銷為主,但近年來開始逐漸將市場轉向國內。2016年,體育用品行業產品內外銷比例分別為25.23%和74.77%,內銷比例連續五年保持增長。
註:出口額按當年年平均匯率換算;行業內銷比例=[(行業銷售收入-出口額)/行業銷售收入]*100%,行業外銷比例=[出口額/行業銷售收入]*100%。
體育用品行業進出口產品結構
對體育用品行業進口產品進行歸類,可分為運動服、運動鞋、球類、訓練健身器材和其他相關產品。
2016年,運動服出口18.82億美元,占體育用品出口總額的11.64%;運動鞋出口額為23.47億美元,佔比14.52%;運動器材(包括訓練健身器材和球類)出口額為38.03億美元,佔比為23.53%;其他相關體育產品出口額所佔比重為50.31%。
2016年,運動服進口2500.91萬美元,占體育用品進口總額的2.92%;運動鞋進口額為14339.07萬美元,佔比16.72%;運動器材(包括訓練健身器材和球類)進口額為21271.29萬美元,佔比為24.80%;其他相關體育產品進口額所佔比重為55.56%。
隨著我國體育用品企業紛紛擴大海外市場,預計未來我國體育用品出口額將保持穩定增長,到2020年出口額有望達到250億美元;而根據前幾年我國體育用品進口額變化趨勢來看,未來,我國體育用品行業進口額將緩慢增長,甚至下降,預計到2020年我國體育用品進口額將在100萬美元左右。
Ⅲ 淺析如何銷售體育產業中的無形產品
體育產業結構實現進一步優化
如今我國的體育產業結構逐漸趨於合理,服務業佔比不斷提升。2018年,體育服務業增加值為6530億元,在體育產業中的比重從2017年的57%提高到64.8%。其中,「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銷售、出租與貿易代理」規模最大,增加值為2327億元,佔全部體育產業增加值的23.1%。「體育培訓與教育」增長最為迅速,其增加值佔比由2017年的3.4%提高至2018年的14.1%。
目前,我國已成為體育用品製造大國,體育製造業產品種類多、規模優勢強,體育產品暢銷世界,體育製造業在我國體育產業中佔有較大比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家體育總局數據顯示,2018年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製造的增加值為3399億元,佔全部體育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3.7%。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Ⅳ 關於成立體育用品特色產業園方案
關於成立體育用品特色產業園方案的話,你可以自己寫一個方案。
Ⅳ 中國體育運動用品的企業的經營現狀
體育用品行業作為體育產業中比重最大、開放度與競爭度最高的領域,近年來保持了快速發展。2006-2011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運動服、運動鞋、運動器材及相關體育產品的製造和銷售)增加值逐年增加,年均復合增長率17.63%,至2011年預計達到1760億元,占體育產業比重80%以上。我國體育用品業的高速發展,不僅為各類體育賽事提供了保障,也為我國全民健身運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不僅如此,隨著我國體育用品專業化程度和產品品質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進入國際市場,占據了世界體育用品業65%以上的份額,使得中國體育用品業在世界體育用品行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中國也成為了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大體育用品消費市場。就目前的產業現狀,總結為五點如下:
