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於新馬高鐵協議取消,會有什麼影響
個人覺得新馬高鐵協議取消可能對兩地的經濟發展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於兩地的文化交流。
去吉隆坡吃椰漿飯後,在新加坡品嘗辣椒螃蟹,新馬兩國為什麼不說呢? 只有一個理由。 新馬高鐵協議結束,馬來西亞單方面違反了合同。新馬兩國關於跨國高鐵建設的協議正式到期,雙方開始就下一次訴訟發揮角力。新加坡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大爆發沖擊馬來西亞經濟,迫使吉隆坡調整政策。 兩國都讓步了,但統一很難,結果這個計劃流產了。 新加坡的官方聲明很模糊:無法直接說出吉隆坡缺錢的真正現狀,為將來重新開始訴訟和項目留下了退路。 新加坡的這種做法,是為了最大化兩國交往的基本面,畢竟在東盟的“屋檐下”,用幾百億美元的項目撕破臉,不會老死嗎?
重要的一點:疫情改變了世界平穩的發展態勢,像馬來西亞這樣只依賴旅遊業和服務業生活的國家恐怕很難與新加坡這樣的工業國(指電子產業)面對面競爭。 另外,各國的自我封鎖正在毀滅世界旅遊業。換句話說,新馬高鐵從建設當初就充滿了變數,疫情加劇了雙方的不信任感,很難實現合作。 無論如何,吉隆坡單方面違約是不爭的事實。
❷ 請問:村裡報建的「文化創意產業園」跟村委會簽租賃合同50年的,有法律效益嗎
租用村委會的房屋就可以。
❸ 如何加強煙草企業法治文化建設
一、市場經濟決定了企業必須加強法制建設
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它對市場主體的首要要求就是按照市場規律依法規范自身行為、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市場經濟既有其運行的客觀規律,也有其運行的基本規則。我國的市場經濟盡管建立得時間還不長,但基本的法律規范和行為准則已逐步健全。尤其是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國內企業已被置於與國外企業同等的法律環境。在西方國家,其法制環境迫使企業高度重視法律事務,他們的企業如果有一項經營決策沒有經過法律論證,就會成為公司股東的當然訴由。所以說,市場經濟的法制化,迫使企業要法制化。要達到這個要求,就必須強化企業法制建設,貫徹依法治企的方針,盡快建立並完善現代企業法人治理機制,使企業的發展策略、規章制度、經營管理行為充分與法律法規接軌。創造良好的企業內外部法律環境,方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保證企業能夠持續地發展。
市場經濟是競爭化的經濟。企業在進入市場經濟軌道後,與國家以及與其他企業和組織之間的關系
主要通過法律來調整。企業一進入市場也就進入了激烈競爭、不進則退、你死我活、優勝劣汰的戰場。隨著煙草行業深化改革、推進重組步伐的加快和世界控煙形勢的嚴峻這對每個企業都是嚴峻的考驗,企業要在復雜、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主動,就必須在法律提供的空間內施展自己的戰略,必須具有與競爭夥伴同等的法律力量,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市場經濟是契約化經濟。所謂契約化,就是企業、個人的每一項經濟活動都要通過合同、協議的方式來進行。這就要求企業應該懂得怎樣簽定合同,在懂經營會管理的同時還必須熟悉法律,善用法律加強合同管理,這也是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為生存、求發展最基本也是最終的必修課。
所以說,市場經濟的競爭化、契約化、法制化,客觀上要求企業建立起法律制度體系。而且,企業的法制化還必須與市場經濟的法制化相適應。這是國內外眾多成功企業的通行做法,也是所有成功企業的必由之路。
二、煙草行業加強法制建設是實現戰略發展的必然要求
煙草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當前內外部環境都發生變化,隨著行業重組步伐的加快和世界控煙形勢的愈演愈烈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嚴格要求,煙草企業必須全面提高綜合素質,才能確保生存和發展。企業對市場的適應力是企業能力的核心,其中從各個層面加強法制建設也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由於長期以來計劃經濟的思維方式和煙草行業的壟斷性,煙草企業員工的法律意識不強,雖然經過了近幾年的一五、二五、三五普法教育,和國家局近年來進行的法律知識考試,不同程度的加強法制建設,但是有個別企業法律監管體系很不健全,企業的訴訟案件和法律糾紛處理案件不斷增多,在經濟管理中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意識還很不強。