第一,市場集中度逐步提高。目前,國內市場主要的體育用品品牌經過較長時間的開拓和發展,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生產和營銷網路,占據了國內體育用品市場大部分市場份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知名品牌漸漸地佔據上風,年度出貨量逐年增多,市場佔有率也越來越大,相當一部分品牌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將進一步擠壓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第二,產業集群效應明顯。從產量來看,我國體育用品產業集群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江蘇、浙江、北京、上海6省(市),其集中度超過了85%。從企業聚集密度和產品類別看,運動鞋主要集中在福建晉江、廣東東莞、浙江慈溪、江蘇崑山;運動服主要集中在福建石獅、廣東中山、浙江海寧;運動器材主要集中在浙江富陽、蒼南,江蘇江都、泰州,河北滄州;籃、排、足球用品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浙江奉化、富陽和福建長泰、永林等地。
第三,出口以運動器材為主,貿易順差較大。2011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進出口總額為165.91億美元,實現貿易順差152.40億美元。其中,進口額為6.76億美元,同比增長16.40%;出口額為159.16億美元,同比增長8.75%。從進出口產品類型結構看,我國體育用品行業主要出口運動器材,進口其他相關體育產品。2011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運動器材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8.87%;其他相關體育產品進口額占進口總額的比重為67.97%。
第四,知識產權狀況得到改善。專利申請方面,2000-2010年我國體育用品行業以體育器材、運動服、運動鞋、運動帽、運動包、高爾夫設備、檯球設備、保齡球設備為檢索詞的專利申請量共計1099件,年均增加20.7件,年均增長率為22.94%。其中,以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為主,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極少,佔比不到2%。
第五,2011年始發展速度放緩。「十一五」期間,國內體育用品品牌門店平均增長速度約為10%,而銷售業績的增長速度約為20%。然而,從各大運動品牌企業上市公司2011年年報的業績情況來看,受高庫存、成本上升、凈利潤下降等的影響,行業增速逐步放緩。具體5大體育用品商財務數據大家可以看下這個表格。不難看出,在行業增速整體放緩背景下,品牌競爭加劇。
對於未來,就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發展趨勢,馬繼龍認為將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如下:
1、逐漸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將進一步影響行業的發展。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迅速抬頭。大多數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採取了對其重要行業進行補貼以及設置貿易障礙等措施,以保護自身的產業免於國外同行的競爭。體育用品行業也不例外,如印度尼西亞、巴西、南非等都紛紛出台了關於鞋服的貿易保護政策。
2、行業競爭加劇,面臨二次洗牌。目前,體育用品行業一線品牌在在向二、三線城市拓展,而二、三線品牌也積極進入一線城市,各類品牌市場的交叉勢必促使行業競爭加劇。與此同時,庫存、成本等問題的顯現也會加快行業內企業的優勝劣汰。
3、新興市場爭奪升級。在行業發展增速放緩後,體育用品企業為尋求突破,將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新興市場的爭奪越發激烈。以戶外用品市場為例,在市場前景得到業內肯定的情況下,很多國際國內一線品牌紛紛推出針對該細分市場的產品,進行業務布局。
4、體育用品企業發力電子商務。目前,諸多國內一線的運動鞋、服品牌紛紛高調宣布,加大電子商務的開拓力度,並分別提出自己的發展計劃。體育用品業發力電子商務,既是迎合年輕一代消費群體在線購物漸成規模的戰略布局,也是降低銷售成本、消化渠道庫存的一種戰術考量。
5、體育用品實現智能化。納米技術、電子技術等高科技的迅猛發展,逐漸應用於紡織品等原材料的開發,同時,因其能大大提升原材料的功能而被用於運動服裝、鞋的生產,使得運動鞋、服的功能逐漸智能化。
Ⅵ 2019中國體育消費產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如何
從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看,不斷增長和參加鍛煉的人群促使體育消費市場規模穩步增長,預計到2020年中國體育消費市場將達到1.5萬億元。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體育用品和相關產品製造總產出占據體育產業總產出的61.4%,超過一半的體育產業產出由體育用品和相關產品製造帶動。中國體育消費新型業態發展迅猛。場館服務、體育培訓、體育賽事總體規模不斷擴大,「體育+」工程促進體育與傳統旅遊、文化產業的跨界融合都開始成為體育消費的新興發力點。
中國體育消費市場穩步增長,未來增長空間大
2015-2017年,中國體育消費市場穩步增長。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體育消費市場將達到1.5萬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未來隨著中國居民人均體育消費支出的不斷增加,體育消費市場將有更大增長空間。
以上內容節選自艾媒咨詢發布的《2019全球及中國體育消費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Ⅶ 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和方向體育產業的類別和內容
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和方向
一、發展現狀:
在我國,長期以來都是把體育作為事業而非產業來發展,考慮的只是如何盡可能多地增加傳統意義上業務成果的產出,如組織競賽的場次、參加鍛煉的人數、金銀銅牌的多少和達標率的高低等,只要這些業務成果達到了預定的計劃指標,就算圓滿完成任務。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發展體育事業除了要追求「一次產出」之外,還要追求「二次產出」,即把初次產出的具有良好社會效益的業務成果再轉化為可以用實物形態和價值形態計量的經濟效益。這就要使體育由事業型、公益型向經營型轉變,使其能夠通過向社會提供體育產品和勞務來創造經濟效益,發揮市場在體育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按照這一指導思想,我國自80 年代檯球運動的興起首開體育消費的先河,緊接著游泳、保齡球、溜冰、網球、健身房也進入到體育消費市場。目前,國外名目繁多、花樣百出的體育運動項目還在不斷深入我國,如射箭、方程式賽車、蹦極、滑雪、攀岩、沖浪、帆板、跳傘等等,這些運動項目吸引了眾多較高收入階層消費者的參與並出現一定程度的火爆,使人們的休閑活動更加健康,更加具有選擇性。另一方面,競賽表演市場開始形成,足球甲A 聯賽已顯示出巨大的商業價值,此外像CBA、CNBA 籃球聯賽以及CCTV乒乓球擂台賽等也都是體育產業化和職業化的具體表現。總之,我國體育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產業領域不斷拓展,發展規模逐漸增大,產業質量有了較大的改善,產業效益也明顯提高。
根據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現狀,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間內,體育產業的發展重點只能定位在體育本體產業,把健身娛樂業、休閑業和競技表演業作為體育產業的發展重點,帶動體育中介產業、體育外圍產業的發展,包括體育的經紀業、體育媒體傳播業(新聞電視、出版、音像等) 、體育用品業、體育旅遊業、體育保險業。同時,帶動體育資本(體育基金、體育彩票、證券等) 業、體育信息技術咨詢培訓業、體育康復醫療監測業的全面發展。
二、方向
一是體育產業向社會化、多元化發展。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國家宏觀經濟形勢的好轉,將加速對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產業結構的變化和資源配置的趨向合理將帶來經濟的增長,從而對體育產業形成一定的支撐和拉動。國家發展第三產業的政策導向將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優惠的政策保障;而國際市場服務貿易的不斷增長,則為體育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增強了體育產業對社會資金的吸引力,從而將吸引社會上的大量資金投入。體育產業投資渠道的多元化,也就意味著體育企業將從主要由國家投資、產權結構一元化朝著非國有化和產權結構的多元化發展,體育產業將打破行業壁壘的局面,體育產業開始真正的社會化。