在解決處理法律糾紛時,基本上是處於被動地位,從中可以看出,這些企業在依法經營、依法行政和依法執法方面,都表現出嚴重的滯後性。隨著煙草企業改革的逐步深化,企業對法律法規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加快企業的法制建設,做好依法治企的工作更顯得緊迫。特別是有的企業領導對經常涉及的《勞動法》《合同法》甚至《安全生產法》等都不甚了解。例如在辭退職工問題上,如果不能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在處理程序上把握不好,就難免發生勞動糾紛,又要進行調解和仲裁。法制工作隊伍基礎也比較薄弱,個別領導認為,企業不需要法律人才,企業發生法律糾紛再請人也不遲。因此說煙草企業加強法制建設是當前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三、煙草企業加強法制建設的措施
煙草企業加強法制建設應圍繞本企業的中心工作,把法制建設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抓。逐步建立完善\"法制宣傳教育體系、法律事務綜合管理體系、法律工作骨幹隊伍體系\"等。貫穿\"提前介入、依法導向、促進規范、保證發展\"的工作思路,為企業保駕護航。
一是建立法制教育體系。
要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作為企業促進「三個文明」維護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從上至下的制定法制教育規劃,建立法制教育領導機構,分層次有計劃的確定教育重點和教育內容,並以責任制的方式,將法制宣傳教育計劃、工作目標要求落實到有關職能部門和人員。如對領導幹部、經營管理者和勞動管理部門作為法制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把《合同法》《稅務法》《安全生產法》等作為法制教育的重要內容,把改制中涉及到職工群眾權益保障、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作為關鍵內容來抓。努力實現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運用法律管理的轉變,不斷提高依法治企的管理水平。
二是建立法律事務綜合管理體系。
一方面,建立完善法律事務各項工作制度,做好「把關人」。企業法制工作必需的基本制度包括合同管理的審查會簽制度、授權委託制度、企業商業秘密保護及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企業涉外文字材料把關制度、企業法律顧問咨詢制度、重大決策出具法律意見書制度、重大法律事項聯合審議制度、法律事項督辦制度,等等。這些制度與市場息息相關,與競爭行為緊密相聯,對規范企業行為、保護企業權益有直接作用,必須建立完善。
另一方面,要細化各項法律事務工作管理和處置的流程。本著高效及時、避免漏洞的原則規定各類工作的處理程序,而且要使法律事務的處理與企業其它各項管理程序緊密結合。
三是建立企業經營管理體系。
第一是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和對外經營的各項制度;第二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特別是經營管理人員的上崗合同和有關法律責任;第三是建立健全合同管理體系,堵塞合同管理漏洞。同時把依法治企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強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維護企業自身合法權益有機結合起來,在對外經濟合作、市場經營、轉機建制、公務往來等方面實現依法管理,並通過事前法律把關,把企業決策和經營風險降到最低程度,樹立起「外講信用,依法經營;內講制度,依法管理」的企業新形象。
四是建立法律骨幹隊伍體系。
加快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法律工作者隊伍是實現依法治企的重要保證,也是煙草行業面臨深化改革、實現重組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需要。當前健全隊伍、培訓骨幹已經成為煙草企業法制建設一項非常前置的基礎工作,要逐步培養一批懂法律知識、了解技術業務、了解國際貿易知識、熟悉經營管理的法律人才,形成以公司法律業務部門為中心,專業隊伍與員工骨幹相結合的法律工作網路,為企業發展起到強有力的保證作用。