二是健身、休閑、娛樂業蓬勃發展。隨著經濟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興起的大眾健身體育和休閑娛樂體育也將使體育產業獲得更大的發展。因為無論從深度和廣度,大眾體育都比競技體育涉及更多的人群和領域。在我國,自20 世紀80 年代初開始出現體育健身娛樂場所以來,經過緩慢發展的時期,到90 年代初,由於改革的深入和對外開放的擴大,來華外商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因而對健身、娛樂、休閑等項目服務的需求迅速上升。特別是隨著我國公費醫療制度改革的深入,人們更加意識到有一個健康身體的重要「, 化錢買健康」已逐步為大多數人認識並接受。我國的體育健身與休閑娛樂正在形成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格局,這個新格局是圍繞著《全民健身計劃》構建的。全民健身計劃由於是以全體國民為實施對象,因此必將會使體育產業得到前所未有的大發展,而且會帶動和促進其它產業和部門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從真正意義上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
三是體育產業向全球化發展。20 世紀90 年代以來,世紀經濟領域出現的新特點、新趨勢中最為突出的一點便是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今天,各種國際貿易、金融、貨幣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已越來越大,對外貿易在各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全球跨國公司已發展到了幾十萬家並對全球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等產生著前所未有的影響。作為世界經濟和全球產業體系一部分的體育產業近幾年來全球化趨勢也在加快,體育貿易在全球國際貿易中的比例逐年上升,現在已達到了215 %。隨著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逐漸商業化和職業化以及亞洲、東歐和非洲等地區的體育產業市場的興起,這種全球化趨勢還將得到加速發展。
四是競技體育職業化、社會化。世界競技運動員職業化傾向日益明朗,這種專一職業、專一管理、專一投資、專一發展的形式已成為實現體育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由於競技體育需要巨大的投入,採用職業化擺脫競技體育經濟危機是一條主要途徑。它在不影響運動技術水平又解決日趨嚴重矛盾的前提下,為體育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使得體育職業化得到迅速發展。隨著競技體育職業化的擴大,競技體育的社會化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尤其是國家體委把足球和籃球作為改革的突破口,在將其推向社會後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使得競技體育對社會和市場的依賴程度不斷增加,競技體育自身的「造血功能」大大加強,減少了大量的國家經費開支,充分利用了社會資金應用於社會體育活動,同樣達到提高體育水平和普及體育運動的目的。同時由於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使體育成為國家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投身於體育運動,進一步促進了體育產業的發展。
五是電子媒體作用顯現。大眾傳媒,特別是以電子媒體為代表的現代高科技傳播手段,對體育產業的影響廣泛而深遠。電子媒體包括電視、廣播、計算機、互聯網等,這類在20 世紀發明並普及的大眾傳媒徹底改變了競技體育與廣大觀眾的關系。特別是衛星傳送技術的發展使全球各地的觀眾都能通過電視、互聯網收看到世界各地舉行的各種精彩的比賽,競技體育在全球觀眾中的影響越來越大。正因為如此,許多企業包括體育用品生產企業便通過各種對國際體育活動及國際知名球隊和運動員的贊助形式而同體育建立並保持一種親密聯系,把體育作為向全球消費者宣傳和推銷自己企業或產品的載體。另一方面,這些企業的贊助活動又為國際體育組織的發展與國際體育比賽的開展提供了經濟上的支持,從而使體育的國際知名度不斷提高。據國際賽事集團的企業贊助指南透露,僅1996 年全球體育贊助經費就高達100 億美元。可見,電子媒體不僅改變了人們觀看體育比賽的方式,使體育比賽的含義更加豐富、更加多樣化,使競技運動更具有戲劇性、觀賞性和吸引力,而且還極大地改變了競技體育產業的面貌,推動了體育產業的迅速發展。全世界電視與廣播機構每年要花費巨資購買各種體育比賽的轉播權,競技體育通過媒體的炒作也獲得了巨大的名聲和很高的地位。
體育產業的類別和內容:
一、組織管理類
.體育行政、事業組織管理活動
社會事務管理機構*
-體育社會事務管理機構
體育組織(指專業從事體育比賽、訓練、輔導和管理的組織的活動)
-各種職業體育俱樂部
-各種運動隊
-各種群眾性體育組織
-各種專項性體育管理組織(如體育協會、中心)
.其他體育組織管理活動
專業性團體 *
-體育社會團體服務
其他社會團體 *
―體育基金會
―其它未列明的體育社會團體
二、體育場館管理類
.體育場館管理活動
體育場館(指可供觀賞比賽的場館和專供運動員訓練用場地的管理活動)
-綜合體育場
-綜合體育館
-體育訓練基地
-游泳比賽場館
-足、籃、排場館
-網球、羽毛球、乒乓球場館
-棋牌比賽場館
-其他未列明比賽場館
三、健身休閑類
.體育健身休閑活動
休閑健身娛樂活動(指主要面向社會開放的休閑健身娛樂場所和其他體育娛樂場所的管理活動)
-綜合性體育娛樂場所(游泳、保齡、球類、健身等一體的綜合性健身中心)
-保齡球館
-健身中心(館)
-檯球室、飛鏢室
-高爾夫球場
-射擊、射箭館(場)
-滑沙、滑雪以及模擬滑雪場所的活動
-驚險娛樂活動場所(跳傘、滑翔、蹦極、攀岩、滑道等)
-娛樂性軍事訓練
-體能訓練場所
-其他未列明的休閑健身娛樂活動
四、體育中介類
.體育商務服務
其他未列明的商務服務*
-運動員的個人經紀代理活動
-體育賽事票務代理活動
-運動會籌備、策劃、組織活動
-其他未列明的體育商務服務
.體育經濟咨詢服務
社會經濟咨詢*
-體育經濟咨詢活動
. 體育經紀服務
其他體育
―體育經紀服務
五、其他體育活動
.體育培訓服務
職業技能培訓*
-武術培訓服務
-其他體育項目培訓服務
.體育科研服務
社會人文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
-體育科學研究服務
.體育彩票服務
其他娛樂活動*
-體育彩票
.體育傳媒服務
圖書出版*
-體育圖書出版服務
期刊出版*
-體育類雜志出版服務
音像製作*
―體育類錄音製品製作服務
―體育類錄像製品製作服務
音像製品出版*
―體育錄音製品出版服務
―體育錄像製品出版服務
廣播*
-體育類廣播節目製作服務
―體育類廣播節目播出服務
電視*
-體育類電視節目製作服務
―體育類電視節目播出服務
―體育類電視節目出口服務
―體育類電視節目進口服務
. 體育展覽服務
會議及展覽服務*
―體育用品展覽服務
. 體育市場管理服務
市場管理*
―體育用品市場管理服務
. 體育場館設計服務
工程勘察設計*
―體育館房屋建築工程設計服務
―健身用房屋建築工程設計服務
―室外體育設施設計服務
.體育場所保潔服務
其他清潔服務*
―體育場所保潔服務
.體育文物及文化保護服務
文物及文化保護*
―民族體育運動保護服務
六、體育用品、服裝、鞋帽及相關體育產品的製造類
.體育用品製造
球類製造
體育器材及配件製造
訓練健身器材製造
運動防護用具製造
其他體育用品製造
.體育服裝及鞋帽製造
紡織服裝製造 *
-運動類服裝
制帽 *
―各種運動帽製造
皮鞋製造 *
-皮運動鞋靴
橡膠鞋製造 *
―布面運動膠鞋
塑料鞋製造*
―塑料制運動鞋靴
.相關體育產品製造
游藝用品及室內游藝器材製造 *
―檯球桌及其配套用品
―保齡球設備及器材
―投鏢及投鏢板
―沙壺球桌
繩、索、纜的製造*
―體育項目用網(兜)
皮箱、包(袋)製造*
―運動包
茶飲料及其他軟飲料製造*
―運動用飲料
武器彈葯製造*
―運動槍
機械化農業及園藝機具製造*
―運動場地滾壓機
―運動場機動割草機
汽車車身、掛車製造*
―高爾夫球機動車
腳踏自行車及殘疾人座車製造*
―競賽型自行車
車輛專用照明及電氣信號設備裝置製造*
―足球場、體育場等用的顯示器
七、體育用品、服裝、鞋帽及相關體育產品銷售類
. 體育用品、服裝、鞋帽及相關產品批發
體育用品批發
服裝批發 *
―運動服裝批發服務
鞋帽批發 *
―運動休閑鞋帽批發服務
圖書批發*
―體育類書籍批發服務
報刊批發*
―體育類雜志批發服務
音像製品及電子出版物批發*
―體育類激光視盤批發服務
―體育類錄像帶批發服務
―體育類電子出版物批發服務
其他文化用品批發*
―檯球器材批發服務
―飛鏢器材批發服務
―沙壺球器材批發服務
. 體育用品、服裝、鞋帽及相關產品零售
體育用品零售
鞋帽零售 *
―運動鞋專門零售服務
服裝零售 *
―運動服裝專門零售服務
百貨零售*
―體育百貨零售服務
超級市場零售*
―體育類產品超級市場零售
.體育產品貿易與代理服務
貿易經紀與代理*
―體育用品國際貿易代理服務
―體育用品國內貿易代理服務
八、體育場館建築類
.體育館房屋工程建築
房屋工程建築*
-體育及休閑健身用房屋建築
.體育場工程建築
其他土木工程建築*
-體育場地設施工程
―室外體育用設施
Ⅷ 定州市的體育用品行業,為什麼都衰敗了怎麼走出困境
定州市的體育用品行業之所以衰敗,原因有三:
第一,盲目投資內,一哄而上,產容能過剩。定州有大大小小上百家體育用品企業,這都是在最近這些年發展起來了,投資的盲目性,導致了過剩的產能,產品積壓成為了正常現象。
第二,互相壓價,內戰慘烈。這是價格不斷下滑,利潤降低的必然結果。
第三,缺乏創新,產品同質化嚴重。沒有創新是定州包括體育用品在內的所有工業企業的通病,定州上百家企業,擁有專利的企業沒有幾家,沒有創新就無法佔領製造業高低,永遠在低水平重復製造的台階上打滾。
第四,整體經濟不景氣,但這不是根本原因。
解決辦法:
創新是不二選擇,不創新,定州的體育用品企業只能等死。創新可以是材質創新、構造創新、款式創新。
也可以經營方式、銷售方法創新。
Ⅸ 想知道李寧體育用品公司的產業特點是什麼是勞動密集型還是資本密集型,還是技術密集型
這個確實是抄要有個清襲晰的定位,一個企業想要有好的發展,必須有明確的戰略目標,尤其是想運動產品這種公司,如果想追求更好的發展和更大的利潤,最好就是重技術方面,而把生產線可以委託加工,不用帶著巨大的包袱前行,這方面耐克和阿迪都做的不錯,可以借鑒。
Ⅹ 什麼是體育產業經營管理
美國體育管理專業
在中國,加入WTO和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為我國體育的發展提供了絕佳的契機與平台,體育產業已逐漸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極需專門負責與體育運動有關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領域的人才,具體包括競賽組織策劃人才、體育用品業人才、健身服務業人才、體育營銷業人才與體育經紀人等。各級體育組織也都非常需要從事行政工作和從事體育領導工作、體育管理工作的人才,這也是發展我國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事業的重要力量。
就業前景
:伴隨市場經濟的完善和體育事業的發展,以及我國體育的產業化和商業化運作的快速發展,體育管理人才嚴重匱乏問題日益顯露,對體育管理人才也將產生極大需求。
體育產業已逐漸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極需專門負責與體育運動有關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領域的人才。具體包括競賽組織策劃人才、體育用品業人才、健身服務業人才、體育營銷業人才與體育經紀人等。
具體來說,全民健身市場的興旺,對健身娛樂業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2008年北京奧運會喚起了越來越多的國人對足球、高爾夫、網球、羽毛球等各種體育項目的興趣,健身和養生早已成為潮流。以北京為例,現已有超過5000家的健身中心。體育用品業發展迅速,據預計,至
2006年,體育用品的銷售額將由2001年的近260億美元增至500億美元。各種體育項目日漸普及,越來越多的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在中國落戶:2005年澳門東亞運動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等一系列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將在中國舉辦,競賽表演業蒸蒸日上。
據預測,2008年北京體育產業產值將達到205.1億—239.3億,佔北京GDP的3%—3.5%,成為支柱產業。
參考:體育產業需要更多管理人才 美國體育管理專業開設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